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中见李天脸色不是太好,虽然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但还是连忙回答道,
  “回禀陛下,工举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考试场地、考官、考题也都都已经齐备,只等正式开始了。”
  李天冷笑一声,
  “是吗,你们真的全都准备好了吗!”
  吴中不明所以,冷汗涔涔的道,
  “还请陛下明示,臣的确是按照陛下和杨大人的吩咐,准备好了一切,哪里还未准备好,臣的确是不知啊!”
  李天也分辨不出他是否有所保留,但见他一副不知情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喝道,
  “哼,朕问你,工举是如何宣传的,为何还有人未曾听到过这件事?”
  这下吴中更懵了,直接跪倒在地颤抖着道,
  “不敢欺瞒陛下,张榜告示贴在各处城门已有月余,每日还有工部的官吏在告示前讲解,并无一日怠惰,臣真是不知为何还有人未曾听闻啊。”
  听吴中的话,他大概也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心中也是叹息不已。
  这个时代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也就是张贴皇榜告示了。
  告示一般都是贴在城门口,以及热闹的街道上,每日还有人当众宣读,按理说也该知道的人,也都该知道了。
  可并不是什么人每天都会去城门口和热闹的街市去转悠的。
  有的人忙于生计,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甚至有的人,钉在一个地方几个月都会动弹一下,不知道告示上的事也很正常。
  再加上有些人天生就对皇榜之类的东西有所抵触,即便听到了相关的消息,也不会到处宣扬。
  这就导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知告示上的消息,即便是偶尔听到了那么几句,在得知和自己无关之后,也并未深究。
  李公辅估计就是在听说,工举是为天下匠人准备的科举之后,知道自己不是工匠身份之后,也就没深究下去,错过了报名的时间。
  吴中的确是做了他应该做的全部,某些人理解错了,其实也并不能怪到他的头上。
  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李天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算了,此事也不能怪你,你起来吧!”
  随即他又对杨荣等人问道到,
  “这次报名参加工举的人有多少?”
  杨荣作为天工院的院长,又是内阁大臣,对此事还是比较清楚的,他上前一步拱手道,
  “回禀陛下,到截止日期共有两千三百八十五人报名!”
  听到这个数据李天的脸不禁抽搐了两下。
  按照他对此时大明科举考试的录取数据来看,这点人数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大明的乡试录取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左右,按照中举人数在一千一到一千二上下,可以推算出,应试人数在两万到三万人。
  以科举通过率,也就是秀才录取比例在百分之十左右,可以推算出全国的生员大概在三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
  而天下工匠的人数大概也和这个数据差不多。
  但科举每年是录取八百到一千人,而工举虽然是第一年,但只有区区一两千人来参考。
  真正能被录用的,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相比其庞大的数量而言,这点人数实在是不够看。
  李天忍不住问道,恼怒的道,
  “为何人数如此的少,你们谁能给朕一个解释!”
  杨荣苦笑着说到,
  “陛下,报考人数不多,各中原因其实有很多啊!”
  “那就给朕一一说来!”
  不得已,杨荣只好详细讲给李天听,
  “工举第一年应试,天下人还不太清楚工举意味着什么,是最主要的原因。
  再者就是,工举自从张榜告知天下,才仅过去一个多月,有的考生即便得到了消息,去赶考,在时间上恐怕也有所不急,这也是其中之一。
  其次就是,天下在籍工匠都是有轮值的,也就是同一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工匠是在当值,根本就没时间来参加!”


第310章 报纸,大明日报
  听到这个解释,知道不是他们故意从中作梗,李天的怒气削了大半。
  但他也从杨荣的解释中听出了很多的问题。
  工匠的匠籍虽然在名义上已经被废除,可是工匠手里的活不是说马上就能干完的。
  再加上他们也要养家活口,所以即便得到消息也不可能立马就行动起来。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工匠们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积累下来的,识字认字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工举考试,多多少少会涉及到一些作答之类的考题的。
  不识字的他们,即便有真才实学,也是没勇气参加的。
  还有一点就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的重点也不是很清晰。
  李天弄工举考试的本意的确是想给天下有能力的工匠们,一个出路,但参加工举的人,并没有说就局限在工匠之人身上。
  秀才,举人,甚至是一个生员或者平头百姓,若是他们也有着百工方面的才学,李天对这类人也是求之不得。
  可是在宣传的时候,吴中他们搞错的重点,认为李天此举只是为了造福天下工匠,从而让工匠之外的人,误会了工举的含义。
  再加上皇榜的宣传力度实在有限,错失了很多人才,也是在情理之中。
  工匠们有手艺,却不识字这一点,李天也没有办法,即便他现在就开始倡导甚至强迫他们识字,短时间之内也是不可能见到什么成效的。
  唯有在宣传这块上他还能做些什么。
  于是他对众人说到,
  “今次工举报名已经截止,就算了。”
  听到李天这句话,不管是吴中,还是杨荣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可是李天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的心提了起来。
  “也许在你们看来,科举才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但在朕看来工举的重要性。
  一点都不比科举差,所以朕打算,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开展一次工举考试。”
  “那些工匠不是都有轮值吗,那好朕给他们充分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信还有人因为有活要忙离不开。”
  对于李天这个决定,掌管着天工院,又非常了解李天从不做没用之事的杨荣是举双手赞成。
  唯有吴中有些异议。
  他带着些忐忑的心情对李天说到,
  “陛下,每年两次的工举是不是太过频繁了,现在天下匠人的匠籍已经在逐步去除了,用不了明年春,就没有匠籍的存在了。
  他们都可以向普通百姓一样自由的选择应试,此举是不是……”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李天已经知道他接下来的话,于是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说到,
  “吴尚书不必多言了,朕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其他原因的,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中,工匠必将成为大明最闪耀的一群人,所需的数量也是极其巨大的。
  一年两次工举不光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更是为了让更多人明白匠人的存在对朝廷对整个大明的意义。”
  李天的解释索然有些笼统,可是不管杨士奇等人还是吴中,他们都是思危局的成员。
  听到李天提起未来几年的发展,他们顿时都明白了李天此话的意义。
  也就不再多言。
  杨荣更是激动地道,
  “陛下您是有什么新的打算吗,臣等定会全力配合陛下的决定。”
  李天表情还带着几分凝重,他在此时看出了,即将跨上快车道的大明所欠缺的东西。
  于是轻声说到,
  “大计划,朕的确是有很多,但这还都不是目前迫切要做的。
  变革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掌握天下口舌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双目放光的对众人说到,
  “所以朕打算在邸报的基础上,开办一版大明日报!”
  听到日报这个词,众人顿时一愣,不过他们很快就从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上明白了李天所说的东西是什么。
  但他们也只是在字面上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却并清楚报纸的真正力量和含义。
  杨士奇思量再三最后,还是忍不住劝谏道,
  “陛下,传递邸报的驿站、驿马、驿卒,每年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税负,若是改成日报,每日传递,那朝廷的负担将会增大很多,还请陛下三思啊!”
  听完杨士奇的话,李天知道他们这是误解了日报的含义。
  轻笑了一下,给他们解释道,
  “朕所说的日报并不是士奇你们心中所想的那样。”
  “这日报不同于专门负责传递朝廷各种文书的邸报,它不是面向各地官员的,而是面向全部百姓的。”
  “当然,朕也没打算,第一步就将这种东西传遍天下,可以现在京城搞个试点,先试试水。”
  听到李天这么说,杨士奇等人顿时大大的松了口气。
  要知道朝廷每年为了养活这些传递文书的驿站,每年差不多要花费一百多甚至两百万两银子。
  若是这个所谓的日报,每天都要向天下各地发送,就算驿站再增设三五倍的驿马驿卒估计都是不够用了。
  这样一来,花销将直线上升,每年都要耗费上千万两银子,可不是此时的大明能承担的起的。
  见到众人的脸色都很奇怪。
  李天也知道他们是在为什么担忧,于是接着说到,
  “朕知道你们担心朕此举可能会消耗大量的税负,可朕要是和你们说,朕办这个日报不仅不会赔钱,还能赚钱,你们应该就不会有此担忧了吧!”
  杨士奇奇怪的道,
  “陛下,莫要拿老臣等说笑,为了向天下各州府传递邸报,朝廷一年要花费多少银子,老臣可是一清二楚的。
  这面向平民百姓的东西,数量恐怕要远多于邸报的数量,怎么可能会不赔钱呢。”
  李天摇头苦笑道,
  “士奇啊,枉你当了这么久的首辅了,你给朕说说,朕何时说过大话!”
  杨士奇老脸一红,尴尬的道,
  “陛下所言,大多都能成真,是老臣糊涂了,老臣只是一时间弄不到这其中门道还请陛下释疑!”
  “在给你解释之前,朕想问你们一下,你们认为什么东西对经商之人最为重要。”


第311章 筹备
  杨士奇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说道,
  “经商自然是以诚信为本,这是千古不变的理念,陛下此问,着实让老臣糊涂了。”
  李天淡淡一笑,轻摇头道,
  “士奇,你这个回答倒也不算错,却并未说道点子上,你说的只是为商之道,看得的只是内在因素,并未看到外在的因素啊!”
  杨士奇等人听到李天这个新奇的说法,都是微微一愣,杨荣更是像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好奇宝宝一样问道,
  “还请给臣等详细说说,何为外在因素!”
  李天的前世不是什么成功的商人,自然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
  可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各种软件中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讲坛,讲座什么的。
  他多少也是能胡诌两句的。
  “经商首重诚信,自然是存在的根本,可是一家商铺的生意好坏,却并不一定都是受到诚信的影响。
  朕所说的外在因素,其实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虽未外在因素,其实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商品的质量,第二就是地段的选择,第三就是宣传。”
  “其他两样,朕不必多说了,就单单说说这个宣传。”
  “在朕看来,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
  一个酒家的即便酒水真的好,若是没有酒客们的口口相传,那引来的也不过区区几个回头客而已。”
  “所谓口口相传其实就是宣传的一种。”
  “但这只是宣传之中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
  “而朕所说的日报,是面向全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和普通百姓的,即便做不到全城覆盖,但想要让全城三成以上的人都看到还是很轻松的。”
  “若是朕在日报之中,赞扬某个隐藏在深巷之中的酒肆一句,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瞬间记住这家原本不起眼的酒肆!”
  说到这里,杨荣仿佛瞬间名来了什么,惊喜的道,
  “难不成陛下是打算,收取那些想要替自己宣扬的店铺的钱财,来解决日报的经费问题。”
  “子荣你猜的不错,朕正是有着打算。”
  杨士奇这时又问道,
  “可是这样一来,陛下所说的日报,岂不是都会被这些商贾的叫卖消息给占据,那陛下还如何用这东西掌握天下口舌咽喉呢。”
  “这有何难,日报不同与邸报,可以随意的排版啊,咱们可以将日报分为正版和副板,正版上说朝廷每天发生的大事,副板则是用来给那些商贾做宣传。
  一举两得互不耽误,有什么不好。”
  杨士奇等人看着李天此刻满面红光的意气风发的样子,心里都不仅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陛下最近莫不是掉进了钱眼里了吧,怎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