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样的高科技才能把远在外地的人也能这样同时开会。
这里没有明显的官兵上下级观念,好像的确是在平等条件下的讨论,嘉桂对这个很敏感。
譬如说那个屏幕上的女人提出了高收费、贵族化的培养路线,被白浩南摇头否定了,屏幕上的笑脸男人也附和白浩南的意见,在场更多人都不赞成这么干,那个女人也就征求大家意见,既然反对那就提出别的方案来。
其他人就七嘴八舌。
没有吵得不可开交,但显然每个人又挺坚持自己的看法,氛围很好。
经常用精神鼓励来凝聚团队的前游击队长很清晰这种感受。
这事儿真的是全新的,所以有很多争论也是正常的。
举例说金韶华这样的情况,他本来成绩就不错,更有足球天赋,已经被安排进了距离训练营最近的那所重点中学初中,那么这样的孩子从属关系到底在哪里,训练营还是学校?以后要是打出成绩来荣誉属于谁?假若真的能够在职业俱乐部卖出好价钱,这笔钱又该怎么分?
换成刘大丰这样外地的少年球员又该怎么办,他不光是全面学费和培训费的问题,平时还要提供食宿费、营养费、津贴等等,不然根本没法支撑训练成本,外地球员要不要提供回家路费,家长怎么来探望照料孩子,这些复杂的细节连宋娜都能摆出来一条条推敲。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些事情都得先白纸黑字的有个协议,不然到后面很容易导致煮熟的鸭子飞了去,中国人很多时候都喜欢含含糊糊的讲人情、谈交情,殊不知在足球青训这个圈子里,一个孩子可能一文不值,也可能一飞冲天几百万!
里面夹杂的利益太大、太不可捉摸了,老陈也慢条斯理的把自己那几十年的经验拿出来分享提供参考,他的感受就是这一波儿青训大潮跟白浩南他们那个时候的少体校体制有天壤之别,那时候几乎所有球员的所有权都在体工队,这也造成后来球员转会流动的复杂性,但现在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完全的市场化俱乐部资产,还是按照法律条理化的搞清楚最好。
所以这次的会议把樊尚泽请来参与了呢,她也多次发言给大家普及些法律知识,但说到底,中国法律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是模棱两可的,特别是涉及到体育范畴的民法甚至都没有正式的法律,一直都是用的什么通则,好多参会人员听得恍然大悟,怪不得新闻里面经常说法律不完善,白浩南倒是有些诡笑。
但气氛确实是很好的,关于收费的事情最后拿出了一个有点特色的共同认可方案。
主骨架居然是查尔斯提出来的,好多人提出了修改意见,伊莎被公认为功劳最大。
那就是所有孩子来参加培训呢,可以做两次评估,第一次是刚来的时候初评,适不适合运动踢球,这个很容易就能做出来,前几次体验是免费的,有兴趣再继续参加培训就要评估以后收费了,标价参照市面上略贵点,也就是一个小时一百多,各地可以上下浮动调整,最高不能超过两百,这个价位已经很咂舌了,主要是为了标榜自己比较高端的定位。
但是伊莎随手就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优惠打折,也就是连来多少天打折,一次交多少有优惠,介绍朋友来返券,诸如此类其实都是她在网店销售中用得滚瓜烂熟的套路,把价格实际上控制在六十到八十左右,很多家庭就能接受了,毕竟初期很多孩子都是一周一次或者一个月不超过十次,运动量上来说也够,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少儿教育支出对很多城市家庭算是很低的配备了。
重点就在查尔斯提出来的第二次评估,一个少年球员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在训练营踢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就可以申请第二次专业评估,他能娴熟的拿出来一套评估办法,这是在巴西已经比较公开,再结合这一年来他们在中国带队做了些调整,能比较客观的判断一个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前途,得出的评分就可以决定是否得到奖学金,也就是不同比例的减免培训费,甚至反过来提供食宿费、营养费,这个评估就等于是专业和业余的分水岭。
过了这条线的少年球员,那就是朝着梯队建设培训,家庭掏钱越多,对孩子未来的所有权就越高,反之就得把所有权卖给培训机构,得签署不同价码的培训合同,也只有过了这条线的孩子,才有可能在宗明训练营拿到重点中小学的招生名额。
换而言之,想又踢球又进好学校保持文化学习的孩子,那就得签有利于训练营的培训合同,拿了培训营的好处,那就得给培训营付出点什么才能走,这是于嘉理最后的底线。
大家也认可了。
很多家长就是培训的时候说得义气满满,一旦别人给了更好的条件或者孩子要出头了,就立刻把培训教练抛在脑后追求最大利益去,现在还是得用法律来规范这个事情,樊尚泽身兼少年球员家长和商务律所两种身份,笑言自己一定会好好做这个培训合同,争取两边利益最大化,于嘉理表示她那边也会同步起草,最后两边律所来比稿!
樊尚泽有点无奈的答应了,谁叫这单子够大,桂西那位投资老板够强势呢。
想想一个训练营就有几百份协议合同,假若铺开到全国的训练营,光是每单合同收点手续费都能养活多少律所成员了,而且这还是很没有风险的非诉讼业务,做起来最容易发大财,樊尚泽带来的两个合伙人都表示一定全力以赴,争取拿到全国总代。
讨论到这里自然也延伸到训练营加盟,关于这个于嘉理、伊莎甚至坐在阿威旁边的李海峰都对加盟体系能说几句,珠宝、服装、餐饮这些行业本来就有很多加盟体系,也有很多成功失败的经验,他们都是行家,白浩南能拿出来的样板就只有平京老钟,把这个范本里面的成功得失跟宗连伟的一起分析了下,老宗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经验,贵黔的竞争肯定没有平京大,他就是占了点穷乡僻壤的好处才能顺利运营,但现在为止他那边也一直是在亏损的,还好他亏得起,也不在乎亏。
马儿的足校当年也搞过分校,最红火的时候在蓉都全省都有十几家,他那些朋友兄弟的足校很多都跟他联办,里面失败的教训可以用箩筐来装。
所以最后又是相互协商的结果,先比较谨慎的开办十到二十家,尽量选绵林这样非省会的三线城市,一来省会城市竞争激烈,二来也尽量给那些三线城市的孩子提供机会,况且三四线城市在搞运动用地等方面成本起码比省会要便宜些,首选老宗这样在地方上有人脉的来加盟。
而且加盟形式也分投资几百万搞训练场的,和能够打通当地足球进校园,借助学校办培训中心的这两种模式,都试试看,到底哪种形式更好,为以后大规模的搞积累经验。
至于加盟体系当中争议最大的要不要收取加盟费,这个很多加盟体系最在乎的利润来源,最后的结论是象征性的收十万保证金,遵守合同一年后就返还了,毕竟宗明训练营的目的真不是为了从加盟体系赚钱,而是要扩大青训覆盖面,寻求更多有天赋孩子来源,所以各加盟训练营和总公司之间的协议也要明确孩子成才以后怎么分成,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各地挖掘普及基础训练,好苗子往总部送的体系。
明确的说就是往桂西训练基地和江州绵林重点中学培训中心这两种模式里面送人才。
蓉都那边已经争抢资源得很厉害,马儿拿到的中小学没有江州和绵林这么好。
这时候也顺理成章的把公司这个议题拉出来,以前单个儿的训练营股份很好说,所有跟白浩南有关的都转给老陈最后到了陈素芬那里,江州有于嘉理的,蓉都有马儿的,贵黔大部分是老宗的,绵林只有小部分是乔莹娜这个今天没来的小股东,桂西那个价值几个亿的不用说,全都是于家的,现在面对即将加盟的几十家新训练营,肯定要整合在一起算公司自有训练营。
于嘉理拿出的是两套方案,要么按比例计算出新股份在集团公司里面当小股东,要么她来现金收购股份,以后就只是在公司里面担任职务拿工资了。
实在是她那个桂西训练基地的总额太高了,轻而易举的拿下了绝对控股权。
这姑娘还真是好算计。
白浩南最早是为了报答老陈,或者说搞青训只是他最终目标的一个台阶,并不在意自己能得到多少,所以一股脑的给了老陈,结果现在居然落得个一文不名的结果,未来真的要成为从于老板那里拿工资的吃软饭局面了!
不过想想,他回国以后一直都在吃软饭吧,也算是圆了当年想去当鸭子吃软饭的梦想。
第492章 志不在此不计较
最后这部分涉及到股东协商的问题,于嘉理就建议分头下来细谈,但现在可以把大概的职务都给确认了,她是当仁不让的董事长,名誉董事长要问罗马里奥罗先生愿不愿意担任,总经理是她提名的小婉,白浩南作为教练总监,马儿已经在蓉都省足协担任了职务那就只能由家人来当小股东。
陈素芬可能是于嘉理之外最大的二股东,但二股东表示自己主要参与教练团队,在体能教练这块做管理指导工作就行了,宋娜当然是培训机构的后勤总监,白华做网络技术总监,外籍教练团队由卡拉负责协调管理,年薪大概多少都给出来几个划分档,十万、二十万、五十万、百万级都有,具体的价码还要跟于董谈自己的计划目标和心理期待以后分别私下落实,林林总总的分下来,连李琳都能因为她父母的快餐公司将参与到各地营养餐的管理制作中来当个富二代,唯独伊莎没什么明确的搞头!
她那外包的策划公司得看业绩说话,可大可小,本来也是有被兼并的可能性,但于嘉理秉承现代商业的规则,这种可以外包的分公司还是保持客户关系,才能形成更好的主观能动创造性,不至于到处人浮于事养一堆闲人。
所有人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和重心以后,皆大欢喜的散会,伊莎毫不避讳的一把抓了白浩南的耳朵就往天台上拽!
其他人得忍住表情,赶紧去忙自己的事情,宋娜还得去给女儿喂奶,涨得难受!
陈素芬叫上了嘉桂,这些日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嘉桂在协助她的体能训练工作,因为前卫生兵对处理些场边的跌打损伤是很熟练的,只是物资丰沛的各种专业设备器材、药具敷料让她有些目不暇接,也挺愿意沉浸到这些自己熟悉的工作细节中去,但时不时坐在场边观察这个生活富足的社会,脸上时不时带着思考的样子。
反正这种表情不可能在李琳脸上看见。
白浩南只来得及给猝然遇见的阿达说声嗨,伊莎就把他拽上楼梯了,狗子很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女人的气势不妙,毫无义气的抛弃了白浩南,追着陈素芬去了。
不是因为策划公司的事情,上天台进屋关上门的伊莎简直有点气呼呼:“作为整个集团和各种训练营的策划推广公司,我有信心做得比别人好,也能保证我的公司盈利赚钱,我还很喜欢老于这样公对公的模式,我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这很好!”
白浩南就莫名其妙了:“那你这情绪……是大姨妈要来了么?”
伊莎使劲扯他的两边耳朵泄愤:“我的基地!我的基地一点都没有升值!”
原来于嘉理谈到对各家训练营的或兼并或收购的时候,有大概举例,譬如贵黔训练营现在拥有多少签约球员,有多少训练的孩子,这次打全国比赛提供了几名球员,有两人打上了主力,这些都是要折算成资产的,训练营本身投资多少,固定资产现在有没有升值、设备折旧、客户来源、市场竞争力这些综合考量,都要请外面的专业评估师来评估核算,基本上投资三百万左右的训练营现在都能被评估成翻一倍以上的价值,乔莹娜在林城那个虽然只是点小股份,评估得估计还不止翻一倍,因为林城中学的冠军加成太高了!
五家目前正常运营起来的训练营,除了平京老钟的以后可能会转成加盟形式,正好作为模板来试验,都可以卖个好价钱,江州训练营有八成的股份都在陈素芬手里,加上白浩南以前在其他几个里面都有一部分股份,身家瞬间过千万!
唯独伊莎自己全资搞的高原训练基地现在没有形成完整的训练营,只是个硬件设施的营业性训练基地,现在看了各家大概评估都是几百上千万,有点眼馋,谁叫她只有硬件没人才呢?
最恼的结果当然是把白浩南当出气筒:“偏心!乔姐的训练营你全力以赴的搞了个全国冠军,我那你就从来没帮我张罗,连去都没去过!现在又帮陈姐这江州搞成最大规模的,就我那孤零零的在山上一点升值潜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