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一语既出,杨士奇等人有些意外,皇上怎么对保定侯如此厌恶。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宜拟旨,不如让内廷去传口谕如何?”
  实在不想把罚银这种东西写到圣旨上,任瑾沉吟少许,斟酌着措辞道。
  点了点头,随口一应,李天懒得再讨论孟贤英,转而看向杨士奇说起正事:
  “士奇,你可还记得朕曾与你说过的驰道一事?”
  雨水不侵,经年不烂,杨士奇这辈子也忘不了李天当时描绘的景象。
  瞥了眼本没有资格来内阁的周镇,杨士奇心神急转,精神一振,有些不敢置信道:
  “老臣自然没忘,敢问陛下为何突然说起此事?”
  李天本来还想好好装个逼,但见杨士奇把话都递到了眼前,也只能暗道句可惜,敲着桌案给周镇使了个眼色。
  周镇心领神会,两手一拱,起身看向杨士奇和任瑾,言简意赅的将水泥一事陈述了一遍。
  铁锤?火星子?堪比坚石?
  听着周镇口中天方夜谭般的水泥神物,杨士奇和任瑾二人惊讶的下巴几乎都要掉在地上。
  皇上秘密设立思危局那天所描述的盛世宏景,他们可都还历历在目。
  当时虽然都感动的热泪盈眶,但谁也没想过美梦成真,可眼下算怎么回事,雨水不侵经年不烂的驰道居然成真了?
  杨士奇任瑾二人满脸的不可思议,李天看着眼里乐在心里,摆手示意周镇老实回去坐着,怡然自得道:
  “无妨,不着急,等一会儿都到齐了,朕让周镇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杨士奇最近不但要操心新设的司法衙门,还要担心儿子,心中虽惊诧不已,但并没有那么着急。
  任瑾就不行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什么万里驰道,百丈高楼,见皇上还要卖关子,急切难忍道:
  “陛下,老臣好奇的心里直痒痒,您就让周侍郎告诉微臣吧。”
  “那哪行,周镇怎么说也是堂堂工部侍郎,朕怎能让其反复言说。”乐呵呵看着任瑾,李天笑颜道。
  “陛下,任阁老若是真想知道,微臣可以先说一遍。”
  “有你什么事,喝好你的茶。”周镇这个小没良心的居然敢拆自己台,李天两眼一翻,没好气道。
  周镇闻言只得看向任瑾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没办法。
  抿着内阁独有的祁连红茶,李天心情舒畅,很是悠然,堂堂一殿大学士,内阁阁老急的上蹿下跳的场面可不多见。
  “陛下,微臣真想知道,您就让周侍郎与微臣多言几句吧。”
  “宗于,你好歹也是朕的一殿大学士,如此急切如三岁孩童,可是有损你的威望。”
  “微臣在陛下面前还讲什么威望,损了就损……”任瑾话说半截,只听房门一声轻响,黄准和吴中同时走了进来。
  任瑾见状脸色一喜,赶忙拽着二人落座,亲自给倒上了茶:
  “吴尚书,水泥一事本阁好奇的紧呐,你可与本阁详细说说?”
  水泥?
  吴尚书一头雾水,他只知道周镇天天烧石灰,这个水泥又是什么。
  一看吴中面露困惑,任瑾便明白了,拱手一礼不再赘言,朝李天告罪一声,撅着屁股出了后阁。
  “元辅,任阁老今日这是怎么了。”满屋子都是老熟人,黄准十分放松,看向杨士奇问道。
  杨士奇摆了摆手,很是忍俊不禁:“不可说,不可说啊。”
  黄准挠了挠头,不明白发生了何事,抬眼见皇上也是一副憋笑的样子,心中更是愈发困惑。
  “陛下,杨阁老到了。”
  “任宗于,不要再拽老夫的袖子了,要破了,要破了。”


第148章 内阁阁议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桂树飘香,空气宜人。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八的后阁中,君与臣正商议着一件足以改变天下的大事。
  李天高居上位,八张油润光亮的檀木靠椅分列两排,左边坐着以杨士奇为首的四位阁老,右边坐着以工部尚书吴中为首的周镇二人。
  皇帝亲自主持,四位阁老一位部堂出席列位。
  如此高规格的阁议,饶是周镇已是三品大员,也只觉得手心发汗,两股颤颤。
  环顾众臣,李天含笑着点了点头,随手放下手中杯盏,清了清嗓子看向周镇:
  “周侍郎,该来的都来了,可以说了。”
  “微臣遵旨。”
  拱手一应,周镇板正的站起了身,看向一圈大佬,开始深入浅出的将水泥一事娓娓道来。
  水泥这玩意古今未有,所有人都陌生的很,周镇说的十分仔细,杨士奇等人也听的很是认真,听到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时不时的发问两句。
  “诸位阁老,水泥此物夺天地之造化,使凡人可比肩天工,日后必将影响我大明方方面面,基本就是如此了。”
  周镇回身落座,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空气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些许粗厚的呼吸声。
  坐在上位哒哒敲着桌案,李天也不着急,眼角含笑,静静自己的这些左膀右臂慢慢消化。
  时间一晃而过小半刻,众人总算收拾好了情绪,杨士奇身为内阁首辅,率先拱手发言:
  “陛下,以老臣愚见,水泥此物比必须牢牢握在朝廷手中,万万不可泄之于外。”
  架桥修路,堤坝高楼听上去一片花团锦簇,确实诱人的很。但在杨士奇看来,水泥这玩意在军事边防的用途,那才叫一个可怕。
  木寨不如土堡,土堡不如筑城,满朝文武众所周知。可朝廷要在边疆建一座石头城,动辄便要征发民夫数万。
  开采,加工,运料,筑城,工期往往至少一年半,甚至更久。
  但若是使上这水泥,一切便会截然不同。
  朝廷可在京城烧好熟料后再运送出外,到了地方就地取材,拌上砂石灰浆,按照周镇所说,连半个月都要不了就能凝固成型。
  区区半月,一座坚不可摧的石头城便能拔地而起,如此神速,让杨士奇可谓是又喜又怕。
  他喜的是有了水泥,大明边疆便可永享安宁。至于怕的,则是烧制水泥的法子泄露,让那些北虏异族学去。
  杨士奇心中滔滔所想虽然并未明说,但今个儿这内阁中,坐的都是聪明人,杨士奇一说不可泄露于外,众人便都了然于胸。
  杨士奇一脸复杂的神情李天看在眼里,但李天并不打算揉碎了给杨士奇解释。
  要知道发展技术就需要银子,银子从何而来?得从大明六千万百姓的市场中而来。这么大的市场想捂着被子吃独户,根本不可能。
  “士奇不必忧心,朕心中自有计较。”随便给杨士奇喂了颗没味儿的定心丸,李天环顾一干重臣,沉声道:
  “今日朕召尔等前来,为的不是将水泥攥在手里,而是想让你们集思广益,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水泥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李天此话一出,算是给这次阁议定了调子。
  杨士奇闻言面色一暗,心知自己起错了话头,赶忙端起茶盏小口抿茶,掩饰尴尬,不再搭茬。
  “陛下,先前老臣听闻周侍郎所言,知晓这水泥要用大量石灰岩和铁矿黏土。
  老臣请议,工部应立即着手查明京师附近矿产,同时增设人手,提前部署勘明天下矿产一事。”
  这次出声的是次辅杨荣,杨荣的话一语中的,李天很是满意,微微颔首表示肯定,看向了吴中道:
  “吴尚书,杨阁老所言,你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杨阁老所言臣深以为同,但依臣之见,此事单单是我工部操持还不够,还需陛下派出一军兵马协同。”
  先是对杨荣的话表示赞同,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吴中这么一番官场老油子的操作,让李天很是不由侧目。
  摆了摆手,示意吴中回身落座,李天转脸看向一直没作声的黄准几人道:
  “仲常,宗于,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陛下,杨阁老和吴尚书所言很是周全,微臣没什么要补充了。”
  “微臣也是。”
  李天不嫌麻烦的向黄准任瑾发问,并非杨荣和吴中的话真就有什么纰漏,主要还是照顾一下两人的面子,阁老的颜面,还是很重要的。
  点头示意,李天没有再问周镇,周镇虽然也是三品大员,但这种程度的阁议,他还不够格给杨荣补充发言。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就听旨吧。”
  话音落地,杨士奇领着头闻声而起,一干重臣皆是身子微躬,静候旨意。
  “吴中,朕知道工部已有营缮,都水,虞衡,屯田四司。从今日起工部再加一司,就叫水泥司,你亲自担任郎中,专门署理水泥一事。”
  “微臣接旨。”
  第一道旨意言罢,李天顿了一顿,环视众人一圈,慢条斯理继续道:
  “周镇身为工部左侍郎,最近却在一直帮朕督造水泥,工部侍郎一职,显然已经不太适合。
  水泥朕本意是要在天工院烧制,但因天工院还未建成,才不得不将就在了天工局衙门,子荣。”
  “老臣在。”杨荣立即应声道。
  “天工院属吏你调派的如何了,副院长一职可还有空缺?”
  “陛下恕罪,天工院属官眼下多是工部主事等兼任,老臣还未调一人。”
  听见杨荣这话,李天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是出现人才短缺了啊。
  不过还好工举考试马上就会开始,撑过这段时间情况应该会改善不少,眉头舒展,不再思索,李天恩了一声,点了点头:
  “那正好,从今日起周镇就调任天工院,任副院长一职吧。”
  天工院是三品衙门,院长正三品,副院长自然只有从三品,但周镇毫不在意掉了半级,闻言脸色欣喜的当即拜倒在地: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


第149章 高温锻炉
  把周镇从工部挪到天工院后,李天转脸看向黄准,语气坚定道:
  “仲常,眼下天工局烧制的水泥虽然能用,但还不是最终成品。
  朕已交代周镇,接下来全力试验配比,近日天工局花费必然剧增,你那边上点心,别让周镇为银子一事发愁。”
  “陛下放心,户改之法实行二十日,内城四十五万百姓已尽数绘制完成,户改局账目上除去开支,还有余银一百五十万两之巨。”
  黄准是户改局局长不假,但内阁这一摊子也从未落下,内阁几位阁老对户改局的账目一直很清楚。
  而李天虽然最近没有与黄准君臣密谈,但也一直从江保口中关注着户改之法。
  唯有吴中和周镇,是第一次听到户改局的账目。
  一百五十万两几个字传入耳中,吴中和周镇顿时瞪大了双眼,就如同杨士奇等人先前听到水泥般,嘶哈嘶哈倒吸着凉气。
  最近一直负责烧制水泥的周镇,更是有些汗颜的擦了擦脑门,亏他还担心户改局银钱不够,原来户改局已经富裕到了这种地步啊。
  周镇汗颜的表情落入黄准眼中,黄准抿嘴一笑,极少见的呲了呲牙,一副暴发户的口气大大咧咧道:
  “周院长,户改局现在一日可入白银七八万两,你敞开膀子花就是了。”
  “阁老仗义,下官感激不尽。”
  见黄局长还给周镇装上逼了,李天哼笑着撇了撇嘴,索性摆手让众人都坐下,看向周镇意味深长道:
  “周镇,天工局现在最大的开销一是建造煅烧炉,二是工钱薪俸。
  但既然黄局长都发话了,朕看你不如直接去城外选个地方,先把高温锻炉建起来。”
  几个破炉子能花多少银子,黄准毫不在乎的抿着嘴角,接过话茬看向周镇朗声道:
  “周院长,本阁说话算数,陛下说的高温锻炉,户改局先给你安排五百座。”
  天工局现在用的还是泥糊的砖石炉子,温度虽然也能勉强达到烧制水泥的要求,但得烧上百斤的石炭,着实浪费。
  周镇前两日得了李天指点,其实早就想换水泥条石的高温锻炉,眼下见黄大局长这么大方,当即深深一礼道:
  “下官万谢黄阁老鼎力相助。”
  看着黄准二人一来一回将此事定下,李天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向黄准嬉笑不已道:
  “仲常,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接下来户改之法你可得抓点紧了。”
  “陛下说笑,微臣操持户改之法已有……”正说着话,黄准突然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话头戛然而止,微抿着嘴道:
  “敢问陛下,烧制水泥所用的高温锻炉,要多少银子一座?”
  “不多不多,一座至多两千两银子。”悠哉摆着手,李天大笑不已。
  一座两千两,十座两万两,一百座二十万两,那五百做就是……一百万两!
  简单一算,算出了一百万两的花销,黄准幸甚至哉的笑脸顿时垮了,咽了口吐沫,不死心道:
  “陛下,微臣虽然不懂土木营建,但也知所谓的锻造炉,多是用砖石建造糯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