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意思,是不是下一句就要杀人啦?”
“我一个卖衣服的,能卖你不保暖的衣服?”
“噗嗤!”
宝友们看到宁帆这么上道全笑起来。
不过宁帆只是摆摆手示意不要刷屏了。
“宝友,你们刚才问这个衣服有什么问题。”
“还真的有!”
“这东西,不是人穿的。”
这话说出来,直播间弹幕骤然一空。
宁帆给了一个特写,光亮打上去,众人看的清清楚楚。
宁帆手里提着一件白色,类似披风褂子一样的衣服。
看着有点年代感,材质也很好,光线落下还泛着光泽,里面露出一缕毛边。
皮草加绸缎,还有交织的暗花纹路。
有点像清代富贵人家才能用的起的大氅。
“这衣服有什么不对劲的么?”
众人完全没有看出来哪里有什么问题。
“宝友,这是一件寿衣啊。”
“什么?”
这话说出来,整个直播间的观众都是一个哆嗦。
寿衣?
这怎么看出来的?
他们看这个完全没有一点问题啊。
“宝友,说衣服前,先说说刚才夏佛博士说的话的问题。”
“他虽然听出来春典,却不知道别的事情。”
“刚刚那个老太太,不是一般人。”
“嘶!”
宝友们听着话心中一紧。
“不是一般人,难道是……”
“嗯,是成衣人,就是俗话说的裁缝。”
宁帆说完。
宝友们一口老血喷出。
“不是,宁大师,没你这么玩的!”
“我们都要以为你说粽子或者什么的了,结果你来一个裁缝!”
“这……有什么离谱的,裁缝做寿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就是啊!”
“虽然服务对象不一样,可是这不都是做衣服的事情?”
宁帆摇摇头。
“宝友,看你们这样,是没看过夏国丧葬的规矩吧?”
“寿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缎子做,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多用绢棉绸做成,取得是眷恋缅怀、儿孙稠密之意。”
“这个寿衣,不仅用了缎面,里面还是翻毛皮,怎么看都不对劲啊。”
“缎子?这怎么看出来区别的?”
“难道绸缎不一样?”
“当然!”
宁帆看着弹幕开口。
“绫、罗、绸、缎、纱、绢、绡、纺、绨、绉、葛、呢、绒、锦……”
“这些东西,都不一样!”
宝友们听着这么一排名字都没反应过来。
就是个料子,还有这么多讲究的?
“必须有区别,宝友,你们去裁缝店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从而出现触感、光泽度等的不同。”
“绫是斜纹、罗是单丝扭绞表面有孔、绸质地紧密、缎表面光滑有光泽。”
“这衣服,缎子绝孙,茹毛饮血齐全。”
“哪里是当寿衣,完全是当兽医啊!”
“那……这东西,宁大师还买了干什么?”
众人全都疑惑起来。
第二十三章 末代皇后的东西,我有证据
“买了,自然有用。”
宁帆眼睛落下,看着这件衣服的信息。
【清代缎面皮草寿衣,选自上好苏绣工艺缎面,和长白山白狐毛皮,上绣有寿菊团纹,蝉纹,龙凤纹路、为金银线暗绣,工艺极佳。制作于八十年前,未曾入馆,为传世品。】
嘴角微微挑起。
有点意思!
这东西来历别人不清楚,他倒是已经明白。
“宝友,这衣服有点东西的,里面藏着一桩历史疑案。”
“嗯?”
宝友们听到话,仔细看着屏幕,不明白宁帆为什么这么说。
“这衣服,不就是个寿衣么?”
“就算是有点奇怪,那也是寿衣,还能看出案子来?”
宁帆不多说,拿过衣服,翻出绣的最重的一块摆出来。
“宝友,看得出来么?”
“有什么东西?”
直播间内,众人瞪大眼睛也只看到几个修的纹路。
“蝉纹、龙凤纹、寿菊纹,没了啊!”
“这好像是寿衣上常见的图案,有什么问题么?”
“这就是不正常的地方啊。”
宁帆在缎面轻弹两下。
“苏绣的缎子,长白山的白狐皮毛,还有龙凤图案,这种材料,你们觉得一般人能用的起?一般人能用得上?”
“顺便给个提示,这东西是在八十年前绣出来的。”
“八十年?”
众人思忖着这个年代,暗算一遍,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也不是清末啊?
龙凤图案,也没有什么?
等等……众人同时想到一个人。
“溥仪?”
“这东西是溥仪的?”
如果说有什么人,在那个年代还固执的坚持要用这种皇家的象征。
似乎也只有这个夏国的末代皇帝了。
只是这个大氅的长度有点不合适,目测短了些。
“溥仪是末代皇帝,不至于连一件足够的大氅都做不出来吧?”
“遗老遗少对这种事情肯定还是上心的。”
“都八十年前了,谁还敢管,没钱做不出来不是很正常?”
“就是啊,这东西,我看说不定都是祖传的!”
众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弹幕吵成一片。
宁帆摇摇头,打断他们。
“宝友,我也没说这个是溥仪的,你们想的有点多。”
“不说溥仪能不能做出这么一个寿衣。”
“就算是能做出来,这种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他也不会穿的。”
“嗯?”
宝友们听到这话懵了。
好像是这样没错。
他们刚才下意识先入为主以为这东西是溥仪的。
都在想溥仪怎么做了这么一个东西,根本没想过这个完全不是溥仪的。
“那这个东西是谁的?”
宝友们倒想听听看宁帆的说法。
“婉容。”
“末代皇后的东西。”
宁帆一开口,直播间弹幕骤然一空。
没几秒,满屏幕的省略号刷过,夹杂着一些问号。
“宁大师,我发问号不是我有疑问,而是我觉得你这个说法太离谱!”
“我发省略号也不是因为我无语,是我觉得你说的让我无语!”
“我吃瓜,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
宁帆早都预料到宝友会有这反应。
“宝友,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怎么可能是婉容?”
“对啊!”
“我也觉得这个身份不可能,宁大师,您要不再确认下。”
宝友们说着确认实际上都不相信。
只是给宁帆一个改口的机会。
没想到宁帆微微一笑,丝毫不改。
“宝友,我有证据证明这个是婉容的。”
又有证据?
直播间的宝友们都想起宁帆下午看那个龙石种扳指的事情。
禁不住迟疑起来。
宁大师的证据,似乎还是可靠的。
要不然?等证据看看?
宝友们犹豫片刻,纷纷改口让宁帆展开说说怎么证明这个东西是婉容的。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过婉容和侍卫私通,而且婉容后来的精神转变也和这件事情脱不了关系。”
“古代妇女如果有不洁行为,不是浸猪笼就是要被游街示众。”
“死后是不能进祖坟的,只能扔到乱葬岗。”
“要是一般人,婉容在私通之后恐怕也就是这么处理了。可偏偏因为她的身份。”
“溥仪为了面子,不能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而当时也不是他杀人不犯法的时候,只能够留下婉容。”
“不过溥仪心里有杀机,一直想维护皇族的面子。”
“就想让婉容病逝,再直接扔到乱葬岗。”
“这件大氅就是溥仪委托当时的遗老们处理的。”
“在十年前,天都城一户人家中整理老房子,发现了自己家墙缝里面有一封信,上面的内容就是溥仪询问自己要的狐皮大衣有没有做好。”
“往上查房主,就发现这个房子最早居然就是当年的遗老中的一支住着。”
“巧的是,在当时最好的姑苏绣品鸿泰祥店里面有开业至今的订货清单,流传了一百五十多年。”
“里面记载了一件狐皮大氅的尺寸,与这件分毫不差。”
“这个东西,现在就存放在姑苏档案馆中,感兴趣的宝友可以去查一下。”
“宁大师,我就是姑苏档案馆的管理员,现在还没下班,我现在就查!”
有弹幕直接发了出来。
“好耶!”
宝友们看热闹不嫌事大,当即让宝友搞快点。
宁帆也先停下等着。
不多时,一张图片发出来。
宝友们看着记录只剩下崇拜和震惊。
“夏国三十年四月,收天都城瓜尔佳氏定金金豆子三粒,做狐皮大氅,长五尺三寸……”
众人再看向屏幕。
宁帆手上的这件衣服,虽然没有具体标尺,可是一眼扫过,的确差不多是这个长度。
众人咽下口水,已经信了几分。
可还有几分不信的继续问着那缎面呢?
“往后再翻。”
档案馆宝友听着话翻页,数秒后,重新发出一张图片。
“夏国三十年四月,收天都城关氏定金银圆三块,做缎面龙凤纹寿衣一张,长六尺宽三尺……”
得了,包圆了,证据链齐全!
宝友们再无疑问。
看着直播间内的两张照片五体投地。
这可真的是确认无误。
从溥仪自己的书信中找到记载,又在裁缝店找到定做清单。
只是,众人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溥仪要处理的这么复杂?
第二十四章 宝友,你脖子上的东西不对劲啊
“为了撇清关系和面子。”
宁帆将大氅叠好,装进包袱,边走边说。
“溥仪再差好歹也是曾经的皇帝,皇后私通护卫,妃子提出离婚。”
“放在以前,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传出来,也不可能知道。”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不可能发生。”
众人听到这话突然笑起来。
这话倒是真的。
放到以前,这事情还真的不可能发生,也就是魔幻百年,清朝宗室、新派文化者、洋人、买办、多文化交融的时候才有这个可能了。
“这么说来,这衣服还是绝唱?”
“没错!”
宁帆点点头。
“当年溥仪做好这件衣服后就开始四处逃亡,从天都城到东北。”
“光顾着变卖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做梦回去当皇帝,还需要一个花瓶皇后来撑场面,就没有再处理婉容。”
“这件寿衣也就没有派上用场,一直跟着溥仪到了最后,遣散人员的时候被当做财物送给下面的人。”
“这才是这件衣服流落到现在还没有下墓的原因。”
“什么?”
众人听到这话又是一阵惊讶。
这件寿衣居然没有下过墓?
那岂不是还是新的?
“嗯,没错啊,不过前面已经说了,这种衣服一般人下葬又用不上,拿回家也之后也不好出手,想着是皇帝赐的就留下来。”
“后面流落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不过也算是捡大漏,给皇后的缎子皮毛寿衣,全夏国五千年历史上也就这一件了。”
宁帆说完,宝友们啧啧称奇。
果然这捡漏还是和眼光有关系。
他们看半天都说不出来这个东西是什么,宁帆看一眼,居然连名带姓说的清清楚楚,还顺便说完了来历和身份。
有这实力,才是捡漏的好本事啊。
“宁大师,继续啊!”
“对,看看这鬼市上面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么?”
宝友们看宁帆收了东西,全部催促他继续看看别的摊位。
“行。”
宁帆应了一声,看着自己增长的人气朝别的摊位趟去。
有了这件婉容的寿衣打底,就不算是空手。
看东西,可以随意一些了。
没走两步,停下脚步,眼光落在边上一个摊位上。
正好有人在前面交流谈价格。
宁帆也不上前,在后面一米远等着。
“宁大师这个讲规矩啊。”
直播间内,有人发着弹幕。
“这都有规矩?”
宝友们不太理解,询问这是什么规矩。
“古玩行里,只要有人谈问价格,那就说明这生意开始了,不能上前打断。否则就是坏了规矩。”
“只不过这事情,现在古玩行里面遵守的都不多了,经常有人出来杀价。”
“没想到宁大师还守这个规矩!”
宁帆也不解释,静静等着前面人谈完。
上前手电筒一晃,照出来摊位上的东西。
众人看的清清楚楚,这就是一个卖手把件的摊位。
红布撑开,每样东西都用盒子装的整整齐齐。
手电扫过去,宝友们就看到了核桃、海黄手串、千眼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