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耕时代-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晒谷场上晒着好多豆子,这明天要是下大雨,不收起来那可损失大了。
  还有有水的农田,田埂口子也要放低一点,要不然大雨来临,冲垮了田埂那可麻烦大了。
  刘星知道父亲的心思,在笑了笑后连忙跟在了后面。
  ……
  大雨比记忆中来的要早。
  下午六点一刻。
  天还没黑。
  就被一望无际的乌云给笼罩了。
  接着电闪雷鸣刮起了狂风。
  这让在农田中劳作的村民,一个个吓得连忙往回跑。
  吴局、张香君、刘大伟等人也不例外。
  慌忙的爬上田埂就朝刘星家跑去。
  刚跑到乡道上,大雨就来临了。
  在狂风的辅助下,将整个大地都浇成了‘落汤鸡’。
  在屋檐下躲雨的刘大钊,心里面直庆幸听了刘星的话。
  要不然只怕晒谷场上的豆子都会被大雨给冲走。
  而同样在家中躲雨的王道响却是有些慌,因为他为了防止刘大钊从他家的农田放水过去,特地将田埂口子用石块加固加高了。
  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为了出一口之前被揍的怨气。
  但现在……
  看着瓢泼而下的大雨。
  王道响开始后悔了,毕竟不管怎么样,之前开闸放水逃跑一事,的确是他做的不对。但要他跟刘大钊道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也是一家之主,也要面子。
  眼见大雨有变小的趋势,王道响松了一口气。
  在看了一下时间后,就回房间去吃饭了。
  刘大钊这边,在堂屋里张罗着也吃起了饭。
  因为人多的缘故,足足摆了两桌。
  这让吴局很不好意思。
  让李大伟也有些不敢动筷子。
  毕竟这一下午这秧根本就没有蒯几个。
  吃饭却是这么多人。
  要不是好多菜是丁兰跟牛连芳买来的,他们都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这里面的内幕,刘星、刘大钊、周秋香是不知道的。
  还以为吴局请来的人很有礼貌。
  当下连忙拿起筷子帮忙夹菜。
  外面的大雨还在下着,但却是没能影响所有人吃饭的心情。
  而就在这顿饭快要吃完的时候,东龙水库的方向,却是传来了一声巨响,接着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声音。
  这声音起先很大,接着就没有了。
  刘大钊起身以为是大雨将一些农田的田埂给冲垮了,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然而很快他就听到了村民的喊声:
  “不好了,不好了!东龙水库溃堤了,大水都将下游刘建明家的土砖房给冲垮了。”
  “大家快出来帮忙疏通水渠啊!要不然秧田里的秧该倒霉了。”
  “快!快!快去喊王村长,号召大家救人啊!”
  “王村长他不在家啊!”
  “那怎么办?去喊刘组长啊!”
  “没用的,人家中午的时候开闸放水,咱们还坑了他一次,他不会来的。”
  “他不来也得来,我看这东龙水库溃堤就是他搞的鬼!”
  “你他娘的要不要脸,这明显就是大雨冲垮了堤坝,你赖到刘大钊身上,信不信明天被打死?”
  “就是,就是!不要乱冤枉人!”
  ……
  刘大钊再也坐不住了。
  穿上斗笠蓑衣就朝老瓦山跑去。
  刘星再叮嘱兰兰照顾好瓜子后,也跟在了后面。
  吴局跟张香君怕出事,在商量了一下后,冒雨也紧随其后。
  当看到老瓦山脚下的梯形农田,全都被大水给淹没了后,那是呆立在原地傻眼的说不出话来。
  刘大钊跟刘星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他们在相互看了一眼后,没有再去冒险疏通水渠,而是掉头默默的回去了。
  不是他们不想挽回农田中的经济损失,而是大雨还在继续下着,这个时候谁去疏通水渠,那是找死差不多。
  所以为了自己的小命,还是先等大雨停了再说。
  然而这场大雨,到了凌晨转变成了特大暴雨,并且一直下着,直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多钟的时候才停。
  刘星带着吴局跑出去一看,顿时脸色变了。
  原来外面的世界大部分已经处在了汪洋大水中,连硝石村的小河都被淹没的看不见了。
  至于农田、秧田,那更是被大水给淹的不见了踪影。
  这样恐怖的一幕,毋庸置疑跟水渠没有疏通有关。
  但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东龙水库溃堤的缘故。
  要不然放在以往,五十年一遇的大水,才能将硝石村的河流给淹没。
  刘大钊看到这一幕想哭。
  毕竟这大水一淹,那今年的早稻只怕又要减产了。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去年干旱的时候,好多村民家中都没有粮食了啊!
  再这样折腾下去,只怕要饿死人了。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大雨停下来了。
  这大水来的快,按照规律退去的也快。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硝石村的村民将东龙水库的堤坝给修好。
  还有堵塞的水渠给疏通,应该还有抢救的可能。
  想到这,刘大钊连忙拿起了墙角的锄头。
  正要去东龙水库看看,在老瓦山的方向,却是传来了王道响的嚎哭声。
  “怎么回事?”刘大钊以为王道响家在这次的大水中淹死了人,一愣之下连忙朝老瓦山的方向跑去。
  刘星跟吴局对望了一眼后,也跟在了后面。
  毕竟这场大水他们亲身亲历,要是有人需要帮助,那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
第146章 稳坐钓鱼台
  刘大钊跑近了才知道,王道响之所以哭。
  那是因为昨天为了不让他放水灌溉农田,特地将自家的农田田埂口子给加高、加固了。
  这看似没有毛病。
  但在这大雨天却是犯了大忌。
  因为大水没有地方去的缘故,第一时间就将王道响家的农田给淹没了。
  梯形田本来就缺水,这一淹没后果可想而知。
  所有田埂都被大水给冲垮了,长度至少十几米远。
  这还不是王道响伤心的地方。
  他伤心的是,大水不但冲垮了他家的田埂,还将秧田里的秧苗给冲掉了,一根都没剩下。
  至于去哪了,没有人知道。
  “这家伙,这是自作自受啊!”
  刘大钊在明白过来后,那是苦笑不已。
  要不是王道响自私自利,这秧田的田埂绝对不会被大水给冲垮的。
  至少里面的秧苗不会损失这样大,现在好了,起先想为难他,却是被老天给上了一课。
  看来古话说的对,人在做,天在看。
  为人做事还是不要太缺德的好。
  不然到时候报应来了,神仙来了都阻挡不住。
  “爸,王道响他这是……”
  赶来的刘星跟吴局,在看清楚眼前的一幕后,也是唏嘘直摇头。
  不过他们可管不了,毕竟是王道响自己种下的恶果,他必须要自己承担。
  吴局看了一下天色:“刘星啊!硝石村这样的情况我必须回局里去反应一下情况,插秧的事情等明天再说好吗?”
  “好!只是您怎么回去?”刘星淡笑问道。
  昨晚的大雨,可是将泥巴路给淋湿了。
  这要是放在晴朗的天气,吉普车开出去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但现在,只怕连晒谷场都开不出去。
  毕竟他是过来人,这车子一动,轮胎上就会沾满泥巴,到时候想处理,那就难上加难了。
  吴局闻言先是一愣,在反应过来后,那是哭笑不得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那照你这样说,我现在是被困在硝石村了?”
  “您可以走路离开。”刘星揶揄的提议道。
  “滚犊子!”吴局笑骂了一句。
  眼见好多村民都趁着雨停跑出来自觉的疏通水渠了,有些村民还还携家带小挑着箢箕准备将倒塌的东龙水库堤坝给修建起来,他当下卷起了衣袖:“刘星,你回去将李大伟、刘思文等人给我喊过来,咱们也去帮忙。”
  “好!”刘星点头,转身就跑了。
  对于吴局的决定,刘大钊感激的拿出香烟递了一根过去。
  在点燃后,他们结伴而行前往了东龙水库的堤坝,然后跟其他村民汇合了。
  在商量了几句后,没有过多的争论,也没有在废话,而是卷起衣袖干了起来。
  不一会的功夫,所有人都变成了泥人。
  但没有谁抱怨,毕竟在农村这样的事情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了。
  刘大钊见吴局使用锄头麻利的很,当下打趣的问了一句:“真看不出来啊!你还是一个好把式。”
  “在没有入编制之前,我家有二十来亩地呢!”吴局笑呵呵的回了一句:“那个时候农活全是我一个人干,我媳妇看我辛苦,最后才找关系把我的户口牵出去的。”
  这话看似有大忌讳在里面,但吴局却是一点都不在意,还毫无遮掩的说了出来。
  这让刘大钊对于吴局的印象,一下子就提高了许多,变得敬佩了起来,周围其他加固堤坝的村民,闻言也是一个个没有了警惕之心。
  毕竟只有干过农活的人,才会体恤他们这群泥腿子。
  泥泞的山道上,刘星带着李大伟、张香君、丁兰、牛连芳等人也来了。
  他们手里面拿着锄头还有箢箕,没有这些农具的,则是拿着编织袋。
  这些编织袋别看是废弃的化肥袋子,但在修建堤坝的时候却是很有用。
  用它们来装泥巴填在倒塌的堤坝上,那可是牢固的很。
  吴局见丁兰是穿着高跟凉鞋来的,在泥泞的山道上那是举步艰难,当下忍不住说了一句:“丁兰,你还是回去吧!你这样子帮不了忙的,到时候只怕还要连累我们背你回去。”
  “谁说的。”丁兰听到这句话很不是滋味,居然当着所有村民的面,直接将高跟凉鞋给脱了下来。
  这一举动,让吴局一愣之下脸上有了笑意。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咦?那个刘思文跟他带来的几个干部没来吗?”
  “别说他们了,我回去喊人的时候,他们就走路离开我家了。”刘星笑着回道。
  “好像是中益酒厂有什么大事要他们去解决。”牛连芳跟着补充了一句。
  “这鬼话你也信啊!”吴局伸手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不管他了,等回去我一定叫他们好看。”
  “老吴,刘思文可不是你的手下,看开点。”张香君顺着堤坝来到了吴局的身边:“你看你,一干活就什么都不顾了,这身衣服等下我给你都要洗半天。”
  “嫂子,你要是嫌麻烦,我给他洗。”这是一个小媳妇的声音,带着笑意,也带者真诚。
  这话一出,其他村民也纷纷出言附和。
  这让张香君还有吴局感到很尴尬,但更多的是欣慰,心头也有些暖意。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这样质朴的话来,唯有实在的农村人才回这样说话。
  眼见东龙水库的倒塌的堤坝工程量很大,他们夫妻没有再废话,卷起衣袖就大干了起来。
  刘星见加固堤坝的人已经够多了,当下带着丁兰、牛连芳、李大维等人,去疏通水渠去了。
  一下午的时间,在忙碌中一晃就过去了。
  但他们辛勤的劳动没有白费。
  东龙水库倒塌的堤坝不但加固好了,就是堵塞的水渠,其中好几条主干道也疏通了。
  这大水没有了源头,很快就消失不见。
  最先浮现出来的是硝石村的小河,到了傍晚时分。
  所有农田的堤坝都浮现出现了。
  有些位置高的秧田,绿油油的秧苗也露了出来。
  只不过全都趴下了,身上还沾满了污泥。
  这可不是好兆头,许多准备回去的村民见状,连忙拿着锄头将秧田的水给放了,然后用水将秧苗上的污泥给清洗掉。
  为了防止二次伤到秧苗,他们清洗的动作,那可是比伺候小媳妇还细心。
  吴局、李大伟、张香君、丁兰、牛连芳等帮忙插秧的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取笑,相反他们心中沉甸甸的很难受。
  这样的场景,让他们想起了一首诗。
  那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以前觉得农民种田没有什么,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现在看来,他们真的是想多了。
  要是没有农民的辛勤劳动,他们在城里面根本就别想过上舒适的日子。
  至少吃不上大米跟蔬菜,因为这些都是农民创造出来的啊!
  天空中,雷声滚滚,乌云遮日,似乎又有大雨来临。
  这让硝石村的村民很担心,但一个个都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加快了手中清洗秧苗的速度。
  刘大钊也不例外,带着刘星将秧田中的水给放出去后,连忙开始清洗了覆盖在秧苗的污泥。
  突然间,刘大钊停下了手中的活:“咦?咱们家的秧苗一共不是十六块吗?怎么少了四块?这秧苗去哪了?”
  这话一出,让在岸上休息的吴局、张香君、李大伟等来帮忙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