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事实上,他的意见也不重要。
即便再可怕,这一关都必须要闯!
这回,轮到小萨调侃梁栋了,看他已经发青的脸色,还不忘嘲笑,梁栋恨不得给他一脚。
可惜,现在踩着冰面,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动作。
哼~饶你一命!
第362章 珠峰,我们来了(三)
北坳冰壁的攀登海拔在6700…7028米之间,300…400米的相对高差。
拉长了放在平面,身体差的,光是走路都会觉得喘。
而他们则是要用爬的,并且在7000米海拔的位置,可想而知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冰川冰层经过千万年积累及自然演变,逐渐才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高悬的垂直冰墙面。
亮冰区分布毫无规律,单一路线很难直通到顶。
攀登时需要穿冰爪,依靠上升器、需要修路绳、建立保护点完成攀登。
对技术和体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也幸亏现在属于窗口期,风力不大还能承受,雪崩、冰崩的可能性不高。
梁栋位于队伍中间,几个夏尔巴人已经率先完成攀登,建立路绳,让后面的队伍能够更顺利的完成攀登。
陆陆续续的爬上冰壁,人就像挂在冰墙上的蚂蚁一样,随时都有滑落的危险。
在快要到达冰壁顶部位置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些冰裂缝。
这里需要依靠金属梯,小心翼翼的翻越或横过冰裂缝。
当15人顺利站在冰壁之上,包括梁栋在内,都有想要大吼一声的冲动。
但在雪山去,大吼是禁忌,除非你自己主动找死。
还好,理智战胜了冲动,没有人犯这个低级错误。
不过,他们还是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庆祝他们顺利度过北坳冰壁这一难关。
江超喘的跟个阿拉斯加似的,掀起挡风镜,放眼望去,似乎整个喜马拉雅山都能尽收眼底。
“太伟大了,太壮观了,我感觉我像是在做梦~”
马珂打趣道:“要不是穿得厚,我真想掐你一把,让你知道是不是在做梦。”
“滚蛋,我现在腿都是哆嗦的。”
黄博揽着他的肩膀:“我也是,兄嘚,让我撑一下,刚刚我都没敢往下看~”
邓朝是男人帮里最后上来的,这不刚把气息喘匀,走过来跟队伍汇合。
众人心有余悸的聊了片刻,章亮过来道:“少说话,保持肺部含氧量。”
次罗也跟过来说:“休息几分钟,好了之后我们继续出发,这里不适合久留~”
再往上一点点,位于7028米的一号营地,才是他们休息的场所。
到了这个营地就必须要使用氧气再向上攀登,因为接下来就是珠峰骇人的大风口。
这也是北坡路线最大的挑战,尤其是眼下这个季节。
春季由于珠峰对于大气的特殊加热作用,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在珠峰上空的高度下降1千至2千米,造成珠峰北坡高海拔地区风速加大。
而喜马拉雅山脉对印度洋暖湿气流有屏障作用,导致珠峰南坡的降水量约为北坡的六到七倍。
因此,从南坡攀登珠峰更易受到降水带来的雪崩等威胁。
这也是南北坡路线最大的不同。
其实在他们提前准备的功课中,都有做过了解。
大风口跟前进营地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由于狭管效应形成的大风口。
风大时,登山者如果没有保护绳保护,甚至会被从山脊上吹跑。
这是一方面,还有极具降温带来的失温和冻伤威胁。
当相对来说,不需要北坳冰壁那么高的技术考验,更多的,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不过这是明天需要担心的事情,今天,他们将在C1,也就是7028营地过夜。
同时整理闯过北坳冰壁后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们是喜悦的;
可另一方面,人很容易产生后怕的情绪。
一旦收拾不好,令这种负面情绪蔓延,恐怕会影响后面的行进。
于是在简单吃过晚饭后,两位领队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各自聊聊抒发一下情绪,总比憋在心里一个人胡思乱想强。
其实,单纯拍摄登山过程,是没有太多喜剧效果的。
在雪山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更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所以,登山特辑从拍摄开始,可能是极限挑战有史以来笑声最少的特辑。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收视率。
观众们都知道,这种时候,谁都不会有心情做效果。
相反,他们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一个又一个萌新。
而且极限挑战是不挑观众的,男女老少,只要看过就会记住,并持续追看。
这就是极挑的魅力,这档节目的意义就是挑战,而不是搞笑。
他们只会在适当的时候送上笑声,而不会刻意为之。
之前攀登时,几乎一句话都没有,可能把大家憋坏了。
这会儿纷纷拿出综艺精神,用最乐观的心态面对当下,令两位领队刮目相看。
看来是他们想多了,任何人的心态都有可能出现变化,唯独眼前这几位不可能。
甚至小岳和江超两个胖子还在打赌,赌谁拖队伍的后退。
听听,这都是正常人该干的事吗?
只能说之前的训练准备的足够充分,令成员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挑战。
但凡平常出汗出少了,这会儿都不该是这种态度。
天黑下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呼啸的寒风吹的帐篷猎猎作响。
但并没能妨碍大家踏实的睡个好觉,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但也足够了。
等天亮以后,各自起来,井井有条的恢复状态,吃过早饭后,戴上氧气瓶出发了。
其实他们运气不错,大风口没有开足马力,至少他们能勉强挪动脚步,不至于寸步难行。
裸露在外的黑烟和地面的积雪形成鲜明对比,大风卷起雪雾遮盖了前方的视线。
所有人都只能低着头,跟随前面队友的足迹,一点点往上走。
不能急,要有耐心,闯过去就好了。
穿过冰岩混合带,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出现在一片斜坡之上。
不用怀疑,大风是这个营地的特色,气温可能低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要时刻面临冻伤的风险。
在这里,湛蓝的天空似乎触手可及,平常高高在上的云雾,却被踩在了脚下。
天空之城,想来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可惜,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从九玄天外降下的银河瀑布,有的只有永无止境般的大风。
梁栋被吹得脑壳痛,好不容扎下帐篷,他整个人变得昏昏沉沉,有种想要睡死过去的感觉。
第363章 珠峰,我们来了(四)
(4k大章!求支持!)
不知道是突然看到美景导致心神放松?还是出了其他什么问题。
梁栋先是觉得忽冷忽热,之后身体突然发沉,脑袋晕乎乎的,有点像不胜酒力时的样子。
他努力调动脑细胞,帮助自己保持清醒的意识,可慢慢的,他发现这是无用功。
躺一下吧,也许躺一下就好。
梁栋在心里安慰自己,调动残余的力气,努力把自己装进睡袋。
刚一躺下,眼皮子就像调了千斤坠似的,一闭一睁,头晕脑胀,四肢变得虚弱无力。
难道发烧了?梁栋在心里问自己。
不对,不对,这和发烧时的情况不一样。
模糊间,他猛地睁大眼睛。
拼命的让自己大脑转起来,一副画面片段开始在脑海中播放。
那是在魔都出发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次罗在讲到珠峰冻伤危险的时候,特地提到了‘失温’一次。
还用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告诉大家失温有多危险:
那就是1902年“八甲田山事件”!
1902年,经历甲午战争、庚子事件的小本子和老毛子摩擦愈演愈烈,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然而。且不说当时的老毛子从体质与装备都略胜一筹,小本子也还没做好极寒地带作战的准备。
因此军部的参谋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极寒行军演习,帮助士兵提前适应环境。
为了应付拥有丰富的严寒气候作战经验的老毛子。
小本子决定在最北端的青森县和弘前县进行冬季演习。
经过筹划,大家一致认为青森县的八甲田山无论从海拔、还是气候条件来说,与我国东北的环境比较相似。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成立时间不过五年的年轻师团——第八师团的身上。
第八师团一辈子碌碌无为,谁能想到靠着这个“八甲田山”出了大名,还一下子名流万年。
八甲田山环境恶劣,气候寒冷,当地人都不敢轻易踏足。
然而小本子军部完全忽略这些条件,认为凭借军人的意志力完全可以克服。
这次训练也只是让他们适应类似的环境,根本没想过这样的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就这样,由神成文吉大尉率领的陆军第八师团步兵第5联队第二大队的210人。
和由福岛泰藏大尉率领的步兵第31联队的37人,兵分两路进入青森县和弘前县。
根据计划,他们模拟用2天时间带着辎重行军20公里,穿越八甲田山。
福岛泰藏是一个雪山行军经历丰富的军人。
因此他挑选了37名精壮又有雪山生活经历的士兵,组成一个特别小分队。
在行军前,福岛做了自认为充分而周密的准备。
他命令士兵留下所有的辎重,带足一周的干粮。
每个人只能带步枪,子弹也不许多带。
但一定要带足保暖用具,轻装上阵。
可是谁都没想到,福岛小分队依然遇上了八甲田山少有的风暴。
一些士兵受伤了,为了不让士兵掉队,他把每个人都用一条粗麻绳系起来。
所有人紧跟向导步伐,最终安然度过风雪,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任务。
神成文吉大尉则带领着另一队人马,按照计划从青森出发。
到达八甲田山的田代新汤温泉,行军路程约20公里,耗时两天一夜。
谁也想不到,这队小本子的绝大多数就此踏上了死亡之路。
梁栋的脑海里出现次罗准备的ppt上,一张张历史照片浮现出来。
神成文吉虽然是一个热血军人,但因为年轻气盛,认为雪山并不可怕。
他认为这次行军,只是一次比平时强度更高一些的行军而已。
由于他的部队行军路程短,途中又会经过一个温泉,官兵们就放松了警惕。
觉得“反正第二天就可以泡温泉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因此并没有做细致的准备。
从精神上就首先松懈了,又怎么可能在硬件设备上做好准备呢?
而且这支队伍人员组成复杂,且人数有200多人,又携带了大量辎重。
好大喜功的神成文吉没有根据天气预报雇佣当地向导。。
结果行军到离温泉还有3公里的地方,风雪突然增大。
此时太阳也落山了,部队难以前进,去探路的人也因为没有向导而迷路。
部队就地露营,但士兵们没有受过雪地露营的训练,无法挖出能保温的雪墙。
炊事班也无法在雪中做饭,在砍柴过程中,又有许多士兵手指冻伤。
很多人的衣服都冻僵了,罐头邦邦硬,根本无法打开,米也冻成硬块。
大小便只能撒在身上,许多人因为小便结冰,冻坏了生~zhi~器~官而昏死。
神成文吉知道没办法继续前进,决定原路返回。
但出发后仅一小时,指北针因为严寒失灵,他们就又迷路了。
在山谷里兜兜转转好几圈,无奈回到露营地。
这时有人报告“知道前往温泉的路”,他们带领着部队连夜向温泉进发。
这时已经有一些人被活活冻死。
因为找不到避风的地方,只能顶着风雪走了整整14个小时,却只走出700米。
此时的小本子筋疲力尽,有人不断倒下。
到了晚上点名时,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亡。
三分之一的人严重冻伤,只剩下71人还能勉强行动。
到了第三天,接近绝望的小本子像没头苍蝇一样出发了。
可是,不知方向的他们,朦胧间走到了悬崖峭壁上。
那时的温度为零下20度,由于强风,体感温度为零下40度。
指挥官陷入绝望,士兵们更是士气不振。
虽然此时探路者已经找到了前往最近村庄的路线,但当晚的风雪再次加大。
等到第四天点名时,幸存者仅有30人。
剩下的人拼命挣扎着行军,但队伍又遇到了一条岔路。
神成决定一半往左一半往右,分散风险避免连队全灭。
只要任何一队到达村庄,立刻请村民过来救援另一队。
幸运的是神成这一队选对了路线,但不幸的是,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再前进了。
最终他下达命令,所有人就地解散,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