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波军转民项目的转向,在无形当中增大了半导体行业的实力,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盲目进军民用市场的资源浪费。
  “冰飞玻璃的机会,现在未必有了啊!”
  冰飞的玻璃技术来自光电的扶持与传授。
  “有!我跟光电的小成谈过,LCD产业的原材料里,还有不少是进口。例如导光板,背光灯。
  这部分的技术,工大是掌握的,但他们没有能力兼顾。我们可以牵线搭桥,帮助这些企业进行转型。资金我们出,技术工大出,我看不出来,他们为什么要拒绝!”
  ————————
  随着一条条会议纪要逐渐成型。冰城的工业体系开始了一轮整体升级运动。
  乘着TFT…LCD的大风,一批冰城本土液晶电视机,显示器品牌纷纷成立。由于LCD的稀缺性,这批新兴家电品牌一出现,逼格就很高。
  伴随着15寸,19寸,29寸,42寸等一代又一代TFT…LCD面板,这批电视及显示器品牌就此走向世界,全球崛起。
  与此同时,冰城的城市建设,交通条件,也开始了升级换代。冰城渐渐有了一丝国际大都市的气象。


第552章 股票更名
  近郊
  马长兴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兄弟,堵在周映阳父母家的院子门口,手里拎着一些点心。
  他这次是第一家,但是第二次上门了。
  这次他带了兄弟们来,如果对方不开门,他真准备给对方拆家了。
  随着全彩公司融资成功的消息传来,全彩股票的价格一下子冲过了15。
  但是奇怪的是,全彩的股票在15元并没有停留太久,就又缓慢的开始爬升。
  有一个消息称,全彩公司开始准备第二次融资,这次的融资价格会是100元。
  这个疯狂的消息,最后被证实是谣言,被辟谣了,
  但是诡异的是,更多的资金冲了进来,即使是全彩公司更改了更名规则后,翻倍的的股票冲进了市场,也没有把股票价格冲下去。
  南方大量的私人资金,守在市场边的几个宾馆里,有多少,收多少。
  这次马长兴不准备再卖了,他曾经炒了几次短线,每次出手,都被迫在更高的价位买回。
  好在他都买回了,否则现在他该哭了。
  另外,他对自己倾家荡产的把全部资金砸在全彩股票上,十分自得。虽然赌的时间有些晚了,但是到现在,他手上也收到了2万1千股的股票。
  最近他做了一个人生中第二个赌注,股票不卖了,他准备把这些股票全部更名在自己名下,然后长期持有,等待上市。这只股票看起来上市是确定的了,如果上市成功,他的资产还会再涨个几倍。
  ————————
  于是他就开始联系原持有人。
  但是事情办得很不顺利,除了一份1000元的被顺利完成更名。其它的人不是躲着他,就是不承认,最坏的情况出现了。
  昨天他请了四马路的老乔和他们的兄弟们吃了一顿大的,今天老乔的几个兄弟就来帮他办事了。
  带队的叫花哥,开着两辆老苏联产的拉达,跑来跑去方便了不少。
  周映阳名下的股票是2300股,她一直在躲马长兴。她已经一周没有上班,但还是被马长兴找到了。
  这是个郊区农村,周围的邻居们都出来看热闹。
  如果不是兄弟们在身后,马长兴根本不敢在这里长呆。
  东北的民风十分凶野,喊打喊杀,不仅仅是喊喊而已。极端的气候,带来的是极端的脾气。死个把人,根本不是事。
  这次办事是花哥出面,事后,马长兴要给他一些表示。
  ————————
  花哥他们办事还是很利索的,不到两天功夫,七个人名下的股票就全部更名完毕。怪不得他们开了两辆车,有车就是方便。
  这次办事,最远跑到了五常,在快出市区的时候,花哥把车停到一个小卖铺,临时休整一下。
  马长兴注意到第二辆车没有停下,而是转弯之后开走了。过15分钟与头车汇合的时候,那辆车里多了一个穿制服的人。
  这个人在来回去五常的路上,包括办事全过程的三个多小时里,一直都没有下车,就一直在车里坐着。回到了冰城,他就下车自己走了。
  马长兴看没有人介绍,也就不问。
  他只对花哥。其它的,怎么办,如何办,花多少钱办,都与他无关。
  他也不想知道。
  事情知道多了,没有什么好处,尤其大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晚上马长兴给花哥办了一个大型的感谢宴,另外找了20多个票友撑场面,好在这次不需要他花钱,而是票友们花的钱,他们也有同样的需求。
  马长兴也没有钱了,他这次请的外援,买的礼物,前后花了1万,远远超过了他最初买全彩股票的价格。现金不足,他还临时借了高利贷周转。
  ————————
  华文化最近是名利双收,经过老乔介绍,他算是找了一个好活:股票更名。
  华文化由于名字里面有两个花的音,加上有些实力,就被道上的人尊称为花哥。
  自从香港电影入侵后,各种哥就多了起来,也不多他一个。
  反而是真正的老大,名字都很普通,有的还直接喊名字,例如某四,等等。
  他刚出道的时候一直靠替人跑腿,讨债为生。
  随着商业的逐渐发达,各种经济纠纷多了起来。很多案件,通过正规渠道根本无法解决,他们这些人就应运而生。
  逐渐的,他开始有了些名气,从跑腿进化到自己接单。最远的一次带人去江西追讨货物,有成功,也有失败。最惨的一次,他和一个兄弟被扒光了,大冷天被关在牛圈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不太想干了,这行风险还是挺大的。除了人身风险,法律的风险也不小。他们做的事情,如果来一次严打,都是够格进去的。
  但是现在收手,他还要生活,这几年的东奔西走,其实除了吃喝,没有攒下什么。
  ————————
  这次他觉得算是碰到了贵人。不到一个月,他居然收到了接近40万的酬谢,刨去花销,净剩二十多万。看着这些资金,他又动了收山的念头。
  其实他以前就知道这个股票改名的事情,但他这种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做的。
  干这行比讨债风险小多了,不涉及追查财产,变现,甚至强抢东西,又有证据,但是钱少啊!
  一单下来,收不了多少钱。一个凭证,最多一两千元的面值。就是翻了几番,不过四,五千。按照行规,他也就能拿到几百元,这还是大面值的,小面值的一百都拿不到。他去的话,传出去都丢脸。
  这次不是老乔的面子,他也不会出面的。
  他带了两辆车,5个人,其实也是想让马长兴知难而退,自己不是他那种小瘪三能请得起的。
  结果对方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前后两天,六,七个人,给了八千,
  更重要的是给他拉了一堆客户来。而且这些客户都是一个公司的股票来源,这就简单了,他把人分成几个小组。
  大多数的人都是一个公司的,还有很多人干脆就住在同一栋楼里,这大大降低了他的成本,但是收的钱还是相同,所以利润率极高。
  这种业务其实极为简单,对方都是有正经工作的人,上有老下有小。
  爱面子的人,只要找几个看起来就是社会人,在人多的时候一堵,不用说话,对方就主动服软。因为同事们都在身边,他们甚至会求花哥他们赶紧把手续办完。
  不爱面子的,把写着对方或者老,或者小的地址递过去,也就完事了。
  这种业务,最麻烦的就是事主躲起来,把人找到反而是最耗时的。但是这次特殊,他不负责找,只负责办事,虽然钱少收一些,但真是痛快啊。
  这几天,他收钱收到手软,直到这批旧的股票转让,都做得差不多了,才算完事。
  华文化是个讲究人,回请了马长兴一次,另外退给马长兴5000元,算是谢谢他的介绍费。
  酒桌上,马长兴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他觉得很有道理。晚上睡了一觉,早上醒来,再想,还是有道理!
  ————————
  全彩LCD公司财务记录上有了两个新的股东,华文化,一万五千股,马长兴两万一千股。
  这两个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由于股票数超过一万,再卖就不容易了。他们被认定为核心股东了,将来即使上市,也有限售期。尤其是马长兴,怎么算,他都会被禁售的。


第553章 天才班
  美国
  在留学生群体里,慢慢的,一个传说在东西海岸流传。
  有一个国内培养的天才班群体,出现在美国留学生当中。
  这个留言越来越盛,因为很多人都见过或者接触过这个班级里的成员。
  大陆学生留学生这个圈子并不大,互相一串联,很多消息就都知道了。
  曾经在中国留学生的历史上,出现过这种天才班的盛况。建国前后,出现过好几批次,一批同班同学一起留学,然后各奔东西。几十年后,大家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
  这种现象最近很少听说了,哪怕国内的少年班,也没有听说有什么特殊的动静。很多国内的天才,出来以后就流于平庸。
  但是今年不同,连续在一些重量级期刊上看到很多大陆留学生们的论文发表。论文发表是个常见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是本科生发表的,就不常见了。
  更不常见的就是这些人还都有关联,他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随着资料和信息的汇总,前段时间,在半导体界也算是非常有名气的两个美女学者,居然也被证实,来自同一个班级!
  这个被证实的消息终于引起了一片哗然。
  吃瓜的八卦群众们,不断的对这个新闻推波助澜。
  大家在异国他乡,心底里总是有种不自信的自卑心理。也许是语言差异,也许是文化差异,这些国内的天之骄子,在这里过得大多十分辛苦。刷盘子,做力工的不在少数。
  北京人在纽约,讲的就是这种失落。
  周晓兰,老女排,贵为副司长,出国后,只能当体育老师,兼业余教练!这在后世简直无法想象的事情,实实在在发生着。处长出国给人当保姆的情况,连新闻都上不去!
  所以天才班的噱头,给了他们以自豪的理由,我们大陆来的也是有好样的,别总把我们当土八路。
  多种因素之下,有真实,也有传说,这个新闻就在留学生群体里成了事实和现象级事件。
  ————————
  慢慢的,这个新闻就传回了国内,被刊登到了各种报刊上。
  前89检测专业的同学们,都到了发表毕业论文的季节,不断向天空发射着各种各样的卫星。
  冯言这段时间,带着两个团队,连续发表了多个领域的重磅论文。在国内发表的主要的是IGBT论文。回美国之后,则是带着林婷,连发几篇LED方面的文章。
  赵梦佳与袁帅联手,发表的多晶硅光电转换系列论文,另外开辟了一片天地。
  这里面还夹杂着其它同学发表的各种论文,有MEMS的,有LED工艺相关的,但总的说,论文质量远远超出本科生的水准。在他们各自的小圈子里闯出了名气。
  右天独辟蹊径,捡起来已经沉寂了两年的光纤测量,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利用几公里长的光纤,对环境变量进行监控,一举再掀高潮。
  ———————
  成永兴得到这些消息,最佩服的就是右天。这个老同学跟了大家一个寒假,忙活IGBT。回到美国后,居然没有利用这个优势,而是回去炒冷饭,而且还成功了!
  就连工大实验室,半年多都没有在光纤检测领域发表新论文了。
  右天这个人,很有特点,对周边环境无感,条件多艰苦,也不抱怨,因为他根本就不在意。对难度无感,根本就没有一丝的畏难情绪,在他的词海里,根本就没有量力而行这回事,除非有人叫停,他会一直按照给定的目标前进。
  后世他在效益一般的国企里负责质量,职位只是工程师。老婆没有,女朋友也没有,但是聚会的时候,极为高兴,滔滔不绝的跟成永兴和大家讲着单位的事情。
  后来再聚会,大家都不想找他了,有他在,聚会目的都达不到。
  这样的人其实就适合放到研究所,把他放到那里,他自己就会不断的出成果。
  放去人际关系复杂的国企,实际是害了他。当时分配的时候,右天的父亲把他安排到工厂里,目的是锻炼他一下,以后再走技术路线或者管理路线,都有资本。
  结果右天掉进去,再没有机会爬出来。
  时间窗口一错过,他的父亲生病后,就再没有机会帮助右天改变环境了。
  唯一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