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金霸主-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十七日和十月二十四日的两个周三,欧洲的国家队展开了第一阶段的比赛。

    如今的欧洲因为南斯拉夫还没有分裂,苏联没有解体,捷克斯洛伐克也没有分家,国家总数只有四十二个。

    今年由于上界冠军意大利直接进入决赛圈,原本有十三个出线名额的欧洲,如今共同竞争十二个出线名额。

    欧洲不像亚洲是以十强赛的赛制,而是将四十二个国家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头名直接出线。

    随后,八个小组的第二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再选出四个名额。

    瑞士队作为欧洲杯冠军,但是国际大赛积分不够,依旧只能排在第二档次。

    他们这个小组的一档是劲旅波兰,同时他们这个小组,也是唯二的六个国家队的小组,实力都不算太强。

    约纳斯虽然入选了国家队,但是伤势未愈,教练恩泽勒并没有让他出战。

    第一场比赛,瑞士对迎战弱旅卢森堡,轻松以三比一就取得了胜利。

    第二战,瑞士队客场挑战北爱尔兰,约纳斯没有随队出征,双方战成二比二。

    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有两个客场进球,瑞士队已经心满意足。

    不过,两场比赛都有失球,这越发显得约纳斯的重要性。

    约纳斯虽然没有上场,反而更受媒体推崇了。

    十月二十七日,周六,罗杰斯趁着股市休市,从奥地利回到了苏黎世。

    去奥地利的这两个月,罗杰斯成为了奥地利股市的救世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罗杰斯已经在奥地利的股市上投入了超过七亿美元。

    如今的奥地利股市几乎所有股票都是腰斩,不论投资什么股票的风险,看起来都不大。

    因为奥地利的实体经济其实都非常健康,之所以股市的变化如此之大,完全是受到了上个月在西德举行的六国第一次会谈的影响。

    与西德不同,奥地利在二战以后失去了所有港口,他们的经济完全依托西德。

    德国出口的商品,有不小一部分份额都属于奥地利的。

    眼见德国马克要升值,奥地利的出口就会受到巨大影响。德国还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奥地利已经开始崩溃了。

    这主要是奥地利本身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在被跟德国强制分开之后,他们就萎了。

    比如他们政府发行的货币先令,唯一挂靠的外汇就是德国马克。

    他们的工业受到德国的扶持,他们的货币受到德国的影响,而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远逊于德国,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负责风险控制的沃尔夫的手里,目前还留了五亿美元,随时准备继续抄底。

    而约纳斯交待的主要关注汽车,汽配公司的指令,也被他们认真履行了下来。

    目前,霍夫曼投行已经成为了十三家汽车行业公司的股东,而且正在跟奥地利政府洽谈,控股的可能性。

    奥地利百分之九十的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想要控制任何公司,都离不开政府的同意。

    黑金霸主p

    p黑金霸主56739dexhtlp


………………………………

第二零九章 要当爸爸了

    前世的约纳斯出生在八十年代,在他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蓝色工衣的自行车大军。

    他小时候经常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前杠上去幼儿园,听着爸爸妈妈聊着家长里短,对能买一辆摩托车充满了憧憬。

    那个时代,能够买一辆摩托车的风光,丝毫不下于后世开大奔的感觉。

    至于汽车,是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敢想的。

    因为对这个行业有兴趣,他也通过宝马公司了解了一些华夏如今的摩托车行业的发展。

    在解放初期,华夏的摩托车主要进口于苏联和捷克,五十年代,捷克的佳娃摩托车是军车,后来又进口了俄罗斯产的乌拉尔边三轮摩托车,成为了华夏摩托车的主流。

    实际上,苏联的摩托车技术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德国的技术,他们在二战胜利之后,几乎搬空了宝马。

    即便是从东德和捷克引进的摩托车技术,源头也是宝马。

    受苏联的影响,华夏的幸福摩托车,技术源头实际上也来自宝马。

    但是,宝马摩托车绝对不适合引进到华夏,因为他们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代,从六十年代开始,宝马摩托车已经走向了高档化。

    与宝马摩托车同样道理的还有KTM摩托车,这个来自奥地利的摩托车品牌在华夏声名不显,但是实际上,KTM摩托车一直是摩托车界的保时捷。

    他们专注生产性能车,售价也是普通摩托车的几倍。

    约纳斯最动心的是乔凡内妈妈比亚乔家族麾下的比亚乔摩托车,不过,比亚乔家族绝对不会放弃他们家族的主打产业。

    想要收购,那更是不可能的。

    比亚乔家族虽然比不上阿涅利家族,但是也是意大利的顶级家族,他们家族是世界上最早生产踏板摩托车的,在二战时期生产的摩托车,五十年后几乎都不落伍。

    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面骑的摩托车,就是比亚乔的“大黄蜂”摩托车,在罗马假日上映之后,一年的产销量达到了两百万辆。

    除了摩托车,比亚乔家族还有另一个拳头产品,那就是被誉为空中法拉利的比亚乔商务机。

    一家世界前三的摩托车工厂,一家有三个厂区,生产飞机的飞机厂,他们家族的实力远远不是现在的约纳斯能比的。

    即便约纳斯手里的现金比比亚乔家族更多,但是影响力差远了。

    宝马摩托车,KTM摩托车都不适合引进华夏,他们的售价昂贵,属于摩托车界的高档品牌。

    而这个时候想要进军华夏市场,只能选大众品牌,只有这样,售价才能降的下来。

    比亚乔的摩托车除了主品牌之外,还有韦士柏、吉列那、德比,古兹、阿普里亚等众多世界著名的摩托车品牌,其两轮机车产销量高居欧洲第1位。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产品线覆盖了从入门级别到奢华级别的所有等级。

    约纳斯想要将华夏作为自己的汽车基地,占领那里的市场,从八十年底就必须开始布局。

    等到九十年代,再进入就已经有些晚了。

    但是,在八十年代,按照他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想要在华夏国内盈利,非常艰难。

    因为这个时代的华夏,私人几乎不可能买得起汽车,光靠政府采购不可能盈利。

    在引进汽车厂家的同时,引进摩托车生产线,靠摩托车的盈利来反哺汽车厂,是前期维持生存的基础。

    在与施瓦奇,雨果,还有沃尔夫他们研究了整个计划之后,约纳斯决定通过乔凡内,跟比亚乔商议合作建厂的可能性。

    但是这样一来,比亚乔店大欺客,约纳斯就很难拿到这家合作公司的控制权。

    纵然霍夫曼家族与阿涅利家族关系莫逆,乔凡内也是约纳斯的好朋友,但是比亚乔是乔凡内的舅舅们控股。

    生意总归是生意。

    所以,约纳斯还在犹豫。

    反倒是罗杰斯提议道:“我们现在与比亚乔的谈判不能占据上风,是因为我们手里控制的产业还不够多。如果我们控制的企业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那个时候,就不用依靠比亚乔了。”

    约纳斯问道:“那如何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与品牌效应?”

    罗杰斯笑道:“我自己都有两辆宝马的摩托车,他们现在虽然主打高档摩托车,但是他们实际上拥有单杠发动机,双缸发动机的基础。

    华夏目前的经济还不发达,收入有限。对他们来说,现在追求的是从无到有,而不是从一到二。

    即便是宝马,KTM的淘汰技术,到了华夏,依旧属于领先技术。

    我们现在是要在华夏培养市场,占领市场,他们的淘汰技术我们容易到手,也能满足华夏的需求。

    只要我们聘请到好的管理者,又何须比亚乔的管理技术?”

    施瓦奇笑道:“约纳斯,你现在的思想走入了歧途,我们是要在华夏进行完整的产业布局,但是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拿出最好的技术。

    目前霍夫曼投行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我们需要的是首先奠定自己的加工和管理基础。

    所以,一切都应该以完善我们产业链为先,只有我们自己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不再受制于人,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

    约纳斯一想还真是,自己一直想着给华夏最好的,最完善的技术支持,但是却忘记了现在的华夏不是三十年以后的华夏。

    那个时候的华夏是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唯二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大国之一,不管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储备都有。

    但是现在,那里还一穷二白。

    自己已经考虑到了汽车行业的培育,市场的培育,想要用摩托车的盈利来弥补汽车行业。

    但是却没有想到,即便是摩托车,国内的技术也落后世界几十年。

    即便自己拿出最先进的技术,华夏一时半会也消化不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我想的太多了。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将主要精力放在控股更多的相关企业上。罗杰斯,这方面还需要你多费心了。”

    罗杰斯摇了摇头说道:“我对技术体系完全不懂,在管理方面也差强人意。虽然我能在投资方面出力,但是仍然需要你委派一个专业管理人员来负责这方面的事务。”

    约纳斯想到了乌尔苏拉,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件事交给我了。”

    从苏黎世回到琉森的家中,整个主宅又笼罩在一股浓郁的葡萄酒发酵味中。

    让约纳斯意外的是,不仅来帮忙酿酒的妈妈不在,就连奶奶也不在。

    约纳斯没有在意,拨通了远在利比亚的乌尔苏拉的酒店电话。

    在电话里,约纳斯向乌尔苏拉告知了如今在奥地利的收购进度,提出了想要让她提前进入霍夫曼投行工作的想法。

    乌尔苏拉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作为利益集团的主要联络人,她在利益集团有着广泛的人缘和不可替代性。

    她想要离开利益集团,可不是一封辞职信就能脱身而出的。她最少要培养出几个能接替她工作的接班人,才能离开。

    而新的联络人不可能有她的威信,即便是接替她的职务,也会耽搁不少事。

    不过,乌尔苏拉与里奇有着默契,即便是里奇,也不愿让乌尔苏拉这个女人,一辈子跟他们这些半黑不白的人纠缠在一起。

    所以,只要乌尔苏拉培养出接班人,就能离开西曼投资。

    挂了电话,约纳斯开始为自己做起了午饭,奇怪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去了哪里。

    而这个时候,艾米尔和汉娜,还有妮可,却在数百公里之外的蔚蓝海岸。

    时间进入十月底,没有的妮可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汉娜非常激动,不管她对妮可有再多心结,妮可如今有了霍夫曼家族的第四代,就是值得庆祝的事。

    这几天,汉娜一直在电话里与妮可商议着待孕期间的安排,双方经过一番讨论,汉娜没有争过妮可,同意了妮可到瑞士来生孩子的想法。

    不过,汉娜是不愿意妮可一直生活在瑞士的,妮可的存在,绝对是对德赫兹家族的侮辱。

    所以,生孩子这段时间,妮可会被安排在日内瓦湖北岸蒙特勒的一栋别墅里。

    这栋别墅是汉娜结婚之时家族的陪嫁,她一直不喜欢蒙特勒受到法国人过多影响的散漫,把这套房子租给了一家酒店集团。

    这座位于半山腰的古堡式别墅俯瞰着整个日内瓦湖,能清楚地看到湖对岸的法国。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座别墅被打造了成了一个高档私人酒店。

    妮可住在这里,不仅能避开德赫兹家族,也能方便约纳斯周末过来陪妮可。

    但是,除了安排妮可住在这里,她更主要的是给妮可买一套房子,作为对妮可的认可。

    而妮可选择了戛纳。

    埃米尔在费拉角圣让有一套别墅,那里是尼斯最美的半岛,可是妮可更喜欢戛纳,这里每年举行的电影节也让她觉得距离电影更近。

    然后,埃米尔留意了一番,选中了位于戛纳西郊花园区的一套别墅。

    这套别墅距离海边只有一百米,位于面海的山坡上,与维多利亚女王曾经买下的别墅毗邻,距离不远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的奢华别墅,现在的博物馆。

    由于有一条铁路隔开了别墅与沙滩,这里闹中取静,而且距离戛纳电影节的主会场电影宫,也只有不到一公里。

    妮可对这套别墅非常满意,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