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匠心-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木匠,唉。”


第684章 追古
  此时,许问正处于一片凝滞的空间里,连天青站在他旁边,指导他修复四时堂箱子里的一个书法卷轴。
  当时荣显要他画的那个图样,说要好好裱起来放着。
  许问本来打算直接给他让他自己去找人安排的,结果连天青突然出声,让他自己来。
  到现在为止,许问并没有正式接触过书画修复以及裱装之类的学习与工作,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主要学习与研究的方向都是建筑方面的,肉眼可见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他一直觉得,学习贵精不贵多,最好是在一个方向上一直深研下去,没想到连天青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过也没事,学就学吧,有许宅特殊的环境撑腰,他只是再多花份精力而已。
  连天青以修复师自居,当然教得不会那么简单。
  而装裱这项技艺很特殊,它从一开始,就与修复密切相关。
  可以说一个好的装裱匠,必然是一个优秀的书画修复大师。
  装裱的书面名称叫“裱褙”,又叫“裱背”,指把纸或者绢等贴在衬垫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陈列的一个过程。
  它最大的用途是加固书画,使其能够耐久保存,美观是它的第二需求。
  装裱的品式有十多种,立轴、中堂、对联、横披、条屏……使用的材料有绢、绫等很多不同的种类。
  它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把画心糊到背景上,但其实细细研究起来,讲究非常多。
  譬如一幅新画需要裱,就要看它用的是什么纸,墨色浓淡如何,怎样分布的?
  因为纸张易吸水易受潮,而墨本身是液体,墨着纸上然后干透,纸的吸水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装裱是把纸抻平紧贴在背绫上,如果装裱不当,没有注意到纸张各部分不同的吃水缩水情况,之后一受潮,就很容易在背景上撕扯,甚至对画心造成损伤。
  同时,书画是艺术品,周围的绫绢颜色纹样、长短大小等等必须要配合书画本身,起到衬托的作用。
  这要求装裱师有着很好的审美,知道怎样欣赏书画。很多时候,甚至书画家自己都会去学习装裱,许问就亲眼看到过很多次吴可铭画完画之后,自己在屋子里忙活着把它裱起来。
  但无论是绢还是纸,书画都是很容易受损的艺术品,而它又出现得非常早,历朝历代都有出名而出色的书画家。
  于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总会有受损的古书古画需要处理,装裱从一开始起就与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修复虽然分为不同的门类,但总体来说流程都是一致的。
  第一,了解物品的材质以及结构进行拆解;第二,清理表面及零件的脏污、去除损毁部分;第三,将损毁部分进行补全;第四,将清理完毕的部分与补配的部分进行组合,形成整体。
  木器是这样,书画本质上也是这样。
  不过单是第一项其实就已经不简单了。
  纸和绢是书画最常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基础材料其实也在不断变化。
  而且由于古代基本上都是手工业,品控一直是个大问题。
  拿纸张来说,每一批生产出来的纸可能都不一样,更别提还有薛涛笺这样的,以个性化为特征,私人定制,出现以后就再也不能重复的纸张。
  细微来讲,这些纸的性状都不一样,装裱以及修复时都有不同的讲究。
  然后许问和连天青就发现了一件事,在许宅的假山密室里,竟然有大量的纸样与布样!
  这些纸几乎囊括了所有连天青知道的类型,甚至有一些他只听说过或者在书上看到过的,这里也有,与他听说过的特征一模一样,完全对得上号。
  “这宅子……当真了不起。”连天青挑了挑眉,说道。
  有了这些,连天青当然更好讲解了。
  然后讲着讲着,他们又发现了一件事情。
  相比起其它的艺术品,书画更重内容。
  而它的内容,与它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就书法而言,甲金篆隶楷草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字体,它们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甚至与承载的载体也密切相关,脉络非常清晰。
  历代书家对于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对于传统的继承。
  所以书法很讲传承,讲追古,几乎所有的初学者开始学习书法,都要临古贴,就算是现代的小学生也是一样。
  就古代书法家来说,王羲之这一脉,他传承自卫夫人,卫夫人传自钟繇,钟繇传自蔡文姬。再往下,王羲之传王献之,王献之传羊欣,然后欧阳询、张旭、颜真卿依序传之,全部都有首有尾,记载得非常清晰。
  这样问题就来了,这里与班门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许问虽然没有了解过那边的历史,单看大周也知道不一样了。
  两个不同的世界,历史传承可能一样吗?
  书画的传承,可能一样吗?
  那些大书法家大画家,在班门世界存在过吗?
  连天青还在讲解纸的制法与材质差异时,许问就想到了这一点,产生了疑惑。
  那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刚被连天青收为徒弟的时候,连天青拿起从旧木场翻出来的一个笔筒给他看。
  黄杨木笔筒,上面写着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盖着董其昌的印,是他的书法作品。
  杜甫和董其昌都是历史名人,历史课本上写着,没接触过传统技艺也会听说他们的名字。
  不一样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同样的历史人物?
  难道他们也曾经出现过吗?
  班门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与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关系?
  同时,许问抬起头,看向四时堂。
  他从四时堂里取出来并且修复的第一套官帽椅,被骆一凡认出来是黄云祥大师的作品,名家真品。
  这说明,四时堂里的东西也是有来历有传承的。
  那么,其他古物呢?
  是纯粹的艺术品,还是真正拥有历史的古董?
  许宅是怎么存在,怎么传承,怎么收集到它们的?
  “怎么?”许问一分心就被连天青发现了,他抬头询问。
  “欧阳询、史陵、虞世南、王羲之、王献之……这些人都存在过吗?”许问深吸一口气,问道。
  “禇遂良?”连天青迅速反应了过来,而这三个字已然回答了许问的问题!


第685章 唐
  “相传在大周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名叫唐。一应历史自有因果,但只有这个唐仿佛突然降临于世间,无有来历,无有记载,突然而来,突然而亡。”
  连天青停顿了一下,缓缓讲述了起来。
  “没有记载?那怎么知道这个唐曾经存在过?”许问仔细听着,他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个唐跟他知道的那个完全不一样,然后敏锐地抓住了连天青话里的问题问了出来。
  “没有史载不代表没有记录,在这个传说中的大唐,荟萃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名家,诞生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精品。这些人的名字伴随着他们的作品一起流传了下来,即是他们存在过最好的证明。”连天青道。
  “什么意思?”许问一时间没听懂,“是说这些人是堆在一起出现的?”
  “时间略有先后,但大体如你所说。”连天青说。
  “你等我理一理……”许问抚着额头,还是有点不太能反应过来。
  这件事真的太奇妙,太不可思议了。
  连天青的意思是,在班门世界的历史上,大周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唐。
  这个唐没有历史记载,因此不知详情,却有无数的作品流传下来,让人得已窥见它的存在。
  在那段不知持续了多久的时代里,各种名家工匠先后出现,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仿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一样。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能留名,那时候还留下了绝世佳品,无法知其真实姓名,但这已然是最好的留名。”连天青道。
  “大唐一共多少年?”许问突然问道。
  “具体不知。有史学家曾经研究过,发现那些作品诞生于很短的时间里,前后应当不超过百年。”连天青说。
  “但这不合理啊。别的不说,刚才我们说到的禇遂良大师的书法传承,这一代代传下来就不止百年了!”许问不解地问道。
  “前前后后,一共七位史学家确认此事,有官家的,有民间的;有年老德劭的,有年富力强的;有走遍大江南北实地考察的,也有豪掷千金购尽珍品埋首十年苦研的。大唐史不过百年,是他们共同的判断。”连天青说。
  许问皱着眉,没有说话了。
  这并不代表他完全认可了这个判断,但确实值得参考了。
  假如这是真的呢?假如这个传说中的唐真的只持续了一百年不到的时间呢?
  而且只有作品,没有史载。
  他突然想起了在学习雀替时曾经有过的疑惑。
  建筑的传承其实也是很明确的,这跟不同时代的技术与审美都有关系。
  譬如雀替这个名词,本身就出自于清代,在宋代它的名字是“绰幕”。
  元代以前的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元代以后,尤其是清代,普遍用在外檐的额枋下,装饰性也变得更强。
  宋元时期的雀替纹饰相对简单,大多由少量线条组成,明代略微复杂,到了清代,它的重点从力学变成了美学,雕法各异,形态复杂,已经堪比独立的艺术品了。
  许问第一次学习修复的是孙博然的雀替作品,当时他从连天青那里学到的名称就是“雀替”。那件作品形态复杂,装饰性明显大过它的力学作用,从名称到式样,都有着显著的清代特征。
  但之后出去,仅仅在江南,他就看见过很多种样式的雀替,不乏宋明样式的。
  最关键的,这些都不是陈年旧作,而是新制的“流行样式”。
  当时许问就有点糊涂,这个断代传承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仅样式,名称也是一样,对这个构件各种叫法都有。雀替、绰幕、角替、托木……虽然仿佛只是习惯,相互之间都能理解说的是什么,但时代真的非常混乱,令人疑惑。
  那时候许问就想过要打听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但这这那那地忙着,一直没有时间。
  现在这些曾经的思考再次翻上心头,他努力厘清头绪,试图从重重迷雾中找到真相。
  百年间,无视时代,名人辈出,群星荟萃?
  而这些人,本应出现在数千年间,拥有着自己的历史与传承,人生与悲欢?
  作品承载历史,作品之间拥有传承。
  无视这些,让他们的作品强行出现,就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漫长的历史切碎了,摘出其中一些高光碎片,把它们揉合在了一起一样。
  这太奇怪了,许问完全想不到它是怎么发生的,甚至也很难设想它实际的存在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有机会的话,再好好关注一下……
  或者,也可以从四时堂的物件里找出一些端倪。
  “咚咚。”连天青敲了两下桌子,道,“先不说这个了,我们继续。”
  “诗堂装,是指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连天青继续讲了起来,许问迅速收回心神,专心聆听,同时照着连天青的讲解,开始尝试装裱。
  晚上,许问在许宅休息好了,前往班门世界。
  他脑子里还在想“唐”的事情,工作起来还比较专注,工作之余休息的时候,思绪就忍不住飘开了。
  “你又想到什么了?”荆南海很快就留意到了,抬头问道。
  虽然他们建城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但思考不可能就此停止。
  在工作过程中,你总会出现新的灵感,不可放弃也不能全用,需要延循着原有的规划进行筛选添补。
  之前许问也常常会有这样凝神思考的时候,通常都表示他又有新的想法了。
  “跟建城没关系。”许问摇摇头,忍不住问荆南海,“你听说过唐吗?”
  “当然。”荆南海挑了挑眉毛,表情有些异样,“看过不少相关的典籍。”
  “能跟我讲讲吗?”许问追问。
  “奇妙的朝代,据悉前后只有百年,奇人辈出。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仿佛前后断裂,无法连续。”荆南海简略地道。
  “前后断裂无法连续?这是什么意思?那段历史不是连续的吗?”许问追问。
  “今天正好有一人要来,他是旧唐研究的大家,你不妨问他,应当会更明确一点。”荆南海说。
  “谁?”许问问道。
  “哈哈哈,听说你们今天要上天云山?带我一个吧!”这时,许问身后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声音很熟悉。
  他一转身,朱甘棠大步流星走了过来。


第686章 牵连
  许问他们今天的安排是去天云山实地考察,如何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