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分红的现金,并没有太好的去处。如果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保值,那还不如继续投资自己的企业。
  把分红和股票捐出来做公益,成立公益基金,是新一代IT成功者的普遍选择。虽然很多人成立的所谓基金,有避税和转移资产的嫌疑,但也有不少人确实在做事情。
  这2300万分红,被用来成立一个新的基金,《基础基金》。
  《基础基金》将会用于支持一些基础科技,理论的研发,例如物理。
  成立这个基金的第一个原因,是给他撑场面,总不能他在林大搞点实验和项目,还要到处去申请经费吧。
  ————————
  另外一个原因,则更加深层次一些。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在科研阶段,还是在产业阶段,成永兴始终采用的都是三部曲。在科研阶段,是光纤检测,MEMS,LED。在产业阶段是LED, LCD,以及晶圆。
  但在更大的战略层面,也有个三部曲。
  第一步,是以LCD/晶圆代表的高科技工业。
  第二步,是以Plan B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
  第三步,则是以物理,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科技和理论。
  成永兴这几年,利用重生带来的优势走了很多捷径。这些捷径看起来见效很快,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际是有害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抄袭,盗版的做法。只不过它不是盗当前时代的科技而已。
  辛辛苦苦做研究多困难啊,抄一下多容易啊。
  这种做法应急可以,但不可以持久。
  此时,或者不止此时,甚至三十年后,中国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类似的急躁情绪。
  改开的思路,就是先在沿海地区成立开发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开发区成立的本质,就是通过减税的方式发展经济。
  当经济开发区在全国铺开的时候,它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也就日趋明显。90年代初遇到的财政危机,也跟开发区的全面开花有很大关系。这又引发了后面的国税地税分开,以及全面整顿开发区。
  为了保经济,砍教育经费,军事经费,科研经费,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在教育经费当中,还有区别对待。工科院校的日子,普遍比理科要好。原因就是工科院校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投入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的钱,属于打水漂类型,被砍也就是理所应当。
  这种思维,直到后世也没有被改正过来。
  后世中美经济大战的时候,有分析家讲,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的工科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这种思维方式,作为追赶过程中的国家,大搞逆向工程是有效果的。
  但是像苏联那样,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是做不到的。
  苏联为什么可以与欧美抗衡几十年,即使苏联解体已经超过30年,俄罗斯仍然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就是苏联在数学,物理等底层基础科技领域的人才底蕴。
  什么时候中国能喊出科学家红利,什么时候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
  可以说,Plan B和人才基金是为了五年,十年后所准备,那么这个基础基金,则是为了三十年后的中国所准备。
  指望成永兴一个人,把国家整体的基础科技水准拉上去,也不现实,但至少可以让他在某些细分领域,有所作为。
  当然了,大道理说了一堆,该抄还是要抄啊。
  不过怎么抄,谁来抄,这里说道可就大了。
  怎么这里还出来谁来抄了?肯定是自己抄啊!
  错!
  秘密笔记出山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马芸跑到一个学校,呆几个月,然后拿了个诺贝尔奖回来,会发生什么?
  这个时代的全国首富,四川那个做饲料的,身家能有成永兴一半没有?
  再说了,基础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就回到成永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选择。
  在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
  真的是钱吗?
  千金散去还复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基金一成立,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物理,数学等系,纷纷派人打探,询问申请的途径以及项目选择标准。


第568章 谜团
  这几天,奚风华不放心孩子,连他上班都跟着。孩子他爸还有工作,已经提前回去了。
  这次在冰城,她看到了儿子的很多同学。
  这批学生的素质普遍很高,很多都是从国外回来的。别的不说,大家都对她极为尊重,比她在工厂里看到的,牛气哄哄的新毕业大学生强多了。
  她本身就是大学毕业生,对现在的年轻人是真心看不上。
  她也在有目的观察儿子的女同学们,好几个都觉得非常满意,至少不比刘璇差。
  女儿带回的消息,被她高度重视。她专程进行了侧面打听。厂区也不大,很快的,她就拿到了不少信息。
  刘璇不论是学校,学历,长相,个头还是家庭,都没有看出任何优势。
  儿子和她虽然号称高中同学,但根本没有交往历史。到目前为止,两个孩子见面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儿子的选择,十分令人不解。
  她想等儿子再好一些,找个机会好好谈一下。
  找对象,结婚是人生大事,开不得玩笑,更不要提儿子如今的身家。错误的代价,将是天文数字的损失。
  但是她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儿子谁的话都不会听的。
  儿子处理公司事务的气场,使她感觉极为陌生。
  在冰城呆了这些天,她也就知道了儿子不断捐钱,捐股票的事情。
  白手套的说法,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她对儿子的财产结构十分奇怪。这些股份真的是他的吗?为什么他会不断把这些东西分给别人。
  几乎就在转瞬间,孩子就攒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件事情本身,也无法令人相信。
  孩子身上的谜团,是一个连一个,也不知道儿子会不会跟她说实话。
  成永兴苏醒以后给大家的解释,没有人满意。
  他什么有用的都信息没有说,就说一直感觉不好,提前预防。但是感觉到了什么,什么使他感觉不好,预防什么,都不给解释。
  案子并没有随着病人的苏醒而消失。公安部门单独找她谈话,希望她能提供些有用信息。
  成永兴现在是重点保护目标,但他自己不配合,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办。
  刑侦人员把怀疑目标放到了几个国外回来的学生身上,但是没有证据,没有线索,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这批年轻人的能量也极大,有几个还是世界知名学者,闹出误会就不好了。
  ————————
  这段时间,成永兴的头晕症没有再犯了,它好像就突然消失了一样。
  对于这个病症,不仅仅是一群医生和专家在研究,成永兴自己也在琢磨。其实这几年,他多多少少对此有些心得体会。
  久病成医,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他手里有两个靠谱的解释。
  第一个,人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复杂的生物体。就跟他这次重生,包括游泳,语感没有被带过来一样,人脑的容量不是无限的。
  他的头晕,实际是一种记忆覆盖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
  每当相同的场景出现的时候,大脑向一个区去写内容,结果发现相关内容已经存在。原有记忆排斥新的记忆,大脑就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
  有过失忆症的人,当尘封的记忆被打开时,伴随的也是剧烈的头痛。
  这也是每当他看到关键人物,关键事情,关键节点,就会头晕的原因。
  毕业前那次昏迷,是因为需要重写的区域太多,信息量太大,导致大脑进入了保护模式。
  最近他没有再头晕,也可能是毕业前的那次记忆重组,规模比较大,以至于大脑的容忍度提高了。
  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他的头晕症,以后会大大缓解,就此消失也说不定。
  ————————
  另一种解释,他觉得自己的症状跟一个人很像,陈天桥!
  盛大老板陈天桥,在很短时间就成为了中国首富,然后不长的时间里,就又消失了踪迹。
  有篇人物专访,讲他把所有的钱投资去研究人脑去了,自己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路。
  陈天桥的发家史,是个不折不扣的重生故事,而且是典型前10万字的结构。如果把它写成小说,按照现在读者们的口味,连上架都不可能吧。
  这个情节也太过于粗暴了啊,太假了啊,太幼稚了啊!
  哪有人爱看啊,把读者当傻子啊!
  三章就成首富了?
  怎么接着写啊!
  于是这篇小说的作者放弃了,太监了。
  所以陈天桥这个主角就失去了方向,而且总脑袋疼。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去研究脑袋。
  如果这个假说是真的,自己的这本小说,作者还在写吗?
  听说有的小说可以写十年,这个作者是否有这个耐心呢?
  另外,他始终有个怀疑,那就是在这个世界里,自己是否是真的主角。
  现在的感觉,有点不太像啊。
  自己更像是个背景墙,无数的主角在这个世界里成长了起来。
  这是很多人在写同人小说吗?
  就像临高启明一样?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这本小说,还真的能写十年。
  就是为了骗稿费,也请写下去啊!
  ————————
  这些天,张燕始终陪着奚风华夫妇,跑前跑后。
  如果说谁对成永兴昏迷最紧张,除了他的家庭以外,就是张燕了。
  在成永兴生病期间,张燕也独立处理了一些问题,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使她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她最适合的岗位就是接待办主任,连中层都算不上。
  光电集团,如今是什么规模,什么地位?
  她以二把手的身份,实际掌控光电,完全是狐假虎威的结果。没有成永兴在此,谁会把一个传声筒当回事?
  如果成永兴无法视事,她的下场,估计只有一个,走人。
  每当想到这种情况,她都会感到一阵恐惧。
  略有姿色和财产的一个弱女子,将如何在这个权,钱横行的社会生存?
  以后她将如何自处?
  真正能够给于她安全港湾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成永兴。


第569章 管理岗位
  随着成永兴离开冰城的时间开始倒计时,很多事情都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刻。
  全彩的扩张,再次面对人力资源的瓶颈问题。
  东三省属于移民建成的地区,城镇化程度已经很高,没有农民工的说法。随着经济的日渐火热,冰城出现了全市范围内的劳动力紧缩局面。
  由于LED 、LCD行业的高利润,就是冰城的普通企业,也主动向LED/LCD产业进行转型,熟练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困难了。
  全彩从事的毕竟是高科技产业,哪怕就是普通工人,对基本素质的要求还是有的。现在是没有办法,要在后世,就是普通的设备操作人员,至少也要本科起步。
  熟练工人的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式解决。
  第一个是异地扩张。冰城出现了劳动力紧缩的情况,但是龙省其它县市并没有。
  随着92南巡讲话,全国经济出现了一轮大上快干的浪潮,全民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而到了1993年,这种热情只能用“无以复加”来形容。全民经商,官员下海,成为一代时尚,成了时髦,甚至上了春晚小品。
  在此舆论氛围下,经济领域出现了建国之后最严重的过热,92年全国经济增速达到了13%,货币增发34%,生产资料价格在92年上升50%,93年的生产资料价格,还会继续上涨50%!
  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则是人民币的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调剂汇率一路贬值到1:11,而且向1:15滑落。
  在此情况下,中央从93年开始实施经济紧缩政策,这是一轮长达4年的经济软着陆。
  随着这轮经济紧缩,下岗潮在东三省若隐若现。尤其是一些经营状况较差,对银行系统依赖比较严重的企业,立刻有了明显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被淘汰到周边城市的低代线,受到了各城市的热烈欢迎。
  不仅仅是光电系在向周边县市扩散产能,冰城的一些其他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毕竟冰城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对人工成本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封装工序,早就转出去了。
  —————————
  第二个,则是通过产线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人员的产出效率。
  随着全彩上市日期的日渐临近,成本效益比慢慢重要了起来。
  全彩的人均月工资达到了2千元,这个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