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陛下赏赐!”
  说完一饮而尽。
  朱高熙见他们都喝了,也悻悻举起酒杯什么话都没说,闷头喝了一杯。
  最后只剩下朱勇了,他迟疑了一下,却是端着酒杯,走到中间缓缓跪了下去。
  “陛下恕罪,臣有愧!”
  李天佯装不解的道,
  “成国公这是为何?赶快起来!”
  说实话清查天下卫所,对朱勇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按理他今天是不应该来的。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自己的儿子打了黄严等人,这等于是犯了天颜。
  若是李天执意追究,就算撸了他这个国公的帽子,也是有可能的。
  在这种时候,他心里是如何的忐忑可想而知。
  伸手一指殿外,朱勇羞恼的说到,
  “陛下,臣已经将那个胆敢殴打黄总管的逆子给绑了过来。
  陛下是要打要打悉听尊便,臣绝不敢有半句怨言。”
  众人朝着他所指的方向一看,果然发现漆黑的殿外确实有一个黑漆麻乌的麻袋。
  李天心中苦笑,“这个朱勇也正是够果断的,为了请罪。
  居然对自己的儿子也能下如此的狠手,可见他这次的确是怕了。”
  不过李天原本也没打算,为了区区一个朱佶,彻底和朱勇闹掰。
  见他一副不处理就不起来的架势,李天淡淡的拜拜手道,
  “区区小事何至如此啊,成国公还是赶紧起来吧。
  回头让那个混小子到军中历练两年,杀杀性子也就是算了。”
  李天三言两语就将这等杀头大罪给抹去了,朱勇顿时双眼一红。
  猛地一口将杯中酒水饮尽,一个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陛下鸿恩,臣永世不忘,今后不管陛下如何差遣,臣必定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为了一个儿子,朱勇是连卫所的利益,甚至连自己的老脸也都不打算要了。
  可见他的确是极其宠爱两个儿子的。
  李天也正是抓住了这点,这才恩威并用,让他自己主动投诚。
  见他已经如此表态了,李天心中大定,当即起身来到的他的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并好言宽慰道,
  “成国公你一生戎马、屡立战功,是我大明的擎天柱石一般的人物。
  朕又怎么忍心为了区区小事,责罚于你呢,快起来吧!”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能如此体恤一个有功之臣,这让英国公和郑和的心里也泛起了滔天的波澜。
  待朱勇回到座位上。
  李天再度举起酒杯,
  “朕初登大宝,一切还要有劳诸位的襄助,朕在这里敬大家一杯。”
  不管是朱勇还是张辅郑和,都算是臣子,能被皇帝亲自敬酒,都是莫大的荣幸。
  唯有朱高熙此时一脸的懵逼,也不知道李天到底是抽了什么疯,居然将姿态放得如此的低。
  为了不驳李天的面子,他也只好跟着大家猛灌了一大杯。
  见气氛逐渐有了点起色,李天是用尽了前世从酒桌上偷师来的各种劝酒技能,一杯接着一杯的给众人灌酒。
  不是赞叹朱勇的勇猛,就是称赞张辅的用兵如神。
  弄得几人都是浑身轻飘飘的,仿佛骨头都轻了好几两。
  约莫小半个时辰左右,见众人都喝的差不多了。
  李天这才正色道,
  “今天朕请你们几位过来,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今晨朝堂之上所说的厘清天下卫所之事。”
  几个人看似都喝的差不多了,但其实除了朱高熙之外,其他人心里可都是清醒的很。
  一听李天这话,心中一震,脑海中不约而同的都浮现出一句话。
  “肉戏终于要来了。”


第232章 欲扬先抑
  朱勇解决了自己儿子的事,心里正是最高兴的时候,也是对李天最为感激的时候,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不管陛下做出任何的决定,臣绝对赞成!”
  李天脸色微苦,继续说到,
  “相信朕即便不说,你们也应该对天下卫所的状况有所了解。
  非是朕着急,而是卫所的情况已经到了快要不可收拾的程度。”
  “这次还只是,武远伯朱荣等人为了筹措粮饷,指使他人贪墨官粮。
  若是在这么下去,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更大的乱子呢。”
  略微停顿之后,李天故意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道,
  “朕作为太子二十余年,监国也有几年的时间,可是那时的朕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辜负了先皇嘱托!”
  “朕继位大宝之后,更是夙夜忧叹辗转难眠,先皇依靠五次北伐,才打下太平盛世。
  若是在朕的手中变得糜烂不堪,百年之后,朕有何颜面去面见先皇和列祖列宗。”
  听到李天居然开始大吐苦水来,几个都有点懵了。
  尤其是半醉的朱高熙,他更是迷糊,心中暗想。
  “这个大哥是怎么了,先前还是一副高深莫测、手段强硬的堂堂帝王,怎么此刻却变成了一个满心凄苦之人。”
  “难不成!大哥这是想放弃皇位?”
  正当他心思刚起,还未生出什么想法之时。
  李天却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森寒的道,
  “朕也想像先皇太祖一样,有所作为。天下卫所关系着大明的兴衰,是国之根本。
  朕绝不能让他在朕的手中变得不堪一击,清查卫所之事,朕是一定要做的。”
  说完,他将目光转向众人,一一审视他们的态度。
  朱勇也算是暂时被自己折服,短时间之内估计是没可能反对自己。
  郑和常年在外,加之又是太监。
  虽然在宫内宫外威望都极高,可对卫所之事并不怎么关注,所以也可以排除在外。
  而朱高熙此时手中没了龙骧四卫,已经成了没了牙的老虎,最近更是老实的很,也不用过多考虑。
  唯有英国公张辅,这个重臣中的重臣,武将中的武将。
  他的态度可以说代表的大多数武将的态度,只要搞定了他和朱勇,就等于是搞定了天下三分之一的武将。
  最后将目光听在了张辅身上。
  “英国公,你觉得朕这做么对吗!”
  张辅英勇善战,虽是继承了他老子张玉的衣钵当上了英国公。
  可是他自身的本事也是朝野内外有目共睹的,此时更是执掌中军都督府。
  掌握着天下半数兵马,说他是此时大明擎天玉柱其实也不为过。
  张辅拱手道,“陛下的决定,臣等作为臣子岂有不遵从的道理。”
  他这话不咸不淡,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天有点挠头,争取他和朱勇的支持只是第一步。
  若是这一步都无法弄好,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阻碍啊。
  没有放弃,李天继续追问道,
  “英国公不愿多说,可是担心朕此举会惹恼了所有武将?”
  即便李天如此直白,张辅还算冷静。
  脸色不变,心中却是微微震撼,忍不住的劝慰道,
  “陛下,您既然知道,此举会令武将们有所微词,就更应该小心谨慎才是,毕竟……”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李天也听得出来,他的意思无非就是。
  “你才刚刚登基,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动所有武将手里的蛋糕,他们会反对你也是应该的啊!”
  李天并没有以为张辅的劝慰而生气,反而很高兴他愿意直抒己见。
  这说明他虽然也反对此时就开始清查卫所,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烈。
  这就让李天有了缓和的机会。
  微微叹了口气,李天继续道,
  “朕又如何不明白英国公所担心的事呢,但朝廷连年税收降低。
  两百万卫所官兵的粮饷能否发放都快成了问题,朕也是不得不除此下策啊!”
  张辅等人眉头微皱,朝廷近几年入不敷出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但作为一个皇帝在臣在面前如此诉苦,到底是为了哪般!
  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
  李天突然笑道,
  “不过朕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税负减少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张辅这时也有点懵了,疑惑的道,
  “既然如此,为何陛下还要如此大动干戈的清查天下卫所呢,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李天摇头道,
  “英国公你难道到现在还没明白朕此举的深意吗。”
  此言一出,不仅张辅惊了,就连朱勇和朱高燧也都像是突然醒酒了似得,来了精神。
  “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臣……臣不明白!”
  这时,一直都没说过话的郑和对李天微微一拱手,微笑着道,
  “这件事就由咱家和诸位解释吧。”
  “相信各位也都听说了,陛下正在筹措变法事宜,而清查天下卫所只不过是变法之事的前菜而已。”
  变法二字一出,张辅和朱勇的脑海之中突然轰的一声,差点被这个消息给震惊的跌倒在地。
  “陛……陛下可是要军改?”
  就连朱勇也是不敢置信,几乎是颤抖着说出了这句话。
  李天也不再隐瞒,索性接着郑和的口,直接抛出了这颗重磅炸弹。
  “不错,这件事朕已经和内阁商议过两次,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划,厘清天下卫所只是第一步而已!”
  “接下来,朕还要一步步废除军户制,让大明的两百万军户的后代,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未来……”
  听完这话,朱勇和张辅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如果说清查卫所是动了武将们的蛋糕,让他们的利益大损。
  而废除军户制度,就等于说彻底将他们的饭碗砸碎,彻底断了他们的生财之路。
  所谓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此举无异于彻底和所有武将翻脸。
  张辅也淡定不下来了,连忙说到。
  “陛下万万不可,军户制度是太祖所定,贸然废除,恐怕天下将会就此大变,国将不国啊!”
  李天仿佛早就料到了他们会有如此反应,并未直接给出回应。


第233章 组建新军
  转而微笑着向两人问道,
  “朕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二位国公可否给朕解答一下。”
  两人一怔,不明白李天为什么突然转变了话头,可是李天既然发问了,他们也只好强行止住心里的翻涌的波涛。
  低声道,
  “请陛下发问。”
  李天正色道,
  “那好,二位国公听好了!”
  “太祖初年,天下初定,民生稍复,太祖制定出军户制度,到洪武八年。
  天下卫所屯田八十万顷,洪武二十一年时,屯田结余军粮足有两千七百万担”
  “那么朕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屯田逐年增加,为何当年能养活数百万大军的卫所。
  到了现如今,居然连区区两百万大军都养活不了,还要朝廷每年耗费数百万两银子去贴补。”
  “难道说,所谓盛世都是假象,朕听到的见到的都是谎言不成。”
  看似在发问,实在是在逼问。
  不管是朱勇还是张辅,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各级官员层层剥削,导致卫所屯田的收入逐年降低。
  更有甚者,大部分屯田根本就成了某些军官的私产,入不敷出也只不过是好听的说法罢了。
  可是这种话,他们如何敢和李天说。
  见他们不敢说话了,李天冷哼道,
  “既然卫所已经如此困顿,每年还需要朝廷花费半数税负养活,朕为什么还要他们存在?”
  两人已经被李天的连番逼问,弄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纠结半响,张辅苦着脸道,
  “可是陛下,若是废除了卫所制度,那大明的九边该怎么镇守,天下各地又该由谁来震慑啊!”
  李天冷哼一声。
  “难道没了卫所,朕就找不到其他的办法了吗,汉朝怎么弄得,盛唐又是怎么弄得。”
  张辅哑然,不敢置信的道,
  “难道……难道,陛下是打算恢复从前的募兵制!”
  “是又如何,反正都是朝廷花钱养兵,为什么不养些专职打仗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拿钱卖命的兵,战斗力,都是比强制入伍,心不甘情不愿的民兵要来的强。
  可即便如此,相比募兵的巨大花销,民兵的廉价却又是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首选。
  这也是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卫所制的由来。
  心中百转千回,张辅是不信李天会完全舍弃卫所制度的。
  可是李天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又不由不得他不信。
  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似得对李天说道,
  “可是陛下,募兵不比其他,每月军饷都要足额发放,朝廷本来税负就不多。
  要养活数百万大军,一年花销可能要几千万两银子都不止,朝廷哪来这么多的银钱啊。”
  见他总算是问道了点子上。
  李天笑道,
  “谁说朕要养活数百万大军,若是有一只百战百胜,以一敌十的大军。
  只需二十万人,朕就有信心将大明的九边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