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进中国人的设备,一个是产能效益比太差。另外,这种破破烂烂的产线摆出来,估计这帮所谓的高科技精英们,能被媒体骂成残废!
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做工匠精神吗?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大和国家的荣誉问题。
————————
“尽管不能用于生产,但中国人的设备,还是要买一套过来,哪怕拿过来作为参考也好。这对开发研制新设备,是有帮助的。”
“你的思路是对的。这笔钱省不得!”
屋里的一群精英,在这点上,很快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价格并不贵。而且日本人买设备,也不会全买,毕竟它们不是奔着生产的目的而去的,同样的设备,无需向生产线那样定多套。
这点小钱,对于这些日本电子巨头来说,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于是,在1992年年底,到1993年年初的这段时间,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突然迎来了一个大面积的出口热潮。
七八家来自日本的电子巨头,向中国的相关设备厂家下了成套设备的订单。不仅仅是日本人在这么做,欧美台韩的一些电子厂商,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LCD产线设备的造价,跟LED可是不同。LED产线设备,一套再贵,最多只是百万美元,而LCD,再便宜,也是千万美元级别。
这些订单之多,差点就把光电的产能扩张计划影响到了。
第492章 爆发
“据我们所知,这家《全彩科技》产线上的设备,有些是他们的关联企业生产,有些是他们自产,根本买不到的。”
会议还在继续。
“买不到也要买。我们挨个分析一下,看看都怎么处理。”
大老板态度非常坚决。有参考设计,和没有参考设计,难度是完全不同的。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是半年,一年的差距。
经过这么一轮折腾,来自中国的LCD生产技术,居然带了种神秘感。不见到实物,没有人会放心。为了省这点小钱,回头再来这么一轮,谁受得了?
“首先是光刻机,我觉得,这个如果真买不到,可以Pass。他们的光刻机,没有什么特殊的。”
“尽量吧。”
光刻机在LCD产线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其次是PECVD,不过这台设备的责任,不在我们手里吧。这个事情应该让《美国应材》去处理。他们承诺我们,明年年中左右会有新型号设备面世。”
“要做好两手打算。不过这部分,可以通过中国政府做文章。那间《光电科仪》,政府是有股份的。哪怕多花点钱也没有关系。”
PECVD是LCD产线的核心设备,这是一定要买到的。
“剩下的就是ODF工序相关的设备。这些设备算是光电自产。它们是绝对不可能出售的。”
“想办法花钱吧,没有设备,哪怕拍几张照片出来也行啊。”
很快的,参考设备的议题,就讨论完了。
“这样看来,我们两年之内都无法量产TFT…LCD了。”
会议室里一片哀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设备需要重新设计,这要花时间。设备出来以后,生产线也要重新设计,再加上产线的建设周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产线竣工,至少是1995年以后的事情了。
————————
由于全彩的搅局,本来在92年已经开始或者是即将开始的LCD产线建设潮,全都停了下来。
这些产能,不能按照历史投入市场,它无形中拉长了第一次产业景气周期的长度。
TFT…LCD产品的一直走俏,10寸面板的最终销售价格,始终都维持在了一千六百美元以上,并且持续了超过两年时间!
这种情况,就是成永兴也没有预料到。
因此,作为全彩的销售商,可锐和月亚们,在一片LCD上获得到的利润,远高于费心费力,做苦工的《全彩科技》。
但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些厂家,都通过合作建厂的模式,把资金又都投回了光电科技。
菲普,月亚的两条合资新线的合作,全部敲定。
————————
限制光电发展的瓶颈,不是资金,而是厂房。
这完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气候马上就要进入秋季,现在就是想建设新厂房,也已经来不及了。
为了赶上今年的火爆市场,光电和几个合资方想了很多方法。
首先是光电方面,光电手里还有一层厂房,这层厂房,部分空间被设备公司所占。但一切都在为LCD产线让位置了。这层厂房就被让给了与月亚的合资线,三号线。
菲普的合资线,光电这边确实没有办法了。
张燕非常努力的工作了,但也仅仅是把两座厂房的地基打了下去。等它们的竣工,至少是93年春天的事情,再加上设备安装,产线竣工,至少是93年的夏天。
菲普面对这种情况,当然不甘心放弃。
现在的市场,是争分多秒。新产品的暴利期,大家都明白。
LCD面板的价格,随着几家日本大厂的良品率逐日提高,给同行带来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逻辑上来说,晚投产一天,价格就会降低一天。这怎么可以。
他们做出了个意外的举动,那就是拆除LED产线!
91年的时候,菲普合资公司,在原市无线电线一厂的原址上,建设了一个新的厂房。
本来到92年的时候,新线就应该进入建设。但是伴随着LED市场的下滑,菲普的决策层出现了犹豫。这个犹豫,导致的结果就是这条产线,离完成还有很远的距离。
所以这个车间,干脆就被作价,打入了产线的建设成本。
这两条产线的产能,如果一切顺利,估计会在93年元旦前后投入市场。
毕竟厂房有现成的。
设备安装和调试方面,经历了一号线,和二号线两条线的调试经验,三号线,和四号线,真的只剩下设备安装工作了。
————————
随着全彩的扩产,整个LCD产业链上的各设备厂家,各原材料供应商,全都忙着扩产,以应付突然爆发的市场需求。
当然了,盯上这块蛋糕的人不是没有。如果说是外国人的技术,大家多少有些心理障碍。但是国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也应该可以做出来。
一些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的企业和地区,也纷纷把TFT…LCD作为重点调研对象,开始攻关。
这时候就看出光电控制三大主要设备的好处了。别人无论是谁做,它都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
————————
随着TFT…LCD产能的疯狂扩张计划,全彩乃至光电,缺人的情况,愈发明显了起来。
包括成永兴在内,所有的人都忙得团团转。
现在干活的人不缺,但是老板不够用了。一条LCD线就是2个亿的投资规模。能够驾驭这个尺度项目的人员及管理团队,全冰城也找不出几个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部挖潜,LED公司人员,设备公司的人员,开始成批支援全彩。
火烧眉毛了,什么也顾不上了。
光电科研总部的人,也不得不全员被派往《全彩科技》进行支援。
经此一役,光电科研总部再次变成了一个空壳。
光电的请求人力资源支持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被前有未有的重视了起来,一场全市范围内的大选拔开始了。
当然,在一片红红火火的信息当中,不是没有暗藏危机。
日本液晶产业的最后失败,跟美国对日本的制裁(1994年),及对韩国的扶持,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一个国家,七八家企业分摊火力,尚且遭受打压。如今光电一个企业,就把这个产业连窝端了,要是不遭人妒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市场上,还有几家日本厂家存在,这个局面还能维持。但只要光电继续发展,问题早晚会暴露出来。
这个时间点,已经在逐步逼近了。
第493章 快乐
春城。
子弟学校,高中部。
这些天,成永丽与母亲,每天都会骑车来学校转一圈,马上就是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日子。
所有家长都提起了心,或者抱着期待,或者以平常心,或者干脆就是破罐破摔,等待着这一天的来临。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这一批孩子里面,有不少已经是独子或者独女,对这种期待,也就更加的热烈。
子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寄到学校,然后再由学生家长亲自取回。
学校内外,充满了喜庆的气氛。第二批的通知书,陆陆续续的送到了学校。
这之前有过一批通知书,那些都是提前录取的学校,例如师范,军事等学校。
今年子弟学校,被录取的重点本科人数再创新高。这次寄来的通知书,最多的就是来自两所学校,林工大和冰城工大。
林工大由于是本省学校,一直都是本省学生的首选目标。其专业设置,与本厂高度契合,就业分配,都很占便宜。
林工大此时的招生分数,实际上比林大,乃至冰城工大还要高一点。它的很多专业,例如汽车等,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
冰城工大在学校的录取人数,这几年是逐渐增多,渐渐的成为了学校第一大学生的目的地。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由于逐年增多的保送和推荐名额。前几届学长在冰城的辉煌故事,也给了后面的学弟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一封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学校外边的红榜,慢慢延伸了开去。
—————————
“妈!看到我的名字了!”
成永丽还没有从自行车上下来,就大叫了起来。
在子弟高中的大门口,她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了红榜上,学校的名称,林工大。
看到了女儿的名字,奚风华的心终于落了地。只要女儿能被录取,哪怕专业不合适,张校长都打了保票,这些都可以调整。
奚风华上楼,找到了教务处,从赵老师手里拿过了女儿的通知书。
同样的通知书,三年前收到过一次,那次是儿子的。
最好的结果终于出现,专业就是希望的检测专业。奚风华的心终于放到了肚里,以后不用再折腾调整专业了。
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云终于散去,家里和学校一样,只有一种情绪:快乐!
成永丽对去哪所学校并不是太在意,高考分数一出来,她就说“我的任务完成了!”。
她把剩下的事情都交给父母和兄长,自己则是高高兴兴玩了起来。这些天,她与同学们没心没肺地玩了两个多星期。
通知书到手之后,她也对未来的四年充满期待。
那将会是一个长达四年的大假期吗?
还是可以踏着兄长的足迹,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
随着通知书的到来,很快就会面临下一步的日程,那就是报道。
成永兴回到春城,看到的就是这种喜庆的场合。
通知书拿到手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又是送礼!
关系型社会思想,深入国人的骨髓。成永兴被召唤回来,就是这个目的。
不过这次送礼是三人行了。妈妈奚风华带着一对儿女,逐一拜访检测专业的老师们!
其他人呢?对不起,没有用了,以后再说吧!
母亲奚风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说她短视也好,急功近利也好,反正就是这种急脾气。现用现交!
成永兴被拉着算是撑门面,上次奚风华发现了儿子的这一个增加值后,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不妨碍她继续利用这一点。
儿子自从上了大学以后,乖巧了很多,在家的时候甚至比女儿还听话,各种家务都是抢着干。这让她更坚定了教育孩子要严格管教的信心。
棍棒之下出孝子,她最近一直在朋友圈里介绍这一成功经验。
对于这些检测专业的老师们来说,成永丽的一家来访,有些小意外,并没有激起太多的波澜。
在教师这个层面上,还没有人知道坐在屋角的年轻男孩是什么价值。
这害得奚风华每次反过来,都要从包里把儿子发表过的论文,一一拿出来给老师们品鉴。
当然了,也许是出于礼貌,也许是确实有所感触,这十几篇英文论文,收获了一致的赞扬。尤其是光纤检测和MEMS,大家算得上是同行,有些对科研敏感的老师居然还能记得成永兴的名字。
就这样,成永丽也收获了一片表扬和期待。
借着这种表扬,奚风华成功的给女儿挑选了最好的床铺,最好的寝室,把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儿女弄得难堪不以。
整个期间,成永兴也没有想着主动去做什么,他就老老实实把道具的工作做好。
林工大的校园,比建工学院还不如。进去以后,各教室的开间甚至还不如子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