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进入墓地群后,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凶手只能步行进来。
  那他为什么不在路边就近将尸体掩埋呢?
  反正只要进了墓地,这的小土包下边都是骸骨。
  这样一来,即便以后因为各种原因被翻出来,也不会惹人怀疑。
  但是对方偏偏背着尸体或者骸骨走了至少五百米的路,把尸体藏在了已经火化的赵括父亲的坟墓里。
  这不是给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第367章 致死原因
  下午3点钟。
  陈言和刘青山返回了侦缉一分队。
  在解剖室,陈言见到了这具骸骨。
  此刻,骸骨已经拼整完毕,正躺在解剖台上。
  负责对骸骨进行鉴定的是侦缉一分队的老侦缉员张曼。
  女性尸检员在侦缉员队伍里面并不常见。
  但连城侦缉一分队的老侦缉员张曼,在整个辽省侦缉系统里都是有名气的。
  还有一年就退休了,大家都称呼她为张姐。
  “张姐,你好,好久不见。”
  解剖台旁,张曼正在细致的勘查骸骨,听到有人进来头也没有抬。
  直到听到陈言的声音,才抬起头:“原来是小陈队长。”
  “上次见你都是半年前了,怎么这次的案子还是由你负责?”
  陈言和张曼是在大半年前认识的。
  那个时候陈言还不是侦缉二分队的队长,当时李洪还在侦缉一分队。
  陈言点点头:“今天上午我和刘队商量了一下,案件已经上报了侦缉大队,现在由重案组负责。”
  “张姐,骸骨的鉴定情况怎么样?”
  说起专业,张曼的表情严肃认真起来:“昨天上午接到报案,中午的时候我就到现场对骸骨进行了收集。”
  “根据盆骨的形状,初步可以判定骸骨的所有者是女性。”
  “从耻骨联合的形状,还有牙齿的磨损级别看,综合判定死者的年龄在24岁左右。”
  通过骸骨判断所有者的年龄一般有两个方法。
  第一就是观察牙齿的磨损等级。
  在尸体检验里边,牙齿的磨损是有等级的。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年龄。
  但是,牙齿的磨损不仅跟年龄有关系,还跟食用的食物有关系,跟生活习惯也有关系。
  一般来说,谷物类的食物吃的多,牙齿的磨损程度要重一些。
  肉类吃的多,牙齿的磨损程度要小一些。
  第二个就是观察耻骨联合部位的形状。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耻骨联合部位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够相对准确的判断出死者的年龄。
  “死者胫骨较长,可以看出生前身高较高,初步判断应该在168左右。”
  女性净身高在168,确实不算矮了。
  陈言也走到解剖台前,查看骸骨的具体情况。
  “张姐,除了这些基本信息,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有!”
  “死者的死因,根据现在的一些发现,我有一些推断。”
  “第一,骸骨颜色正常,浅灰色发白,喉骨附近和脊椎附近没有色差,说明死者生前应该没有服用过剧毒物质。”
  陈言点点头。
  死者生前如果服用过剧毒物质,那么她的喉咙部位和胃部会有剧毒灼烧的痕迹。
  相应的,这两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腐烂之后,剧毒物质也会附着在相应位置的骨骼上,同样对骨骼造成一定的灼烧。
  哪怕毒药的毒性不是特别强烈,但也会使相应位置的骨骼颜色发生变化。
  但是,这具骸骨整体颜色统一,尤其是喉骨附近和脊椎骨附近都没有颜色差异。
  基本上排除了服用毒药死亡的可能。
  当然如果对方是氰化物中毒的话,从骸骨的颜色上是不能够进行判断的。
  不过,因为氰化物是不能够被人体代谢的,所以如果死者真的是因为氰化物中毒,虽然在骸骨的颜色上不能够判断出来,但是会因为残留氰化物而被检测出来。
  果然,张曼已经进行了相应的鉴定:“我们对骨骼上的残留物也进行了鉴定,没有发现氰化物。”
  中毒死亡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陈队,你看这里。”
  张曼弯下腰,指着骸骨的第三根肋骨。
  “我在第三根肋骨的里面发现了利器划痕。”
  里面?
  一般来讲,通过骨骼鉴定死者的死因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窒息性死亡。
  因为这种死亡方式,不会对人体骨骼造成任何伤害,所以在皮肤和皮下组织腐败之后,从骨骼上是根本发现不了这种死因的。
  但是例如其他的器具性伤害,就很有可能在骨骼上留下痕迹。
  比如敲击类的钝器性伤害。
  生命很脆弱,但有的时候生命也很坚强。
  敲击类的钝器伤害,如果想要对人体造成致命伤,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力量才能做到的。
  比如敲击头部最终导致头部出血,造成脑死亡。
  再比如敲击内脏,损坏内脏器官,造成内出血从而导致死亡。
  但是无论是敲击头部还是敲击内脏导致人体死亡的,都会对骨骼造成伤害。
  比如骨裂,凹痕等等。
  这样一来,即便死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全部腐败消失,尸检人员依然能有通过骨裂、骨面凹痕等痕迹,判断出死者的致死原因。
  但是一般的利器致死,通过骨骼就很难鉴定出来。
  因为,利刃捅刺很有可能直接损伤心脏等重要器官,而不碰触到骨骼。
  对骨骼没有造成伤害,自然发现不了致死原因。
  但是,这具骸骨的左胸第三根肋骨,内面有利器划痕。
  骨骼上划痕,基本可以确定,一定有利刃与骨骼有直接接触。
  所以,这具骸骨的主人,很大概率就是死于利器伤害。
  左胸第三根肋骨,正是保护心脏的肋骨。
  保护心脏的肋骨,不仅仅只有一根。
  从上往下,第二根肋骨到第五根肋骨,都是保护心脏的。
  第三根肋骨正在心脏的正前方。
  但是,为什么利器划痕会在肋骨内侧?
  “肋骨内侧有划痕……”
  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陈言看了一眼张曼:“背后下刀!”
  “对!”张曼真的没想到,陈言竟然对尸骨鉴定有这么深的了解。
  一般来说,凡是外勤侦缉员,对于尸体鉴定都有基本的常识。
  但是也基本就限制在通过尸斑、腐败静脉网的形成等表面信息,判断死亡时间。
  至于更深层次的勘验,肯定要靠专业的尸检侦缉员完成。
  但是,陈言仅仅看了一眼肋骨上的的刮痕,就判断出死者是背后中刀导致死亡,那就不是一般的了解能做到的了。
  有些事情,说破了都不难,但是难就难在那层窗户纸上。
  看到了表象,不一定能猜出真相。
  “凶手很有可能从背后用利器刺穿死者左胸,刺穿心脏后,利器尖端正好顶在了心脏前的第三根肋骨上,只有这种情况,才会造成这种肋骨内侧划痕!”
  陈言趴在骸骨上,打开视觉基因锁继续观察:“从划痕的大小和方向来看……”
  划痕,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痕迹。
  这处肋骨上的划痕,深浅不一,仔细观察是能够判断出划痕开始的方向,甚至力度的大小。
  甚至,根据这处简单的划痕,能够判断出凶手的身高!


第368章 一枚纽扣
  划痕很细,留下的痕迹也不是特别深。
  但是,能够在骨头上留下划痕,说明凶手在捅刺的时候,用的力度非常大!
  在视觉基因锁的加持下,肋骨上的划痕在陈言眼中渐渐放大。
  首先是手掌持刀手法的判断。
  凶手从背后捅刺死者的后心。
  利刃刺破后胸,穿透心脏; 刀尖最终顶在肋骨内侧,留下划痕。
  造成这种贯穿伤,可见凶手当时的力度非常大。
  想要达到这么大的力度,一般的持刀方法是不行的。
  正手握刀从背后捅入胸腔的力度,没有这么大。
  想要一刀贯穿,应该是反手握刀。
  从上而下,一挥而出!
  借助刀的惯性,一刀刺穿后胸,随后穿透心脏,直抵肋骨。
  一边观察,陈言的右手轻微挥舞,在模仿当时凶手的捅刺动作。
  张曼看到陈言的动作,就知道陈言想要干什么。
  复原凶杀现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案发现场案发过程。
  从而推断出凶手的一些的特征。
  接下来是分析划痕的方向。
  陈言趴在肋骨旁边,仔细判断。
  刀具划到肋骨; 从开始到最后; 深浅痕迹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任何刀具接触到物体产生的划痕; 都是由浅入深。
  刀尖触碰到肋骨也是如此。
  从一开始的接触,到最后因为骨骼的阻断,刀具停止运动。
  划痕也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仔细观察; 肋骨上的痕迹,深浅变化是从下往上开始。
  这就有意思了。
  凶手反手握刀,猛然刺向被害人。
  刀具的运动方向竟然是从下往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凶手抬手攻击的位置; 比被害人的胸膛要矮!
  站起身; 陈言对着空气挥动手臂。
  片刻后,陈言看向张曼:“张姐,麻烦你,跟我模拟下案发现场的情况。”
  张曼点点头:“好!”
  张曼的身高是167,和被害人的身高差不多。
  站在张曼背后,陈言不断的调整位置。
  右手反手握着一柄取自解剖台上的手术刀。
  以陈言的身高,从张曼背后下刀,如果刀尖穿过心脏,顶住肋骨,那么刀尖造成的肋骨划痕,方向应该是从上往下,由浅入深。
  陈言慢慢屈腿,降低着自己的身高。
  脑海中,张曼的身体似乎在慢慢淡化。
  只剩下一具骨架。
  第三根肋骨保护着心脏,手中的手术刀,在不断的调整方位。
  噗嗤!
  刀尖下探,刺进后胸。
  随后穿透跳动的心脏,顶在第三根肋骨上!
  咯吱!
  刺耳的摩擦声,仿佛响彻在陈言脑海中。
  一切都在想象中发生。
  划痕,由下而上; 刚好和骸骨上的划痕对应。
  而这个时候,陈言已经快要蹲在地上。
  一米二!
  这个时候,陈言的手臂高度在一米二,刚好在张曼腋下的位置。
  而陈言此刻的身高,一米四!
  “凶手身高,一米四左右!”
  “而且……他使用的作案工具……很特殊!”
  很特殊。
  是的。
  为什么特殊?
  因为人体的肋骨和一般动物的,尤其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猪排、羊排或者是牛排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爬行类哺乳动物,肋骨在保护内脏的部分,并不是全包裹的。
  在腹部,从上往下,是渐渐打开的。
  但是,人类,还有猴子、猩猩、狒狒等能够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肋骨是全包围的。
  从胸骨开始,蔓延一圈,成笼子状,将重要器官全部保护在肋骨里面。
  所以,凶手即便从背后下刀杀死被害人。
  如果对方使用的刀具只是我们平常使用的尖刀,那么一定会碰触到背后的肋骨。
  也就是说,一般的刀具想要从人体背后穿透胸腔,刺穿心脏,伤害到第三根肋骨的内侧,首先就一定会伤害到背后的肋骨。
  但是陈言并没有发现这具骸骨的背后肋骨有任何伤痕。
  所以,凶手使用的刀具非常细,且长。
  宽度很窄,才能穿透背后肋骨,而不伤害肋骨。
  长度足够,才能够穿透整个胸腔,伤害到前面的肋骨内侧。
  那么,凶手会不会专门为了造成这种伤势,而专门去打造一种细长的刀具呢?
  除非对方是精湛的铁匠,但是在现代社会,打铁……
  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而是陈言认为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不要忘了,陈言曾经得到过系统奖励的刀具认知图谱。
  能造成这种伤势的刀具,现成的就有。
  在现实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火腿切片刀!
  西餐刀具的一种。
  细长而且锋利。
  有了这样的一个判断,陈言将目光集中在骸骨口腔内发现的那枚纽扣上。
  一枚纽扣!
  赵括报警后,侦缉一份队的现场勘察员,在墓地现场发现了一枚重要物证。
  一枚黑底镶着金边的纽扣。
  十年前,赵括下葬父亲骨灰的时候,放了不少陪葬品。
  但是,里边一定不会有纽扣。
  按照当地的习俗,赵括父亲的坟墓内,随葬了一套寿衣。
  但是寿衣上是不会有扣子的。
  这是习俗,寿衣是在人死后穿上的。
  因为人死亡后,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穿衣服,所以结构特殊。
  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