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有意要和匠人们闲聊几句,瞪了瞪眼,不容拒绝道:
  “你操心那么多干啥,去给朕盛一碗便是,要是有御史弹劾你,朕留中不发。”
  皇命不可违,周镇瞥了眼正吸溜面条的匠人们,只得命人去一个碗过来,给李天从破旧的木盆里盛了一碗出来。
  端着面条打发走了周镇,李天嘴角一咧,毫无形象的盘腿坐到了地上,伸着脖子笑道:
  “哥几个儿都啥时候来的啊?”
  匠人们虽然木讷,但也看到了周镇先前对李天毕恭毕敬的样子,赶忙起身回话道:
  “回这位老爷的话,小人们来了两天半了。”
  “诶诶诶,都坐下,我不是什么老爷,我就是个没中举的破落秀才。”李天抄起筷子,呲溜一大口面条吸入嘴中,边嚼边说道。
  见李天吸溜起面条的样子极为熟练,工匠们心里放松了不少。
  不过秀才也是读书人,跟他们这些匠人比那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工匠们仍旧不敢和李天攀谈。
  嚼着劲头十足咸的发苦的黄酱面,李天强迫自己咽下,装模作样的舔了舔嘴唇道:
  “嘿,这黄酱面可真香。”
  “那是,这可是我婆娘用细盐腌出来的黄酱,不香那就怪了。”一名憨厚的木匠经不住夸,呵呵笑着接过了李天的话茬。
  终于有个人愿意跟自己说话,李天赶忙把咸的发苦的筷子从嘴中抽出来,换了个更随意的姿势道:
  “大哥是城里哪一坊的?”
  李天一声大哥和工匠们的关系顿时拉近不少,毕竟秀才都叫他们这些匠人大哥了,他们哪能还不识趣。
  憨厚木匠闻言咧嘴一笑,一声咦拉得老长道:
  “兄弟你可真会开玩笑,你看我像能住城里的人吗?我是外城宣北坊的。”
  “哈哈哈,我那不是看嫂嫂的手艺好,以为嫂嫂在城里卖酱发财么。”
  李天顺杆就爬,幽默的话语引的工匠们皆是扯着嗓子大笑。
  不过大笑归大笑,憨厚木匠也不敢开李天玩笑,他虽然没穿过李天身上的锻袍,也知道肯定不是便宜货,挠了挠头道:
  “兄弟真会说话,我那婆娘没事给我缝缝裤衩子还行,哪有在城里做买卖的本事。”
  “用嘴封还是用针封啊。”
  不知是谁开了一句黄腔,一众工匠们又是拍着大腿笑的前仰后合。
  李天刚开始还没听懂,随即琢磨过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用嘴封还是用针缝,开车的本事果然和什么时代没有关系。
  慢慢和工匠们打成一片,李天也放开了许多,看向一名年纪稍大些的匠人道:
  “齐大哥,你们为啥要来这工地做活啊,朝廷又不给工钱。”


第90章 火药工厂
  被李天喊作齐大哥的匠人两眼一翻,看李天宛如看智障儿童般道:
  “还能为啥,为了以后娃娃们能出人头地,你还是个秀才哩,咋连这都不懂?”
  李天有心看看匠人们对天工院到底抱有多大的期望,故意唱了个反调道:
  “出人头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啥时候不念书也能出人头地了,齐大哥你跟我说笑呢吧。”
  “开个球哩玩笑,这工地建的是大学堂,以后俺孙子学了俺的手艺来这儿上学,学成了就能做官。”
  说起做官,匠人两眼都泛着光亮,回过神来看向李天道:
  “你这个秀才,该不是来捣乱哩吧,皇帝老爷都发话要让我们匠户做官,你个秀才咋会不知道。”
  匠人这话一出口,其余工匠也都拉下了脸,以为李天真是来捣乱的,把装满黄酱面的碗往李天手里一塞,便七嘴八舌的催促李天离开。
  李天脸上挂着淡笑,也不动怒,任由工匠们推搡着自己,把自己推出老远。
  端着只吃了两口的黄酱面出了工地,一直候着的周镇赶忙凑上来给李天掸土,顺手接过面碗道:
  “陛下何故要去和一群匠人打交道,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微臣怎么跟天下百姓交代。”
  任由周镇掸着土,回想着匠人们先前所说的种种,李天轻笑出了声,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口气道:
  “不亲自听听百姓们怎么说,又怎么知道百姓们怎么想。周镇啊,百姓们对这天工院可是满心的憧憬,你记得告诉杨荣,切不可使百姓们寒心。”
  “杨院长每日都会来福采坊,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把话带到。”
  转过身让周镇掸着背上的土,李天放眼又看向了热火朝天的工地,眼角有些湿润。
  朝廷一纸政令,天工院连八字都没一撇,这些质朴的匠人便纷纷赶来帮工,他怎能辜负这么纯真的百姓。
  正琢磨着要怎么给工匠们发些福利,李天却听见杨荣的声音从从大老远传来。
  一路小跑着到了李天身后,杨荣脸色一正,躬身拱礼道:
  “微臣不知陛下私服来访,未能接驾,还请陛下恕罪。”
  转过身看着脸皮又黑了几分的杨荣,李天有些忍俊不禁。杨荣对天工院倒还真是上心,一天不在工地日头底下待两个时辰,可晒不出这么健康的肤色。
  示意杨荣起身,李天指了指身后热火朝天的工地道:
  “子荣,从明日起不要再让匠人们白干了,凡是来帮工的匠人,以后每日每天八百文钱,就从朕的内库里出。”
  “八百文?”杨荣还没来及应话,周镇先惊呼出了声道:
  “陛下,广渠门外运河上扛大包的力夫一日也就两百文钱,给来帮工的匠人们八百文钱,是不是太多了些?”
  “多?”李天莞尔一笑,迷起了双眼淡淡道:
  “周镇,你信不信我大明以后还有一日工钱十两银子的匠人。”
  一日十两,周镇闻言吃惊的目瞪口呆,嘴巴长的老大,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杨荣知道周镇是个办实事的干吏,也不在意周镇的失礼之举,恭声道:
  “陛下放心,微臣一会儿就着手安排。”
  “恩。”李天点了点头,瞥了眼不远处的高墙,知道那就是大明的火药工厂,沉声道:
  “子荣,朕轻易不出宫一回,陪朕去王恭厂转转。”
  天工院的工地就在王恭厂边上,李天和杨荣二人走了没两步,便到了王恭厂正门。
  王恭厂也被称作火药局,是大明级别最高的兵工厂之一,与兵部军器营,亲军武功三卫,还有宫中兵仗局一样,代表了大明在军事上的最高技术。
  王恭厂的防卫极为严密,李天二人刚走到正门正欲靠近,高墙之上角楼中的守卫便大声警告起来。
  杨荣见状赶忙从腰间取下金印,高举过头顶道:
  “本阁有要事前来,王恭厂守备太监何在?”
  守卫见杨荣一身绯红官袍,又有紫纹金印,不敢耽误,赶忙命人去厂内通传。
  不多时,得知谨身殿大学士亲自驾到的王恭厂守备太监梁许,便赶忙亲自出厂迎接。
  可等出了厂门,梁许这才发现来的不仅仅是阁老,惶然跪地道:
  “老奴不知陛下驾临,还请陛下恕罪。”
  李天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打量了两眼梁许道: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以前好像也是尚宝监的人?”
  做太监的最怕皇上记不住自己,梁许闻言赶忙点头道:
  “对对对,陛下记得没错。老奴当年就是跟着郑总管在尚宝监伺候先帝,后来郑总管见老奴办事还算妥帖,就给先帝推荐了老奴,让老奴给陛下照看着王恭厂。”
  “马大忠跟你什么关系?”由梁许引着进了王恭厂内部,李天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四周,随口问道。
  阳武候薛禄弹劾南京守备太监马大忠贪墨空饷一事,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闹得沸沸扬扬,梁许早就预料到皇上会问,赶忙恭声应道:
  “回陛下的话,当时尚宝监有两个少监,左少监是马公公,右少监就是老奴。”
  李天闻言心中了然,不再多问,看着王恭厂内四处可见的水缸道:
  “除了这些随处可见的大水缸,王恭厂可还有其他防备失火的手段?”
  梁许一个太监能负责大明的火药工厂,其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说,听得李天问话,赶忙尊声回话道:
  “回陛下的话,王恭厂现每日可造黑火药四千斤,库房常备黑火药六百万斤。
  库房的火药都存在地下,以铁门分割成大大小小统共一千余个小库,平日里基本无人靠近,至于每日新造火药,一经造出便会送往兵部军器营。”
  虽然李天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听到自己脚下现在放着上百万斤的火药,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这他妈要是炸了,怕是崩的魂都找不着。
  跟着梁许上了观看火药制备过程的高脚楼,李天稍微松了口气。


第91章 小小铁片
  扶着高脚楼的外墙墙垛,李天往前探了探身子,眯着眼穿过透气窗朝火药厂里头看去。
  制备火药的地方没有明火,火药厂的日常照明全靠天光,这会儿晌午刚过,倒也能看个几分清楚。
  火药厂里,光着膀子一身腱肉抖擞的工人们正忙个不停,只见他们熟练的将成袋的硝石木炭磨成细粉,然后用桐油和蜡油打湿,放置在一旁静等晾干。
  另一边,也有几十个工人在用滚石磨着炭粉,重复着桐油和蜡油的包裹工艺。
  李天看的心中很是吃惊,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药配方虽然流传甚广,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明朝居然就有了磨粉后二次颗粒化加工的技术。
  颗粒硬化后的火药,可比磨粉简单提纯的火药威力大得多,若是再掺进去些铁片,那跟后世的破片手雷基本没什么两样。
  收回目光,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李天转脸看向梁许道:
  “这裹上桐油和蜡油的技艺,可是早就有了?”
  梁许闻言一怔,没想到皇上居然对火药制备也略知一二,赶忙收起心中那点小聪明:
  “回陛下的话,裹油技艺在宋时就已十分成熟,后来虽多有改进,但都是些细枝末节。”
  “恩。”李天点了点头,舔着嘴唇道:
  “王恭厂有没有考虑过往火药中加些铁片之类的东西?”
  梁许守备王恭厂也有五六年了,对火药制备的工艺早已烂熟于心,说是半个火药专家也不为过。
  听到李天所言,登时变了脸色,脑海中已然浮现出铁片漫天炸裂的画面。
  一旁的杨荣虽是文臣,但也能想象到火药中加入铁片后的威力,眼神猛然一缩,掌中沁出了些许细汗。
  “陛下,此法有伤天和,还望陛下三思。”
  李天哼笑了两声,并未理会杨荣,神色微凛着看向梁许道:
  “马上找些能手试一试,两天之内告诉朕此法到底能不能行。”
  “陛下,往火药中掺携铁片算不上更改配方,自然是能行的,但。。。但是不是太过狠辣了,老奴担心有损阴德。”
  杨荣一个文臣说有伤天和李天还能理解,但梁许一个阉人也觉得狠辣,李天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不过李天并不在意,往火药里掺入铁片这不是什么划时代的发明,今日他不说,兵部军匠也早晚会发现的。
  移步准备下楼,摇了摇头,李天不置可否道:
  “这些话你们不要跟朕说,去跟朝中武将说去,去跟战死沙场的那些将士说去。”
  杨荣和梁许闻言脸色一滞,顿时无话可说。
  军中那些将军若是知道此法,只会高兴的跳起来,哪管什么天和阴德。
  下了高脚楼,李天继续朝王恭厂里头走着,一路上仍有随处可见的水缸,但守卫已然又严密了一个级别。
  知道前面不远就是王恭厂的火药库,李天挥手叫来梁许道:
  “王恭厂火药局现在是归工部管吧,朕想给火药局挪挪地方,你有什么提议没有?”
  梁许侍候了朱棣十几年,早就练就一身揣摩帝心的本领,明白皇上绝不是随口问问,赶忙作出一副深思熟虑的姿态来:
  “王恭厂关乎军事,挂在工部下面确实有几分违和,要老奴说,不如直接将王恭厂划入宫内或者兵部也行。”
  见梁许说完眼珠子就在自己脸上没离开过,李天不由得哼哧一笑,梁许打的什么主意他再清楚不过,不就是想重回内廷吗。
  又穿过一道由数十位兵丁把守的防线,李天放慢了脚步,出声道:
  “划到宫里你是不用想了,宫里兵仗局和亲军的武功三卫一样,都是打造兵器铠甲的衙门,和火药八竿子也打不着。”
  兵仗局和武功三卫都被排除,梁许再傻也明白了王恭厂的去处,想到军中那群莽夫,不由得面露苦笑道:
  “陛下可是要将王恭厂挪到兵部去,兵部军器营铸造火铳铁筒,倒是和王恭厂相得益彰的很。”
  “怎么?朕看你好像不怎么愿意划到兵部。”
  “倒也不是不愿。”梁许整了整神情,让自己看上去尽量如常道:
  “只是军器营的那帮家伙仗着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