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很兴奋,血液在汩汩沸腾,几乎快要融化血管破体而出,体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红色。
清凉的浪花打在脸上,没能降低热度。
反而成了催化剂,每一次拉浆,都把动作做到极致。
蹬腿,拉浆,上身后仰;蹬腿,拉浆,上身后仰。。。
同样的动作早已重复了成千上万次,蹬腿用多大力,拉浆到什么位置,后仰到什么幅度。
无需他人纠正,早已深深刻在骨子里。
这几个月的训练,他们付出的汗水堪比专业运动员。
如此带来的直观效果,便是可以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在赛艇上感受人在水上漂的爽快。
80米,100米,领先优势依然在,并且逐步拉大了与第二名的差距。
尖锐的艇首在下午的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一团夺目的光晕。
仿若led灯下的红宝石,牢牢抓住人们的目光
第197章 奥运赛艇特辑(十七)
150米,极限挑战队率先划过150米界线。
虽然身在艇上,不清楚此时的速度是多少。
但以吴文彬的经验,他知道速度至少在22kmh,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这个速度太快了,这是肾上腺素高度爆发后的结果。
但这不是好现象,要知道即便是奥运冠军,也不可能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到终点。
更何况是一群刚刚训练几个月的菜鸟,他们能达到这个速度,完全靠的是一股子莽劲儿。
很快,随着乳酸堆积,疲惫期会快速来袭,能不能顶住,吴文彬心里也没底。
所以他果断调整节奏,没有按照预期计划的那样,将超高浆频保持到200米。
梁栋深深的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强有力的爆发,带动着全身上下所有细胞在跳跃,让他恨不得想要放声大吼。
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进来容易,出去可就难了。
还好,他脑中始终警醒,要时时刻刻注意吴文彬的口号。
他是整条艇的枢纽,必须在第一时间把吴文彬的指令贯彻下去。
果然,他刚刚想到这一茬,便发现吴文彬开始降节奏了。
于是,他随着吴文彬的口号,拉长划桨距离,将力量尽可能延伸出去。
他这一变,身后的小萨立马感受到。
毫不犹豫的跟上节奏,通过密集的训练,他们清楚,这是转变为途中划的节奏。
不到三浆,浆频便滑落到45浆,再进一步落到43,42,最后稳定在40…41浆。
这也是女子赛艇的国际一流水平,也许稍稍落后,但相差不多。
重点是,他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统一性,8片龙鳞水花,依然保持着同时绽放的节奏。
吴文彬提着的心稍稍落下,这个节奏变得很及时,而且很顺利,没有一丝拖沓和犹豫。
看着自己亲手挑选的领桨手,他很欣慰。
“吼~~吼~~吼~~”仍然保持着一浆一喊的口号。
他们的动作流畅而整齐,带来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随着浆频滑落,之前一直在微弱拉开的趋势停止。
对第二名水木大学队,保持着大半条艇的压制。
而两边的香江和呆湾队,已经远远的抛到艇后,足有整一条艇,还多一个浆位的距离。
其实,他们原本的差距没有这么大。
但吴文彬的战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超高浆频,拉开优势的同时,带乱其它队伍的节奏。
很显然,他们的战术奏效了。
从一开始的疯狂爆发,就镇住了身边两队。
以至于他们慌了神,起航阶段的拉浆统一性没有做到最好。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隔着道次的队伍到还好。
虽然也震惊于极挑爆发出的能量,但受到的影响不是太大。
唯独香江城市大学和呆湾辅仁大学两队。
不但被吓的破坏了节奏,还稳稳的吃到极挑队送上的浪花大餐。
此时,他们想要追上的难度,比以往成倍增加。
首先他们不能在这个阶段爆发,这样会让后程优势趋近于零。
其次,他们还要承受浪花带来的阻力,每一次拉浆所面临的抵抗力,都是平常的两倍。
最后,现在落后的不止他们,还有其它队伍,大家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对方,看谁先出招。
一时间,反倒是安静下来,谁都没有主动变换节奏。
看来大家的想法差不多,都想着到了最后500米决一死战。
都是练这个的,他们很清楚,没有队伍能够从始到终保持超高速度。
就看他们什么时候迎来疲倦期,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反攻的时刻。
不过他们忘了一件事,极挑队会疲倦,他们难道不会?
当然会,不但如此,因为意外而被带乱的节奏,会加速他们的体力流失。
因此,理论上来说,极挑队和大家所消耗的能量其实是差不多的。
可能储备总量不如训练更长时间的年轻人们,但这不代表他们会举手投降。
今天他们就算死在这,也得把两公里的航程顶完。
开玩笑,要是没有这个决心,他们也不会出现在赛场上。
浆频在进一步降低,已然跌落了40浆,来到37甚至36的程度。
不过因为船速已经起来了,现在属于续航阶段。
即便浆频掉的很快,整体速度却并没有损失多少。
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发挥近乎完美。
到达500米线时,他们的成绩出现在现场大屏上——1分33秒07。
懂行的人都在惊呼,这几乎达到了奥运会决赛的水平。
第二名水木队落后大半条艇,通过500米线时的成绩——1分34秒82。
几乎两秒钟的差距,在赛艇比赛中,几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好再比赛才刚刚开始,还有四分之三的航程,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迎头赶上。
600米,700米,800米,极挑队的浆频一降再降,现在能有32浆就不错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从吴文彬的视角看去,几乎所有人都在咬着后槽牙,眼珠子向外激凸,浑身青筋暴起。
这是吃力的表现,比赛还没过半,瓶颈期便先一步到来。
为了避免船速下降太多,他只好继续降低节奏,让浆频来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时,自始至终保持住自己节奏的水木和京大两只夺冠热门开始发力。
不经意间提高了浆频,将跟第一名的差距拉近到半条艇。
二三名几乎齐头并进,说明京大赛艇队发的力更狠。
不但缩小了与第一名的距离,还抹平了跟第二名的劣势。
梁栋在剧烈的喘息着,肺部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
火焰顺着气管一直烧到了喉咙,嗓子眼跟含了块碳似的。
他知道这是瓶颈期来了,肌肉开始变得僵硬。
但他依然机械的拉着浆,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因为身后的成员们都盯着他呢,他要是放松,今天的比赛就完蛋了。
所以他不能松懈,咬着牙也得挺住。
小萨的情况没比他好到哪去,一开始的超强爆发,相当于提前燃烧体力换来的起航优势。
早在700米的时候,他就有些撑不住了,但他责任心很强,目光始终坚定。
他知道自己不但承担着这条艇的一份力,还要帮助梁栋顺利的转换节奏。
这么重要的角色,说什么都不能垮,他垮了,后面的兄弟也就垮了。。。
第198章 奥运赛艇特辑(十八)
【看呐,极挑他们的速度下降了,被水木大学追上了~】
【肯定啊,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耐力没那么好,能够保持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
【要我说他们的战术有错误,应该留着力在后半程发嘛】
【我倒觉得抢开局的战术不错,至少可以给后面多争取些容错量】
【你们看,倒数几名竞争的好激烈,几乎齐头并进】
【我现在只关心极挑成员能不能划完全程。
按照之前节目播出的情况来看,那个导演梁栋应该是领浆的。
他年轻体力好,这时候可得把节奏稳住才行】
高手在民间,这些围观的群众,也不都是凑热闹的。
有懂行的人,不但看出了极挑队所用的战术,还点明了现在困难局势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没错,就是梁栋这个领桨手。
只要他咬牙撑住,后面的人哪怕下场后当场猝死,现在也能顶得住。
懂行的知道这一点,深入居中的梁栋更知道这一点。
所以他咬着后槽牙,目次欲裂,每一下划桨,都是那么的难受。
早就没有了起航阶段的舒爽,现在只有一个感觉——想死。
但死之前,他得把牙咬碎,把血咽到肚子里,如此才能不辜负整个团队的努力。
事实上,他已经尝到嘴巴里的血腥味儿了。
但他不在乎,反而利用鲜血的刺激,让自己的细胞再次跳跃起来。
快了,快了,就差一点,坚持,不能放,他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
终于,在赛艇冲过1000米线的时候,他身上为之一松。
这是熬过瓶颈期的表现,他冲破了自己的体力极限,漂亮,他对自己呐喊。
随即,他给了吴文彬一个坚定的眼神,示意自己没问题,可以随时加快浆频。
不过吴文彬没有动,打了个稳住的手势。
继续保持着32的浆频,在度过1200米之后,才略微提高到33…34的程度。
这个时候,大家的瓶颈期几乎都熬过去了,没有松懈,没有失误,这很好。
意味着接下来,他们还有一定的余力冲刺。
他喊了一嗓子:“保持住,我们在最后150米冲刺。
现在,保持住节奏,不要乱,把口号喊起来。”
众人无力答话,但他们用响亮的吼声回应了吴文彬。
拉浆,拉浆,动作要满,不能偷懒,每个人在心里默念技术要领。
所有人的脑袋都处于近乎缺氧状态,但肌肉记忆,令他们保持着机械般的划桨动作。
虽然他们的表情已经不能入眼,但没人在乎这些,这又不是选美比赛,要那么好看干什么。
此时,他们身上专门定做的队服,已经被浪花打湿。
原本跟艇身一致的中国红,现在成了暗红色,像极了血的颜色。
但胸口处橘黄色的极挑标志,却依然亮眼。
这也是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坚持、拼搏的动力来源。
1300,1400,12只赛艇,彼此间的距离,来到了开场以来的最小范围。
前一二三名,依然和之前一样,但差距已经缩小到3个浆位。
位于四道和六道的香江和呆湾大学队,也渐渐赶了上来。
此时艇首已经和吴文彬的位置重合了。
决胜时刻即将到来,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放弃。
就算他们同意,场边已经喊缺氧的观众们都不乐意。
1500米,极挑的领先优势已经来到两个浆位。
从余光注意到这一切的吴文彬,差一点就憋不住下令加浆了。
还好,命令到了嘴边,被他生生咽了回去,差点没把舌头咬断。
不能急,绝对不能急,这个时候急了就是自乱阵脚。
忍,就算憋到气胸也得忍,他很清楚,队员们的体力撑不住200米的冲刺。
别说200米,150米都费事,所以他必须要忍住,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松口。
但也不能继续保持这个节奏了。
再这么拖下去,不到冲刺阶段,领先优势就会被抹平,接下来就是一泄如柱的溃败。
于是他给了梁栋一个眼神,喊道:
“稍微上点节奏,顶住,留着力等待最后冲刺,稳住,一定要稳住!”
梁栋心领神会,拉浆的动作快了一分。
很快,全队的浆频来到36…37浆,几乎回到前半段的水平了。
1700,1750,看到最后一个250米分界线、
梁栋顾不上其它,扯着嗓子喊道:“兄弟们,撑住,再拼最后一次!”
他这一句话喊出来,那口一直顶在嗓子眼的气差点卸掉,还好他顶住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出来喊话。
光靠吴文彬是不够的,他作为队长以及精神领袖,他的话更有效果。
果然,梁栋感觉到整条艇的动力再次丰满起来。
好像油箱里重新加满油了一样,可以任由他将油门踩到底。
看到队员们的状态在提升,吴文彬强压着激动,继续压制他们搏命的欲望。
还没到时候,还差一点,再等等,再等等。。。
此时,水木大学队,几乎抹平了跟极挑队的差距,双方的距离不足一个浆位。
且拉浆的时候,艇首交替往前窜,某一瞬间,双方的艇首,近乎在同一条线上。
1850,1860,1870。。。
全场十二只队伍,除了极挑,早就开始冲刺了,差距正在肉眼可见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