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女,都已经建了这么多了,再拆掉太麻烦了吧,而且在此处也就停留两三日时间,能住人就行了,何必这么多讲究。”
其中有一名黝黑精壮的大汉,终于忍不住出声说了一句,虽然神态恭敬,但语气间已经有了不满之意。
这位大汉,乃是东夷九族乐浪夷的族长满阳旭,乐浪夷在东夷九夷中师实力仅次于玄菟夷的一族。
“立营无小事,行军无小事!”
茯彩云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也是记载在那些兵书注释中的一句。
话声未落,几骑骏马急速驰进营中,马上是派在前方探路的游骑斥候,只见那几名斥候连滚带爬从马上下来,来到众人面前禀告道:
“前方三十里处,发现殷人大军!”
“看那旗号,应该是陈塘关的殷人军队来了!”
一时间,在场的东夷各族族长,大将甚至几位巫神们,人人面面相觑。
什么?
殷军出关了?
他们怎么敢出关?
就连茯彩云都觉得无比惊讶。
那个叫李靖的陈塘关总兵在搞什么鬼?以他陈塘关区区两三万人马,居然敢选择和自己打野战!
而终于反应过来的其他人,此时都纷纷大笑起来。
“那个殷人总兵是傻子吧!”
“居然敢出关,真是自己找死!”
“如此最好,不用攻城,倒是可以少死许多我们大夷儿郎!”
只是茯彩云的脸上,却微不可察地闪过一丝阴云。
“命一万人马布阵警戒,其余人立即重新扎营,我们渡河之际,绝不能被他们突袭!”
她当机下令道。
……
初春料峭的寒风从山坡上吹过,刚刚从土壤中钻出的几根新嫩绿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然后一只雪白的马蹄,踩踏在了它们的身上,将这几根不幸的新芽碾落如泥。
白马之上,是身披一袭红氅的李靖,望着远处正在匆忙渡河的大群东夷战士,嘴边露出了一抹微笑。
“李总兵,东夷人此时正在渡河,正是我军突击的最佳时刻,还请总兵立即下令,老夫愿为前锋!”
林宏厚策马来到他的身边,兴奋地请命道。
“不急,让将士们先在山坡下扎营休息。”
李靖随意地说了一句。
林宏厚微微一怔,接着连忙道:
“半渡而击,这可是大胜的良机啊!虽然我军两天赶了三百里路,将士们都颇为疲惫,但如此良机岂可放过,等东夷人反应过来,可就来不及了!”
“还请李总兵立即下令!”
因为焦急,这老将的声音变得有些大,几乎对着李靖在吼了。
李靖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林老将军,出发之前你不是答应本帅,此次随军出征,不对本帅军略提半句异言吗?”
“还是说你现在就想本帅派人将你送回陈塘关?”
林宏厚神情猛然一滞,一张老脸顿时涨得通红,只是却一句都不敢再说。
就在此时,只见远处河边的军营中,涌出了大批东夷战士,正对着他们这个方向,开始列阵防御。
“你看,来不及了。”
李靖笑着对林宏厚摊了摊手道,接着又点了点道:
“反应还算可以,也不知是不是那个女人在主事!”
“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郭宸也来到了小山坡上,不解地问道,因为他也和林弘厚一样,觉得此时是突袭的最好时机。
既然你要野战,好,老子陪你打野战,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你又不打,着算怎么回事?
“没什么,就是想等东夷人全部都渡过河之后,再和他们打。”
李靖朝两人眨了眨眼道:
“免得就算我们打赢了,到时候他们又借口说我们偷袭,心不服口不服地就没意思了。”
说完之后,李靖独自策马下坡,将两人扔在了山坡上。
郭宸和林弘厚对视了一眼,郭宸对着林弘厚苦笑了一下道:
“老林啊,这次我和你意见一致,不过呢,我们这位大帅啊,在打仗这件事情上,我还没见过比他更厉害的人,所以虽然不明白,但我们最好还是乖乖听令行事吧!”
然后李靖麾下的军队,开始在山坡下扎营,数里外的东夷人倒是被他们弄得有些惊疑不定。
营地中的茯彩云听闻对面的殷军,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抢攻,而是开始扎营的时候,不禁走出了营地,看着远处的殷军沉默不语。
那个李靖,到底再弄什么鬼?
或者说,那人其实就是一个蠢货?
两日之后,十万东夷战士全部渡过了海河,而新的军营也按照茯彩云的吩咐重新建成。
这两天,李靖一直骑马在山坡上晃荡,注视着远处那营地中的东夷人的一举一动。
看到这一幕的郭宸,知道李靖是又在算了,虽然李靖一直是一副丝毫没将东夷人放在眼中的作派,但真要打仗的话,这家伙还是一丝不苟的。
想着冀州城下的那场战事,郭宸不禁有些同情起对面的东夷人起来。
等李靖算明白了,恐怕那些东夷人就没有还手余地了吧!
“有些古怪。”
不过看了两天之后,李靖突然跟郭宸说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古怪?”
“那边的扎营之法,有些古怪。”
李靖扔下这么一句没头没脑得话之后,就皱着眉头走了,似是在思索着一件极为疑难之事。
以至于郭宸硬生生在山坡上看了许久许久许久……
不告诉我是吧!
那我就自己看!我就不信我脑袋瓜子比你差这么多。
而在看了大半个晚上之后,还真被郭宸看出了一些玄机。
就是对面东夷人的扎营之法,他越看越觉得眼熟,然后再看看自家的军营。
咦?
怎么这么像!
当然,这件事情,连李靖自己都没有答案。
第三天,整顿完毕的东夷人,全体涌出了军营,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大军,朝着殷军这边席卷而来。
山坡之下,军营之外,殷军也已经列阵完毕。
大战一触即发。
李靖和郭宸,林弘厚等一众将领,策马立于山坡之上。
看着远处不断靠近的东夷大军中,那位醒目的白衣女子,郭宸眯了眯眼,接着问李靖道:
“我们怎么干?”
李靖平静地只说了两个字。
“硬干!”
第一百四十七章 硬干(下)
两方军队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东夷人这边,行进在最前方的,是一万名东屠族战士,人人举着四尺长的猎刀。
东屠族,人人都是天生的猎手,也都是天生的战士,若轮单人实力,向来都是东夷九族中最强大的一族。
所以茯彩云将他们放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一万东屠战士的身后,是一万名凫更夷战士,手持长弓,背负箭囊。
凫更夷的族人,最擅长箭术,因为他们的身上,流有上古大神后羿的血统,据说如今被保存在陈塘关中的那副乾坤弓震天箭,就是当年后羿射日用的弓箭。
这也是茯彩云当初第一个说服的夷族,因为当茯彩云表示要攻下陈塘关时,凫更族毫不犹豫就同意了会盟,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拿下陈塘关后,将乾坤弓震天箭还给他们。
而在队伍的两侧,各有五千名索家夷的游骑。
索家夷基本都生活在北疆之地,靠近北戎的大草原,他们的骑术,绝不逊色于北戎人。
这三万人,是茯彩云安排的前军,也是第一波攻击的主力,其他几族的战士,则跟在后方,看战况再决定出动哪一族战士。
对方只有两万余人,没必要十万大军一涌而上。
至于茯彩云自己,策马行进在队伍的中列,在那一万名凫更夷后方缓缓而行。
她的目光,此时正盯在几里开外的那个小山坡上,这点距离,对于一位地仙来说,自然能看得清晰无比。
茯彩云现在目光紧紧锁定的,是山坡上那个身骑白马,一袭红氅的中年男子。
这是茯彩云第二次见到这个男子?只是和第一次见到时?隐隐有些不同了。
茯彩云第一次见到这名位李靖的陈塘关总兵时,在她原先的印象中?是一个很平庸的中年男人?有些懦弱胆小,而且看着自己的那种眼神就像是在打什么歪主意?让茯彩云很是讨厌。
只是今天再见到这个李靖,却像是变了一个人般?白马红氅?身姿挺拔,满满的英武之气。
然后,她发现那个中年男子也正朝她望来,两人视线相触?那中年男子对她笑了一下。
笑容中是说不尽的轻松惬意?也有无尽的自信。
茯彩云玉容一冷,接着挥了挥手,前方东夷战士前进的速度蓦然加快了。
而在对面的山坡之下,殷军列阵而待,不过不像普通的军队般?列着整整齐齐的队形,而是以五人为一伍?分前后左右站定,再以六伍为一队?分散而列。
从上空望去,就像是平原上一朵朵散落的梅花。
这就是李靖让麾下军队新练的六如梅花阵。
而阵列中的兵卒?身上的装备也参差不齐?除了每人一个小盾和一把腰刀外?没一伍的兵卒都会各自配备不同的武器,或是枪戟,或是短弩,或是链锤。
当初李靖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求麾下兵卒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三种以上武器,经过这半年来的训练,几乎每个兵卒都达到了他的这个要求了。
……三里……
……二里……
……一里……
东夷大军中,茯彩云抽出了背后木剑,高高举起。
山坡上,李靖对郭宸说了一句。
“你去吧!”
郭宸驰马下坡,来到了大军之前,须发飞扬,宛如雄狮。
……一百丈……
……七十丈……
……五十丈……
……三十丈……
茯彩云猛然挥剑,最前方的一万东屠族战士猛然加速前冲,在他们后面的一万凫更族战士却停了下来,挽弓,搭箭。
三十丈,正是弓箭的最佳射程。
而在同时,山坡下的殷军也动了,郭宸拉下头盔的覆面,手中长枪挺直如龙,一声大吼,当先冲出。
而在他身后,殷军兵卒们同时猎豹般窜了出去,瞬间冲刺的速度,尽然毫不逊色于郭宸的奔马!
在李靖无比严苛的训练之下,这些兵卒的力量和速度,几乎已经达到了普通人族能够达到的极限。
三十丈的距离,东屠战士才刚刚跑出五六丈,而殷军后发却冲出了十丈,速度快了将近一倍。
后方的茯彩云,见到这一幕,眼瞳猛然一缩。
然后无数道弓弦声响,一万凫更族战士射出了自己手中的箭矢。
满天箭雨,朝着殷军的头顶倾洒而来。
“盾!”
郭宸口中一声暴喝,同时手中长枪一挥,方圆十丈内的箭矢顿时化为碎屑。
而在身后,两万名殷军兵卒在急速狂奔中,却同一时间举起了手中盾牌,护在头顶上方,盾牌与盾牌之间,严丝合缝。
箭雨落在盾牌上,响起一阵噗噗噗声,却没有一根箭矢能穿过盾阵。
茯彩云的眼瞳再次猛缩了一下。
这些兵卒的素质,太恐怖了,这样的军队到底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紧接着,两万殷军同时收盾,抽刀,疾冲的速度再次增加,眨眼间就冲到了东屠战士的身前,然后挥刀。
三十丈距离,本来足够善射的凫更族战士射出三轮箭雨,但最终却只射出了一轮,而且几乎没给殷军造成任何伤害,就被殷军冲到了阵前。
当数万人如怒潮般的对冲,在接敌的瞬间斩出的那一刀,就决定了一支军队是何其的强大。
李靖麾下的殷军,在冲入东夷军阵的那一瞬,就想是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插进了雪地之中,一捅而穿。
在东夷九族中,号称战力最强的东屠战士,当真正和李靖麾下的兵卒接触时,就像是一个个稻草人般被砍倒了。
不管是力量,速度,敏捷,还是兵卒之间的配合,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
殷军毫无阻碍地在东夷大军中突进,他们五人一伍的阵型依然没有丝毫散乱,或刀或枪,或弩或锤,娴熟无比地配合着,轻松屠杀着周围那些混乱而无序的东夷战士。
一边是久经训练的强军。
一边是仓促集合起来的乌合之众。
更别说单兵战力殷军也要远高于东夷大军。
这样的战斗没有任何悬念。
只是半盏热茶的时分,殷军就突破了动屠族的方阵,朝后方的凫更族方阵杀去。
一朵朵梅花,在大地上迅速地扩散开来,只是此时的梅花上,浸染了许多血意。
策马立在山坡上的李靖,平静地看着这一幕。
五名训练精良,配合默契的兵卒,在配备不同的兵器,组成一个个小杀阵,而伍与伍之间,队与队之间,同样遥相呼应,分进合击。
这就是六如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