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区一个小举人都已经有人带着田产来投奔了,更别提那些朝中的官员了。
  试问大明朝廷的官员,有几个没接受过投契,那一个家中不是良田百亩,仆役无数。
  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举当官的人有多少,统计是统计不过来的。
  更别提大明分封到各地的亲王郡王了,他们的人数虽然比不上官绅集团,可是消耗国家税负的体量绝对不比他们差多少。
  仅是这两者相加,就令国家赋税缩水一半以上了。
  如果在加上日益凋零腐败的卫所制度。
  真正缴税的人口仅占国家总人口的两三成。
  用两三成人口的赋税去养活全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口。
  即便是用脚丫子想也能知道,这样畸形的状态早晚会出问题的。
  想要将大明变成理想中的乐园。
  李天要面对敌人并不是外族的入侵,更不是什么藩王的反叛。
  而是在逐步侵蚀国家骨血,趴在大明的脊背上,抽骨吸髓的这些大地主阶级。
  然而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李天杀几个文官,弄死几个贪官污吏就能解决的。
  想要彻底终结这一阶级,就必须从根子上将他们扼杀在萌芽之中。
  但想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
  一个弄不好,天下皆反也不是不可能的。
  清查卫所即便会引起武将们的反弹,但真正敢反,有能力反抗的人毕竟还只是在少数。
  即便不用李天动手,手底下这帮子官员为了建功立业,也都会帮他摆平。
  可若是真的动了士大夫们的赖以生存的蛋糕,那引起的反叛就不会是区区几个将领了。
  即便李天拥有几十万大军,全都装备最新型的火枪,估计也不可能战而胜之。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一点点潜移默化的改变。
  关于这一点,李天也是有过深思熟虑。
  对抗一个出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树立起一个新兴的阶级。
  让这个新兴的,可以被掌控的阶级逐渐替代原有的阶级,才是彻底断绝他们而不会引起反弹的最好办法。
  至于这个新兴的解决是什么,其实只要稍微有点现代史知识的人都能猜到。
  那就是工人阶级。
  没错,就是工人阶级,一个代表着新时代,代表着科技创新,代表着生产力解放的新兴阶级。
  可是工人从哪来?
  答案是从工厂。
  可是工厂在哪里?
  这个问题不只是此时大明的疑问,更是李天此时苦恼的事情。
  要想弄清楚工厂在哪,就要弄清楚什么才是工厂。
  工厂这个词汇是工业大革命时期才诞生的,距离现在还有二百来年。
  此时虽然还从未有人说过这个词,但不代表这个时代没有代替的说法。
  在大明,这东西现在叫做工坊或者作坊。
  只不过,现在的工坊还大多掌握在官府的手里,而其中劳作的人也不叫做工人,而是叫做匠人。
  私人作坊虽然也有,可大多都是体量极小,雇佣工人至多也不过几十上百人,成规模的还都没有出现。


第236章 皇帝陛下要开工厂
  一个新兴的阶级诞生,非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即便是经过引导,可能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想要做就要抓紧时间。
  自大弄清楚自己的真正的敌人是谁之后,李天就开始整天琢磨这件事。
  在皇家夜宴之后的第二天。
  一大早,李天修炼了一阵五脏朝气法之后,就带着江保和王福几人微服出宫去了。
  李天的目的很简单,他就是想弄清楚,这个时代的工厂的前身。
  工坊都有哪些,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投资引导的。
  马车之上,江保王福都坐在他的下首,像这样同皇帝共乘一车的机会可是极其难得,两人都显得很紧张。
  王福最近因为皇家钱庄的事情般的不错,很得李天的欢心,相比江保,他的胆子也是壮了不少。
  沉默了半响之后,他开始找话头似得道,“陛下咱们这是要去哪!”
  被他这么一打岔李天从想象中醒了过来,这才知道,先前光顾着说出宫,还没和他们说具体去哪呢。
  “京城比较大的工坊一般都集中在什么地方。”
  被王福抢了先,江保一脸的不愿意,连忙抢着说到,
  “不知道陛下想问的是内廷的工坊还是民间的工坊呢?”
  “内廷的工坊大多集中在皇城的东北角,像是内染局,针织局,火药局,酒醋面局之类的。
  都集中在哪里,不用出宫就能看到。”
  “而民间的工坊很分散,几个各坊都有,但较大的一般都在思诚坊和黄华坊。”
  这两个坊,李天都知道,毕竟前段时间闹得满朝风雨的郭文玉贪腐一案就是发生在这两个地方。
  “为什么集中在这边,难不成是因为那边有太仓和禄米仓吗!”
  江保满脸堆笑,
  “陛下猜的不错,就是因为这两个大粮仓的存在,所以民间的工坊,比较大的都集中在这边。”
  李天不解的问道,
  “这是为何。”
  见江保几乎将能说的都抢着说了,王福也是很不甘心,连忙抢话道,
  “陛下有所不知,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工坊大多都是掌握在管家手里。
  而民间最大的工坊大多数都和米、面、油、酒、酱、醋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不管是制作米面粮油中任何一项,几乎都离不开粮食。
  所以他们的工坊靠近京城最大的两个粮仓,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说到这里李天总算是大致弄清楚,此时民间工坊的主要产品了。
  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东西。
  相比之下,造纸坊,制茶坊,酒坊,瓷器,铁器,各类工坊虽然也有不少。
  可是相比生存的必需品,他们的规模就显得要小很多了。
  在马车上晃晃悠悠半个时辰左右,三人就来到了位于黄华坊的最大的几个工坊前。
  抬眼望去,来来往往的人几乎负责搬运重物脚夫,他们一个个都光着膀子。
  头发被麻布束缚起来,被一个肥头大耳像是管事的家伙呼来喝去。
  在外面看了半天,李天有点失望。
  这里的情况和他想象中,工人职责有序,分工明确的后世工厂相去甚远。
  偌大的一个工坊之中干苦力的人占据了百分之八十。
  除了管事的,就只有两三个负责调剂配方的匠人是例外。
  这样的工坊别说诞生新兴的工人阶级了,就是培养出几个能独立出去自己开工坊的人都做不到。
  这其实才是这个时代,工坊的真实状况。
  不管是秘方还是秘诀都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里,即便是最普通不过的榨油工坊。
  最关键的几道程序,也都是由专门的人负责,根本就不给其他人偷看偷学的机会。
  连续走访了其他几个人数颇多的醋坊,酒坊,状况都大同小异。
  所谓的工坊,都是出苦力的比较多,真正有本事,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极少数的。
  这样的工坊,不仅效率低下,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其实也十分严重的。
  那些苦力每天至多能领到二三十文的工钱,一个月五六百文。
  养活一家三口,也不过堪堪够用罢了,想吃顿肉,或者是让孩子读个私塾,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他们的孩子因为接收不到什么教育,长大之后。
  也只能和他们一样,不是在这样的工坊中干苦力就是去大户人家当下人。
  阶层和命运在他们降生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了,根本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能读书改变自身命运的也只有那些稍微有些家财的小地主或者官僚的后人。
  所谓的寒门贵子,又有几个是真正出身寒门?
  想要通过自己的引导催生出一个新兴的阶级,在李天看完这些工坊的模式之后,这个念头算是彻底的断了。
  其实不光是这几个工坊是这样,其他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坊其实都是这样。
  几千年来形成的惯性,不是他随便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虽然对现有的工坊很失望,可是李天并没有打算放弃。
  “既然,现有的模式达不到催生新兴阶级的作用,那就让自己开办几个工坊,让他们在其中萌芽吧!”
  想到这里,李天也不再耽搁浪费时间。
  上了马车之后,直接发话,
  “走去天工院。”
  王福和江保此时还都不太明白,李天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见他在这边兜了一圈,什么都没做,心里都是很纳闷。
  不过李天此刻不愿多说,他们也不敢多问,只能闷头跟着李天到处奔波。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位于王恭厂附近的天工院。
  天工院在杨荣这个内阁大学士和周镇这样的能臣干吏的带领下,很快就进入了正轨。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不过他们目前手中只有一个水泥一个项目,为了保密,周镇并没有安排更多的人参与进去。
  所以这些被从各地召集而来的能工巧匠,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很闲。
  见到李天的到来,周镇很是兴奋的和他介绍了水泥研究的进度。
  只不过李天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水泥,而是为了别的,听他简单介绍了几句之后,就打断了他的话。


第237章 火柴,肥皂
  “陛下,至多再有半个月,水泥的最好配方,臣就能找出来。
  而且天工局负责督建的几个水泥工坊也都开始建造,年底之前。
  臣有信心,仅是京城一地,水泥的月产量有望达到五千担。”
  五千担听起来是很大一个数字,但考虑到,水泥的重量,其实也并没多少。
  换算成吨也不过是二百五十吨而已。
  这点东西,放到后世建造一座桥,恐怕都不够,不过放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这还只是第一批。
  在工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运输能力上也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产量其实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但李天今天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想要让天工院帮他研究出几种适合大规模使用工人,适合开办工厂的东西出来。
  关于到底用什么东西来发展第一批工人阶级,李天也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的。
  工业革命的诱因有众多的说法。
  但大多的说法都指向了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
  也就是从所谓的珍妮纺织机诞生开始的。
  工业时代的开端,大抵也可以算到纺织兴起的头上。
  李天原本也是打算,花费点时间,将这玩意给弄出来。
  但他考虑到,北方并不是纱和棉的主要产地,而且此时的生丝价格正处在低谷之中。
  贸然费时费力的将大批蚕丝棉花弄到北方,若是卖不出价格,很有可能自己的计划就要搁浅了。
  所以他打算改变计划,暂时放弃这个诱人的东西。
  采用别的小商品,先试试水在说。
  他首先想到的东西,一个是火柴,一个是肥皂。
  这两个东西,不仅是日常的消耗品。
  而且对工艺的要求极低,取材也方便,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很容易找到。
  就拿火柴为例。
  火柴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白磷和硫磺。
  众所周知白磷的燃点极低,只有四十多度,只需要摩擦生热就能达到燃点。
  将白磷和硫化物辅以蜡油混合,就能制作出简易的火柴来。
  不管是白磷还是硫磺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普遍的被运用到医药领域。
  尤其是硫磺更是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寻找起来也很方便。
  而且火柴用料非常少,制作又简单,使用更是方便。
  一旦投入市场非常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能见到收益。
  再者就是肥皂。
  相比这个时代人所用的皂角,肥皂的去污能力更强,制作方法也更加的简单。
  只需要将烧碱在开水中溶解,然后加入猪油不断的搅拌。
  这个过程中诞生中,油脂就会逐渐的皂化,而皂化后的油脂就是肥皂。
  这两种东西,都是非常容易就能做出实物,且能迅速被这个时代的大众接受的东西。
  所以李天就将这两种东西,作为自己扶植工人阶级第一阶段的主打商品。
  见周镇还是说个没完,李天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周院正,朕这次来,不是要问你水泥的进度的,而是有新的任务交给你的天工院去办。”
  说完,他立即拿起纸笔,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将火柴和肥皂的主要配方和制作流程写了出来。
  李天原本只是个小职员,本来他也是知道火柴和肥皂的制作方法的。
  但他闲暇的时候,也是读过不少穿越小说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作为穿越者的生财利器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