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呦,又是长龙啊,大家辛苦了~”沙意跟首长检阅部队似的,装模作样的摆了摆手。
“不辛苦~”粉丝们很给面子的喊道。
欧迪招呼了一声:“别耍帅了,快过来写字,别耽误营业~”
“诶诶~来了~”
沙意赶紧来到小黑板前,在菜单上加了一道菜——马家土豆泥~
这名字够水的,小雨按耐不住激动好奇问:“为什么是马家土豆泥?”
欧迪站在一盘笑着解释:“这是马珂强烈要求做的一道菜,自然由他命名~”
“好吃吗?”
“我们觉得很好吃,你们可以点来试试看,反正也不贵~”
小雨拉了拉小雪的衣袖:“我们要不要点来试试?”
小雪无奈:“土豆泥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去吃开封菜,也没见你点土豆泥啊~”
“那能一样嘛,一个是速食产品,一个是纯手工制作~”
沙意写完字站起来,听到闺蜜俩的对话,赶紧帮忙宣传:
“这位美女说的没错,马珂为了这道菜,昨天逼着我们尝了好几百份。
我现在看到土豆都想吐,但有一说一,土豆泥是真好吃,我不骗你~”
小雨冲小学得意道:“你看吧?我就知道一定好吃~”
懒得理自己这个脑残粉闺蜜,小雪好奇的打量店面。
别的不说,店面风格是她喜欢的style,那种美式田园风,征服了每一位爱美的食客。
终于,营业时间到,顾客们鱼贯而入。
都不用沙意和欧迪招呼,他们自行开始找座位。
人多的坐四人桌,一个人就自觉的去墙边单人位用餐。
按照顺序,沙溢和欧迪开始给大家点单。
小雨早就有了腹稿,都不用看菜单,一口气报出来:
“大份清汤面、大份红汤面,其它的菜和饮料一样来一份~”
沙意好心提醒:“姑娘,我们的量很大,能吃完吗?”
小雨拍了拍自己伟岸的区域,很自信的说:“放心大胆的上,我还怕不够吃呢~”
沙意惊得下巴都跌到肚脐眼了:“我只能说,姑娘,你是条汉子~”
梁栋在后面注意到这一幕,赶紧示意vj将摄像机摇过去全程拍摄。
这个有戏的女孩子,必须得给特写镜头。
也就等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第一批点菜的顾客等到了他们的菜。
小雨迫不及待的端起清汤面,先来了口汤。
夸张而豪爽的姿态,把摄像机后面的工作人员都看乐了,这姑娘确定不是衡店出来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节目组请来的托儿呢,这架势太夸张了。
“哈~~~好好喝~”
吃面先喝汤,姑娘是个讲究人。
沙意一直在附近伺候着,一听这话赶紧问:“怎样?没让你失望吧?”
小雨开心的眉眼飞起,吃货实锤了。
相比起小雨,小雪的吃法就斯文多了,而且仪态端庄,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大家闺秀。
一根细长的面条吸入口中,微微蹙起眉头:“面条是机器压的,差评~”
小雨不乐意了,嘟着小嘴:
“要求别那么高嘛,他们也是刚刚学做菜,拉面可是要十几年功底的。”
这话没毛病,但小雪彻底无奈了:“你哪头的?”
小雨嘿嘿笑道:“当然是你这边的,但我帮理不帮亲哦。
你快尝尝汤,我保证,汤头不会让你失望~”
沙意也有些期待的看着小雪,在他看来,小雪应该是吃遍天下的人,不然也不会一口吃出面条是机器压的。
小雪当然不会为这点小事跟闺蜜吵架,只是她内心已经给这家店画上了差评。
但在小雨期盼的眼神中,她还是用勺子喝了一小口,也就是这一小口,让她有了很惊喜的反差感。
“这汤。。。”
沙意松了口气:“怎么样?地道吧?”
小雪微微点头:“不但地道,还很有韵味,至少顿了几个小时~”
沙意得意洋洋的说:“何止啊,超过12小时了呢,而且用的是老汤做底,那是岁月沉淀出的精华。”
第561章 吴餐厅(九)
(求订阅支持!求票票支持!稍后有补欠更。)
小雪微微眯起眼睛,神态说不清,似乎还沉浸在之前那一小口牛肉面汤中。
几秒钟后,她很惊讶的突然张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道:
“很地道的汤头,应该是从金城当地学来的配方。
小料很足,味道醇厚,确实有岁月精华的味道在其中。”
成员们耳中都带着耳机,随时接受节目组的指令。
此时,沙意本就震惊于小雪极为专业的评价中,突然听到耳机里传来梁栋的指示:
“引导这个姑娘多说一点,往专业方向~”
沙意秒懂,这些就是素材啊,当然要用起来。
给欧迪打了个眼色让他多照顾其他桌,他要跟小雪来一场非专业访谈。
“姑娘,听你的谈吐还有你的气质就知道你不一般,莫非你是美食家?”
小雨与有荣焉的仰起头:“我们小雪可是给米其林写过稿的美食家。
走遍天下游遍州,吃过的好东西不计其数。”
沙意更惊讶了,果然这姑娘有身份证的人呐,而且还是美食专业对口。
这算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屎壳郎面前滚粪球,撞枪口上了。
小雪嗔怪道:“你这丫头,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小雨嘿嘿直乐:“干嘛不让说?你又不是坏人,还得藏着掖着~”
沙意立马附和:“就是就是,尽管说,放心大胆的说,多评价平均给我们点建议也是好的~”
小雪瞄了眼镜头所在的方向,沉吟道:
“我相信你们在学习做汤的时候一定知道,一碗正宗金城牛肉面的标准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沙意闻言立即点头:“没错,师傅在教我们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一标准。”
小雪也跟着点点头:“但我采访过很多家金城当地的牛肉面老师傅,之后对这五个标准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火候!”
“火候?”沙意有些疑惑。
“是的,火候是平衡这五个标准的关键所在。
但我说的火候,并不完全指的是火上的控制,而是一种平衡。
除了体现在火上,还体现在揉面中。
比如金城牛肉面,在揉面时的关键就是加入蓬灰。
这个量的把握平衡就是面条成功与否的关键。”
她在说的时候,整个店里的人都沉浸在其中。
吴综献都在不知不觉间凑到了后厨出菜口,探头探脑的听着。
蓬灰,孙鑫利在教做菜的时候也提到过。
这是兰州牛肉面中独有的添加秘方,是一种地方草木燃烧后的草灰。
和面时,加入蓬灰,可以起到增加面的韧性和口感的效果。
小雪继续说:“加入蓬灰达到适量平衡的话,面条颜色呈金黄色,口感筋道,而且有一股特有的香味。
量少,则面软,发白,容易发粘,口感差;
量多,则面硬,碱性大而口感发涩。
所以把握好蓬灰添加量的平衡是做好牛肉面的秘诀和关键。
我能吃的出来,你们的面虽然是机器压出来的。
但在和面时确实加入了蓬灰,只是可惜量没掌握好。
之前如何我不清楚,但今天的面,绝对是蓬灰加少了。
面条有一丝粘牙感,大部分人吃不出来,但。。。”
沙意接话:“但瞒不过专业美食家的嘴巴,厉害!”
“没有啦,我也是吃的比较多~”
“姑娘你继续说,我听着是受益匪浅~”
小雪无奈的瞪了眼给自己暗暗加油鼓劲儿的闺蜜,再加上一堆人盯着自己,现在不说完好像也不行。
只好勉为其难的继续道:“二是下面和煮面的时机平衡,这就是我说的火候了。
和好面,然后拉成一份或粗或细不等拉面,顺手抛入汤锅之中。
负责煮面的师傅则根据面的粗细上下搅动。
看拉面成团的翻滚几下后,用长长的竹筷一下抄入海碗之中,一份面算是基本煮好了。
这其中的搅动、翻滚就是火候的把握。
不同粗细的面要有不同的火候平衡度,把握好了,面才色泽金黄,筋软可口,异香扑鼻。
也有口味不同,需要或软或硬一点口感的,要在下单时特别提醒一下师傅,以便煮出不同口感的拉面。
我们虽然没有提,但我能吃出来,你们煮面用的应该是专用的煮面锅,一份一份用漏网装好煮制。
好处是不用为面条弄混而担心,坏处是面条翻滚的空间不够多。
在狭窄的空间中,面与水很难达到完美的接触。
就相当于你从小在非常狭窄闭塞的空间里长大,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一点问题没有?”
沙意听的是惊叹连连,一边鼓掌一边说:“太佩服了,这个比喻很形象,继续继续,还有呢?”
小雪耸耸肩:“再就是汤的问题了,也跟我说的火候有关。
一锅老汤是牛肉面味道正宗与否的关键,你们做的很棒,沿用老汤做底熬制。
不过你们疏忽了一个小细节。
正宗牛肉面出锅之前,先在碗里盛上一点汤头做底,抄入面后,再添加少量面汤。
然后才加入红辣子,撒上青葱末、绿香菜叶。
如此才能真正突出牛肉面鲜美、醇厚、香辣、带点香菜和葱花的清淳,一闻就永远忘不了的独特魅力。
你们少的那一步,就是面汤和牛肉汤的融合。
只有牛肉汤的醇和,少了面汤的清香质朴。
如果给这碗汤打分,很抱歉,我只能给90分,味道很足,但太足了也是一个问题。”
哗啦啦,小雪的解析不仅赢得了成员们的尊重,也让一起进入餐厅的顾客们惊喜异常。
原来这道面有这么多讲究啊,他们刚刚吃了一口,已经觉得很好吃了。
可在专业美食家的口中,仍有这么多问题。
真的是厉害!
最关键的是,她还这么漂亮和年轻,却有着仿佛几十年老饕的舌头和语言表述能力,更加难能可贵。
小雪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但我也不能光说你们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犯了错误~”
“什么?”大家疑惑不解。
“其实,吃牛肉面的时间和温度也有讲究。
按说牛肉面现煮现盛,滚熟的汤面应该不能立即吃才是。
可是一碗上好的牛肉面,端上来最好马上开吃。
应该先来一口汤,给肚子预热。
等那一股浓香沁人心脾后,再来上一口喷香金黄的面条,这才地道~”
不知何时,吴综献竟然从后厨跑了出来,惭愧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
小雪摆摆手:“不用替我解释,是我抱着轻视的态度去品尝,忽略了细节,这本身就是品味美食的大忌。
我得向你们道歉,在魔都能吃到这样一碗牛肉面,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更多报以鼓励态度才是。
更何况,你们并不是专业做牛肉面的~”
第562章 招揽
小雪不但给出了很专业的评价和建议,也能及时的自我反省,瞬间征服了在场所有人。
不得不说,这一刻,小雪的个人魅力爆棚。
但节目还是要拍摄的,大家也要继续吃饭。
这番个人表演之后,大家都投入到眼前的面中。
有了刚才专业人士的解读,大家似乎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当然,可能也是点评的原因,导致大家对这碗面充满了遗憾,总觉得味道不如预期。
小雪和小雨在结账以后,特意找到节目组道了声歉。
谁知梁栋却把二位留了下来:“敢问姑娘贵姓?”
他问的是小雪:“啊?免贵姓林,林妙雪,叫我小雪就可以~”
她也没忘记闺蜜:“对了,这位是我的闺蜜,她叫付小雨~”
梁栋大笑:“小雨?小雪?雨夹雪?绝配啊~”
闺蜜俩相视而笑,林妙雪好奇道:“不知您留我下来有什么事吗?”
梁栋赶紧道:“别误会,我可不是要找你们麻烦。
恰恰相反,我是想代替围脖美食,问问姑娘有没有兴趣做我们的美食品监官?
我相信你对围脖美食有所耳闻,我们要做的是类似米其林的美食评价标准。
但又不完全一样,米其林现在已经走偏了,他们的评价永远带着种族的情绪,对于真正的美食视而不见。
对我们中华美食来说,这是一种亵渎。
虽然我们可以不在意,但不能让人家肆意妄为。
因此才有了围脖美食点评系统的诞生,我们要做自己的评判标准。
中国美食好不好吃,得由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付小雨被梁栋的话吊起了爱国情绪,拉着闺蜜的胳膊一直在晃:
“梁导的理想很高尚啊,小雪你在等什么?”
“这。。。”林妙雪没有小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