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匠心-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天连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判断,但表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该怎么教还是怎么教。
  许问最难得的一点就是这个,在他心里好像就没有骄燥这回事。
  他明明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除了没有秦天连本人全面,其他方面境界已经接近,相距不算太远。
  但现在,他还是非常尊重秦天连,说了要学,就一切听他安排,他说怎么做,他就认真地照做。
  现在听见秦天连说,他就俯下身,认真地画了起来。
  秦天连跟他说的目标很明确,一开始就是冲着修复铁铃去的,所以连许问从一开始,就在研究琢磨它是怎么一回事。
  铁铃的结构确实很复杂,它只有巴掌大,但内部分了五个结构,每个结构都能独立发声,发出的声音各自不同,还能共鸣。
  风声合适的时候,铃声如乐,以乐招魂,远没有名字听上去的那么恐怖。
  五个部分,声音各自不同,能共鸣,能形成乐声。
  这要求的不仅是结构,还有其中更细微的部分,厚薄、质地等等。
  哪个部分不对了,声音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许问在纸上慢慢画出自己思考出来的铁铃结构,先是外形,然后是内部,再来是各种数据,更细节的部分。
  秦天连看完,不置可否地说:“打出来看看。”
  生铁在炉中熔化,形成一定的形状之后,被浸进了一种微黄的液体里,然后迅速取出,再次被浸入另一种颜色更深、更加粘稠的液体里。
  这是秦天连新教的双液淬火法,它诞生于南北朝时期,出自北齐一位叫作綦毋怀文的大师之手。
  他发明了灌钢术,同时发明了双液淬火这一全新的制刀工艺,制造了世上第一把宿铁刀。
  灌钢术产生的前提是因为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使得冶铁炉的温度变高了。
  然后,它用熟铁为料,生铁为媒,将先行熔化的生铁铁汁不断均匀地淋到料铁上,这样碳更易进入钢中,同时会产生剧烈氧化作用,分离铁中杂质,生产出更优质的钢材。
  这种工艺直到今天仍在一些地方使用,可见它的影响有多深远。
  灌钢法从出现开始,就几乎全面取代了百炼钢。
  双液淬火法则是另一种先进的炼刀方法。
  在那个时代,用百炼法炼一把优质的刀剑,比现在还要困难。
  它的整把刀剑,全部都是用百炼钢制成的,价值昂贵,用时长得惊人。
  三国时期,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五把,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
  綦毋怀文改进了这种做法,他对钢铁的掌控出神入化,深知不同的钢铁有着不同的属性。
  于是他用灌钢法锻成的坚硬高碳钢作刃,用延展性好的熟铁作刀背,制成了宿铁刀。
  刃口坚硬能更锋锐,刀背韧性大,不易断裂。
  这种混合应用不同钢铁属性的制刀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双液淬火法则是制作宿铁刀时的一种特殊的淬火方法,它先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液体淬火,来保证成品的硬度;再用冷却速度比较慢的液体淬火,来保证成品的韧性。
  在綦毋怀文那时候,前种液体用的是动物的尿,后种液体用的是动物的油脂,选择与锻炼的过程全靠经验与手感。
  即使在这样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主要也还是靠工匠的个人实力来决定最后的成品质量。
  双液淬火法现在也还在用,有了更专业更准确的淬火液选择,机械与流程也都非常严谨,体系完整。
  但现在,同样是双液淬火法,秦天连却要求许问完全手工,淬火液自己选——像老祖宗那样用尿也行,整个过程也要求他完全手工控制,可以使用现代工具,但必须手制为主。
  许问知道秦天连为什么这么要求。
  刀剑都能量产,五声招魂铃是不行的,至少现在不行。
  它五个部分的结构,震动时的音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都非常微妙,必须细细调试。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奇妙的存在,是旋律,也是人心。
  两次来往于班门世界与现代世界之后,许问完成了第一个五声招魂铃,把它拿给了秦天连看。
  秦天连看了一眼,简略地对他说:“跟我来。”
  这次他带许问来的是一间疗养院,距离许宅不远。
  要不是他带着过来,许问真不知许宅的近处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看见也像个民宿,围墙围起几幢小楼,中央是个院子,绿柳扶疏,柳下有几张躺椅,围着中央的池塘,一派清闲悠哉的情景。
  躺椅上坐着几个老人,秦天连刚刚进去就有几个人跟他打招呼,还有一个老人直接从躺椅上起来,吆喝着说:“你来得刚好!昨天我孙子来看我,给我把床头的花瓶砸碎了。你来看看还能不能修?”
  他中气很足,精神也不错,旁边另一个老人掀了掀眼皮子,有气没力地说:“你那花瓶,也不值钱,碎了就碎了,何必花老秦的时间?”
  “是不值钱,但也陪了我四五十年了,花瓶碎了,我这心也跟着一起碎了!”
  “那就碎吧,收拾收拾,早点入土。”
  “你这什么话,我还有好几年能活呢!”
  两人斗起嘴来,秦天连也没劝架,而是向许问点了点头,引着他离开这里,走进了其中一幢小楼,上了二楼,来到中间部分的一个房间里。
  房间的门虚掩着,从进来小楼之后,四周就一片幽静,更准确地说是一片死寂。
  秦天连没有敲门,而是直接推门进去,进去之后,四下里更是几乎一点声音也没有。
  墙上挂着一个圆钟,钟已经停了,指针指着一个位置,动也不动。
  床上躺着一个老人,他头朝着窗子的方向,同样一动也不动。
  明明房间里进来了两个人,他却连头也没有转一下,好像没感觉到,又像是根本就死了!
  秦天连带着许问走了进去,许问这才看见那位老人睁着眼,看着窗外。
  窗子有点脏,外面有一棵杨树,枝桠间隐约可见一个鸟窝,却是空着的。
  秦天连拉过一张椅子,在老人床头上坐下,看了他一会儿。
  老人一直看着那个鸟窝,呼吸缓慢轻微,时断时续的感觉。
  “还是睡不着吗?”秦天连问。
  “……嗯。”老人过了一会儿才发出一点声音,非常轻。
  “医生说是什么原因了吗?”秦天连又问。
  “钟……钟太吵。”老人轻声说。
  秦天连和老人对话的时候,许问一直在盯着墙上停摆的钟看。
  这种地方,钟停了,总让人觉得很不吉利。
  看着看着,他走到墙边,正准备伸手把钟拿下来修一修,结果手刚刚伸出,就听见老人这话,手立刻停住了。
  原来钟不是自己坏了停下来的,而是因为觉得太吵,所以特地让它停下来的。
  至于为什么就这样放着不把它拿走,许问就不知道了。
  他还是没动那口钟,走到了老人的床头。
  “你那个铃呢,拿出来,挂上去。”秦天连听完,点点头,转头对许问说。
  时钟那么轻的声音都嫌吵了,还要挂五声招魂铃?
  许问却没有反驳,同样点点头,走到了窗边,把窗子推开。
  窗子一开,一阵清风立刻吹了进来,正对着床。
  曲河一带空气非常清新,风不大,吹起来非常舒适。
  床上的老人却立刻轻咳了两声,微微皱眉。
  这时,一个护士刚好进来,看见许问的动作就吆喝了起来:“干什么呢,关窗关窗,他不能受风!”
  许问连忙把窗户关上,看了一眼秦天连,有点棘手了。
  风铃风铃,当然是要挂在窗边沐风而鸣的,不能开窗,挂个风铃有什么用?
  “想办法,挂上。”秦天连非常肯定地对许问说。
  这意思,就是要许问自己去想办法了。


第985章 风过铃响
  许问先去跟护士聊了一会儿。
  这位老人姓唐,名叫唐青卿。这个名字在他年轻时候被爱人呼唤,一定很有意思。
  不过现在的他,是一个孤寡老人。没有妻子,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呆在养老院里。倒是很有钱,所有费用从不拖欠。
  而且他以前似乎做过很多善事,不时有人来看他,给他写信或者打电话过来的人更多,都很关心他的情况。
  护士在这种地方呆的时间久了,总觉得人人都是不怀好意,来打听事儿的一定是别有用心。
  但是久而久之,她发现他们都是真心的,是真的在忧心老人的现状。
  也不知道他以前行了多少善,积了多少德。
  护士真心实意地想。
  不过他以前做的好事显然没能改变他的现状。
  唐先生确实已经很老了,一身都是病,最大的问题还是失眠。
  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经常睁着眼睛渡过一夜,睁着眼睛看见天明。
  其实护士也知道病房里空气有点混浊,不太利于身体健康。
  但老人一方面不能受风,另一方面他躺在床上,就一定要看窗外,看“他的小小鸟儿什么时候回来”。
  唐先生其实挺随和的,只有这件事特别坚持固执,他们也很没有办法。
  护士还有别的事要忙,说完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许问一个人留在门外,盯着门板,陷入了深思。
  秦天连带他过来,仅仅只是想让他挂个铃,让老人听一听吗?
  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样。
  他显然是想让他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但他只是一个匠人,又不是大夫,这种情况,他能怎么办?
  他走到了走廊的尽头,这里又有一扇窗,正对着外面的街道。
  那是一条小巷,偶尔会有人来来往往。
  许问看见一对情侣刚好路过,两人手牵着手,也没有多余的动作,但那种亲密溢于言表。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经过。
  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母亲替他背着书包,满是怜爱地看着他,仿佛眼里心里只有这个孩子。
  许问站在那里,就看着这些人,这些最普普通通生活着的人。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突然转身,回去找到了秦天连,很简单地对他说:“我那个铃不行,我要回去重做一个。”
  “哦?哪里不行?”秦天连似乎有些意外,扬眉问他。
  “声音不行。”许问简略地回答,秦天连看着他,笑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回去吧。”他起身说道。
  …………
  许问回去许宅,却没有马上重新做铃,而是拿着原来那个五声招魂铃,盯着看了半天。
  其实之前他也不算是修铃,修,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做的。而他是另起炉灶,做了个新的。
  现在他拿着原来那个铃,想到了之前没有留意的另一件事。
  它的铃声,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五声招魂铃,声声不同,五声同响声更有共鸣,宛如乐曲。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上次做铃的时候,许问只把五种声音做了一下区隔,让它们产生了差异化。
  但现在,他认真地想起了这个问题。
  它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很快,他对原先的五声招魂铃再次做出了检测与总结,判断了它每一处位置的铁质、厚薄、形状,把它们用图形和数据的形式表现在了图纸上,几乎连毫厘也不差。
  但这时,他仍然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停了下来。
  他几乎每天都抽空去一次疗养院,跟院子里的老人们谈谈天,帮他们修一些小东西——第一次见面时那个老人的花瓶,最后他也修好了。
  以他的水平,当然还是修得不落痕迹,几乎跟原先那个一模一样。
  老人看他年纪,本来还有点不放心他的,结果大吃了一惊,拉着他的手看了半天。
  不过老人们倒是很有分寸,没拿出更多的东西让他修,只开玩笑说他的水平不逊于秦天连,徒弟已经教会,师父得饿死了。
  ——很有默契地把他俩当成了师徒。
  更多的时间,许问会去看看唐青卿,再去走廊的尽头站很长时间,看巷子里的人来人往。
  又一个来往于班门的周期过后,许问终于再次动工。
  这次,他又打了一个全新的五声招魂铃。
  做完铃还没完,他操起最熟悉的木工工具,做了一套樟木屏风。
  一整套屏风,一面大的,另外还有五面小的,一共六件。
  他没有精雕细刻,就是镂了一些素格,整体看上去十分端庄大方。
  然后他叫了辆车,把屏风送到了疗养院,找到院长,跟她商量了好长一段时间。
  半天后,护士走进唐青卿的病房,温言细语地说:“唐爷爷,我们换个病房吧?”
  “不……不换。”唐青卿声音有些虚弱,但拒绝得快而坚定。
  “你不是在等你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