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在后山那块,有他们的茶园,果园,蔬菜园,只是下雨了,不然我还想带你过去看一下。”
项礼礼愣了愣,“后山?小岛上的山吗?”
陆衍正弯了弯唇角,“不是,其实靠这座岛最近的地方,不是我们出发的码头,而是这岛后面的一座山。”
居然……还有山?不是说好是海上小岛么?
看她的表情,陆衍正便知道她心中所想的了,便对她道,“一会儿到了连红家给你看地图,你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之前都说了,湘壤一面靠海一面环山,想来也是十分佩服寻找到这座小岛的风水师,神通广大的,居然让他给找到了这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离岸边不远,离后面的山脉脚底下也不远。
岛民们可乘船出去捕鱼,也可以乘船去后山种植,一边离岸上又有一段距离,没事的话,鲜少有人会乘船跑过来这些海上来,当然,指的是古代和早先时候。
小岛人就这样守着这样一方净土,过了上百年的平静生活,同时也与外面的世界脱轨了很多。
这些年来,虽然也有政府注意到这里,牵了电线放了电视,但到底同外面还是不同许多。
雨势小些的时候,陆衍正不知从哪找出一把伞出来,撑起了伞,两人的身影全然笼罩在伞下,雨丝半点都淋不到身上。
因为地面的原因,项礼礼和陆衍正走路时需小心地避开地上的水洼,走了几步,陆衍正换了只手拿伞,另外一只手过来牵住了她,低声道,“跟着我的脚步走就好。”
他率先在面前探路,项礼礼只需在他身后踩着他走过的地方,便可轻松地避开地上有积水的地方。
天地一片宁静,丛中有不知名的蛙叫和偶尔的鸟鸣,陆衍正牵着她的手,走在她半步前一点点地帮她避开了水洼处。
她紧紧跟在陆衍正的身后,却没有先前那般小心翼翼了,只管放心大胆地顺着他踩过的地方走。
依赖的第一步,便是学着去信任对方。
连红用来招待他们的早餐,是最普通不过的豆浆包子和馄饨,油饼。
今天是农历初一,按照他们的习俗,是要拜一拜家中的菩萨和佛像的,昨天那些大叔大妈们出门去采购,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第566节
早早地备上瓜果点心盘,摆在菩萨前供起来,点上香,一家人全部拜过之后,便开始焚烧寿经。
一时间,烟雾缭绕伴随着香的香味在这雨天里散开来,项礼礼静静地站着一旁看着他们挨个拜祭,侧头小声地问陆衍正,“每天都要拜吗?”
陆衍正想了想回答她,“初一初二,还有菩萨生辰……大概是这样的,我记不太清楚了。”
北方内陆城市早已没有这样的风俗了,不过住在这海边的人们,却依然有着信奉佛教,信奉道教的习俗。
靠海的生活也多了些不稳定,他们拜菩萨拜妈祖,祈祷生活平顺出海平安,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所求如此平凡而jian单,虽然现在人们不全是靠着海上生活了,但是祭拜的习俗却是一直保留传沿了下来。
豆浆是昨晚泡好的黄豆子,今早在石磨上面碾磨成了浆汁,过滤加水之后煮开,便有了项礼礼面前这碗散发着豆子香气的豆浆。
包子也是连红自个做的,夫妻两人早早的起来,磨豆浆做包子包馄炖,这座八百多人的小岛,每日早晨也有许多人过来他们这里吃早饭的。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岛情
项礼礼这时才知道,连红他们家原是开早餐店的。
小岛上的人有在家里吃,也有图个方便出来买早饭,岛民们又不用出门赶地铁赶公交上班,全部都是靠自个生活,因此生活节奏十分慢,慢悠悠的起床梳洗出门,七八点过后,这座岛才算真正苏醒过来了。
项礼礼他们来得算晚了,吃早饭的人大多都已经离开了,连红夫妻两一边往外端盘子,一边让小女儿引着他们进里边房间。
小女孩也是刚醒不久的样子,揉着眼睛给他们带路,来到算是小“厢房”中,房间窗户打开着,看得见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水和被雨水冲刷的干净嫩绿的树叶。
不一会儿连红便端了一盘吃食过来,两碗馄炖,包子和豆浆。
这味道尤其的醇香,项礼礼喝过的那些豆浆味道全都不能同这比,哪怕是号称最好的料理机,磨打出来的豆浆汁都比不上这个味纯。
项礼礼从小到大,不说项氏没出问题之前,就算项氏出了问题之后,她生活质量一直都很好的,吃的穿的从不曾缺过。
除了因为自身问题,某些食物不能吃之外,她吃过的美食不算少了,有顶尖厨师做出的菜肴,也有野味新鲜的东西。
只是她从未吃过像这种,这般返璞归真的饮食,传统的做法,jian单的材料。
包子的味道也是非常好,面皮松软,里面的肉油水不多,肉汁鲜香,这一顿早饭项礼礼又是吃的心满意足,体会过后方才察觉这就是常说的粗茶淡饭。
离开连红家走到半路时,雨又大了些,项礼礼这回紧跟在陆衍正的身旁,一边随着他绕走地上的水洼坑,一边问道,“我们在这里吃的算谁的钱?”
连红那一家三口也要生活,总不可能这么非亲非故的弄上这么一大桌来招呼他们。
他们住一两天还好,还是住上一两个礼拜也是天天到他们家这样吃?
陆衍正一边仔细地注意着脚下,一边回答她,“自然是从我付给老吴的房费里面扣,他们给我们做菜,也算是从中挣取一点收入。”
这样算是‘旅游业’带来的收入,陆衍正自住上来之后,只需付点住房钱,但里里外外的,吃的用的,老吴他们全部给打点好了,老吴另外的身份是一族之长。
这族分来分去,虽然总共也就两大姓氏,但依着先前一房房留传下来的,大房二房三房不等来分派,各居一角,这边是以前大房传下来的人,那边是二房的,每一房里面都有个颇有德望的族长。
老吴便是二房这边的族长,整座岛有八百多个人,现下虽然出去了些,但岛上的人口依旧是很多的。
老吴带头引了人进来,给人方便住宿的同时,也给了自己这房族人们一些便利,例如前头的荷秀大嫂,也是二房的人。
先前她家情况不太好,男人在外面受了伤,家里头的房子也是过于老旧了,没有能力和钱来修葺。
都是二房的人,老吴又是族长,见此便多照顾了些。
年前政府过来人了,巡视了一番之后,将他们这里的情况据实上报,政府便出面资助他们建起了前面的房子,家中较为困难的人可以搬进去住。
其他由他们自己处理,于是众人经过讨论和投票决定之后,将前面的房子装修成舒适的小房。
有的用来做休闲之用,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伙聚在一块打打牌,孩子也放在周边玩着。
也有装修成了类似外面的小宾馆类型,因为时不时的也有些单人旅客,或者岛内在外头的亲属上来探望朋友的。
家中没有空房时,便请这些人住在外头的小平房里,也有人不愿意住他们这种老宅,就也在外头住下了。
自从外面弄好之后,老吴便自个掏了腰包,先借给荷秀一家搬去了前面住,开了间小铺子卖点东西,这样帮持着他们一家子,荷秀家这几年来总算好过些了,虽然她丈夫截了肢,但一家三口守着小铺子卖点东西,时而贩卖点海货,孩子在岛外读书上小学了,日子也算过得去。
像现在他们住的房子岛上不少,很多人愿意将自己家,收拾出来一间干净光明整洁的房间,然后提供给陆衍正他们这样的旅客上来住玩。
他们这边倒不分旺季淡季,总有人上来的,时多时少罢了,像陆衍正他们过来的这几天,上来岛上玩的人比较少。
所以他们碰见的大多是本地的岛民,也有从外头嫁进来的女子,但是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
社会在发展,死守着小岛吃老本不是长久之计,这些人也是意识到了这点,便在结婚完后就出去了,又或者生了孩子不方便带,便送回来给老人带。
像小吴这样留在岛里的年轻人实在很少,老吴妻子走得早,拉拔大这么个独子,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再娶的意思。
小吴的全名叫做吴琮应,他是岛里不多的在外面读过大学,工作几年之后还愿意回来的年轻人。
老吴前阵子生了场大病,吴琮应便回来守着他父亲,待老吴好了之后,他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看来是打算留下来承接父亲的职责,守候小岛。
吴琮应同他父亲的性格很不相同,他父亲能言善语,性子外向,又是同人容易亲近的,而他的性格跟他死去的母亲相似,少言少语的,不大爱说话,笑起来时,便如同一个腼腆的青年,脸上还透着几分孩子气的可爱。
岛上人民的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忙过之后,连红他们关起门来打扫卫生,如果老吴这边还有客人要上来的话,他们便要在下午的时候,乘船去后山采些新鲜的蔬菜,又或者出岛去买点东西以作备用。
今天的雨下到了将近中午的时候才停歇,因为下雨的缘故,本来要上岛来的两位客人只好临时改变主意明天再过来。
因此本打算出岛去买东西的连红夫妻俩就不出去了,陆衍正同老吴去了一趟那位荷秀大嫂那里。
而项礼礼在岛里小部分游走过后便回到了连红这边,下雨天的,除了小孩子依旧风雨无阻的出来玩之外,大部分人都选择窝在家中,做做事,或者磕磕瓜子看看电视。
项礼礼这一走过去居然还碰到了两三个在船上碰见的大妈,这些人热情地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并且还热情地邀请她过去家里吃饭,项礼礼倒是连连拒绝,十分艰难地从大妈的包围里面脱身出来。
不得不说,这阿姨真是热情啊。
刚走进家中,连红那三岁的小女儿妞妞便向她跑了过来,软糯的声音朝她喊道,“阿姨你去哪了?”
项礼礼听不懂,蹲下来揉了揉她肉肉的小脸蛋笑眯眯地问,“你会不会说普通话?”
===第567节
连红和她丈夫都会说普通话,女儿虽然听得懂,但还不太会说,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类的,还有什么日常生活用语,吃饭洗手等,其他她都是讲这方言。
小女孩歪头想了会儿,忽然蹦出一个字,“玩!”
正文 第五百四十三章:竹筒饭
项礼礼被她这一脸认真思考的表情给逗乐了,抬手摸了摸她的头顺势问道,“谁去玩?”
“阿姨!”
这个她倒是听得懂了,项礼礼站起身来牵起她的手,边走边问道,“妞妞的妈妈在哪?”
妞妞指了指外面,她爸爸端着筛子从里面出来,见此便说道,“妞妞妈妈去上山了,选几段竹子回来做竹筒饭,味道可好哩。”
项礼礼讶异,“后山……到底在哪?”
连红丈夫将手中的筛子放在桌上,站在房间中指了南方的方向说道,“你从那边码头过来看不到,要是下午雨停了的话,让陆先生带你从右边道上绕过去看,从那边的海滩上可以看得到山脚,我们的菜都种在那里。”
晚些时候这雨也停了,连红披着蓑衣带着斗笠踏进家门,拿了几段碧绿的大竹筒回来,到家之后将蓑衣解了下来挂在外面的墙边上。
连红家里头挺大的,尤其是院子,院子里头蓄了好几缸的水,因为下厨需要,所以水便担了不少存在这儿。
取回来的青竹被连红丈夫锯开来,洗了过之后,便放入洗米水中浸泡着。
这边妞妞拉着项礼礼过来,要她看自己新得的宝贝,一只装在矿泉水瓶里面的的甲壳虫,妞妞倒是一点都不怕的样子,拿起了瓶子献似的递给她。
项礼礼又想起了隽隽,要是换成了隽隽,面对这么一只虫子,他肯定吓得不行。
项礼礼接过了瓶子,仔细地看下了,里面装着的是一只绿色壳的小虫,壳背上隐约泛着金光,四肢和头都是黑色的。
妞妞很高兴,比比划划地告诉她,这是她爸爸抓到的,然后她站起身来嘭嘭嘭地跑开了,项礼礼正疑惑着妞妞要去做什么,片刻之后又见她嘭嘭嘭地跑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片青菜叶子。
项礼礼知道她要做什么了,妞妞伸手跟她要瓶子,项礼礼将东西交给她,妞妞熟门熟路地扭开了水瓶的盖子,然后要将叶子塞进去。
结果叶子太大了,妞妞试了几次都不成功,但她也没有求助项礼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