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章 宁大师身份曝光,竟是国宝帮帮主
这些东西?
宝友们听到这声音都傻了一下。
平时来看东西的可都是一件两件,这个一次性拿出一批的,不是民间考古爱好者可就是专门的大藏家了。
众人都看着屏幕期待起来。
不管是民间考古爱好者还是大藏家,东西总是不错的,都可以饱饱眼福。
至于后面要不要被带走,东西是不是真的,那是后面才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只要好好看东西就是了。
宁帆也不多说,点点桌子示意宝友可以亮出东西了。
“哎,您稍等,我这东西怕人惦记,都埋起来的。”
“我这就去挖出来。”
“算了,今天能连线宁大师也是个机会,就让你们开开眼,看看我这些宝贝。”
宝友名字叫此地无银,顺手拿着一把铁锨走出门,配上这个名字,可真是贴切的不能再贴切。
可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当着这么多人说自己把宝贝埋在地下。
要是有心人看到指不定就是隔壁老王不曾偷了。
无银宝友出门,走了不远停下,众人看到地点都忍不住暗骂一句宝友是真的狗。
别说是小偷,就算是正常人也想不到会有人把东西藏在猪圈里面吧?
青砖垒起来的猪圈足足有一米多高,看着格外严实。
尤其是猪圈里面还有三头大花猪。
嘴巴拱在地上夯吃夯吃,时不时还排出一些五谷轮回之物。
宝友先清理干净地面,再把三头大花猪赶到另一侧,这才确认方位开始挖动。
“嘿嘿,我把东西藏在这里,绝对是藏得万无一失。”
“一般人怎么都想不到吧?”
无银宝友一边挖掘还不忘在直播间秀一波自己的智商。
宝友们看到这一幕也只能说佩服和太溜了。
起码他们是完全想不到有人会这么干。
宁帆倒是没说话,眼神落在猪圈边上似笑非笑,不知道想着什么。
“锃!”
铁锨不知道擦到什么地方,发出一声金铁交鸣声。
无银宝友连忙大叫。
“挖出来了!”
“宝友,宁大师,你们看看,这就是我的东西!”
说话间翻出一个不算小的铁盒子。
众人听到消息连忙看过去。
无银宝友将铁盒子拿到猪圈外面,直接打开。
毛毡、红布、油纸,三层解开,众人嚯一声感慨这里面的东西还真的不少。
肉眼看得到的,瓷器酒杯、瓷器鼻烟壶、木雕佛像、石头砚台、石雕小狮子、还有一些青铜的钱币……
东西都不大,可是量实在是不少,这么一眼看过去就有近百件,箱子里撑的满满当当。
要是铺一张红布,都可以当做外面摆摊的摊主了。
关键是连包装手法都一样。
不少宝友都调侃起来。
“无银宝友,你这是抄了一个摊主的家吗?”
“就眼前这些东西,下过五千年历史都凑齐了一小半,这是文物开会啊!”
“有一说一,我们县博物馆的文物储备可能也就和无银宝友五五开。”
“那你们县也了不起,这都能五五开,我们市都不一定有无银宝友这么多好东西。”
众人讨论着,此地无银宝友已经开口询问起来。
“咋样,宁大师,我这些东西,不赖吧?”
听到已经开始询问宁帆,众人倒是都不再多说,等着宁帆说话。
他们也想听听这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
宁帆看看画面,不慌不忙道。
“宝友,你些东西,都是哪里来的?”
“都有来处!”
此地无银听到宁帆问话指着东西有些语无伦次。
“宁大师您要问哪个东西?”
“都说说吧。”
“哎,好!我一个个说,您慢慢看啊!”
此地无银宝友一脸激动。
他之前也看过宁帆直播的场景,知道宁帆直播就是看东西来历。
一旦问了东西来历,十有八九是好东西。
之前他就觉得自己这些东西不差,现在有宁帆这么问,更是得意起来。
指着最上面一层。
“这一层的小物件,全都是我在外面捡漏来的。”
“这个鼻烟壶是我十年前在摊位上买的,这个笔山是我八年前去农村进货的时候换的,还有这个小砚台,是我跑车的时候在一个山上捡的。”
“还有这些、这些、这些……”
无银宝友随手指着东西一脸得意。
“我当时可都是认真看过的,落款,包浆,年限全都对的上,都是明清时候的宫中文物。”
“这十几个都是和博物馆里的一模一样。”
“不过也有几个我拿不准,估摸着至少也是明代的的东西,反正这一些,我觉得我能赚至少这个数!”
此地无银伸出三根手指,想了想又收回一根。
“二十万?”
宝友们看着这个数感觉无银宝友太憋屈了,想都不敢想多一些。
不料无银宝友看到他们的话梗起脖子。
“谁说是二十万?我是说两百万!”
哈?
这下直播间宝友们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就眼前这些东西,能卖两百万?”
“无银宝友想法很好,可是还是要想想现实啊。”
此地无银看到屏幕弹幕轻哼一声。
“我看你们就是嫉妒我能捡漏这些东西,故意这么说的。”
“实话告诉你们,我这些年跑了不少博物馆,全都是仔细拍照研究对比过的。”
“这些东西全是博物馆的一模一样,有几个就连火光烧灼都一模一样。”
“别的东西都可能有问题,可是这些,不可能!”
此地无银连连摆手。
直播间内,众人都皱起眉头觉得无银宝友这是魔怔了。
接着想到一个事情。
无银宝友这不会是国宝帮吧?
“什么是国宝帮?”
不懂的宝友在弹幕里询问,热心宝友出来回答道。
“所谓的国宝帮就是那些对自己收藏的能力和眼光格外自信的收藏者,想要在摊位上捡漏国宝。”
“自信到认为自己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国宝,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号。”
“就是做梦呗?”
一个宝友的概括让整个直播间都大笑起来,这么说好像还真没错。
他们都是吃过亏的,知道在摊位上捡漏是多难的事情,现在还有人妄想在摊位捡漏国宝。
真以为谁都是宁大师这样的国宝帮么?
这话说出来,直播间众人安静片刻,轰然爆发。
“卧槽,没想到啊!”
“宁大师你看着浓眉大眼很清秀,居然是最大的国宝帮!”
“天天在地摊捡漏国宝,说,你是不是国宝帮帮主?”
宁帆皱起眉头,没想到这也能牵扯到自己身上。
只是这个好像还真不好反驳啊。
自己这行为,比国宝帮的人还要国宝帮。
“完了,说不清了,我隐瞒的身份居然被你们们发现了。”
宁帆调侃一句,不等回复,看向屏幕。
“无银宝友,你这些东西都有点问题啊!”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是仿品,博物馆的东西也不真
这话一出口,直播间内都忘记了继续纠缠宁帆的身份。
全都在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意思。
“东西全都有问题,那不就是没真的么?”
“噗!杀人诛心啊!”
“宁大师这话说出来,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一股凉意。”
“何止凉意,这要是我的话,现在魂都在飘了。”
此地无银宝友一懵,看着屏幕咬牙道。
“宁大师,你这么说话我就不服了,我这东西怎么不对劲,明明这照片都一样!”
说完返回屋里摸出一本打印装订的册子一页页翻出来。
“宁大师,你看看,这东西是不是都一样!”
“我没骗你,我这些东西是真的都做过实地考察的。”
“这个是天都博物馆的,这个是石头城博物馆的,这个在姑苏博物馆,还有这些,都能在博物馆找到原型。”
“你看看这图片,我都是高清照片,纹路细节什么都一样,怎么可能是假的?”
“是不是视频看不清楚。”
“要不然我过去找你,你好好看看!”
听到这话,宁帆已经确认此地无银宝友就是一个标准的国宝帮成员,而且这个级别不会低,至少还是个护法。
“无银护法,不用过来了,这些东西看一眼就知道,一眼假。”
宁帆开口,宝友们在意的居然是这个称呼。
“护法?”
“笑死了!我们刚给宁大师上了帮主的职位,宁大师自己就开始封护法了。”
“宁大师这是要坐实帮主职位了吗?”
宁帆也看到这些弹幕,淡定开口。
“宝友,你们这个想法一开始就错了。”
“国宝帮本身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在慢慢的变化中才分为三派的。”
“愿闻其详!”
直播间的观众大多都不清楚这些古玩行业内部的事情,现在看到宁帆愿意主动分享,全认真聆听。
宁帆微微颔首道。
“最早的国宝帮,其实是一群有专业技术,并且愿意走街串巷去收集文物的古玩爱好者。”
“他们想要收集那些流落在外的国宝,希望这些东西全都回归博物馆,得到保护和展出,研究这些文物的历史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其实是最早的国宝帮,也是你们说我是帮主的这个国宝帮。”
宝友们听到宁帆自己认下国宝帮帮主的身份都笑起来。
最喜欢宁大师这样的大师了,一点都没有架子。
“那另外几个国宝帮呢?”
宝友们询问着,宁帆笑笑道。
“除了这个国宝帮,后面又有两种国宝帮。”
“一种是本身没有什么鉴定能力,只想着捡漏国宝暴富的,另一种是有一定能力,但是因为身份不能说自己捡到假货,只能说自己拿的是国宝。”
“第一种是看走眼,懂得少,第二种是存心想要洗钱和走账。”
“所以这两种全都是有点不太行的。”
“原来如此!”
宁帆说完,宝友们都明白过来。
看着屏幕明白了此地无银宝友的身份。
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第一种国宝帮的成员么?还是核心成员,难怪都给了护法的名号。
此地无银宝友看着介绍不服起来。
“宁大师,你……你凭什么这么说我的东西?”
“我这明明是真的,你为什么不认?”
“你是不是觉得我买到的真东西比你捡漏的还要多,心生妒忌了?”
直播间内,所有人都眨眨眼充满疑惑。
这是什么人间迷惑言论。
居然觉得宁大师会嫉妒这些东西?
就算这些是真的,满打满算加起来捡漏两三百万的东西,还不如宁大师捡漏一个东西。
真是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宁帆听到话不怒反笑。
“无银宝友,既然你这么问了,那我也来给你说一下。”
“为什么你的这些的东西和博物馆的这么像?”
“难道你就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在你手里不在博物馆的原因有可能是它们都是别人按照博物馆品仿造的么?”
这个答案一说出来,直播间众人脑中过电,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
“卧槽!这也行?”
这种想法他们是完全没有想过,可是仔细一想居然是很有可能性。
他们刚刚就在想,这些东西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居然能同时到这个宝友手里。
可要是按这个结论,还真的是有可能。
“不……不可能……这绝对是真的!”
“一定是博物馆那边弄错了,这些都是真的啊!”
无银宝友激动地大叫起来。
宁帆只是叹口气。
“宝友,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史料也不会说谎。”
“你手里第三个鼻烟壶,那是唐英监制烧出来的东西。”
“唐英是雍正乾隆时期的景德御窑厂的窑官,烧制的东西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进贡宫中。”
“而唐英烧制的瓷器格外受雍乾两位皇帝的喜欢。”
“在那段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御用瓷器都是唐英烧制。”
“而且唐英还按照要求烧了不少应旨的瓷器,甚至还编写过一本烧制瓷器的记录。”
“你的这个杏黄游龙彩釉鼻烟壶在唐英的记录中已经出现过。”
“特别注明,所有的东西都是烧制百件,挑选最好的一件保留,其它的全部砸毁。”
“而石头城博物馆那一个鼻烟壶传承有序,每一次经手都有明确的记载。”
“当年从宫中流传出来,是恭亲王卖出去的,到了国外被藏家收藏百年后迫于生计上拍,再由爱国商人购买捐献回来。”
“你手中这一枚,如果只有摊位的购买记录,实在是差了不少。”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