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1号审讯室,在2号审讯室,也有侦缉员在审讯贺瑞。
两人的回答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差别。
而且无论是梁峰还是贺瑞回答的都很自然,不像串供。
可是如果两人说的而是真的话,事情就有意思了。
张辉的老婆王霞不是凶手,梁如果也不是凶手,那到底是谁杀了他?
※※※
关于天天顺典当公司的事情也已经核查完毕。
三个月前,梁峰借了3万块钱高利贷,给贺瑞买了一枚钻戒。
要说这个梁峰……也特么真的是个好人。
起码对贺瑞来讲那是没得说。
贺瑞在认识梁峰之前是一位按摩技师。
但是在认识了梁峰之后就不出来工作了,可是不工作是不工作,贺瑞的花销可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在做按摩技师的时候,贺瑞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六七千块钱。
再加上老板给的一些小费,一个月大概也有个小1万块钱的收入。
甚至,有的时候贺瑞还会去做兼职,收入会更高。
贺瑞和梁峰当时就是这么认识的,梁峰虽然工作一般,挣的钱也不多,但是出去玩出手大方,人长的也不错。
身上还有着那么一股子痞子气,就是那种招小女人喜欢的那种意思。
贺瑞工作时候挣的这些钱一分都没有存下,每个月都花的一干二净甚至花呗借呗上,还要花不少钱。
跟了梁峰之后,贺瑞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依然没有改。
梁峰其实特别勤快,嘴甜会来事,有不少老客户,干货拉拉挣的钱也不少,一个月多的时候2万多块钱,少的时候也将近1万块。
按理说梁峰这个收入已经不低了,干个一年两年在葫芦市买个房子都绰绰有余。
可是和贺瑞处对象这些几年,梁峰是一分钱没有攒下,所有的钱都给贺瑞花了。
不仅如此,甚至最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借一些高利贷才能满足贺瑞的花销。
怎么说呢,在陈言看来这个贺瑞就像一个吸血寄生虫一样。
趴在梁峰的身上,吸食干净他的每一滴血。
而梁峰在这个过程当中甘之若饴,即便贺瑞和直播间的榜一大哥出轨胡搞,梁峰也只不过是暴跳如雷一顿。
最后,在捅了张辉一刀之后,还是原谅了贺瑞。
陈言不知道这叫不叫爱情,但他知道梁峰肯定是舔狗。
离开监控室,陈言眉头紧皱。
梁峰和贺瑞虽然已经抓到了,但是似乎并没有找到杀害张辉的真凶。
根据梁峰和贺瑞的交代,当天晚上,梁辉尾随张辉的车进入了紫金小区。
但是因为张辉的车可以进地下车库,而梁峰的车没有录入牌照,没有开下去。
所以,梁峰把车停在地面上,从地下车库跟踪进了张辉家的单元。
结果进了电梯之后,没有找到人。
梁峰是明明看到张辉和贺瑞进了张辉居住的单元,但是电梯里没人。
没法办的梁峰就一层楼,一层楼的找,结果搞了半天也没找到。
到了九点多的时候,梁峰听到楼道里有动静。
就发现了在楼道里战斗的张辉和贺瑞。
后面的事情就是梁峰交代的,他想用100万解决这件事情,但是张辉也没有答应,反而认为他和贺瑞两个人给他下套。
于是,为了给张辉一点教训,梁峰就捅了张辉一刀。
而这一刀,梁峰和贺瑞的交代都非常一致,这一刀捅在了肚子上。
而且梁峰说自己当时很有分寸,就是为了给张辉一个教训,所以伤口并不深,肯定不致命,到医院看看缝合伤口就好了。
张辉死亡时,腹部上确实重了一刀,而且也确实不是致命伤,他的致命伤在背部的左侧插进心脏的一刀。
那么如果梁峰说的是真的,张辉背部的刀伤是谁留下的?
而且根据梁峰和贺瑞交代,当天晚上梁峰和张辉在争执的过程当中,张辉的媳妇王霞就已经回来了。
梁峰承认他在捅张辉的时候,王霞是见证者,只是没有说话,也没有阻止组织梁峰行凶。
王霞之所以没有任何动作,陈言猜测当时王霞肯定是抑郁症发作了。
从目前得到的线索看,陈言前期的判断是正确的。
案发现场除了王霞和张辉确实有第三方人存在,甚至,不仅第三方还有第四方人。
因为梁峰和贺瑞都非常清楚的记得,他们离开的时候是把门关上了的。
但是侦缉员在房门的门把手上并没有检测到梁峰和贺瑞的指纹。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梁峰和贺瑞都曾接触过房门把手。
既然接触过那就一定会留下指纹,而没有检测到指纹,那就说明有人将房门把手上的指纹擦掉了。
为什么要擦掉?
是为了给梁峰和贺瑞抹除存在的痕迹?
当然不可能。
对方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因为房门上也留下了对方的指纹。
可这个人是谁呢?
毫无头绪!
现场没有任何线索指向第四方人的存在。
这个人有可能是外来的人员,也有可能是张辉的邻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
但是,陈言没有证据。
王霞是现场唯一的目击人,她一定看见了对方,可是王霞现在已经死了。
死无对证。
看了看窗外,已经是深夜。
陈言来到葫芦市已经两天一夜了。
本以为抓捕到梁峰和贺瑞,案子就破了。
结果,案子不仅没破,所有的线索到这里都断了。
拿起手机陈言本想给沈云懿发信息,聊会天,换换脑子。
可是突然,陈言脑海里浮现出了张辉写的那本。
化学系高材生穿越古仙朝。
陈言突然对这本有了兴趣。
关于网络,陈言以前在警校的时候就就接触过,也看过不少网络。
当然看的都是盗版,从来没花过钱。
当时的陈言也仅仅是对本身感兴趣,对于作者了解的很少,对于写网络作家的收入了解的更少。
陈言是真没想到,张辉竟然凭借一本能够收入500万。
50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打开手机,陈言想看看,这个到底有写的有多好,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结果……
看了十几章之后,这在陈言的眼里只能算一般啊。
就是普通的小白文,没有什么文笔可言,故事情节也没有那么紧凑,也不太吸引人。
倒是有关于化学的专业知识似乎比较多,有些东西看的陈言甚至都眼前一亮。
尤其是写到主角利用化学原理炼丹的时候,有一些化学术语非常高深。
前面办一个案子的时候,陈言曾经获得过系统奖励的爆破技能专精。
对于一些化学物质,陈言不能说全部熟悉,但是相关爆炸物的一些化学材料陈言是相当清楚的。
张辉在这本里面写的一些东西,是非常真实的,而且应该属于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
不知不觉,陈言就看了四五个小时。
一个晚上,陈言根本就没休息。
可越看,陈言心里的惊讶就越多。
张辉写的这本不简单呀,虽然故事情节一般,文笔也不怎么好。
但是里边真的有干货。
陈言发现,张辉的这本虽然看的人数不怎么多,但是打赏特别多。
光是千万书币的打赏就有上四十几个。
怪不得张辉的这本能赚这么多钱,要知道一个千万书币打赏就是10万块钱。
四十几个打赏,除了平台抽成,张辉也能有两百多万的收入。
再加上其他的几百个个百万书币的打赏……
等等!
这些打赏……
怎么翻来覆去就这几个账号?
第490章 写小说好赚钱
爱吃猫的鱼!
没有白天的黑夜!
猜猜我是谁!
给张辉的那本打赏的就这三个账号。
这特么不对劲吧?
张辉的字数虽然多,但是故事情节并不是非常好,甚至有些情节都不太连贯。
里武力值的设定也非常乱,修炼等级甚至都不是特别清晰。
只有主角炼丹的整个经过,张辉描写的非常细致。
有很多情节里,甚至描写了很多材料的使用量。
陈言一开始还觉得,里这些部分的描写,涉及到了张辉擅长的专业,所张辉描写的非常细致。
但是,当里出现很多新型化学材料,其中一些还涉及到新型爆炸物的研究。
陈言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写嘛,不是说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写专业的。
网络也好,传统也罢,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然后才是传递作者的一些认知或者观点。
因为如果没有人看,那作者的认知再好,观点再高明也不会传播出去。
更不是说只有侦探才能写侦探类,只有警察才能写警察类。
真正侦探忙着破桉,真正的警察也在忙着抓坏人,根本没有时间写。
里荒诞怪异的情节,不是专业故事。
比如侦探类,很多东西写的作家只是道听途说,便写出来了。
也有很多东西,是即便知道也不能写出来的。
作家写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教唆别人杀人。
可是张辉的这本……
里边的一些东西,陈言能看出来都是真的。
比如其中的一种新型化学材料,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爆炸物基药。
什么意思,就比如硝化甘油。
有了这个东西,配比一些其他东西就能制造出爆炸物。
而张辉把这么真实的东西写到里,又仅有三个账户给他打赏。
打赏的金额甚至多到大几百万之巨!
这特么什么情况?
这是用借着的外壳,卖技术?
这么新颖的隐藏手段,陈言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要知道,张辉通过写作拿到的收入是合法的,都是写作平台打给他的稿费。
通过追查张辉的收入来源,根本查不到是否有人刻意给他打赏巨额资金。
只有看了张辉的,看了平台中打赏的一些记录,才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可是大家办桉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呢。
陈言昨天晚上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桉件的线索都断了,陈言才突然想起了张辉的那本。
说实话,吸引陈言想起来这本的是这本的名字。
化学系高材生穿越古仙朝。
一看就是穿越老吊打高富帅,赢取白富美的爽文。
结果这一看,这特么哪里是什么爽文啊。
简直就是一部化学百科全书。
里边的的一些细节描写,都是尖端的新材料研究成果。
还有那三个连续跟张辉打赏的账号。
三年时间里,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打赏,竟然有一千万之巨,除了平台的一半的分红,到张辉手里的可不就是五百万。
在联想到张辉的留学经历还有现在的工作。
淦!
关闭阅读界面,陈言立即拨通了黄国俊的电话。
“黄队长,立即到张辉工作的301研究所,查一查张辉具体下研究的化学材料,是不是一种新型爆炸物的基药。”
挂断电话后,陈言再次打通了刘青山的电话:“青山,查一查阿猫这个平台。”
“联系他们,找到注册昵称是‘爱吃猫的鱼、没有白天的黑夜、猜猜我是谁,这三个账号注册人的信息。”
“是!”
早上九点半。
黄国俊那边最先带回了消息。
“陈组长,张辉在研究所研究确实是一种新型爆炸物的基药。”
和黄国俊一起来的,还有301研究所的所长。
“陈组长,你好,我是301研究所的所长林松。”
“您转发给我们的那本我们已经研究过了,里面涉及到的所有新型化学物质都是张辉那个研究小组这三年来的研究成果。”
林松的脸色非常难看。
他是真没想到301研究所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研究成果失窃事件。
研究所的保密措施做得非常严密,任何人,包括他都不可能把任何机密资料带出去。
可是,林松真没想到,张辉竟然通过写泄密。
这特么,简直是日了狗了。
要知道,三年前,张辉可是林松一力坚持招过来的高端人才。
还别说,当年这个决定,林松认为非常正确,因为张辉确实在化学研究方面非常有天赋,一进研究所就做出了很多贡献。
不仅如此,当年因为张辉在美丽国有过留学经历,在那边接触过不少那边实验室的尖端研究成果。
来到301研究所后,张辉毫无保留的把在美丽国接触到的东西都交了出来。
虽然不是什么秘密材料,也不是什么特别具体的一些研究成果。
但是在一些思路上的启发,对于301研究所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尤其是301研究所在华国并不是顶尖的科研机构,很多世界上最领先的研究方向,还没有接触到。
张辉的加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