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张瑶也没有出来工作,她的通话记录里,除了川省的几个电话外,都是韩龙的。
  而张瑶和川省联系的那几个电话号码也已经查到了,都是张瑶在村里一起长大的玩伴。
  “除了这些,两人的银行流水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近半年都没有大的资金流出和流入,每个月的花销基本都是正常的。”
  “对了,韩龙的银行卡在他死后的两个月也有支出,我和青山队长那边核实了一下,可以确定是订狮子头外卖的钱。”
  看来凶手真的很谨慎。
  他能够用韩龙的手机发朋友圈也能够用韩龙的手机订外卖,就说明他肯定掌握了韩龙手机的屏锁密码和交易密码,或者复制了韩龙的指纹。
  而韩龙银行卡里的存款可是七位数的,对方竟然没有动这笔巨款。
  要么就是凶手对钱根本不屑一顾,要么就是凶手非常的清楚,如果转账,警察一定会顺着这个转账记录找到他。


第463章 陌生的指纹
  关于韩龙和秦璐的背景调查资料,张朝阳做的都比较详细。
  韩龙在营吕市也没有什么仇家,开办的外贸公司都是在前岳父秦军的扶持下完成的,而且韩龙这个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八面玲珑,人很聪明从来都不和人红脸,更别提什么仇家。
  其实韩龙不仅没有仇家,就连真正的朋友在营吕市也没有几个。
  毕竟,韩龙在营吕市才待了五年时间,除了秦璐一家人之外,认识的都是外贸公司的人。
  秦璐……
  坐在办公室里,陈言在仔细思考着审讯秦璐时候的每一个细节。
  审讯过程当中,秦璐给陈言的印象和张朝阳调查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警校学习的时候,陈言的老师曾经教过他们,在办案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能夹带自己的私人感情和主观臆断。
  一切推理和猜测都要建立在已经发现的线索基础上。
  当时所有人都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直到陈言现在已经办了30几起案件之后,他才明白老师那番教诲的真正含义。
  侦办任何案件逻辑性都很重要,但又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现实当中的很多案子都不遵循逻辑。
  每个凶手杀人的理由都是千奇百怪的。
  每个人也都是有多面性的,不如秦璐。
  当陈言在审讯室里第一眼看到双腿残疾,坐在轮椅上的秦璐,心底会自然而然的将她摆在弱势的一方。
  事实上,秦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审讯过程中隐瞒了一些事实。
  比如她的双腿怎么断的。
  比如她在婚后是如何对待韩龙的。
  结果,整个审讯结束后,韩龙就背上了一个忘恩负义的标签。
  一个打工仔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傍上了自己公司老板的女儿。
  然后在事业有成之后,又无情的抛弃了双腿残疾的妻子。
  转过头和自己的青梅竹马幸福生活。
  可实际上呢,秦璐残疾的双腿是因为和别的女人争风吃醋导致的。
  她和韩龙结婚后,依然在外边鬼混。
  甚至经常对韩龙打骂。
  两人的离婚,原因不在一方。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了陈言的思考:“请进。”
  是刘青山:“陈言,外卖员和饭店的线索查的差不多了。”
  “哦?”
  “走,去会议室。”
  刘青山开始汇报调查结果。
  “通过外卖平台提供的支持,我们查到了韩龙手机账号所有点外卖的订单。”
  投屏上是一张整理好的汇总表哥:“韩龙的这个手机账号是五年前开始使用的,第一个外卖订单是在三年半前。”
  “大家请看,这是韩龙订过的所有红烧狮子头订单。”
  屏幕上的表格一共有46个订单编号。
  “从韩龙使用这个手机号订外卖开始,他一共定过46份红烧狮子头。”
  “第一份红烧狮子头订单是在四年前的9月28日。”
  “最开始的十份订单,韩龙都是在不同的饭店订购的。”
  “但是,从第6份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份狮子头的外卖,韩龙订的都是鸿运川菜馆的。”
  投影上,是鸿运川菜馆的门头照片。
  “从外卖订单的数量上来看,韩龙本人应该是比较喜欢吃红烧狮子头的。”
  “而且从第6份外卖订单之后,韩龙订的狮子头外卖都是鸿运川菜馆的,说明韩龙在吃了这家川菜馆的红烧狮子头之后,应该觉得比较好吃,所以后来的订的外卖都是这家川菜馆。”
  “大家再看韩龙订这个外卖的时间分布情况。”
  “46份红烧狮子头,前26份的时间间隔平均在一个月一份。”
  “但是在5月1日晚上11点28分订的外卖开始,订外卖的频率成了差不多三天一份。”
  “而这个时间和死者被害的时间应该是比较接近的,所以我们对5月1日晚上之后的20份外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送外卖的外卖员,都是系统随即派送的,共有14人接过这个外卖订单。”
  “最多的一个外卖员,曾经接过三个订单。”
  外卖平台派单,主要的依据是距离。
  在有效距离内,平台会优先把订单派给距离卖家位置最近的外卖员。
  然后等待对方接单。
  如果外卖员有空,确认接单,订单在外卖员这里的订购流程就结束了。
  至于卖家那边是另一条订购流程,买家发单,卖家就会接到系统通知,直接制作即可,外卖员会过来取餐的。
  而外卖员的服务是有一定范围的,大概是一个或者两个街区,有一些外卖员会守在比较火爆的餐饮街附近,或者是某个店铺门口,就等这个店的外卖订单。
  所以会出现有人连续送订单的情况。
  “这14个人里面除了一个人,在上周离职之外,现在没有联系上,其他人都已经陆续联系到。”
  “还有鸿运川菜馆的老板,也已经进行了传讯。”
  “具体结果怎么样?”
  兰峰那边结合视频调查的情况,已经给陈言大概汇报过相关的情况,但是没有刘青山这么细致。
  “在韩龙家的餐桌上发现的36个打包盒,我们已经完成了指纹信息采集,并且进行了对比。”
  “结果……有些奇怪。”
  嗯?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刘青山点点头:“确实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外卖包装盒的形状。”
  “韩龙家餐桌上的36个打包盒,其中20个来自鸿运川菜馆,上面贴有鸿运川菜馆的标志。”
  “其他16个上面没有标志,也正是在这16个没有标志的打包盒里,我们检测出了张瑶的组织DNA信息。”
  “但是这36个盒子外观是一模一样的,区别就在于鸿运川菜馆的标志。”
  “也就是说这些盒子都是同一种类型的。”
  “我派人到市场上看过,市面上的打包盒种类非常多。”
  “凶手使用的打包盒样式竟然和鸿运川菜馆的一模一样,这是不是有点巧合?”
  “还有,我们在打包盒上提取到的指纹中,来自鸿运川菜馆的打包盒上的指纹,和外卖员、餐馆打包员是能够匹配上的。”
  “但是,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指纹。”
  “在所有的打包盒上都有,但是和川菜馆打包员、外卖员等人都无法匹配。”
  “都无法匹配?”
  陈言看着屏幕上的指纹微微皱眉。
  “有没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胡雪莹猜测道。
  陈言却摇了摇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凶手在整个过程当中非常谨慎,在韩龙的家里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在打包盒上留下自己的指纹……凶手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样,青山,查一查这些打包盒的来源。”
  “打包盒在使用过程当中,除了接触外卖员和鸿运川菜馆的打包员之外,在制作或者运输过程当中,也有可能被人接触到。”
  “查一查,鸿运川菜馆是从哪里进的这些打包盒。”
  “还有,采集川菜馆所有的人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是!”
  这是一个重要线索。
  就像刘青山最开始分析的,市面上的打包盒种类繁多,为什么凶手使用的打包盒形状和鸿运川菜馆使用的就一样呢?
  是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
  而且,打包盒上采集到的陌生指纹只有一枚。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如果这枚指纹不是凶手留下的,那也能证明一件事。
  凶手使用的打包盒不仅和鸿运川菜馆使用的打包盒一模一样,还是很有可能是同一进货渠道!
  ※※※
  “大粒盐的来路调查的怎么样?”
  凶手在把韩龙杀死之后,将他的血肉全部剔除,然后用大粒盐在坛子里进行了腌渍。
  这样很好的处理了尸体腐败的气味。
  也是导致邻居没有发现异常的最重要原因。
  但是刘青山摇了摇头:“这方面的调查进展非常缓慢。”
  “我们对营吕市的几家大型商超进行了摸排,每一家都有这种大粒盐出售。”
  “虽然现在这个季节购买的人数不多,但是在大型商超以外,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小超市里面,售卖量却比较多。”
  “在大型商超里,我们能够根据售货记录找到大粒盐的销售情况,但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小超市里面,就根本没有办法查。”
  “油蜡呢?”
  “凶手用油蜡将韩龙的头部封闭,防止其腐败,这种东西的销售应该比较少,有没有查到销售来源?”
  “这方面倒是有一些线索。”
  原来,凶手使用的油蜡虽然比较特殊,但是在营吕市这边却很常见。
  “凶手使用的油蜡是一种做油蜡玩具的材料。”
  屏幕上,是一个蜡封的沙盘照片。
  “原来是这个东西,我见过!”
  胡雪莹看到刘青山播放的照片,突然开口:“在商场里或者是路边有这种玩具摊儿。”
  “是一种小朋友玩的油蜡玩具。”
  “对,就是这种东西,我也带孩子玩过。”
  “原来是这种东西,我上周还带孩子在路边玩过这个。”
  不少营吕市侦缉队的侦缉员纷纷附和。
  原来,这是一种玩具凝固油蜡。
  一般是在玻璃瓶内放上一些海沙一些小玩偶,然后用这种透明度很高的油蜡进行密封。
  马上去就像在透明的水里凝固一样,观赏度好,而且便于操作。
  小朋友可以自行操作,油蜡的温度也不高,不用担心烫伤。
  “我们查了一下,在营吕市的几个批发市场,都能够购买到这种透明度很高的低温油蜡。”
  “购买的人不少,销量也比较大,所以追查起来比较困难。”
  大粒盐、油蜡……
  这两条线索基本上也断了。
  现在,就剩下一条线索,就是那枚陌生的指纹。
  结束后,陈言来到了监控室。
  监控室内,兰峰正在审讯鸿运川菜馆的老板。
  “韩龙?”
  “你这个人我不认识,我们饭店每天吃饭的人有上百人,我哪能都认得出来。”
  鸿运川菜馆的老板叫张旭,地道的川省人,来营吕市已经有十年时间了。
  早年在营吕市摆地摊,因为做得一手好菜,慢慢就做大了,赚了些钱后,就开了鸿运川菜馆。
  这几年的生意不错,钱也赚了不少,在营吕市买了房子,安了家。
  张旭既然对韩龙这个名字没有印象,兰峰拿出了韩龙的照片。
  “就是这个人,有印象吗?”
  张旭还没有接过照片,脸上的表情恍然一悟:“你们说这个人啊,这个人我有印象。”
  “这个人是我们饭店的老顾客,经常去我们饭店吃饭,不过我们也都是点头之交,我倒不知道他叫韩龙。”
  “听他的口音,他也是川省人,好像是来这边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应该还不错,我看他开的车都挺好的,以前基本上每周都来,不过这两个月好像没来了,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他了。”
  “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啊?”
  “我跟你们说,警察同志,我是真不认识他,他就是经常到我饭店去吃饭,不过这两个月我确实没有见到他。”
  “他和伱们饭店有没有人比较熟悉?”
  “熟悉?”
  张旭摇摇头:“人家就是从川省来这边做生意的,混的肯定是比较好,想吃口家乡菜,跟我们就是点点头,肯定不认识我们的人。”
  “哦,对了,他以前来的时候,经常带一个女的来。”
  兰峰拿出张瑶的照片:“是不是这个人?”
  “对对对,就是这个女的。”
  “你确定你们饭店的人没有人认识这个韩龙?”
  “肯定没有,有的话我肯定给他优惠啊。”
  “你们饭店的员工最近有没有什么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