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驰在里面反复表演话剧。让人想到,话剧确实非常锻炼演员。但喜剧之王里面周星驰经历非常坎坷,一直不受剧组待见,就是因为他演过火,太想要表现了。

    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太想要通过商业片和特效来证明自己,但由于太过火了,用力太过度,还没有摆脱以前拍片的思维拘束,所以,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非常明显。

    一个适合的导演,拍适合的题材,应该是收放自如的。

    英雄来看,张艺谋导演还在转型期,对商业大片,尤其是特效、历史题材的大片,还是能放不能收。能放,说明他能拍,能转型。不能收,说明经验还不足,暂时驾驭不住,需要多拍一些大片,才能适应的过来。

    当然了,我这么多话,不是说英雄不好,相反,它很好,不好的片子,我一分钟都看不下去,可能片头就忍不住退场了。英雄我看完了,鸡蛋里面挑骨头。顺便预言,它可能套打破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

    这一番批评的话说出口之后,张艺谋不免要忍不住在媒体上回应,表示,他老张混过的剧组,可能比小王看过的电影还要多,不用一个晚辈叫他怎么拍电影。况且,英雄票房大卖,已经证明了其成功。有观众说看不懂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当然了,原本张艺谋装逼也就算了,但由于王启年在媒体上的一番话,给很多批评声音壮了声势。

    一时间,有人批评张艺谋英雄理念太俗套,都21世纪了,还用80年代90年代中期武侠电影理念拍片。有人批评三个不同的说法,搞出三个不同故事,是很无聊的把戏。并不见得多有文化,反而搞的不伦不类。

    当然了,英雄的赞扬声音同样非常多,不少观众为里面的大场面所震撼。即使,融入了一些不太高明的故事和梗,但看在特效和场面宏大的份上,这部电影还是唬住大多数的观众。

    所以,英雄首日票房破2000万元人民币。首周票房更是打破了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记录,一周破亿票房,堪称是神话

    原本圈内预测英雄破亿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一周破亿元的票房,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一时之间,张艺谋春风得意,新画面公司老板张伟平也重新被圈内视为民营电影公司巨头。

    可以说,一部英雄改变了圈内的格局,让国内电影行业重新洗牌了

    无数人在议论,中国电影公司哪家强小伙伴公司,华谊兄弟还是新画面影业

    至于姗姗娱乐公司,虽然还被视为黑马公司,但由于成立时间太短,业绩也不稳定。所以,还未被视为圈内的霸主。sjgsf0916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片时代

    

英雄是一部现象级的大片,上映前五天取得8000万票房。之后一段时间,每天新增票房也是过千万元。

    一个星期票房就破亿,甚至打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票房记录。

    当然了,英雄毕竟是一部不太成熟的实验作品,并且创作理念也相对比较陈旧,理念至少落后了七八年。本质上,即使是现在拿去跟泰坦尼克号对比,依然还是有巨大差距的。

    所以,英雄一开始爆发出巨大的票房潜力,之后,几个星期的票房数据,就逐步的递减了。

    但即使如此,英雄依然是华语电影里程碑的作品如果写华语电影史,选一部2002年最具代表性的华语电影,那么,必然要选择张艺谋的英雄

    即使它不成熟,有很多缺陷。但优点也同样是压倒绝大多数的华语电影

    比如,王启年几年前的西游之大圣篇和江湖的特效,在英雄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即使江湖2,还有现在还未上映的海虎,光比特效和画面的话,是远远比不过英雄的

    英雄这部片子出炉之后,给与整个国产电影行业空前的信心。至少,对于国产亿元以上大片,开始信心十足

    对于电影院线而言,英雄上映期间,一个业绩好的大型院线,甚至一天收入二三十万元。而一天吸金几万元的影院,都是多不胜数。放映英雄的银幕,每天的效益很少有低于5000元的。全国各地1000多张电影银幕,在此期间,上座率就罕有低于五成的

    按照现在电影院上座率衡量,一成左右的上座率,就可以盈亏平衡。超过10的上座率,就可赚钱。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电影院,平均每日上座率连10都不到。

    不少的电影院,放好莱坞大片好歹还有一些人看,放一些国产片,如果不是特别牛逼的大导演和巨星的作品,整个电影院只有一两个看电影,都属常见。

    即使像张艺谋的以前的作品,上座率也没有英雄那么夸张。曾经大导演们,如果电影上映期间,每天有100万票房收入,已经算挺牛逼的了。

    而现在张艺谋的英雄直接把大导演的电影上映期间,票房数据提升了十倍

    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赚钱的

    无数的媒体,免费给英雄宣传

    许多看过和没看过英雄的观众,都在议论英雄

    在知名度和话题性而论,甚至,比泰坦尼克号上映期间还要受关注的多

    除此之外英雄在香港上映期间,除了无间道之外,也是大杀四方。周票房超过600万港元,比无间道的千万港元周票房要稍逊。

    至2003年1月,英雄在台湾上映,台北市首日票房711万新台币,成为台湾上映的华语电影中有史以来首映票房最高的一部。魔戒2和卧虎藏龙等等片子,票房对比英雄也显得有点逊色。

    在亚洲地区娱乐圈,英雄已经纷纷上头条。一时之间,张艺谋再度以票房成绩确定了他国际大导演的身份。

    至于王启年对张艺谋的评论,也被很多媒体认为是“酸溜溜”的妒忌。对此,王启年虽然不以为然,但实际上,他是真妒忌了

    商业片而言,票房为王

    英雄的票房确实华丽,不仅仅是华语电影圈子里面牛逼,未来在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等电影市场,票房都是相当的靓丽。貌似后来全球总票房破17亿美元,仅次于卧虎藏龙的成绩。

    破亿美元的票房,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数字。一部电影全球票房不能达到1亿美元,说是国际大导演,还真没有多少说服力。

    而且,英雄对于国内电影制片公司,最大的贡献是跟院线谈判,把大片的分账比例,提升到43当然,这43是发行方和制片方共同拿到的收入。一般来说,发行方拿10,33的才是制片方的。

    但大型电影公司都有发行资质,比如英雄的发行和制片都是新画面公司为主。所以,等于是说电影制作公司可以拿43

    过去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共同拿35,实际上制片方拿25,发行利益长期被院线方垄断,当然,当年的院线方面要担负起宣传方面的成本。

    现在宣传的成本主要是发行方、制片方和院线共同承担。

    也就是说,英雄太强势了,所以,跟院线谈判时,多拿8的分成。这个8的分成比例的提升,也让后来的大片有了依据

    比如海虎这样的大片一旦上映,也会沾光,发行和制片共同拿43的分账。

    当然了,张艺谋凭着英雄一片,彻底奠定了华语电影第一人的地位。

    所以,今后即使有导演票房能超过张艺谋的英雄,但影响力跟英雄也不可能相提并论。

    对此,王启年说不妒忌,是不可能的。

    不过,来日方长嘛

    王启年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拍预算比英雄还要夸张的大片即使影响力不如张艺谋,但他才二十多岁,张艺谋都五十多岁了。

    年轻人,没必要妒忌一个在行业混了二十多年的前辈

    老前辈们迟早要退休

    未来,其实还是年轻人的

    英雄电影锐不可当的时候,海虎还在后期制作。基本上,两者档期的错开的,避免两强相争。

    现在上亿投资的国产大片,还是罕见事物。

    以前根本就没有亿元大片,直到现在的英雄、海虎才算的吹响亿元国产大片的号角。

    英雄能大卖,自然很多人对于海虎抱有期待。

    在2003年初,海虎后期制作还未完成,初剪版送审之后,基本上,就通过了审核。另外,中影和上影等等巨头,跟小伙伴公司签署协议,同意海虎票房分账,跟英雄是一个级别

    也就是发行和制片方加起来拿43,院线方拿57这个分账比例,在未来是维持了很长一段事件,直到很多的大导演们继续再度跟院线方谈提升分账。那时候,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而是闹的不可开交。

    海虎在国内发行是以国产片名义,在海外发行嘉禾将之当作港产片。在欧美等地发行,华纳也将海虎当作其制作的产品。

    这样运作模式下,投资方的利益最大化sjgsf0916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丰收

    

2002年尾和2003年初,电影界到处都在说英雄。

    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娱乐版几乎是被英雄刷屏了

    不谈英雄的在电影圈子里面,都属于外行人了。

    没有比英雄更轰动的一部电影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中国第五代大导演勇于尝试创新,拥抱先进的电影特效技术

    这与欧洲大导演们的做法,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90年代好莱坞电影特效技术越来越先进,商业片大势所趋时。欧洲无数知名大导演,采取的做法是强烈抵制商业片,拒绝各种技术创新。一开始还是有一点效果的,一部分文艺青年纷纷决绝看好莱坞电影,让欧洲本土电影有收复实地的趋势。但时间长了,观众抵制不住诱惑,纷纷被好莱坞大片征服之后。欧洲电影界只能困守在各大电影奖项,来刷新自己的存在感。

    之后,欧洲坚守本土的导演依然是以文艺片为主,但很少导演也经不起诱惑,以文艺片出名,但纷纷跑去好莱坞闯荡。欧洲电影圈子,开始成为给美国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

    中国的电影行业,在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冲击下。第一反映不是抵制,而是要学习。如同海绵一般,学习消化新技术。就连第五代导演这些老前辈,也尝试拥抱电脑特效,尽管由于是文艺片导演转型商业片,拍了半辈子才转型,有点别扭。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英雄的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行业开始积极拥抱好莱坞特效,并且,加入了很多本土元素。

    与此同时,亿元大片成为了华语电影的风向标,以人民币或港币计。谁若是没有拍一部上亿的大片,似乎都不配称之为大导演了。

    江湖2是一部亿元大片,英雄是一部2亿元大片。

    王启年执导,即将上映的海虎也是亿元大片

    一时之间,有资历拍亿元大片,成为华语电影行业的顶级导演的新标杆

    陈凯歌曾经跟张艺谋齐名的大导演,现在也在筹划一部亿元大片无极

    由于陈凯歌过去的经历类似于王家卫,赚钱的片子有,比如霸王别姬,但是亏本的片子更多,比如荆轲刺秦王,1000万美元大片,创下200万人民币票房的新低。着实损伤陈凯歌的人品,让投资方见到他都绕着走。

    然后,陈凯歌低调的拍了一部700万元预算的片子和你在一起,这部片子没有亏本,反而赚钱了。赚的不算多,但至少证明了,陈凯歌导演的片子,并不一定必然亏本再加上,早年霸王别姬又赚大钱,又赚口碑。

    还有英雄的题材上类似于荆轲刺秦王,让很多投资人纷纷恍然大悟英雄是加特效的,如果当年荆轲刺秦王也是加特效的大片,恐怕不会扑街,反而大卖吧

    正是因此,陈凯歌到处的拉投资,也开始有人愿意买账。比如,中影集团作为主要投资人,对无极进行投资。

    另外,美国投资方oonstone entertant也是慷慨大方的跟投。

    接下来,陈凯歌拿着剧本找到了王启年。

    虽然,王启年知道无极会因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声名扫地,成为烂片的代名词。

    但冲着这部片子能赚钱,还是决定投资

    “2000万吧”王启年说道,“小伙伴公司投2000万人民币”

    “谢谢非常感谢,别的话不多说,尽力能赚钱”陈凯歌非常有信心的说道。

    他的信心来自于“加特效”,因为,看到近几年特效大片的火爆,让他认为找到了商业大片赚钱的关键之处

    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肯定能赚。

    虽然,这个认识太过于极端了,但不得不说,现在的市场,宣传到位,加特效,加上够份量的导演和演员阵容,想要扑街真的很难。

    在张艺谋的英雄票房已经破2亿时,王启年回到了bj市,一方面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