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榮公子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他知道林祖辉是不想和李超人同时担任华信泰富的董事。不过,他很快转变过来,因为林祖辉已经答应帮忙了。
“那真是太谢谢了!”
林祖辉点点头,说道:“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本来,我最近想收购一家不错的公司,作为本集团的补强。不过你既然来找我帮忙,我就拿出来让你来先选择!”
榮公子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连忙说道:“实在太感谢了,你说!”
林祖辉说道:“你对亚洲证券了解吗?”
榮公子马上说道:“韦理的亚洲证券?”
林祖辉点点头!
榮公子说道:“林生,有具体资料嘛?”
林祖辉从办公柜里,找出一份资料给他,榮公子认真的看了起来。
亚洲证券如今已然是香港市值最高的证券公司,市值高达30亿;其次才是新鸿基证券,再其次则是成立不到三年的百富勤公司。
只是,亚洲证券与其说是一家证券公司,不如说是一家地产公司,毕竟其八成以上资产,七成以上利润都来自于地产业务,这也是其市值比较高的缘故。
说起亚洲证券的历史,就得从其前身,本就是一家物业公司——大元置业,这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上市公司,其时不过几千万港币,被韦理收购之后,注入了亚洲国际公司的资产,完成了借壳上市过程。作为资本运作的老手,从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韦理的目的是建立亚洲一流的证券公司,在资本的世界中纵横捭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韦理的如意算盘在1987年股灾前后给打砸了;股灾后,亚洲证券不得不全面收购华光地产(赵从衍家族所属),以至于亚洲证券几乎就成为一家地产公司。
此事说来话长,股灾之前,香港股市正处于上升大浪,牛气冲天,华光地产的股价已飙升至每股2。275港元水平。而根据韦理与赵氏家族早先达成的协议,通过亚洲证券以每股1。65港元购入大量股份,相当有利。亚洲证券持有华光地产的股权超过35%,需要向全体股东提出全面收内建议,亦仅属形式上的需要。因为当时华光的股价已高出收购价每股1。8港元,自然无人愿意接受收购。在这种形势下,亚洲证券根本不必作任何财务安排,只是静候收购文件发出和收购期的结束而已。
人算不如天算,谁料收购文件尚未发出,10月全球股灾骤然降临,华光地产股价已锐挫到每股1。28港元的低价。根据收购及合并守则,亚洲证券必须以过去六个月的最高价每股1。8港元收购。形势如此,亚洲只有急忙安排财务,应付收购所需。结果,亚洲证券购入华光地产90%以上股权,根据公司法进行强制性收购,上市14年之久的华光地产,终因易主而私有化,成为亚洲证券的全资附属公司。
祸福总是相依相随,近三年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亚洲证券反而因祸得福,凭借着华光地产的优质物业,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良久,榮公子说道:“确实非常不错,不过韦理持股49。5%,他若无意出售,无论如何也拿不下吧!”
林祖辉笑着说道:“那就去问问呗,韦理不是香江人,又交了个澳洲的女朋友,也许有意退出呢!华信泰富若是能拿下亚洲证券,将大大的加强在地产、金融上的实力。”
若不是榮公子来找自己,林祖辉也有想过动亚洲证券,但也没有太大的兴趣。纯粹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资产值不错,所以留意起来。
华信泰富要是吞并了亚洲证券,那就实力翻了几倍,地产以后也是有机会参与的。当然,不是指的是独立开发地盘,而仅仅是占股投资地产。
榮公子又问道:“市值就已经30亿了,若是全面收购,差不多得35亿以上了吧!华信泰富资金不足呀?”
哎,简直是又当爹又当娘。
林祖辉说道:“很简单,先合组财团私有化亚洲证券,你们华泰中信再找机会供股集资,以合理的有盈利价格,赎回其它财团的股份。这样一来,华泰中信就全面收购了亚洲证券。”
榮公子眼前一亮,连忙说道:“还请林生来当总舵主!”
林祖辉连忙摆手,说道:“我和韦理不熟,你还不如让李超人辅佐你,我们新时代集团参股也无妨,我在出些主意也可以供你参考!”
榮公子顿时感谢起来!也感叹此次不虚此行,不管是亚洲证券收购成功与否,他至少找到了一个方向,一个让华信泰富壮大的方向。
而且,在他看来,林祖辉对局势的把握非常精准,若是请教一下他,对华信泰富非常有利。
最后,榮公子说道:“林生,周末我邀请几位好友,大家一起打打高尔夫球如何?”
林祖辉笑着说道:“当然可以,我和李超人关系很好,大家只是商业上的竞争,私下并没有什么!”
榮公子连忙点点头,暗叹林祖辉的聪明才智,自己仅仅稍微擦边,别人便猜出了。他还担心,林祖辉和李超人见面不方便呢!
待榮公子离开后,林祖辉笑着摇摇头,经此一役,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Z资来港借壳上市,找自己帮忙呢!
前世这些事,好像都是李超人在忙,郭火年也有参与。
如今倒好,自己也卷入红筹股‘借壳上市’的大浪潮起来。
当然了,在香江足足有1000家中资公司,但是有实力借壳上市的不到100家;更何况,能值得林祖辉和李超人这样的香江大亨帮忙的,只有区区几家G字头的。
其实,对于林祖辉来说,参与这种事也是一件好事。交好内地的企业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参股红筹股。这些股票在最近几年,还是非常受到追捧的,只要及时抛售掉,套现出局,以后如何发展也没有关系了。
至于林祖辉能帮多大的忙,其实这种借壳上市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谁手中的壳最多,当然是澳洲来港的李明智。
李明智手中有8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只要林祖辉想动他,他基本上马上就得被证监会查出。因为别人看不穿的把戏,林祖辉看得穿他的把戏。
此时,李明智的把戏还未被人揭穿,那是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市面上有8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是李明智。李明智是通过隐藏手法,将几家上市公司自己是大股东的身份进行隐藏,然后躲在背后进行来回的转移资产,最终小股东的资产全部没有了。
他的手法高明,但只要证监会明白他是这样操作的,便可以要求停牌,再对这件事进行搜查。
这样一来,李明智自然要马上出售自己的壳,中资来港的壳便解决了。
第414章 【投资花旗银行】
礼拜三,林祖辉临时做出决定,前往美国纽约。
飞机上,花旗银行副总裁约翰和林祖辉坐在一起,自两人一同出席香港万国宝通中心奠基仪式后,林祖辉和他便成为了好友。
此次约翰亲自来到香港,想说服林祖辉投资花旗银行,林祖辉欣然答应。
原来,今年发生了‘美国银行危机’事件,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花旗银行,由于在房地产贷款中损失巨大,被美联储敦促增加资金储备,由于人们害怕花旗破产,纷纷抛售它的股票,使其股价暴跌,产生很大的危机。
约翰便想到了林祖辉这个‘股神’,这个股神虽然没有在华尔街,但却是真正的股神。林祖辉的崛起,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庞大的财富从何而来,世人皆知是从金融市场获得。
林祖辉之所以答应,是因为他知道这笔投资还是相当的有前景的,前世花旗银行在整个90年代的年回报率高达40%;而且,如果林祖辉成为花旗银行的大股东(无管理权),接下来他打算抄底美国商业楼宇的计划和其它投资计划,便多了一个帮手。
自1989年开始,欧美写字楼的空置率逐年增加,写字楼的价格自然也是大跌;但林祖辉可是知道,这种情况将在1992年发生变化。
在林祖辉看来,明年开始抄底正是好时机。
投资欧美写字楼不在于回报率有多大,而是在于稳定收益,但保守估计年回报率也有10%以上,因为是抄底,所以回报率会高一点。
飞机上,约翰说道:“林先生,如果你的财务顾问审计满意,你会投资多少?”他寄予林祖辉很大的希望,据花旗香江负责人说,这位的财富深不可测。
林祖辉笑着说道:“我的财务顾问不会满意你们花旗银行的财务的,据我所知,今年美国的商业地产极其糟糕,你们的客户破产时有发生,产生如此多的坏账,花旗银行的财务如何会让人满意?”
所谓抄底,无非就是赌博,这个时候的对象公司,基本都是烂摊子。
花旗银行目前的股价为12美元左右,但据林祖辉前世看见的一篇新闻报道,明年受到美国商业地产继续恶化的消息,花旗银行的股价也降到了8美元左右。
所以说,他不仅仅是在抄底,而是在交好花旗银行。
约翰没想到林祖辉会如此直接的评价,但还是说道:“困难毕竟是短暂的,花旗是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历史上也经过几次这样的危机,都顺利的度过了。”
林祖辉说道:“规模越大,越是在这次危机中危险越大。花旗银行正被许多不动产难题纠缠而不得脱身,在火急火燎地清理向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灾难性放款后,花旗银行的前景一片暗淡。当然,虽然花旗银行的问题很多,但我还是倾向投资,我觉得这是一份长期的投资项目。”
约翰松了一口气,这个投资人是自己推荐的,自然希望获得成功。
纽约。
林祖辉在恒金投资的会议室,听取恒金投资、家办的报告。
家办投资部门经理布鲁斯,认真的汇报了花旗银行的情况,他是以恒金投资的名义,参加了此次财务调查。
结果如同预料,花旗银行形势整体不容乐观,甚至比其他美国银行更不容乐观。
林祖辉问道:“如果我打算投资,你们觉得如何?”虽然心里已经确定投资,他还是询问了专业性的意见。
布鲁斯说道:“有风险,但是如果投资成功,回报也大。1987年‘美国银行’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不过它现在已经有所好转,并在这次危机中影响不是很大。如果老板你决定投资,我建议您将额度控制在1亿美元以下。”
林祖辉摇摇头,说道:“不,我稍微看得更长远,所以我打算投资2亿美元,后续还考虑继续投资。我的理由是,花旗银行也许一两年危机不会消失,但两年之后情况必定好转,因为我看好整个九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和地产。你们家办和恒金投资,最近也要关注一下欧美商业地产情况,明年我可能会介入大规模的抄底活动。”
布鲁斯一愣,看来真如恒金投资的乔治所说一样,自己的老板一位非常富有主意的老板,他的金融才华,远胜于华尔街的精英和股神。
“好的”
……
翌日,林祖辉带着一帮人来到花旗银行总部——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踏入华尔街,因为前面几次来华尔街都十分低调,无人知晓。
这一次不一样了,他是以家族投资公司——恒金投资的名义,考察花旗银行。一旦达成投资交易,势必会被美国的众多媒体报道。
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带人热情的迎接了林祖辉一行,他最近在美国媒体的批评声浪潮淹没,感觉压力很大。如今林祖辉的前来,说不定可以缓解一下这种情况。
“林先生,欢迎来到花旗银行!”
“里德先生,我也很荣幸来到花旗银行,更荣幸来到华尔街!”
“哈哈,林先生谦虚了,你在华尔街的名气非常的大!”
这不是什么好事,对于喜欢低调的林祖辉来说。不过他也不可能完全隐藏自己的实力,毕竟他的钱不可能凭空变出来,所以很容易被人查出他是在金融上获利百亿以上。
六年获利百亿以上,那自然是比华人街精英之流稍微厉害一些了。
客气一番后,大家来到会议室。
约翰-里德自然先是一番介绍花旗银行,不过都是报喜不报忧。
此时的花旗银行市值仅有不到42亿美元,如果林祖辉投资2亿美元,将占股5%左右。这种投资是不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刁难,反正林祖辉也进入不了管理层。反而,在美国人都担心花旗银行要破产的时候,林祖辉介入投资,就是雪中送炭,会收获所有人的好评,包括美国股民。
所以,林祖辉说道:“花旗银行的情况,我的财务顾问已经告知。虽然不容乐观,但我还是决定投资。”
里德一听,没想到林祖辉如此爽快,不愧是金融界隐藏的大鳄。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