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国产工业软件,之所以市场打不开,主要原因是缺乏杀手级应用。
软件这种产品,如果在不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差不多是赢着通吃的局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光电的3D CAD CAM能够用起来,就是后面的3D打印在驱动。
随着3D大型加工中心与CAM的联动,相应的软件也就找到了各自的市场。
这个现象,如果反过来解释。正是中国机床产业的衰落,导致了CAD/CAE/CAM的衰落,因为失去了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例如数据格式标准。
工业体系是一个整体,只靠投资,是解决不了CAD软件落后的问题的。
———————
会后。
“小王啊!你牵头把PCB软件搞起来吧。”
客人一走,刘主任就分配起新学年的任务。
“人呢?从大四的学生里挑吗?”
“大三,大四的学生都不要动。我们学院在产业化这条路上,落后其他院系太多了。光靠基金拨款,也不是长久之计。”
随着成永兴的离开,众人也慢慢有了危机意识。人才基金还能坚持几年,大家心理都没有底,还是要把自己的企业扶持起来。
“那从大二的软件专业学生里挑?”
“让他们自己报名吧。IC软件等,都一起搞起来。你们每个人牵头负责一个软件项目。无论如何,下次要拿出点成果出来。”
“是啊,是啊。这也太被动了啊。”
“不过这种成果汇报的方式,效果还不错。下次把所有学校都拉来,搞个大一点的成果展示会,那样不是更好?”
这次的项目验收会,硕果颇丰。项目的甲乙双方,各自给对方画了个大饼。都认为把对方忽悠住了。
———————
为什么后世,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发源于校园,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第一,校园的互联网环境,远不是此时的分散居民环境可以比拟的。
第二,实名制。学校的学生,天然对实名制不怎么排斥。校友录,博客,脸谱等企业诞生于校园,不是没有道理。
第三,电子支付。学生们每天用的饭卡,就是一个天然的电子支付载体。
Plan B相关学校的学生,先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工大则更占便宜。由于计算机软件双学位的缘故,更多的其它专业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及网络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网络的魅力,开始扩散,第一批网瘾患者,很快就会出现了。
———————
时间走到这个时间点,成立孵化与创业基金的时机,也成熟了。仅仅是这次会议当中看到的,就有好几个互联网巨头的雏形。
这些雏形,只要耐心诱导,不愁他们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随着全彩价值的日益体现,各大股东逐渐有了套现的冲动。股票的价值虽然日益增长,但是拿到手的钱才是钱。
套现出来的资金也就有了保值增值的需要。
一个全新的《光电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了。
之所以成立公司,是因为此时还不存在所谓的私募基金。仰融事件就是这种法律缺失的结果。
从原理上说,此时的所有基金,包括人才基金,基础基金,随时都可以被国家收回。
用公司的名义,运作基金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个投资管理公司一成立,就引来了多方关注。
第577章 金手指(上)
这两年,随着与韩,日等周边国家外交态势的好转,对中国的禁运也就开始缓解。
光电旗下各公司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通过各种渠道进口了一批精密加工设备,使得精密加工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随着半导体设备指标的不断进步,对机械加工精度的需求,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单纯靠进口是解决不掉的。
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机械加工精度,是一个国家所有工业的基础。这是个躲不开的坎。
机床是工业之母,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台90纳米光刻机里,包含的机械零件数目达到了3万个。
而EUV光刻机的零件数目,则超过了8万个!这里的很多零件,精度高到只能靠人工打磨和调整了。
如果不解决机械加工精度问题,即使今天光电解决了1微米,甚至0。5,0。35几个节点,继续往下怎么办?
其实就是现在,光电能拿到机床的机加工精度,与世界主流水平还是有差距的。禁运仅仅是缓解,而不是取消。
但即使是这种机床,拿到中国,面对中国属于5,60年代的机床水平,居然还具有代差优势。
韩国机床的大批量涌入,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第二个,芯片制造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造不如买的思潮,导致了半导体设备行业的衰落。
但把同样的故事,放到半导体设备行业里看,光电系靠进口机床,机械加工中心的做法,何尝不是另一种造不如买呢?
光电每前进一步,总要碰到一些大坑,现在终于走到了机加工这个大坑里。
面对这个问题,光电没有退路。
失去的十年,不仅仅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机械部,很快就会被撤销了。
————————
为什么后世,日本,德国在失去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后,仍然可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就是他们的真正优势,在上游的上游,精密机械加工!
LCD也好,内存也好,甚至光刻机,这些都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出现的结果。
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国家的基础工业优势存在,下游的产业爆发点就会不时出现。
如果不下真功夫去解决上游机加工水平的问题,被LCD利润吹起来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早晚还会遇到新的瓶颈。
在后世的总结里,总是充满了对过去的一些悔恨。认为在过去的历史上,错过了太多引进技术的良机,或者当时被钱或者面子卡住,或者引进了错误的项目。
就是这些引进都按照最佳方案发生,又能如何?
躲过了昨天的制裁,还能躲过明天的吗?
躲过了1微米的制裁,还能躲过1纳米的吗?
地球人都知道ASML的崛起靠的是浸入式光刻机。是否有人注意过ASML和台积电是在多长时间内研发成功的呢?
一年!仅仅是一年!
吃瓜群众普遍都对ASML的这段弯道超车历史,津津乐道不已。但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速度背后的含义。
在十年之后,中国也开始开发浸入式光刻机。我们在原理已经公开化之后,去复制开发已经技术成熟的光刻机,各设备厂家又花了多久?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ASML把世界各细分行业的顶尖公司收购下来,这才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超凡实力。例如光学镜头是德国蔡司。光源是美国Cymer。
这些企业,单拿出来,哪一个不吊打中国所有的同类厂家?
而且像蔡司这种级别的厂家,它的实力,不是一代或者是几代产品的生产技术。
如果只是单单某一两代产品,还可以靠引进技术解决问题。但他们具有的是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这个是靠引进技术解决不了的。
这里面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张汝京及其创办的中芯国际了。一个国家在基础科技领域的弱点,不是靠引入一两个历史名人就能够解决的。
因为弱点的背后,代表的是中国整体技术能力的落后。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拼了命的打压,加入打压行列的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而德,日则态度暧昧呢?
它背后的第一层含义是,我国的市场是德日所需要的。而美,英,等国,是我们的市场。谁需要谁,一目了然。
第二层含义,是德日,相对更加自信。
就像ASML讲的,我们的技术,是抄不走的!
成永兴的金手指,也许还能用个几年,十几年,但这之后呢?
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有道理。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就是应该的了。
————————
这几天,成永兴与刘部长在研究一个新的业务部门。它的任务就是整合和发展光电系自己的高精度机加工能力和自动化控制水平。
自动化控制水平,这个曾经很困难的事情,解决起来相对还容易一些。它的原因就是微机的普及。
随着微机的普及,导致廉价的微机CPU充斥市场。机床用控制芯片,不需要考虑能耗和尺寸问题。这些CPU,完全可以胜任以前那些高性能专用控制芯片的功能。
另外微机的普及,还带来了更加方便易用的开发工具以及编程语言。一个卡住中国工业许久的障碍,就这样,被另外一个行业给解决了。
消灭你,与你何干?
————————
机械加工精度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机床,一个是精度。
一个问题被分解成了两个问题,需要到不同的方向上去寻找答案。
第一个,机床。
中国此时,乃至后世,在机床的一哥都是奉天机床。
奉天机床这些年的日子难熬,但相对还算过得去。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进行。对中低档机床的需求,始终存在。
另外,随着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掌握,奉天机床还在新世纪来临之后,爆发过一段时间。
但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一些民营机床厂,慢慢也掌握了这个技术。奉天机床在加工精度,自动化控制水平,双双失去了比较优势,再加上成本困境,差点破产。
冰城的机床产业,不是没有,但跟奉天比起来,至少现在,不是一个水平。
————————
第二,加工精度。
这个加工精度,又可以被分解成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加工过程中的自动补偿算法。
随着芯片计算能力的增长,一些补偿算法也开始了大量应用。
这个技术在检测专业,早就普及了。这些算法应用到机加工行业,无形中提高了机床的机械加工精度和水平。
另一个方面,机械加工本身的精度。
这个问题困扰中国多时,它需要一个金手指才能够解决。
幸运的是,光电身边就有这样一个金手指。
但这个金手指不是成永兴的,而是冰城的!
冰城有这样的一个金手指!
单论机加工精度,中国在一个细分行业里,其加工精度,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至少在90年代。
在这个行业,甚至出现过笑话,厂里人员到欧洲出差,购买先进国家的产品回来做对照,结果把本厂的产品买了回来。
这个行业就是量具行业!
量具是个满特殊的行业,他们的产品,就是精度本身。
如果论什么行业对精度要求最高,就是量具厂!
冰城量具,在这个年代,还有一丝辉煌。他们的双零级量块,代表着此时世界最高的工艺水平!
90年代初期的机加工精度,才刚刚突破微米级别。而量块的精度,已经到了10纳米级别。
冰量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尤为巨大!
冰量有一批手艺精湛的钳工。真正了解机床行业的人,就会知道,任何行业发展到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
冰量及这批世界级的高级工人,就是这个时代的金手指!
第578章 金手指(下)
可惜的是,中国企业始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业壁垒和地域壁垒。
ASML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就是整合!
在一台光刻机里,荷兰自产的零件有多少?有10%没有,都值得怀疑。
机床产业的优势在奉天,而冰量在冰城,这真是一种悲哀。
在机械部消失之后,两者之间的合并,就更加不可能了。
2019年,它们双双被通用技术集团收入旗下。不知道,那个时候他们是否有机会被整合在一起。
成永兴无法在冰城长驻,就把他的思路与刘部长进行了交接。
对这两家企业进行整合,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个,这两家企业现在的日子都还过得去。
国营企业,一般来说,只在两种情况下容易被收购或者整合。一种是经营不善,另一种则是企业要上市,或者管理层有利可图。否则,企业的管理层是没有什么动力,去给自己再找一个婆婆的。
奉天机床可不是个小企业。它是一个资产十亿级别的大集团。这种战略级别的企业,不论是谁来收购,国家估计都不会肯的。
而且奉天机床的业务很杂,除了精密机床这部分业务是光电感兴趣的,其他部分,例如大型工件加工,齿轮加工等,都与晶圆无关。
冰量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刃具部分,甚至他们的量具,量仪本身,光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