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51章 何
“是房屋本身结构的不同。”许问说。
他先前一直安静着听人家的话,但谁都没办法忽视他,就连吴可铭也一样。
吴可铭一直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扫过来,想听听他的发言,但许问一直没有开口。
其实许问也不是有意韬光养晦,只是相关这个问题,他在另一个世界看到的信息太多,不完全是自己的思考。
用这种方式插嘴,对别人来说不太公平。
而且就他来说,也很想看看这个没有完全定论的问题会不会有更多的答案。
他听了这么多,这时开口也是专门针对刚才其他人没有提到的部分的。
“木建房屋通常是梁柱结构,自体搭建,力量是向内的,所以即使不用钉栓,只用榫卯也能成形,并且长时间维持下去。”
许问习惯性地想找个地方边画图边解释,但是这里全是石头,不像其他地方有泥地,东张西望了一下,只能放弃。
他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意图,吴可铭却像是明白了一样,向着他招了招手,转身走到附近的一间屋子里,推门进去。
石屋无锁,里面放了一条几案,上面有文房四宝,墙上还向内裱着一幅看不清内容的画。
砚中有墨,吴可铭直接领着许问到旁边,把一支笔递给了他。
许问向他道谢,试了下笔,开始画图。
这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心里得出了一些答案,画起图来并不含糊。
他落笔准确,线条清晰,各种辅助标记全部都是月龄一队这些人看熟了的,现在理解起来一点困难也没有。
相比起来,吴可铭略微有些障碍,但他没有发问,只是一边看许问的图,一边听他的解说。
相对来说更令他吃惊的是另外这些年轻人,他们很自然地围到了许问身边安静聆听,表情动作都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初拜师学艺的时候。
“常见的木结构建筑的构件结合方式有这样几种:第一,累叠结合。将实木平行向上层层累叠,在木材两端开凿凹榫……”
前段时间,许问在现代进行多方学习、累积知识;又在这个世界徒步行走,横跨东西漫长的距离,看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
就像巨浪席卷平原一样,这些知识、感受与思考冲击着他,带来了很多东西,也留下了很多东西,深深埋藏,亟待成形。
如今,在这座寒冷而偏僻的山间石居里,这些东西开始正式萌发,展露在这些位于另一个时代,却接受了全新教育的同伴以及学生的面前。
“第二,交错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主要是基于木材特有的韧性,以小成大……”
“第三……”
“……由此可见,木构架结构是一个均衡对称的整体性框架式结构,各种作用力都是向内的、平衡的,相对比较柔性,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虽然施工时间短、处理难度小,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比较强。相对来说,石料重量大、硬度大、密度大、韧性弱,更适合向上发展,形成大型建筑,在小型民居上并没有优势。”
许问用图形来表示,清晰分明,许三江望枫他们一看就懂,吴可铭在这方面算得上一窍不通,但也隐隐明白了一些。
就像他们之前学的东西那样,许问说的这些内容,也许在这个世界不是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思考过总结过,但只有少部分人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并没有系统完整地做出结论,至少没有流传下来。
这对于许三江望枫等月龄一队的人来说,跟之前的思路非常一致,只是从纯粹的理论落实到建筑实践中间,理解起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困难,但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弄懂。
这对于吴可铭来说就很有冲击感了。
他是一个画家,一直以来接受并且擅长的全是感性方面的东西,譬如前面所说的文化与形式之间的冲突与影响,他一早就意识到了,并且深有同感。
而现在许问说的这些,不得不说是他完全陌生的领域。
不,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与思维逻辑,他甚至隐约觉得,在这种事情上,这样的思路才是正确的、有效的。
无疑,这让他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现象的形成通常是多方面的,放在建筑上的话,实用因素肯定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面。”许问最后总结道。
实用性与背后的文化,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古代中国尤其如此。
据许问了解,刚才江望枫他们没提到的文化方面的因素,其实还有一点。
中国人觉得房子是给现世人盖的,只需要一代而居,后代人居住则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翻新扩建。这跟西方人石质建筑的世代延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到现在,能够一直留存下来的古建筑都是少数,其中还有不少是后来重修或者改建的,不像西方整座城市都是。
而中国人在木结构建筑上的造诣与发展,又足以使它满足从上到下的多方需求,所以成为了独特的文化象征。
当一样东西存在,就会有很多人从方面来证明它的合理性。
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因素使得木构建筑成为主流,还是它的优势先一步被放大继承,再从文化上进行说明诠释,现在已经很难分辨。
但无论是许问现世的古代,还是这个与历史极度接近的另一个世界,都已经使其成为了现实。
“这样说起来的话,石构建筑就是不如木构建筑好用了?”徐西怀眉头紧拧,紧盯许问刚才画出的图形,声音有点沉郁。
“当然不是。”许问抬手,指了指上方,又划了个圈。
别的不说,他们现在就在一个石构建筑里呢。
“但它的建筑条件比较特殊,仍然属于窑洞的一种。如果没有这么合适的条件,就在平地上建呢?”徐西怀并没有放松下来。
“借助一些外力,当然也是可以办到的。”许问说。
“石材最大的问题是重量大、韧性小、难以自发地达到平衡。但如果我们想办法给它加上一些外力呢?譬如眼前这座天云山,就是石壁居借助的外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寻找其它的方式。”许问思考着说。
“什么方式?”徐西怀追问,有些迫不及待。
作者的话
这章真难写……
中间写到吴可铭那里的时候,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四个字,最可以形容他当时的感受——不明觉厉……
第452章 新一代
许问他们来石壁居是有任务的,讨论了一会儿其他的问题,各人拿出工具,开始做正事。
吴可铭在这里也只是寄居,对石壁居并没有所有权,但他们还是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他的意见。
吴可铭当然不会反对,等到他们离开之后,他对着几案上许问留下来的那张图,进入了深深的思考。
接下来月龄一队的人在工作的时候,也并不像平时那样嘻嘻哈哈,边互相开玩笑边干活。
他们都在思考着开工之前,许问对他们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
“虽然木材和石料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力的作用始终是一致的。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共通之处,在结构上有什么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这就是留给他们的作业了,需要他们接下来一边工作、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这十八个人能够在西漠队三百人里脱颖而出,肯定是有原因的。
除了极佳的天赋以外,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认真——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是。
他们先调查了石壁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组。
石壁居三间二廊,三幢楼皆为重檐半窑洞建筑,重檐主做装饰,内部其实为穹顶结构。
上次在龙神庙的时候,他们算是进行了一次测绘方面的实践。当时的分组任务,其实是很好的工作分配的演示。
现在他们也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与改进。
人员方面,他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的安排。
各队每六名队友都配合了一个月,性格能力都摸熟了,搭配起来更有默契。
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同的能力倾向,分配了不同的工作内容。
他们把石壁居分成了主体部分、装饰部分、附加部分等几个方面,分头工作,最后进行整合。
这项工作许问没有插手,是由许三主导完成的。
他分配得有条有理,非常清晰,其他人很快就同意了,几个很小的疑问也得到了回答,整个过程顺利得不可思议。
工作分配完毕,实操开始。
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他们都很清楚。
原先的三队现在相当于是三组,一组组长变成了许三,二组方觉明,三组于惊雷,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开始工作。
许问在行军后期一直有点编外人员的意思,游移于各组之外进行协助。
这时他的任务基本上也是这样,不固定,但各组有问题都可以去找他,当然最后的整合工作都是默认由他来主导的。
工作分配到后半程的时候,吴可铭从屋子里出来,旁听了这一部分。
他的表情从惊讶渐渐发生了变化,到最后可以说是有些麻木了。
对他来说,这群年轻人简直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他们全是工匠出身,不管有没有钱,都是没有“聆听过圣人之训”社会底层!
吴可铭跟别人不太一样,他从不认为这些人是无可救药的无知愚民,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训练有素的程度,也真的是非常超乎他的想象了……
看着看着,吴可铭转身回去了屋子里,拿出一小坛酒来,坐下来边看边喝。
相比起前面许问授课与分配任务的环节,后面这些年轻人的表现虽然也很惊艳,但他表现得还算淡定。
当然,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了,他们每个人对线条与数字都极为敏感,算力惊人。
而且显然他们已经非常熟悉这方面的工作了,推进起来速度极快,效率极高。
眼看着,他熟悉的这座石壁居在他们的手下化成了数字和图形,逐步体现在了纸面上。
他微微挑起一点笑意,举起酒壶,又喝了一口。
天云山昼夜温差非常大。
准确来说,是它白天冷,晚上更冷。
尤其是他们白天爬上跑下地干活,身体一直处于活动状态,还稍微会觉得暖和点儿。
到了晚上,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风与寒冷充斥,呆在天云山上,就像呆在某个怪兽的肚子里,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惧。
还好石壁居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房子。而且它大半是窑洞,一大优势就是冬暖夏凉。
晚上,他们十八个人一起住在中间那间屋子里,拣了些灌木类干柴,点了堆火,围坐在火边,听着外面鬼哭一样的风声,依然心有余悸:“不来西漠,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风!”
“江南温软水乡是出了名的,你们习惯了那种地方,肯定很难习惯这种的。”徐西怀说。
“那也不会,我觉得挺好。是有点吓人,但也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嘛。”江望枫倒挺想得开。
过了一会儿,风比之前小了一点,但寒气更甚。
江望枫往火堆靠了靠,突然有点担心,看向许问征求他的意见:“吴先生一个人住,应该也很冷吧,要不要叫他过来挤一挤?”
“嗯,过去问问吧。”许问也没有意见,两人一起站起来,走到吴可铭的书房所在。
白天他们就发现,石壁居有门的痕迹,但是没有门,据判断是曾经装了木门,时间太久腐朽了。
现在这座书房依旧没有门,只是挂着一席厚棉帘,透过缝隙去看,里面没有光,也没有声音,仿佛已经休息了。
“这么早吗?十四哥怎么办,还要叫吗?”江望枫有点踌躇,小声问道。
“休息了那就算了。他这里好像今天也没有送补给的上来,明天早上你过来问下,看他要不要一起用餐。”许问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
“嗯!”江望枫松了口气,连忙答应。
两人出了门,一起往回走,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江望枫说:“说起来,一天都没有动静,除了咱们连只兔子都没见,真有人会送补给上来吗?”
“肯定是有的,不然今天咱们也看了一圈了,这里什么储备都没有。没人补给,吴先生怎么活下来的?”许问说。
“也有一种可能……”江望枫突然一脸神秘,凑到许问耳朵旁边,声音压得极低,“他自称吴可铭,其实不是本人,甚至不是人,是什么山精鬼怪!不是人,当然不需要吃喝了。”
许问一开始看他那样子,还真以为他发现了什么自己没看出来的东西。然后一听,立刻没好气地把他推开:“行了,你想太多,他就是吴可铭本人!”
“你咋知道,你又没见过?”江望枫不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