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方致命一击的精确制导弹药。
果然就在一众首长抬头查看内置机舱时,庄建业的声音再次响起:“当然了,这个内置的多功能机舱稍加改动也可以作为弹舱使用,配合着机鼻内部足有3个平方的航电设备厂,令TY—22无人机能够搭载我们腾飞集团开发的3。8米长的DZB—1000,1000公斤激光制导钻地炸弹以及4。1米长的,射程为800公里的DZB—80短程巡航导弹……”
说着,庄建业向后急走两步,然后让一旁的工作人员开启两个舱门,随后指着机翼两侧的两个舱门继续说道:“在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时,我们的TY—22无人机可以不用地面引导,因为我们在机体上预留了对地攻击指示吊舱的内置安装空间,完全可以将我们最新开发的光学对地攻击吊舱和电子对地攻击吊舱全部安置在内置舱室中,如此便可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杀敌于万里之外!”
“杀敌与万里之外?”此话一出,一位空军领导不禁皱眉,旋即狐疑的看向头顶上那架尺寸不过FCB—1战斗轰炸机大小,实际起飞重量远不及FCB—1战斗轰炸机的TY—22无人机,摇了摇头:“这么小的身板儿,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首长,这种飞翼式气动布局最大的优点便是空间利用率,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仅有不到B—52三分之二的起飞重量和体积,却拥有不亚于B—52的载弹量和航程,就是得益于飞翼式布局超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说着庄建业自豪的拍了拍TY—22无人机起落架:“要知道我们的TY—22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可是超过了16吨,但算上航电设备和吊舱,整体的内部载荷也不过3。5吨,再减去4吨多的自身重量,整体载油量超过了8吨,再加上TY—22无人机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18000米,属于最为省油的平流层,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TY—22无人机的航程可以达到8400公里,这个距离算不算杀敌于万里之外?”
第1341章 注意:航母!
“这个距离……”
听了庄建业这话,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航空兵领导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已经超过几批次老式轰—6的作战距离,但抛开10%,也就是840公里的备用油料,剩下的作战半径也不过3780公里,照比万里似乎还差点儿意思……”
说着又沉吟着补充了一句:“即便是用远距离攻击武器,比如说巡航导弹,来弥补航程不足,问题是这样的巡航导弹在周边问题不大,超出这个范围……”
话音未落,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便摇了摇头:“就算有射程也失了准头,完全没有意义,而作为一架具备超远航程的隐身无人机,如果只放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前沿就有些大材小用了,而是应该放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位置,用于威慑域外国家的介入行动,从这个角度上看,TY—22的航程和作战半径都是足够的,只是这武器的有效载荷是不是……”
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并没有把话说完,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TY—22隐身无人机的8400公里虽然在作战半径上达不到万里这个宣传尺度,但对于目前航空兵整体的作战架构还是够用的。
毕竟国内距离第二岛链上的核心节点关岛也不过3100公里,拥有3780公里作战半径的TY—22隐身无人机足可以在必要时插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用于威慑、吓阻位于第二岛链的域外国家的后勤节点和兵力集结地,迫使其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期间无法介入。
若TY—22隐身无人机真是一架地地道道的轰炸机,那不用说,几乎在场的所有军事主官直接哭着喊着就要了,没办法,目前国内能够前出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手段并不多。
弹道导弹是个手段,但目前国内的中远射程弹道导弹的灵活性并不高,发射时间准备过长,精度也不够好,数量也不足,吓吓人到没问题,至于威力,除非装上核弹头否则很难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
巡航导弹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天基卫星网的欠缺,且没有卫星导航的加持,再加上对第一岛链外的海洋水文、气候、洋流、岛屿地理地貌等关键要素的欠缺,导致巡航导弹上赖以横行于世的地图匹配和卫星制导完全失效,以至于打出去的巡航导弹还不如一个二踢脚。
至于航空兵本身就更不用说了,作战半径最远的轰—6轰炸机使出吃奶得劲儿到是能飞过去,问题是那么大的个头儿就算跑过去也是个活靶子,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局面。
而这也是当下部队所面临的窘境,明知道关键点在哪儿,却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好不容易在TY—22隐身无人机上看到了一丝曙光,结果整架飞机的武器有效载荷只有区区两吨,尽管加挂两枚1000公斤的航空钻地炸弹威力是很大,但问题是数量太少,两枚下去了时可能打个对方措手不及,但也因此等于是捅了马蜂窝。
当然这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果,要知道无人机终究不是有人驾驶飞机,数千公里的远距离操控变数实在太多,就别说数架一起的大规模编队的信号处理问题,就是单架次飞机远距离信号传输不被干扰就谢天谢地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场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们对TY—22隐身无人机的前景是普遍看好的,因为在其基础上有着无限可能,最起码未来的隐身轰炸机是有着落了。
可是在现阶段,缺乏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天基辅助;又没有远距离精确制导武器的加持;同时自身的载弹能力又非常有限,无法基于敌人致命一击……
如此一来,TY—22改装的无人机隐身攻击机就显得有些鸡肋了,要知道东南沿海军事斗争是极其复杂的,绝不是某个岛本身如何如何,而是整个亚太地区一盘棋!
正因为如此,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话音未落,便又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便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庄建业,看看这位制造商怎么说。
庄建业还能怎么样,只能是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国内的这帮老狐狸实在是不好糊弄,这要是在南亚、东南亚,刨去8400公里的航程就已经挥舞着票子往自己脸上狂砸了。
如果是在中东的话,连航程都不用说,直接告诉他们这货隐身,保准2亿美元一架的随便买。
那可能像现在这样,让出10%的航程做油料储备,剩下的除以二,算出3780公里的作战半径来打你杀敌于万里之外的脸?
这要是在中东、南亚、东南亚,他庄建业早就反抽过去了,3780公里怎么就不是万里了?四舍五入就是4000公里,汉朝的一里也就400米左右,老子用的是大汉的计量单位怎么了?
然而庄建业在中东、南亚、东南亚可以各种豪横,在国内这些大佬面前……
好吧,得亏自己准备充分,不然TY—22隐身无人机可能就是个发展规划了,成品想卖出去?再等几年吧!
于是庄建业一招手,很快工作人员便把旁边一块帷幕拉开,露出里面的一块大屏幕,很快随着电源接通,屏幕上出现一个静止的画面,从地貌上来看好像是西北某戈壁滩,典型的寸草不生的无人区。
问题是众多首长和领导愕然的并不是荒漠戈壁的俯瞰图,而是屏幕右上角的一行小字:“天链传输-资源勘探一号”
“这是……”
一位部队领导想要开口询问什么,可还没等说话,就被最前方的总部首长意味深长的话给打断:“还是先仔细看,然后记在脑子里,屏幕上每一帧画面都在颠覆时代。”
话音既落,屏幕上的画面忽然一闪,戈壁滩的图像被迅速刷新,屏幕右上角的小字变成了“天链传输-资源勘探二号”。
如此一号、二号反复数次,终于某一刻屏幕画面切换时,原本的静态画面变成了动态,而屏幕右上角的小字也在此刻变成了“天链传输-TY—22”
就在众人看着这么枯燥到乏味的重复画面不解其意时,动态画面忽然放大,旋即便在戈壁滩上见到了一个长方形的白色区域,下一刻屏幕右上角的小字忽然一动,浮现出四个红色小字:“注意,航母!”
与此同时屏幕火光一闪,一枚不知从何处飞来的高速弹头准确的击中了长方形的白色区域。
第1342章 反航母作战体系
见到火光从屏幕上亮起的那一刻,整个机库内无比的安静,在场的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心目中的应该成为轰炸机种子的TY—22隐身无人机竟然是反航母作战的一个重要节点。
是的,在刚才的视频中所进行的不是别的,正是一次攻击航母的模拟演练。
只不过试验方并不是部队,而是作为研制方的中国腾飞。
也正因为如此,高速弹头的发射载具并不是弹道导弹,而是由改装后的TRJ—700支线客机投放的一枚模拟弹头。
可既便如此,整个过程已经大体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反航母作战体系,由天基卫星提供目标的大致方位,并通过不间断的卫星过顶,对移动的航母进行跟踪,随后无人机跟进,在卫星的指引下对航母实施动态跟踪的同时提供准确的目标数据诸元。
待我方反航母攻击武器发射后,无人机还可以提供中继指导和精确引导等方面的辅助。
可以说在整个反航母过程中,无人机起到了承接卫星数据和攻击弹药最终命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少了无人机这个节点,整个反航母作战体系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根本称不上体系。
而加入无人机这个重要的辅助,整个体系的战斗力便立刻凸显出来,仿佛太空中的卫星,手里的导弹在无人机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融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效果,完全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超强功效。
当然,这个节点使用TY—2或无侦—8这样的大型无人机平台都能办得到,可问题是这类无人机在航母战斗群这样超强存在面前的生存几率又有多少?
估计还没飞到指定地点,就会被航母战斗群所属的舰载战斗机击落。
毕竟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算是当今世界上至高的存在,不但有舰载高性能雷达,还有前出的舰载预警机,然后是舰载战斗机的多层防护,再加上护航舰艇携带的防空导弹,整个航母战斗群就宛若一只满身是刺儿的刺猬,任谁去啃一口都会被扎得头破血流。
所以别说一半的无人机,就是性能更好的战斗机,在航母战斗群强大的综合实力面前也是被当靶子击落的命。
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反航母作战理论提出了近十年,反航母攻击性武器也已经实质性研制也有五、六年的光景,却依旧没有形成完整的反航母作战能力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反航母作战从来不是朝着航母打出几枚导弹就能完成的简单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
首先必须要发现航母,毕竟航母的机动能力摆在那儿呢,绝不会摆在那里任你去打,那有人问了,航母辣么大,想找到他还不容易?
如果海洋面积跟陆地面积一样大,可能还容易些,问题是海洋的面积是陆地的几倍,那难度就成倍的提升,再加上航母开足马力在海上各种的撒欢儿奔跑,难度更是会呈指数级提升到令人头等的地步。
这就好比在夏夜的暗室里去打飞来飞去的蚊子,偌大的房间里就那么一两只,想要找到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办到的。
在大洋里找航母也是一样的道理。
好在这个难题冷战时期的苏联用不计成本的军备投入蹚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那便是在太空中部署数量庞大的海洋侦察卫星,专门监控航母的动态。
国内自然没有苏联那么疯狂,但利用几颗侦察卫星和资源勘探卫星对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侦察的能力还是有的。
能发现航母,接下来就是打击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很难敲开航母战斗群那厚厚的防护层,但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攻击武器达到了一定速度,让航母各项防护举措来不及反应就直接GG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苏联时代大力发展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而国内则更进一步,使用能够实现高超声速的反舰道导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将侦查力量与攻击力量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增强效果。
在这方面,苏联做的就不够好,两大体系的整合做得过于复杂,涉及到了地面卫星接收站,海军司令部指挥中心,空中的图—142反潜巡逻机,舰队核心的航空母舰和核动力巡洋舰。
层层叠叠的机构和节点导致整个指挥作战链条冗长而又复杂,以至于往往一道命令需要经过四、五个重复的播发才能下达到基层执行。
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