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友,这牛都飞上天了,你们怎么还跟着飞呢?”
什么意思?
宝友们突然间没有反应过来。
宁帆顿时笑道。
“绿营军的人当城门吏,这事情,蒲松龄都不敢这么写啊!”
第十五章 上周的青铜鸟,典型的臆造品
看大多数宝友们都一头雾水。
这话难道有问题?
“当然有啊!”
“宝友,这里九外七皇城四是老话不假,可是这四七九的城门吏那可都不是一般人啊。”
“自古以来,皇城的守卫都是只有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的。”
“清朝的时候,掌管天都城的士兵都来自八旗步军营。”
“以城门吏为名,掌司京城门禁,稽查出入。”
“这可是只有正儿八经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才能担任的职位。”
“绿林军这种当时的汉人军队,别说是城门吏这种正七品的官职,想要当一个普通的守兵都困难。”
“这位宝友说自己祖上是绿林军的城门吏。”
“不是想造反,就是想被抄家!”
这话说完,宝友们全都明白过来,大笑着看向视频。
“宝友,你这祖上,很溜啊!”
“要我说还是宁大师知识渊博,这种冷门知识都知道。”
“爷们,你祖上这个话,似乎不太对劲啊!”
宝友们纷纷调侃着提笼架鸟宝友。
“你们!好啊!”
“欺负到爷们头上来了!”
“主播,我还就不信了我。”
“这我祖上的事情先不说,万一有记差的也是有可能。”
“可你今天要是看不出来这东西,我跟你没完!”
提笼架鸟宝友手中一对核桃盘玩地嘎嘎作响。
隔着视频都能感受到别着的一股火。
宁帆眼神飘过,提醒道。
“宝友,这手上的劲可悠着点啊,二十年份的磨盘狮子头核桃,碎了怪可惜的!”
“你放……啪!”
提笼架鸟宝友话没说完,手中就传来咔嚓一声。
盘的嫣红如玛瑙的核桃竟然真的被一把捏爆,露出干瘪的核桃仁来。
“你……”
提笼架鸟宝友双手颤抖着,好半天才缓过来。
“你……你看你干的好事!”
“宝友,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啊。”
“我就是好心提醒一下,你这东西就无了。”
“你这……哎。”
“算了,我还是先说你这两个东西吧。”
“对了啊,这核桃仁可千万别吃了。”
“被门夹过的核桃补不补脑我不清楚,可这盘了二十年的核桃绝对有毒。”
宁帆提醒过,宝友们又是哄笑出声。
弹幕上刷过一排大笑的表情包。
这种还想着大清朝的人,实在是没什么可同情的,直接开始嘲讽就是。
提笼架鸟宝友眼中喷火却说不出话来。
从道理上来说,宁帆还真的没有一点问题。
只是这口气他怎么也咽不下。
冷笑着看向屏幕。
“主播,别的话咱就不说了,这东西你能不能看出来?”
“你刚刚问了来历,我也说了。”
“要是看不出来,爷们可就拿钱走了。”
“别急啊,这钱,你还真拿不走。”
宁帆笑着开口。
眼神落在鸟形青铜器上啧啧舌。
【仿三星堆青铜立鸟礼器雕像臆造品,八十年前浇铸做旧而成,铜质、形制、年代均不对版。】
“宝友,你说这是你祖上传下来的,是不是跟你说这个东西是上古时候的礼器?”
“呵,算你识货!”
“我们老祖宗说这个是商朝的礼器,叫做立凰,是古代的凤凰造型。”
“三星堆,你们都知道嘛?”
“太阳神鸟的化身!”
“前些日子,国家还专门做了专题报道!”
“三星堆的东西,最早可以追溯到4800年前,这就是夏国文化的根子,你们懂个什么?”
“这个东西在三星堆里叫做青铜神鸟。”
“要不是我们家祖上是城门……要不是我家祖上有关系,这东西早都不知道去哪了。”
直播间众人听这说的有板有眼,全部看向宁帆询问是不是真的。
“嗯,挺真的。”
“我要是不知道真相,差点就信了。”
“那不还是假的么?”
宝友们琢磨一下反应过来。
“宝友,岂止是假的,假的不能再假了好么!”
“三星堆第一次挖掘是1929年,那是什么时候?”
“就算他祖上真的是当城门吏的。”
“城门都没了,也没地方当这个吏员啊。”
“而且你们看这东西,材质我先不说,你们看这个东西的样子。”
“三星堆的青铜鸟虽然也有羽冠或者拖尾,可是都是用整块的青铜来铸造,后连接在上面的。”
“鸟头、颈与前胸所饰鱼鳞状羽纹及腿部外侧所饰卷云纹精细繁密,具有一种奇特的艺术美感。”
“至于宝友这个青铜鸟。”
“说实话,放到愤怒的小鸟里面我都不觉得违和。”
宁帆说完,直播间愣了下,再看向这东西全部笑起来。
“宁大师,你不说我还没注意到。”
“这玩意长得真的和愤怒的小鸟里面的一模一样啊!”
“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复制粘贴。”
“这怕不是商周的东西,是上周的东西吧?”
宝友们纷纷调侃起来。
宁帆抬手示意他们安静。
“宝友,这个长得像不要紧,毕竟古代和现代在审美上面其实是有共同点的。”
“这个东西最大的问题在于铸造工艺对应不上。”
“商周的青铜器基本是用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工艺铸造的。”
“这两种工艺各有优劣,但是总会留下痕迹。”
“这个是古代加工工艺精度和青铜配比不同造成的,在目前出土的上古青铜器上都可以看到。”
“但在这件物品上却看不到任何打磨或者拼接后留下的痕迹。”
“反而还有近代做旧留下的铜绿。”
“尤其是底下这个站立的支撑,完全是清代的银锭造型压扁之后的样子。”
“在商周的时候,可完全没有这个造型的东西。”
“所以,这个东西的情况也很明白了。”
“典型的臆造品啊。”
“宝友,以后去潘家圆古玩市场那边淘换东西的时候,看到这个样子的可得记清楚了。”
“十有八九是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里拉来的仿制品。”
“就算你砍价到三十元,老板说不定都能含泪赚你二十五啊。”
“含泪赚二十五可还行?”
宝友们听着话完全笑弯了腰。
看着眼前的东西再无半点兴趣。
提笼架鸟宝友脸色变了几分,狠狠地收回青铜鸟。
指向另一个酒杯。
“那这个呢?你再说说看!”
第十六章 奴隶祭祀杯,你家历史写的?
众人听到话,眼光挪向边上酒杯。
这酒杯乍一看不算惊艳,灰青底子,大号白酒杯的样子,三寸高,看着像是唐代的秘色瓷。
可是整个酒杯外面包裹着的一层突刺又让宝友们弄不明白了。
主要是酒杯的话,那一圈刺似乎多余了。
可要不是酒杯,白瞎了这个长相啊。
宝友们纷纷调侃起提笼架鸟。
“宝友,你这杯子不兴喝酒啊,硌嘴。”
“好好的一个酒杯,咋长成了刺梨的样子了?”
“嘿,还别说,真的像啊!”
宝友们纷纷调笑起来。
还有宝友直接做了刺梨喝酒的表情包发上来。
看得其他宝友直呼你礼不礼貌!
宁帆看着弹幕都想直呼一句好家伙。
自己这些水友比自己还能发散想象力啊。
他都没有想到这是个刺梨。
绷不住笑起来。
“宝友,这东西和刚刚的青铜鸟一样,也不正经啊!”
“同样是个臆造品。”
提笼架鸟听着话也怒了。
“主播,不认识的话就不要瞎说。”
“这东西叫瓷豆!”
“《说文解字》记载说,豆,古食肉器也,意思是古代用来装肉的东西。”
“《礼记·坊记》和《国语·吴语》中也有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的记载。”
“最早的时候豆、钟、鼎、鬲是一个级别的礼器,还有无豆不成礼的说法。”
“而且豆器在古代是用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西周青铜豆的变种,从殷商文化那边出来的,是给犯人们祭祀们用的。”
“所以才有这个周围的刺,代表着刺刑!”
宝友说完,还特意翻起来这东西亮出瓷豆的底足。
“看到了么?”
“这可是正统的菱形网格和弦纹,只有上古的陶瓷器才会有这东西!”
“我还找专家鉴定过的!”
说完拍出来一纸证书,明晃晃写着一排大字。
“夏国文物保护交易中心认证,您所持有的商代青瓷豆鉴定为真,特发此证,以作证明……”
“哟!这东西?”
宝友们眼前一亮,觉得这事情有点不一般。
能够拿到夏国文物保护交易中心认证的东西,总不会是假的吧?
不料这证件一放出来。
宁帆当场笑弯了腰。
“不是吧?宝友,这个东西,你还真信啊?”
“这东西也有问题?”
宝友们看着宁帆的样子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岂止是有问题。”
“这简直就是脑子里面在养鱼啊!”
“宝友,你当时是不是参加了一个鉴宝节目,对方给你看完说是真的,然后你要鉴定书,他们说没有,推荐你去的?”
“你……你怎么知道!”
“这是我十年前鉴定的东西!”
“当时人还告诉我,这东西整个天都城头一份,他们鉴宝这么多年都没见过类似的东西,让我藏好了别轻易拿出来!”
“这要不是看到主播你这边有点门道,我还能继续藏下去!”
提笼架鸟一说出来,直播间众人都愣住了。
宁大师这是开挂了吧?
这种隐秘的事情竟然都知道?
宁帆摆手示意弹幕安静。
“宝友,这可不是我知道的多,而是这个机构太出名了。”
“自己搜搜看就知道了。”
这么一说,宝友们也赶紧摸出手机搜索起来。
没几秒,全都笑起来。
搜索这个夏国文物保护交易中心,弹出来的前十条新闻,七条和诈骗有关。
剩下三条就是他们被起诉和倒闭的页面。
“宝友,这个啊,就是你想着捡漏,别人想着你捡漏的心。”
“以前古玩市场鱼龙混杂,真假掺半。”
“多得是这种臆造品和真品混着卖的情况。”
“不少人学个半吊子就以为自己能够捡漏了,那一进去就是标准的待宰肥羊。”
“宝友这东西,就是十年前上当受骗的典型。”
“那个什么文物保护交易中心,其实就是个皮包公司,专门开假证明的。”
“一张鉴定费还要五千块。”
“宝友这个行为就是活生生让人割了韭菜!”
没等宁帆说完,提笼架鸟宝友就大叫起来。
“不可能!”
“这东西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怎么可能有假?”
“再说,万一这个是真的呢?”
看提笼架鸟宝友还不死心,宁帆叹一口气道。
“宝友,既然这样,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你这东西不对的太多了!”
“首先,这个器型。”
“你说的豆,的确是夏商周时候的礼器,可是你也说了,是用来装肉的东西。”
“你这个豆,可装不了一口肉吧?”
“古代能吃上肉的人,可不会这么小气啊。”
宁帆说着特意比划一下。
宝友们都明白宁帆的意思,跟着笑起来。
的确如此。
在上古时候,一般人别说吃肉,连吃饱肚子都困难。
能吃上肉,还要讲究装肉的容器的。
不是王公就是贵族。
用这么个指头蛋大小的东西装肉?
掉价啊!
直播间众人都明白宁帆的意思。
提笼架鸟宝友眼神绿了几分。
宁帆丝毫没有罢休的打算,继续开口。
“再说你刚刚说的问题。”
“这东西带刺就是刺面之刑,给奴隶祭祀用的。”
“宝友,你说的刺面之刑古代确实有,不过是叫墨刑或者黥刑,是奴隶制五刑之一。”
“一起的还有劓、刖、宫、大辟。”
“虽然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这个刑罚的记载,也是给奴隶用的。”
“可你的第二句就真的是扯了。”
“给奴隶祭祀?”
“这夏国五千年历史里就没有一个字提到过给有人给奴隶祭祀,当祭品还差不多。”
“宝友,你这东西的原型是龙泉窑的青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