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叫王富贵,今年19岁,在煤矿工作已经有2个年头了。”
众人惊呼:“才19岁就下矿了?”
小王摇摇头:“事实上我15岁就跟着大人们下矿了,但那个时候不算真正参加工作,就是跟着胡闹。”
主要是不能说当童工的经历,梁栋还是要注意影响的。
萨钡柠知道这里面有收视点,急忙问道:“为什么这么早就下矿?是因为家庭原因吗?”
“算是吧,在我们村子,几乎都是煤矿工人。”
“这么说您父亲也是煤矿工人?”
“对啊,我爹他们那辈,村子里大概有三四十多号人。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更好的生活,都选择去小煤窑打工。”
萨钡柠接着问:“他们现在还在干吗?”
小王很肯定的说:“当然!他们这些人很多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现在才五六十岁的年纪,不过。。。”
他欲言又止,马珂帮忙问:“不过什么?小王别有顾虑,有什么就说~”
小王没听他的,而是看向梁栋,在他看来,这位领导是大人物,他的话更可信。
梁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咬着牙道:“不过他们中好多人都得了尘肺病。”
“尘肺病?”大家有些茫然,不知道这个病跟肺炎有没有联系。
“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反正就是吸入过多煤灰导致的。
这种病根本治不好,跟癌症差不多,一旦患上只能等死。
有个成语叫狗什么的来着,说的就是他们患病后的状态。”
小王试图用成语更形象的表达自己,可话到了嘴边怎么都想不出来。
萨钡柠反应多快:“你想说苟延残喘吗?”
小王咧嘴笑道:“对!就是这个词!”
不过瞬间他的笑容收起,一股悲凉的情绪弥漫开来:“每当看到这些人的坟墓,就感觉他们的一生很不值。
真还不如当年留在农村种田的那些人,人家现在还健健康康活得有滋有味的。
而且下煤矿真的是很危险,如果是现在我们所处的大型煤矿,还比较安全。
几十年前他们工作的小煤窑,真的是提着脑袋在挣辛苦钱血汗钱,谁也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先来。”
小王不经意间创造了一句流行语,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这句话在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他越说越激动,主动透露道:“我们村旁边有个名副其实的寡妇村,十多年前,这一个村的男人都去下矿。
结果在一次事故中发生了瓦斯爆炸,一下就死了二三十个精壮男人。
这些男人要么是孩子的父亲,要么是妻子的丈夫,要么是的儿子,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结果砰的一下子,所有人都没了,家里的天都塌了,我听说当时接到消息后,好几家老人生生哭死过去。”
所有人心情沉重,这时候没人开玩笑,包括幕后的工作人员,有眼窝子浅的已经流眼泪了。
梁栋叹了口气,虽然这么做不太好,但还是要顾忌节目播出后造成的影响力。
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说的多了容易引起某些行业的不满。
他只是个普通的节目导演,当不了拯救苍生的大英雄,关键是也没那个能力。
所以,他只好开口道:“小王说的情况以前确实存在,但随着咱们国家对小煤窑的全力整顿。
如今那些危险黑暗的小煤窑已经少了很多。
不过就像小王说的,在地下几公里深处的黑煤世界,谁也不敢保证绝对的安全。
一会儿你们跟着小王去接受短暂培训,一定要认真听讲!
尤其是安全守则,我不想因为你们的疏忽,毁掉所有人的人生。”
梁栋借机给大家敲响警钟,告诉他们这份工作要认真对待,这不是玩笑做效果的时候!
如果一个小时前说这番话,估计没人能听进去,但现在,看他们凝重的神情就知道。
就算为了自己的小命,也绝不会有一丝马虎存在。
故事讲完,马珂接到梁栋的眼神示意,开始找话题转移注意力,让拍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终归是综艺节目,不是揭露事实真相的纪录片或者普法栏目,氛围不能一直严肃下去。
跟小王聊了些轻松的话题,别看长得老成,内心仍然是个少年。
没一会儿,小王就跟大家打成一片,偶尔还能开几个小玩笑,变得熟络起来。
梁栋这边得到矿区负责人示意,知道矿区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诸位,请收敛你们的笑容,接下来我们将接受严格的安全和技术培训。
现在,跟随小王一起去矿工们的生活区换衣服,然后到这边的蓝色板房上课。”
拍板停机换带,成员们一窝蜂的将小王围住,询问他地底下的真实情况,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哥哥们放心吧,我们矿区领导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光是预备方案就有十二套。
只要你们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会有问题的!”
第132章 地下世界
小王的话,暂时让众人放下心来。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梁栋怎么可能拿所有人的人命开玩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们也乐得体验一下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这是一生中难得的机会。
而且来都来了,谁也不想错过。
尤其是邓朝他们这些演员,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对他们日后塑造类似的形象也有很大帮助。
人嘛,就是会给自己找理由,原本怕的不行,这么一安慰,瞬间不怕了,还觉得很兴奋。
梁栋还能说什么?祝你们玩的开心呗。
平城煤矿集团旗下的这座煤矿属于大型煤矿,产量非常高,要求严格,作业规范。
要不然他们也不敢让节目组进场无死角拍摄,不过依然有一位矿区的负责人全程跟踪拍摄。
梁栋也不介意,监督就监督,他们是来拍节目的,不是来探查商业机密的。
成员们换好衣服,跟着小王去到板房里接受培训。
这段内容梁栋没让VJ跟着,只有提前安装好的摄像头在里面拍摄。
结果一个个都撒欢了,就像没有班主任的晚自习,恨不得逃课出去玩。
不过梁栋的叮嘱还是起了作用,跟负责讲解的老师玩笑之余,该记下的规则都记下了。
毕竟,一会儿他们下井后,可是要承担风险的,稍有不慎,丢的可是自己的小命。
前往井区的路上,小王说:“我们矿很规范,所以工作时间为标准的8个小时,任务紧的话会三班倒。
一般不规范的矿会延长到12小时以上,这就很危险了,不过在我们这大家请放心。”
萨钡柠自嘲道:“我感觉2个小时就是我的极限了,8个小时,想想都头皮发麻。”
小岳苦着一张脸:“早知道要来挖坑,就算1000块钱,我也选豪华早餐,至少吃饱喝足有力气干活。”
他这一句话,带起了所有人的节奏:“就是~多吃点肉,总不至于下去后胃口发空。”
来到井前,他们已经换好衣物,包括内衣都换掉了。
不仅是因为井下脏,而是防止个人衣物摩擦产生静电,在井下打起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国外都需要领取专业的铁头矿靴,特别重,主要是防止坠物砸伤脚,以免阻碍行动,丧失逃生机会。
国内一般都只是高帮矿靴,防水但是对于坠物没有帮助。
成员们的穿着跟普通矿工别无二致,在下井前领取个人矿灯、矿帽、自救氧气发生器。
紧接着,小王介绍了今天当班的组长,还有一位资深矿工。
除此之外,矿区还安排了一队老矿工在他们不远处作业,确保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氛围渐渐变得压抑,是成员们紧张情绪导致的。
他们也没心情开玩笑了,跟要上刑场似的,笑比哭还难看。
终于,准备好一切,6人来到井口,组长清点和登记人数并签字。
老矿工挨个检查每个成员,确保他们身上没有携带私人电子设备。
VJ们的机器都经过特殊处理,达到矿区的安全标准才允许下井。
不过他们的行动会受到严格的限制,本来地下空间就小,还要扛着机器,严格来说他们比挖井的成员们还辛苦。
这也没办法,工作性质不同,梁栋带着工作人员享用豪华早餐的原因就在于此。
这个矿区属于深层矿,所以都要挖竖井,深度达到500到2公里不等,需要乘电梯下去。
不过这个电梯可没有酒店电梯的舒适性,就是一大笼子,确实,工人们管电梯叫罐笼。
还有一类斜井,工人们需要坐这样的缆车下去,不过那也不叫缆车,叫做猴车。
到了井下,安全第一,组长再次强调后,众人踏上罐笼依次下井。
梁栋也换好衣服,跟着第二批队员下井。
他身边的矿区负责人紧紧跟随,来到井下后,仿佛置身于地下世界,去往不同方向的隧道幽深,一眼看不到头。
他们此时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地下中转站一般。
先行抵达的成员们带着好奇的目光四下张望,这时,紧张的情绪被好奇替代。
第一次到地下,感受还真挺别致。
负责人见状,在梁栋耳边介绍说:“别以为我们这就到了,还远着呢~”
梁栋虽然看过流程,但亲身置于其中,又是另一番感受。
“我们在水平方向打了几公里深的平巷,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眼前这种小火车,有的矿会用胶轮车。”
梁栋问:“要走很远才能到?”
负责人点点头:“今天你们的作业区离得不近,大概要坐半个小时的小火车吧。”
“这么远?”梁栋咂舌。
萨钡柠难得有机会调侃梁栋,岂能放过:“原来导演也知道惊讶啊?我们听到半个小时的时候,也是这表情。”
他这么一说,成员们纷纷收回目光拿梁栋打趣,氛围轻松不少。
负责人继续说:“现在采矿条件好多了,都是大规模的支架,大规模的采煤机,大规模的生产。
像以前技术落后,只能靠人工采煤,然后人工一点一点把煤运出来。”
梁栋叹息道:“太辛苦了,希望通过我们节目,能将真实的地下世界展现给全国人民。”
“这也是我们矿区愿意跟贵节目合作的原因所在,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辛苦的煤矿工人,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和体谅。”
这也是极限挑战节目的意义所在,梁栋保证道:“放心吧,一定会的~”
地下的工种有许多,比如其中一条巷道中正在支护顶板的工人。
这是一条新开通的巷道,没有这些支架,上面随时可能头顶掉石头、踏下来的危险。
所以这个很重要,走到哪儿都必须有这个支架。
一边安装一边仔细检查是否牢固,如果不牢固被安检员发现就要罚款,这个班就白上了。
这个工作相对危险,意外出现的几率更高,当然不会安排成员们做这项工作。
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敲煤、运煤。
两人一组,轮番上岗,视完成度决定今天的工钱,完不成肯定是要罚钱的。
坐上小火车顺着井道一路向前,之后还要步行几百米才能抵达真正的作业区。
乌漆墨黑的矿工随处可见,他们也很好奇,怎么会有摄像机跟着下来?
不过他们只是看了一会儿就不再关注,手里的任务太紧,容不得他们浪费时间。
一人分得一把铁镐,简单的加油打气过后,江超仗着自己有劲儿,主动请缨站第一班岗。
跟他一组的小岳,负责将江超敲碎的煤渣用铁锹搬到皮带输送机上,这玩意儿工人们管它叫“溜子”。
第133章 累
江超靠着一股子热乎劲儿,镐头挥的超快,没一会儿功夫,就把凝结成块的煤炭敲成了渣。
后边的小岳见状,赶紧用铲子把煤渣送到皮带上。
结果第一次没掌握好力,直接送到皮带下面了,白忙活。
小王上前说:“送的时候用巧劲儿,别发太大里,不然都洒了。”
说着他拿过铁锹做示范,确实,看他操作几乎没用力,轻轻一送就把煤渣送到皮带上。
小岳有模有样的学着,很快找到了技巧,兴奋的说:“这活儿我在农村的时候经常干,只不过很久没做手生了。”
可惜,他的兴奋劲儿没能持续下去,很快就被机械式的动作搞得手臂酸胀。
“我不行了,不行了,我要求换班~”
组长严厉说道:“不行,每组人员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换班,不然是要扣钱的~”
一听要扣钱,江超急了,他还等着挣钱晚上回去吃大餐呢。
“小岳,不能停,加把劲儿,很快就结束了~”
“组长,我们现在前进多少了?”
“额~大概也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