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监控布置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对方竟然能够躲避所有监控,可见其熟悉程度。
可见其谋划的时间。
所以,食用油这方面,没有发现线索,是在陈言预料之内的。
目前,所有突进的线索中,还有两条没有反馈。
一个是举报李伟当年大炼活人的事情,兰峰的小组还没有发聩信息。
一个就是吴建国办公室中,能够有可能接触到他雨伞的人,还没有查出来。
这两点,陈言最重视的是第二点。
吴建国的雨伞,是所有四人雨伞中,唯一不是他亲自拿到手的。
而是养老院配发的。
这样一来,凶手不可能在养老院配发雨伞之前,做手脚。
除非他能准确将有问题的雨伞,配发给吴建国。
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比如,吴建国的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凶手,那么,就完全有这个可能。
而剩下的一种可能,就是有人调包。
把吴建国办公室内,没有问题的雨伞,调包成有问题的雨伞。
如果能够找到这个人……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一切的谜题都将揭底。
现在,就看对方留下的蛛丝马迹,能够坚持多久!
三小时后。
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会议室。
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
宋鹏程的尸检报告终于出来了。
专案组,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份报告复印件。
第一行字。
死亡原因。
电击麻痹后,焚烧死亡!
真的是电击?
专案组的人,所有的人脸上都挂满了不可思议!
李伟、陈萍萍、吴建国、宋鹏程,四个人,都死于雨天的自焚大火之中,没有一点挣扎的过程。
“陈队……这这这……”
张耀明拿到这份事件报告的时候,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就在三个小时前,他们虽然听了陈言的一些列猜测,但是,那只是猜测。
而现在,活生生的证据摆在了专案组面前。
负责尸体检验的内勤侦缉员叫秦怡君,是一个中年女子。
“张队,陈队,”秦怡君亲自再给众人讲解尸检报告:“死者参与尸体解剖后,里边有明显的电击痕迹。”
咔嚓。
投屏切换。
“这一张图片,就是宋鹏程残留尸体的切面图,大家看这里……”
切面图片中,是一条呈现放射性的网状焦痕。
“这条痕迹,从死者的两条大腿延伸,一直向上,对死者身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腹部内的脏器,已经被击穿,还有碳化的痕迹。”
“尸体的上半身,虽然已经焦化消失,但是按照这种程度的电击伤痕来推断……”
“死者在自燃之前的瞬间,就已经被电击而麻痹的不能做出任何动作。”
“换句话说,但是死者只能眼睁睁看到自己焚烧,而无法求救或者灭火”
秦怡君的解释,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自燃,现在看来,应该是一种掩饰,或者说仪式。
“陈队……您是真牛逼!”
一旁的兰峰,此刻起身,一脸震惊的看向陈言。
兰峰很少有佩服的人。
他这个人的脾气,在整个丹市侦缉队都是出了名的。
就认办案能力强的人。
本身,兰峰就是丹市侦缉队办案能力最厉害的。
这些年,也破获了不少案子。
但是,就因为脾气臭,和上级闹不到一块,始终是个普通侦缉分队的办案组组长。
一直到张耀明来了丹市侦缉队。
兰峰才成为了侦缉分队队长。
但是,即便是张耀明,兰峰也是爱搭不理。
没别的,他认为张耀明的办案能力不如他。
可是,对于陈言,兰峰是真的服了。
这才来了丹市几天的功夫。
两天一宿而已。
案件推进的速度,让所有人都惊讶。
而且安排的工作,井井有条,线索、细节的分析,非常到位。
自己这边,就是去执行命令就好。
这一点,让兰峰工作起来非常舒服。
但是,案件扑朔迷离,可以说兰峰在这几个案子中,看不出一点关联性。
可是,现在呢?
雨伞、鞋子、修鞋匠……
三个重要的线索已经串联起来。
陈言甚至已经模拟出了凶手作案的手法。
而现在,宋鹏程的尸检报告,也验证了陈言的猜测。
怪不得上边派人家来呢。
这就是能力。
除了兰峰,其他人看向陈言的眼神也都是惊讶中带着钦佩。
“陈队,接下来我们怎们办?”
这一刻,众人都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陈言摇了摇头:“死因的确定,可以说解开了一部分谜题。”
“宋鹏程既然是电击麻痹,那么李伟、陈萍萍、吴建国的死亡过程,大概率也是如此。”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四人在自燃的时候,没有大声吼叫,也没有倒地灭火。”
“因为,这四人在自燃的时候,就已经被电击麻痹了。”
陈言没有安排工作,而是看向秦怡君:“报告中的金属粉末,是什么东西?”
“这个已经化验过了,是铝粉和铁粉……”
铝粉和铁粉?
李伟等人死亡的现场,也发现了一些金属碎屑。
这些东西,众人原本以为是雨伞的伞骨被烧化后,遗留下来的。
但是,为什么会是铝粉、铁粉呢?
金属遇到高温融化,遇冷凝结后,形成的应该是碎屑或者碎珠……
而不应该粉状物。
正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化验室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陈队,张队,鞋子和雨伞的分解已经完成,有重大发现!”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侦缉员,一脸兴奋。
“我们找到死者为什么能够自燃了!”
会议桌上,是拆解后的雨伞和鞋子。
“陈队,这个鞋子,确实有问题。”
原来,这个鞋子的鞋跟里边,被植入了一种特殊装置。
是一种自制的放电装置。”
这玩意,虽然产生的电量比较小,但是,这个装置的瞬间电压可以高达1万伏!
1万伏特的电压,一旦被人体接触,在瞬间就能置麻痹僵硬。
高压电击,36伏特以上,就是危险电压。
家用的220伏特电压,一旦触电后,无法短时间脱离,就会有生命危险。
而1万伏特的电压,如果时间持续长一点,人都能直接飞灰死亡。
“雨伞的上骨架,是特别制作的。”
“里边的东西是铝粉和一些催化物质。”
催化物质?
陈言上前查看,微微皱眉:“难道是……铝热反应?”
听到负责化验的侦缉员说催化物质,陈言立马想起了高中学过的,铁的氧化还原。
具体的方程式和化学反应虽然已经忘了,但是,陈言对这个名词还是有印象的。
怪不得,宋鹏程的尸体上有铁粉和铝粉。
原来是这么回事。
“陈队,您说的不错,就是铝热反应。”
“凶手非常厉害,他把铝热剂储存在伞骨架中,而且还内置了电子装置。”
“我们进行过测试,这种装置和鞋子中的高压电装置有感应系统。”
“一旦检测到下雨,雨伞和鞋子又在一定距离内,就会引发铝热剂爆燃!”
“而铝热剂燃烧的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以上,在这个温度下,人体碳化,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而且,这种化学反应还有自延伸效应,就是一旦发生,靠着本身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就能继续进行反应,直到反应结束。”
“而雨水,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终止这种高热的化学反应,甚至会被高温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最终助燃……”
负责化验的侦缉员,给专案组上了一堂化学课。
虽然很多人听不懂,但是,最终结果众人明白了。
凶手通过鞋子中的高电压装置,先一步让受害者死亡,从而无法挣扎,也无法呼救。
之后,雨伞中的铝热剂同步爆燃,在瞬间爆发出三千摄氏度的高温,将尸体燃烧成灰烬。
从而,形成了,这种看似人体自燃的效果。
果然,世界上没有诡异,只不过是知识不够,想不到而已。
陈言虽然猜到了对方的这种手段,但是具体方法,他还是真不知道。
高压电是物理学,铝热反应是化学……
而这两点,陈言都不太擅长。
“陈队,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陈言看向问话的张耀明:“等!”
“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
“等兰峰小组查询完两件事,我需要确认一些东西……”
……
28日上午7点。
消息传来。
昨天晚上,开完会后,兰峰就直接奔赴现场了。
一晚上没合眼。
讯问室外。
夕阳红养老院办公室主任,李风田,在接受兰峰的询问。
“吴院长办公室的要是,除了他本人,就只有我有了。”
“我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去养老院,给吴院长打扫办公室。”
“你亲自打扫?”
“是啊,都是我亲自打扫……”
“哦对了,前一段时间,除了我,还有一个小伙子,是我们养老院的志愿者,他去养老院也比较早,帮我干过几天活。”
志愿者,打扫院长办公室?
陈言通过监控室内的话筒:“兰峰,问问他这个志愿者的情况。”
监控室内。
“这个志愿者叫什么名字,多大了,现在还在你们养老院吗?”
李风田点点头:“这个志愿者叫董凌云,20多岁……”
“一直我们养老院,不过,这小伙子是每周来三次,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这几天来,平时不在的。”
董凌云?
兰峰听到李风田说出这个名字,心中突然一动。
交代身边的同事继续,兰峰先一步离开。
隔壁监控室。
兰峰一脸凝重:“陈队,有一个意外发现。”
……
投影打开。
“这个人,叫董德军,是李伟的同事,也在殡仪馆工作。”
“您让我一直跟踪的,关于举报李伟大炼活人的事情,这两天进展缓慢。”
“董德军对当年的事情,说的比较隐晦,一直不怎么配合我们的工作。”
“所以,我们着重对董德军的个人信息,进行了调查……”
“结果,这个董德军,虽然已经54岁,但是并没有结婚,而是在十年前,领养了一个孩子,”
领养了一个孩子?
陈言看向兰峰:“这个孩子……就是李风田口中说的那个志愿者……董凌云?”
兰峰点点头:“对,那个孩子是叫董凌云,但是,我不去确定是不是李风田嘴里说的那个董凌云。”
不确定,那就查!
彻查。
“立即传唤董德军、董凌云。”
陈言最终拍板:“同时,查清楚董德军领养董凌云的详细资料。”
“董凌云的亲生父亲是谁,当年为什么被领养,这些年在哪,做什么工作,我要董凌云的一切信息。”
兰峰重重的点头。
这个信息,非常关键。
李伟、程萍萍和吴建国三人之间,已经明确,没有任何关联。
但是,他们却都死了。
凶手为什么要杀三个毫无关联的人?
而且是精心策划这么久。
所以,背后一定有众人不知道的原因。
而现在,董凌云是唯一一个,可能把吴建国、李伟联系在一起的人。
有目标,查这些基础资料很迅速。
董凌云,原名王凌云。
十年前,被董德军收养。
当年,董凌云14岁。
至于董凌云父母,在董凌云7岁时候,死于车祸。
后来,董凌云就跟着爷爷王思德生活。
只是,天要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王思德在董凌云13岁的时候,得了脑瘫,生活不能自理。
而董凌云因为要上学,也没办法时刻照顾老爷子。
好在,王思德有点积蓄,还有董凌云亲生父母车祸后,有一些赔偿金,董凌云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
只是,一年后,老人因为烧伤,住进了医院,最后不治身亡。
……
审讯室。
陈言在亲自审讯董德军。
“董德军,能说说当年,你为什么举报李伟大炼活人吗?”
“当年的事情,是一场误会,我当年都已经被处分了,那些事早都忘了……”
忘了?
你真的忘了,会在每次喝酒后,叫嚷着冤枉?
不过,到了现在,已经不是董德军说不说,配合不配合的问题了。
王思德老人当年的事情,为今天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董德军,我们既然把你叫来,就是知道了当年的事情。”
“十年前,你收养了董凌云。”
“而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