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国家诞生过一个非常知名的宗教流派,那就是‘伏都教’又名‘巫毒教’。
该教一直盛行于西非地区,至今仍是贝宁的国教。
知名的巫毒娃娃便是伏都教的特色之一,而该教最著名最恐怖的特色当属还魂尸。
传闻伏都教的巫师能够窃取灵魂将死者复活。
复活的人不具备常人意识,就像牵线木偶一般,只对巫师指定的主人言听计。
在传闻中,这种存在被称为还魂尸,意思是没有灵魂却能行动的尸体。
还魂尸并不具备超出常人的能力,大多都是扮演工具人的身份,绝对服从主人,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劳作。
在那个时期,人类历史上最为可耻、卑劣的一页也在同步书写,那就是黑奴贸易。
当时利欲熏心的西方殖民者将无数非洲土著转卖至美洲各地充当劳力。
加勒比海域的海地岛被高卢雄鸡、斗牛士两国殖民统治。
为了填补当地劳力,雄鸡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将大量黑奴运输至海地岛。
而在其中有一部分黑奴便是来自贝宁地区的土著,他们也将伏都教带到了当地。
在繁重的劳作压力下,海地岛上来自各地的黑人为了寻求精神慰藉,纷纷将伏都教视为信仰。。。】
第730章
【。。。随后,路易十四为了巩固对黑人的统治地位,颁布了一则黑人法令黑人法。
一方面要求奴隶主保障黑奴衣、食、住的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则声明了奴隶主拥有对黑奴施加各种酷刑的权利。
在法律中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禁止黑人拥有自由信仰的权力,并且向黑人宣扬天主。
之后的百年间,海地黑人一边接受天主教的布道,一边在暗地里维持要对伏都教的传统信仰。
时间久了两个宗教的界限逐渐模糊,最终相互影响,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名为海地伏都教。
再后来,雄鸡大革命爆发,对西半球的法国殖民地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海地岛上无数逃脱在外的黑人形成了反抗组织,从事解放黑人运动。
黑人通过秘密集会,相互传播起义的信息,20万黑人奴隶以击鼓为号,纷纷起义革命。
当时海地伏都教在起义军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在其背景的影响下,伏都教的还魂尸不再是被诅咒的工具人。
而是成为了可以死而复生,永远杀不死的起义战士。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全世界第一个黑人独立共和国。
革命结束后,无数白人相继逃回欧洲,被他们一同带到欧洲的还有海地伏都教的众多传闻。
在叙述的过程中,肯定有夸大其词的现象出现,一时间海地还魂尸不死人的传闻流传甚广。
欧洲相关学术人士以及探险家纷纷前往海地进行验证,并撰写了数篇相关书籍与报纸刊物。
欧洲人对于海地伏都教的探索报道,引起了丑国人的好奇心。
其中有一个人名为维克多哈普林,当前大多数人认为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是第一部 丧尸片。
但实际上,严谨来说,活死人之夜是首部为后世确立丧尸形象的影片,却非是时间线上第一部 丧尸片。
刚刚提到的维克多哈普林也是一位电影导演,他在海地伏都教的传闻中嗅到了商机。
于是在1932年拍摄出了人类史上第一部 丧尸片《白色丧尸》,剧情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着魔法巫术展开。
地点直接设定在海地岛,影片中丧尸的形象则是依照最传统的伏都教还魂尸设定,也就是被巫师复活听命于人的工具人形态。
总体来说《白色丧尸》所描绘的丧尸形象,与当代丧尸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而且影片在拍摄制作上有诸多不足之处,所取得的成就和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这也就是为什么《白色丧尸》明明是史上第一部 丧尸片,却被《活死人之夜》抢去了丧尸片始祖名头的原因。
到了五十年代,一部对丧尸文化影响重大的文学作品正式出版——《我是传奇》。
就是那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影片的原著小说,在《我是传奇》中首次出现了疾病的概念。
丧尸不再是受巫术蛊惑玩弄的工具,而是成为了被疾病感染,喜欢吞食活人血肉的怪物。
不过在这部小说中丧尸的形象却掺杂了许多吸血鬼的设定,更像是一种衍生物,并没能把丧尸独立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形象。
再后来,乔治罗梅罗借鉴了《白色丧尸》当中还魂尸死者复活的设定,以及我是传奇当中吞噬血肉疾病传染的设定。
拍摄出了真正意义上奠定了丧尸文化基础的影片《活死人之夜》,丧尸文化这才独立成派。
半个世纪之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文娱产业激烈发展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当中丧尸形象也在随之变化,目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原始丧尸,在《活死人之夜》诞生之前,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到海地伏都教还魂尸,整个过程都可以视作原始丧尸阶段。
在这段过程中,人们受制于科技水平发展,交流的媒介大多只能停留在文本言语上。
而且这种交流还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对于丧尸并没能建立起统一的认识和定义。
但是关于丧尸的想象,一种人吃人的怪物却早已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第二,传统丧尸,所谓的传统丧尸就是由《活死人之夜》最初确立起的形象。
由人变成的怪物喜食活人血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行动缓慢、杀伤力有限,在各方面能力上甚至不如常人。
第三个,现代丧尸,出现根源在于电子媒介的发展。
随着游戏、影视、文学作品数量类型逐渐丰富,消费者们愈发渴求新鲜事物。
在这种需求下,丧尸也开始变得分门别类形象各异,有跑得快的、有力气大的、有跳的远的。
在这一点上丧尸题材游戏出力最多,现代丧尸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力超于常人,越发符合人们对怪物的印象。
第四个,跨世纪丧尸,在现代丧尸也逐渐司空见惯后,创作者们又开始尝试解构丧尸形象,对它进行重新定义。
这一阶段的丧尸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试图将丧尸脱离怪物的形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温暖的尸体》讲述了一个人类少女与丧尸在末世的爱情故事。
除了这部影片之外,诸如《僵尸肖恩》《负重前行》《奇妙的家族》等一众作品也大都属于此列。
而《帝国》中的丧尸就处于现代丧尸阶段,符合现代观众对于丧尸的认可。
他们是怪物,是人类的敌人,是没有感情的烂泥。
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将丧尸大军彻底击溃!粉碎!】
这篇对于丧尸科普的小文章,很快在推特上面流传开来。
西方的丧尸粉们也是通过这篇文章,对自己喜爱的形象有了系统认知。
原来丧尸文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跟人类一样在进步。
为此,他们奔走在亲朋之间,主动替《帝国》进行宣传,也是想感谢《帝国》剧组做出的努力。
至少其它剧作没有像他们一样有耐心,还针对网友的争论进行正面回应。
这一波回应,给《帝国》拉足了好感,强行增粉一波。
于是,100万的预约播出量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便积攒成功,第一集 将在当晚8点正式上线!
第731章 开播前
梁栋没有开通个人推特账号,但他有《帝国》导演的官方账号。
有人@他:【导演,你相信丧尸真实存在吗?】
问出这种问题的,多半是丧尸文化的粉丝。
想了想,他回复道:
【我相信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的未解之谜,包括海地最古老的还魂尸存在。
但后几十年繁衍进化过的丧尸我并不相信,那显然是人为虚构后的产物。】
作为《帝国》导演,公开回应丧尸话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噱头。
更何况他的答案,让所有丧尸粉都无比满足,恨不得向全天下炫耀:
嘿!看到了吗?大导演都相信丧尸存在的可能,你们难道还不信吗?
梁栋:我什么时候说过相信丧尸存在?
他只是相信所谓还魂尸的存在,理论上来说,伏都教的还魂尸,和国内的丧尸类似。
这可不是怪力乱神的无稽之谈,还魂尸经后世考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
当然巫术肯定是假的,据资料记载,有数人曾声称自己亲眼目睹过还魂尸的存在。
甚至有人声称自己亲身经历过被制作成还魂尸的过程。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名法国人类学家德鲁基在海地考察,他讲述了自己当时亲眼目睹的场景。
四个奇怪的人在田间干活,他们穿着麻袋做成的破烂衣服,双手软绵绵的垂在两旁。
更诡异的是,脸孔和手似乎都没有肉,皮肤像羊皮纸一样附在骨头上,后来当地人告诉他,这些就是还魂尸。
除此之外,关于还魂尸最著名的事件,当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纳西斯事件”。
纳西斯海地当地的居民,在60年代因为财产问题被自己的兄弟杀害。
当地的阿尔贝医院还保留着他的死亡记录。
可在18年后,纳西斯却突然复活,出现在自己的家乡,他找到了自己的妹妹。
但因为时隔太久,两人没能第一时间相认。
直到纳西斯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个人隐私后,才被自己的家人接受。
在家乡休养一段时间之后,纳西斯讲述了更多自己的经历。
他声称自己当年被判定死亡后,突然在停尸房中醒来。
随后被送往了一处陌生的农场,作为奴隶被驱使了16年之久。
这16年间纳西斯一直浑浑噩噩,很难保持清醒的意识,也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直到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恢复了自己的意识,并已经离开了农场。
经过两年时间的寻找,最终才走回了自己的家乡。
纳西斯后来接受过多次采访,还魂尸的存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
经过一番探索与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所谓的还魂尸是活人服下了以河豚毒素为主的毒药,进入假死状态,苏醒后再辅以长期用药,一直处于意识恍惚之中,就会被当作所谓的还魂尸。
总的来说,当然,这个结论也不能当作唯一答案来看待,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神奇现象不能用科学来解释。
梁栋之所以愿意相信,也是因为拍摄《帝国》的原因。
演员想演好戏,就必须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信念感。
同理,导演想要拍好戏,也必须相信自己创造的世界是真实的。
被他这么一掺和,《帝国》开播前的热度炒的非常高,一度能够与NBA季后赛相媲美。
不少丑国网友和粉丝,在得知开播消息后,都选择第一时间冲回家。
备好啤酒和薯条,准备和电视剧一起度过这美妙的一晚。
安德烈席尔瓦,一名狂热的丧尸粉。
从《活死人黎明》到《行尸走肉》再到《僵尸世界大战》,几乎每一部丧尸类作品他都看过。
当然,作品本身有好有坏,能被他当成经典的没几部。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喜欢,即便作品本身并不吸引人,但只要有丧尸出现,他就很高兴了。
在他身边还有好多拥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大学时他还加入了一个丧尸社团,只可惜那个社团最后被学校强硬取缔了。
为此他还遗憾了好久。
等毕业进入公司,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反而愈发投入。
不涉及丧尸的时候他还是正常人,一涉及到丧尸,立马变得癫狂。
有关丧尸的问题他总是滔滔不绝,甚至不厌其烦的向所有不喜欢或者讨厌丧尸文化的人普及相关知识。
最主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爱上丧尸,对他来说,这可比三伏天来一瓶冰可乐更舒爽。
《帝国》早在开拍之初他就注意到了,既欣慰又一部丧尸作品诞生,又担心中国导演拍不好丧尸,让其沦为配角。
安德烈特意做过调查,梁栋在中国甚至放眼全世界,都是顶级综艺制作导演。
尤其是《逃出生天》节目,远超安德烈的期望,比他想象的更好看。
但他不相信梁栋能拍好丧尸影视剧,哪怕对方在中国也是一名很不错的商业片导演。
直到他在网上问出那个问题,并成功引起梁栋注意并收到回复,他立刻将对方引为之际。
既然是同道中人,不管片子好不好看他都要支持一番。
昨天他特意加班加点把工作完成,今天提前半天回家筹备晚上的丧尸趴。
他请了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