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需要签协议,也没有什么后果,只不过损失信任罢了。走吧!”
成永兴已经走到前面带路去了。
“呵,你这么说,我觉得压力更大了。”冯言想起了几年前,她与成永兴之间的口头承诺。
这批人里,只有她有泄密的压力。“那我就不进去了。”
李丹的男朋友是当事人,不需要隐瞒。而她就需要瞒着常建中。
“去吧,多见些市面也是好的,难得有机会。你不用顾忌我。”
常建中倒是理解女友的想法。“我们做科技产品的,视野很重要!”
“好吧,希望这次可以真的看到些东西!”
几个人又继续前行。
连续走过两个大门,来到了一个新的区域。“这边以前我没有来过!”同学们都有类似的感觉。
“这是后挖出来的,现在里面还在挖呢!”
—————————
“咦?魏惜寒?你怎么也在这里?”
冯言与魏惜寒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大厅里的人不少,其中很多是来自工大。不少人认识冯言,但冯言不认识他们。
李丹则对张天航的航院同学更加熟悉一些。各自都有了不少需要打招呼的人。
“我也是因为它,才过来的。它需要不少超导和芯片控制方面的东西,我就被抓差了。”魏惜寒指着桌子上的一个模型。
“这是啥东西,这么难看!”
几个人打完招呼后,慢慢聚在场地中间的丑陋怪物旁。
这是个大喇叭状的模型,身上缠绕的粗管子,使人想起了电影<异形>,十分丑陋。
“这是离子发动机,是给卫星和宇宙飞船使用的!”
这次是张天航在介绍了。
由于保密的原因,他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向人炫耀,现在不论什么,都抢先发言。
“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这些管路是干什么的?”
“那是小型的粒子加速器,这些很多东西,是由超导材料制造的。”
“常温超导?”冯言在样品边转了一圈,没有发现降温设施。
“发动机只能在太空中使用,在太空中,不需要降温,接就可以达到超导材料需要的温度。”
离子发动机项目,算是近年来科技的集大成者。
超导,半导体材料,IGBT,芯片控制,精密制造等顶尖工艺和技术,都在不大的发动机上体现了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是高级的技术,越难以从外观上看出来。因为技术上过于精细,已经难以用肉眼看到了。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两用:
一般的离子发动机只是注重推重比,但是推力太小。
这台发动机有两种模式工作,一种是简单的离子喷射,另外一种是直接对离子进行加速,继而产生跟化学燃料类似的效果。”
张天航继续讲解。
离子发动机,是人类进行光速之下,宇宙航行的不二选择。
传统的化学燃料,靠燃化学反应加热膨胀,来获得推力,但其出口速度太低,对质量的利用率太低,而且在空旷的宇宙中,获取燃料,非常困难。
离子发动机具有推重比高,控制精确等特点。
另外,其能源来源,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所以,在21世纪,成为了控制卫星姿态的辅助发动机首选方案。
九台基地的离子发动机,把小型粒子加速器集成了进去,以获得更加优良的性能。某种程度上,它比后世普遍采用的离子发动机,理念上更先进。
离子发动机,固然对喷射质量的利用率很高,但由于喷射的绝对量很小,获得的推力小得可怜。
把粒子加速器集成之后,正负粒子同时加速,加速后进行湮灭,在中和了电荷,防止离子返回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热能。
普通气体被加热膨胀,并加上粒子本身被加速带来的冲力,裹挟着向外喷出。从而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原理有点像喷气式发动机的外涵道。
如果能够成功,离子发动机,真的可以做宇宙飞船的主发动机了。
大多数气体,都可以充当离子发动机的推动剂,易于保存和获取。不论到哪一个卫星,或者彗星上,都能轻易得到。
—————————
“这个东西什么时候能够实用?”
李丹听了一会,就不耐烦了。尽管古怪的造型,带来了一丝科幻感,但静止的模型,很快就把新鲜感带走了。
“快了,明年就会有卫星上天了。到时候,你们就会看到它了。”
宇航科技的第一个航天实验卫星,将会在5月发射。
这个项目是宇航科技的项目,但钱是基础基金出。反正也谈不上什么产权,专利。
现在,乃至后世,卫星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以几年,甚至十年为单位。
这个节奏对于习惯于以月,周,甚至是天为单位的现代人来说,完全无法忍受。
所以,宇航科技制定了一个密集的火箭发射计划,初期是每个季度发射一个,逐渐过渡到一个月一个。不断的边改进,边发射。
卫星发射将会常态化。
现在的航天领域,采用的是单件,小批次的生产方式。
每发射一次卫星,都能上新闻联播。
由于周期长,所以容错率低。失败一次,几年的心血就打了水漂。于是对质量的要求,越发的严格,反应到造价上,就是天价。
99。99999纯度的黄金提炼成本,比99。999要高了不止十倍。
这些问题,在后世都有解决方案,那就是工业化批量生产。有家公司,自己就准备发射上万颗卫星。
他们的方案,就是多发射低成本,低质量卫星。哪台出问题,扔掉就是了。
如果建设一台嫦娥三号,要10亿美金,那么建10台呢?
结果也许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弄不好建设10台,价格连1亿美金都不到!
因为质量控制标准,极大降低了!
只建设一台,其成功率必须在99。999%。而建设10台,每台的质量,控制在30%,就可以用了!
成永兴也准备走这条路。
待发射的火箭,就像公共汽车一样,不停发射。各种相关实验,赶上哪趟,就上哪趟。
有什么想法,不用猜,直接发射上去,实际验证一下,结果就出来了。
公共火箭,也会接受来自几所关系学校的负载。只要九台基地的负荷不满,就可以让他们搭便车。
不过发射上去的实验卫星,不能简单做个试验就扔掉,还可以废物利用一下。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带着高分辨率的CMOS摄像头上去。实验做完了,幸存的卫星,就继续充当照相卫星使用。能拍多久,就拍多久。
估计靠卖照片,都能收回成本。
宇航科技,还在与国内的几家单位谈判,看能不能通过降低质量要求,和加大采购量,降低发射成本。
因为按照规划,宇航科技的卫星发射量,将来可以达到一年上百的水平,每周至少有一个公共火箭发射。
宇航科技对火箭的质量要求,放得很开,只要一半能上天,就可以了。如果价格还可以商量,1/3能存活,也可以。
关键一点,就是一定要便宜。
几家谈判对手,对于这种奇怪的要求,有些无法接受。
炸火箭,摔卫星,砸牌子啊。所以谈判还在僵持当中。
如果价钱到最后谈不下来,宇航科技只能自己干了。
“走吧,我们吃饭去吧!我饿了!”
李丹彻底不耐烦了。
第750章 杀戮机器
九台基地,第三区。
张士齐把守的第7号大门,终于被打开了。
这种大门,只能从内部操作。外部既没有按钮,也没有门锁。
成永兴,孙亮还有于队长,一起站到清理之后的山洞。
“这是什么?”
在三个人的面前。是两台灰黑色的大圆筒。
于勇是第二区的负责人,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山洞。
“这是小型盾构机!”
成永兴拍着机器的外壳,骄傲的介绍。
他觉得九台基地很有用。在这里,差不多是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了。
后世中国的盾构机打遍天下,但是现在,很多人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随着基地外部土建工程的完成,之后的施工,主要都是挖洞了。
但现在的挖洞,不是爆破,就是钻探,声音震天响。这些忽高忽低的噪音。吵得成永兴脑仁疼。
“小什么机?”工兵头子果然没有听说过。
“就是专门挖洞的机器。”
“这些东西就是它挖出来的?”山洞里一片狼藉。
“是!来,我给你们看看它的作用。”
成永兴举起手里的遥控器,轻轻一按,机器的前方,传出了一阵轰鸣声,一股泥浆从身边的管道排了出来。
为了实验这台机器,7号山洞的墙上,被他乱七八糟的打了不少洞了。
于队长张了张嘴,但轰鸣声盖住了他的声音。
成永兴随手又关掉了电源。“老于,你说什么?”
“我是说,这个东西是你自己一个人做的?”
“那怎么可能!零件都是让工人们按图纸加工的,但组装是我自己!”
成永兴很是骄傲。
他最近有了一个新的嗜好,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挑战自我。这个嗜好也许从来都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找路径从来都是挑最难的走。
在头晕,酒精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他对诸多事情失去了兴趣。
挣钱?不感兴趣!难度太低!
写论文?没有意思!
自杀?还不敢!
所以,越是艰难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就越大。自行设计,组装盾构机,就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
“这是你发明的?”孙亮羡慕的问道。
“盾构机二战前就有了,我只不过是把它又造了出来。”
“可是这东西有啥用啊?”
孙亮还是不能理解,花了如此大代价,造这么个东西有啥用。“找几个人一刨不就完了吗?专门造台机器干什么?”
“盾构机不仅仅是挖洞的机器,它还是台印钞机!”
“它很值钱?”于勇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冰飞的民用项目已经起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以前也不同了。
成永兴这里,随便漏出什么点子,大家都吃用不尽。
“它值钱是一方面,它可以替你挖到钱!”
“怎么挖?”
“你还记得92年的农行银库盗窃案吧。”
“记得!”
92年的冰城银库盗窃案很有名。这个案件,还被做成了广播剧。在没有电视可看的学生群体中,知名度很高。。
几个高科技的贼,挖了个地道,从银库底下把钱给盗走了。期间动用了焊枪等先进武器无数。比美国大片还要精彩。
“有这家伙,什么焊枪都不用了,直接挖过去就行了!这还不是印钞机?”
“切!”
孙亮在旁边一摆手,不屑一顾。
抢银行,多low啊!
就是让你用麻袋装,你能装多少!
其实这台盾构机,按理来说,本来是一本重生小说主角的。
成永兴曾经看过大量网络小说,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分支,是穿越到日本侵华前的上海。
那些穿越者个个都是特种兵,加金手指。让他很没有代入感。
他曾经设想了几次,如果自己肉身穿越,会发生什么。
但无论怎么推演,都是死路一条!
在战争年代,知识和生命的价值并不高。
不练好武术和枪法,上战场,分分钟就是送命的主。
就是不上战场,以他的年龄和身体健康条件,肯定是早夭的主。
但成永兴是个没有困难,还要创造困难的主。越是高难度的游戏,越是喜欢。
经历过几次纸上谈兵,还真让他找到一条路,那就是盾构机,小型盾构机。
这种小型盾构机,制作难度不大,以三四十年代的条件,是可以加工出来的。
造好以后,他就准备去挖日本人银行。
战争打的就是金钱。
把银行挖了,日本也就打不下去了!
至于钱拿来做什么?
地下党在三四十年代的联络信息,已经解密,写进党史。
一个书馆,一个茶馆。
到时候,每天往对方院里扔一麻袋钱。
有本特工小说,就是这个套路。
由于特殊的故事创意,成永兴算是把盾构机的结构,材料研究个透彻。可惜的是,他没有回抗战年代,却重生了。
—————————
“你们就用它挖山洞吧。”
这个年代,虽然说不需要挖银行了,但是用它继续挖山洞是可以的。
“可它是不是有点小啊。我们用不上啊。”
盾构机的直径只有70厘米左右。这是成永兴专为抗战时期设计的。人可以躺着前进,钱什么的,也可以通过简易轨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