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出手机,翻开银行短信,将一笔笔收入重新写了下来。
“四月份卖的一茬瓜,收入是1316万元,不是1163万元。”叶墨翻开笔记本,找到了那1163万元。
1163万元是卖完一茬瓜后,账户里剩下的余额。
之前的笔记本,大棚里的超级大西瓜也没有写上去。那一笔收入是176万元……
五月份之前的账,好算。
也就是说四月份总共花了153万元,从银行里取了60万元(叶志、陈晨、唐恂他们家的工钱),给老爸买车子又花了几十万。去年的水费,买小龙虾饲料,日常的开支等等。
叶墨重新算了一遍账,今年的进账应该是2207万元。
“又在算账啊。”林小眠给叶墨端了一杯茶水过来。
“嗯。”叶墨点点头:“我忽然想起,四月底卖的超级大西瓜有176万元,这笔钱没有记到账本上。”
叶墨的账本记的很凌乱,就是想想的记上一笔。
五月份,六月份的开支,也有很多。不过,全部是用于生产设备的采购了。
“今年的进账,两千两百万元?”林小眠看着叶墨本子重新记录的数据,问道:“这么多钱,都花哪里去了?你还找李老板借了700万,那加一起就有2900万元了。现在账户上还有多少钱?”
叶墨将银行的入账记录全部算了的,进账确实是2207万元。
大的支出有修路,建房子,大棚……
修路,实际支出是330万元。之前算的是310万元……还有两笔小的转账没有记录。
建房子,这块的支出380万元。不过之前请挖掘机,是单独转账。
几台中型挖掘机在这边干了大半个月,还有配套的运输车,总的也花了好几十万。
大棚这边,200亩大棚的钢架,698万元。这只是大棚钢架的花销……大棚区域的道路,排水渠等等支出,还没有算得。
比较大的支出还有五月份的采购。
五月份,叶墨买了两台粉碎机。一台专门粉碎木头的,另外一台专门粉碎椰子叶的,两台机器比较大,价格也贵。预制配套的还有变压器,一个变压器就二十几万……变压器采购了两个,还有一个安装在抽水站那边。
和粉碎机配套的还有一台装载机。
这笔支出总共是175万元。
五月份还买了十几个塑料水塔,这次买的是50吨容积,将十几个水塔安装好,总共费用是八十几万。
五六月份,叶墨还采购了拖拉机,三台越野翻斗车,拖拉机挂厢,以及剪枝机,打草机等等用于生产上的工具。
别的乱七八糟的支出,就更多了。小龙虾饲料,零零碎碎的花销等等。
之前算账,叶墨就觉得各种支出不对劲。这几个月开支很大,但感觉……账户余额还有点多。
“账户上现在还有多少钱?”林小眠问。
“483万元。”叶墨‘啧’了一声。
账本上的账对不上,但银行短信这一块的进账和支出,可以对上。
叶墨过去帮着做晚饭了。
林小眠拿着叶墨的手机,研究起来。
各种支出好多。
林小眠大概算了一下,这几个月……她在网上购物就花了九万多块钱。最大一笔花销是在唯品会上买了两个奢侈品包包,就花了四万多块钱。
从四月份开始算,肥料这一块花销,有367万了。最主要一笔支出前段时间订购的3000吨有机肥,再加一些别的肥料,总共……300万元。
账上余额,483万元。
账算出来是可以对上。但是吧,就是有好多支出,对不上账。
就像是建房子,房子框架造价是410万元。但是实际上的支出,远远超过这个价。挖那个地基就花了好多少钱。叶墨偶尔还会给建筑工人送几条香烟过去……
再比如大棚这边,并不是有了大棚龙骨钢架就能完成建造。
预算是预算,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会超支,也是没有办法的。叶墨这个人有点强迫症,什么东西都想做到最好……
不过钱的这一块,叶墨现在是不怎么担心了。大西瓜这边还能进账几百万,那么一切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后面的花销就是大棚,仓库,房子装修。再有三百万,就搓搓有余。
第三百零三章:收入
不纠结钱的问题了。
花出去的钱,就花出去了。再说了,那些钱主要也用于高山坪的生产建设。
里面虽然有一些不是特别必要的支出,但是那些钱都已经花去了。
叶墨就是在想后面还有哪些花销……
吃过饭,叶墨和林小眠带上小牧,出门散步了。
“你花钱太厉害了。”林小眠说。
“哪有。”叶墨不承认。
“我觉得,我花钱就很厉害了。没想到你更厉害……”林小眠道:“你之前买的剪枝机,多少钱一个?”
“背电的,3200元。不背电的,1350元。”叶墨笑着耸耸肩。
“那么贵啊。但不对啊,10个背电,15个普通电动剪枝机,怎么花了七万多?”
“还买了修枝机,拖拽式的割草车。家里之前的割草车不够用……”叶墨道。
“以后可不能乱花钱了。”林小眠说:“搞得来账目都对不上了。”
“嗯。”叶墨尴尬的笑了笑。
“后面还有哪些花销?”
“大棚内的地膜,排风扇,以及整个大棚区域的供电网。再建两个仓库吧。剩下的就是装修了。”叶墨说。
后面不需要太多支出了。
小龙虾饲料,仓库里还有二三十吨之多。
“两个仓库大概要150万元。大棚这边,应该也还要一百万左右吧?”
“嗯。”
“那就只剩下两百多万了。”林小眠说:“房子……明年再装修吧。”
“不用。大西瓜成熟了,马上就要卖,又是一笔进账。”叶墨笑着道。
“400个大西瓜,按照接订单的价格?”林小眠眼睛一亮,问道。
叶墨笑着‘嗯’了一声。
“收入这么多,要不要交税哦。”林小眠道。
说到交税……
这个吧,叶墨也不懂。
农产品应该不用交税。但高山坪注册的是个体工商户……
可尼玛个体工商户,大半年时间营收了2200万元。
“你是大学生,你不懂?”叶墨说。
“我又不是会计专业。”
“好像不用交税吧。”叶墨说:“但是要去申报收入。自产自销的水果,没听说过有谁交税的……”
“但高山坪这边请十几个工人了啊。”
叶墨好像记得……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自产自销水果,也免征企业所得税……
好像是这样。
老实说,叶墨也有一点慌啊。
两千多万的收入,如果要交税,这个数目肯定是不少的。
“明天或者后天李老板要过来,我问一下他。”叶墨道:“以前在东门镇那边,没听说过有谁申报自己的个人所得,更没有听说过哪个交税的。”
“能一样么。你今年的营收都超过两千万了,比一般的小企业收入还要高……”
应该要交税的吧。毕竟两千多万的营收……
这事情,得搞清楚。要不然,后面可能会有麻烦。
虽然主要从事水果生产,
过两天是七夕了。
今晚是一轮弯月,天上的星星很亮。
高山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很多萤火虫。
这些萤火虫到处飞,晚上要是不关窗户,还会飞进房间……
两人在外面散了会儿步,回到家。
林小眠就上网查找个体种植户需要不需要纳税。
找到的信息是,个人或个体户从事属于农业税(包括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征税范围的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四业”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个吧,应该就不用纳税了。
可叶墨的高山坪,收入有点多,两千多万的进账呢。
网上找来的消息,大多数说的是不需要纳税。但还有一些说需要纳税……
第二天。
吃过早饭……
叶墨这边继续建设大棚区。
叶墨现在不用干活了,看着人干活就行。
“喂,李总。”叶墨拨通了李学斌的电话。
“啊?”才七点过,李学斌今天没啥事儿,这才刚睡醒。
“广州那几位老板,今天过来还是明天?”
“明天。着急了?”李学斌笑了笑,道。
“着急是不着急。就是昨天我算了一下高山坪今年的营收……我这边,今年的营收是2200万元了。”叶墨道。
“这么多……”李学斌哈哈笑了笑,道:“嗯,应该差不多吧。有问题么?”
“我这边,要不要交税的哦。”叶墨道:“今年的收入,我都花完了。”
要是没有李学斌那里的700万元,今年赚的钱,入不敷出啊。
“你咋个花了那么多钱啊。”
“生产设备,肥料等等,花掉很多钱的了。还有高山坪的建设……”
“高山坪注册的是个体户吧。”
“嗯。”
“你那边的收入主要就是水果,和水产养殖。4业内,不用缴纳税款……”李学斌说:“你知道徐建农场吧。”
“没听说过?”
“米城的一个大型综合农场,雇员有六十多人,去年的营收近亿元,净利润三千多万。”李学斌说道:“他那边主要是种植蔬菜,水果,还有观光旅游。是按照简易计税税率纳税,去年营收9800万元,总共缴纳了294万元。你那边的收入只有水果和小龙虾,应该不用纳税。即便纳税,也可以按照简易计税税率来纳税,百分之三。你的收入有点多,要去税务局备案的。”
“不备案呢?”
“不备案……”李学斌嘿嘿笑着道:“不备案,那就要看你运气了。没有人查,就没有事情。要是有人查,你就是偷税漏税,得补交所得税。即便你的收入是免所得税,到时候也要让你补税。”
“这样啊。”叶墨‘啧啧’了两声:“好麻烦。”
“你就嘚瑟吧,赚那么多钱,去税务局报备,又不要多少时间的。”李学斌说:“我这边有会计,过几天我喊她过去帮你们整理材料,前往税务局备个案。”
“好,多谢啊。”
“小事情。”
对于纳税,叶墨没啥抵触情绪。纳税的前提是赚到钱了……
要是没赚到钱,肯定就不需要纳税了。
既然赚到钱了,那么应该纳税。
诚然周边的果农们根本没有纳税,也没有人专门去税务局申报所得的。有些果园老板一年收入大几十万,上百万这些,他们……应该也没有专门去税务局备案。
但叶墨不一样,他的收入确实有点多。还是去备案的好……
又不是见得不光的收入,所有收入都正大光明。
第三百零四章:观光
李学斌是难得休息一天。
睡个懒觉,九点过,这才开着一辆7座的MPV来到机场。
今天有四个老板从广州过来,李学斌很重视。
看着一架飞机降落,李学斌前往了接机口,等了没一会儿,就看到周康出来。
“李总。”周康挥着手,笑着喊道。
周康,他们公司广州分部的经理。
“周康。”李学斌笑着喊道。
周康的后面跟着四个人:“这位是我们老板,李学斌。这位是魏总……罗总……王总……聂总……”周康介绍道。
“李老板好。”魏老板笑着道。
李学斌笑着伸出手,和魏老板握了握手,再和其他人握了握手,说:“欢迎来到花城。几位过来,便多玩几天哈,我带着各位看看花城的山光水色。”
“要得,要得。”聂总说:“要得……四川话的发音,没有错吧。”
“没错,哈哈哈……”
一群人笑着出去机场,坐上车。
李学斌先送他们来到酒店安顿好,时间也不早了,便带着一行人去了三河口,点了十斤的野生黄辣丁……
他们几位除了来看超级大西瓜,还准备看看当地主要的水果产区。
魏总和聂总是对点的水果供应商,主要给超市,水果店,酒店等地地方供货。
罗总和王总则是水果批发商,在BJ,上海,江浙等地有自己的市场部门。
这几位都是大老板。周康很早以前就和李学斌说过他们几位了,但一直以来都没能建立稳定的合作。
这次过来,几位老板当做给自己放个假,同时也看看当地的水果产区。
吃过饭后,李学斌就带他们去了东门镇。
东门镇的芒果非常有名。
“这里是花城最有名的芒果产区之一。当地产出的芒果,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用于出口……”东门镇也有水果市场,李学斌带着他们进去转悠了一会儿。
“这是金煌芒果?”魏总说。
“好漂亮的金煌……”罗总道。
“7块1斤?”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