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话》距离上传还有三天时间,但这个热度已经开始疯狂飙升了。
之前,菠萝故意靠骆墨在撑起热度。
如今,骆墨主动向菠萝宣战,自然能把热度给吸回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极光少女也越来越紧张。
她们一开始还是无所畏惧的,对自己……。不是,是对骆总监充满信心。
可事到临头,临近发歌的时候,她们开始自我怀疑起来:“我们会不会拖骆总监的后腿啊?”
也难怪她们不自信,谁叫不仅仅是极光少女,而是整个国内的女团,都有点拉胯呢?
实际上,在骆墨看来,她们的业务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唱功、舞蹈之类的,都不错。
但你们有没有发现,国内很多女团本身走的就是棒子国的路子,偏偏出的歌曲也很像韩团的风格。
就像很多大热的韩团歌曲改成中文版后,听着怪怪的一样。
你直接往那边的方向靠拢,不仅仅学习棒子那边搞女团的模式,运营,连曲风都照搬,多少会有点水土不服。
而且有了前面《潇洒小姐》做铺垫,听众们对于第二首歌会越发期待,对于极光少女的实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这个认可度,很重要。
骆墨其实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不会一上来就让极光少女去和春晓打擂台。
提前先发一首歌,通过一周的时间发酵,让听众们意识到“原来极光少女的歌也不赖嘛”,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这样第二首歌的热度才能节节攀升!
这几天,骆墨和许初静基本上每天都是共进晚餐。
这样的模式,让许初静意识到好像哪里不对。
因为骆墨每次来做饭,都很兴奋,仿佛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
但的确舒缓了她近期的坏心情。
新的周末,影院又开始上映新的电影了,这使得《猫妖》的票房再次断崖式下滑。
明明周末来了,可单日票房却险些跌破1000万。
至于《晚婚》,自从口碑两极分化后,就越发疲软了,离下映已经不远了。
但这并不影响新晋的【十亿俱乐部】的成员宋戈,每天都过得飘飘然。
他觉得自己在电影圈,也已经算是号人物了。
再加上他那电影协会担任副主席的老爹,使得他越发膨胀。
每次采访时,一旦记者故意提起骆墨,他就会上钩,话语中各种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其实你仔细想想会发现,娱乐圈里,低情商与低智商的人,远比高情商、高智商的人要多得多。
毕竟这个行业,连疯批都能混得开,成为流量明星,拥有一堆拥护者。
所以宋戈的所作所为,也没什么稀奇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被骆墨给无视了。
反倒是最近,他觉得许天后看向自己的目光,总有点不对劲。
因为啊,自从《猫妖》上映后,骆墨与许初静的cp粉又变多了,【墨许cp】的团队在逐渐变大。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就什么人才都冒出来了。
近期,网络上开始流行起了二人的cp文。
有好几部在微博上的阅读量都破了百万……。
许初静因为某些原因,看到了其中一部。
这部cp文处于连载状态,日更2000字,短小的要命,令人不齿。
她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抽了,居然点开来阅读了一下,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许初静是知道,圈内有明星会看自己的cp文。不少明星在接受采访时都曾说有看过。
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骗人的,为了让粉丝们继续写,给自己增加热度。
但有一些,那是真看了,对里面的名场面更是如数家珍!
许初静当天晚上,就看上瘾了。
还别说,写得怪上头的。
这使得她第二天面对骆墨时,大脑会有轻微的混乱,会下意识的去脑补一些情节。
而许初静为什么会看到这部cp文呢?
是那位女技师……。不是,是那位女心理医生推给她的。
“喔!我的朋友!你的cp文我全看了,这部最好看,五星好评,推荐给你!”女心理医生发送微信道。
许初静就回了两个字:“有病。”
她觉得自己的医生,大有要成为cp组织的邪恶头子的趋势。
然后,她的手指就不争气的点开了链接……。。
啧,真是罪恶的深渊。
………
………
美好的周一,就这样到来了。
中午十二点整,《中国话》和春晓新专辑的同名主打歌《爱爱爱》,就要在各大平台上上传了。
蓝虾音乐那边,自然老规矩,把所有的好资源都堆在了菠萝旗下的歌手身上。
至于企鹅音乐那边,则又一次押宝骆墨,坚信骆墨写的歌,肯定能给咱们赚到更多的钱。
——企鹅,总是这么纯粹。
此时,魔都,某出租公寓内。
一位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兼职着业余乐评人,在第一时间就试听了这两首歌。
他先听了《爱爱爱》,不对他口味。
然后,就去听了极光少女的《中国话》。
歌曲一开始,那一段绕口令出现时,他整个人就寒毛直立。
别人寒毛直立,可能是被惊艳到。
而他,是被惊吓到。
他叫马大龙,一个没点水平,取不出来的名字。
这不是网名,勉强也能算他的真名。确切的说,这是他的中文名。
是的,马大龙是个外国人。
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他觉得龙在华夏是神圣的东西,所以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威风凛凛,每次喊出来都觉得自己很牛逼。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极光少女的歌声在屋子里传开。
马大龙疯狂搓着自己双臂上的寒毛。
短短几句歌词,就让他想起自己前些年苦学中文时,被绕口令所支配的恐惧!
“这歌,好吓人!”他用自己带着东北味儿的中文道。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这首歌,跪着听
“吓死个银!吓死个银!”马大龙只把a段听完,整个人的记忆就开始翻涌。
老外学中国,以把绕口令说得很溜儿为荣。
这玩意太费嘴皮子了,让马大龙开始怀疑:“说唱这东西,确定是咱们那边兴起的吗?”
如果说,说唱里面的押韵已经够难了,那么,绕口令这种对你的舌头发起挑战的东西,简直就是难度翻倍!
“【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
马大龙一边听歌,一边看着歌词。
他很确定,这些字他都认识。
是的,这个老外连逼仄的仄字都认识,也算是中文满级选手。
但是,他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噢我的上帝!她们怎么还把我心声给唱出来了?
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其实是认同的。
马大龙是真的喜欢中文,最喜欢的就是古诗词。
来到华夏后,他越发认识到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觉在方方面面都能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比如——美食。
来自黑暗料理之国的他,想不出世上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懂吃?
好像任何东西经华夏人之手,都能化为美食。
他去博物馆参观时,也被里面的文物给惊到,想不到华夏的古人竟有如此之智慧。
更别提他最爱的诗词了,感觉那里头的味道,不是他们国家的现代诗所能描绘出来的。
他的中文越好,越是了解华夏,越是沉醉其中,越是心怀敬畏。
因此,他时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华夏人贬低自己国家文化的言论时,脑子里通常会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弄啥嘞!?”他想不通。
他一个老外,因为受到了熏陶,都倍感自豪。
你们反而看不上。
他已经想好该如何写乐评了。
“不!我不写乐评了。”他心想。
马大龙决定,他要录个视频。
他要挑战一下里头的绕口令,学习极光少女的唱法。
“介就系东方rap吧!”马大龙想着。
一整个下午,这位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都在单曲循环这首歌,然后先从最前面的绕口令开始练起。
有几段他是第一次听,有几段他学中文的时候有练过一小段时间,所以倍感熟悉。
诡异的是,都单曲循环一下午了,他居然也没有听腻。
只能说作曲和编曲,同样很强。
他对文字是有兴趣的,这是天然的兴趣。
但作曲和编曲,是让他能持之以恒听下去的最大助力。
这首歌的作曲和编曲者是郑楠。
《歌手》里有一季的编曲工作,基本上都由他负责。
马大龙看着歌词里的几行字,骆墨这个名字在歌词里可以说是刷屏。
【作词:骆墨】。
【作曲:骆墨】。
【编曲:骆墨】。
【制作人:骆墨】。
【混音师:骆墨】。
【和声编写:骆墨】。
【弦乐编写:骆墨】。
一长串全是这个名字!
“这人的歌,别人赚不到他一毛钱吧?”马大龙在心中想着。
他也不知道是灵光一闪,还是动了邪念,突然冒出个坏主意。
他打开了自己在教育机构里的群聊,里头全是外教。
他直接把这首歌给分享到了群里。
喔,我的朋友,一起来回忆一波曾经被绕口令支配的恐惧吧!
这种行为,像极了那种自己看了致郁文后,拼命分享给好友,说是治愈文的人。
也像极了那种自己被视频给吓到,就一定要吓更多的人,来帮助自己回魂的混蛋。
马大龙分享就分享,他还把群里的13个人给全部艾特了一遍。由于他不是群主,所以在微信群里不具备【@所有人】的功能,但他不嫌辛劳。
几分钟后,他就收到了一连串的统一回复,是骂人短句的缩写。
何大龙:“wtf!”
侯天雷:“wtf!”
钟大龙:“wtf!”
是的,一个仅有14个人的群,竟有三条大龙。
这群老外学中文时,都被中文老师给要求练过绕口令。
感觉这群老师就是把学英文时的愤懑都发泄到了他们身上。
绕口令实在是太费嘴皮子了,读起来感觉烫嘴。
马大龙见他们反应如此激烈,就炫耀般的发了段语音,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坐着一只鹅,坡下留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
他唱到后面,已经不知道在唱什么了。
群里的一位黑人朋友,在听到这段语音时,露出一口大白牙。
“rap!还得看咱们的!”他瞬间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准备苦练,打这马大龙的脸。
嘻哈文化,那可是咱们的拿手好戏。
无独有偶,其实不仅仅是这群在华夏的老外在学这首歌。
还有不少外国人也自发加入了进来。
然后,一夜之间,就开始了病毒式的扩散!
最主要的是,他们发这些到网上,是会有热度的。
会有人给他们点赞。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装逼!
不管是虚荣心作祟,还是博人眼球,总之,各大平台上开始掀起了一阵风潮。
这让新虞和骆墨工作室的营销团队看得一愣一愣的。
“咋滴,我们都还没出手,就火啦?”他们突然觉得自己是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人。
周一下午和晚上的时候,暂时都还是《爱爱爱》这首歌高居榜首。
可到了周二,因为一条视频的出现,局势发生了变化。
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的视频,点赞破百万了。
视频里,一个身穿黑色斗篷,手持一根……。筷子,白发苍苍,但眼眸碧绿的外国老头,在一片漆黑中,以神秘而又酷炫的姿态,吟唱了一段咒语。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
虽然念到后面,他同样开始胡说八道,但胜在——自信!
最后,只见他一挥手中的魔杖(一次性筷子),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黑暗中升腾,然后化为三个大字——《中国话》!
仅仅几个小时,点赞就破了百万,一下午的时间,短视频点赞量高达近300万!
至于浏览量和分享次数,同样骇人!
而短视频平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有一个视频火了,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模仿,然后形成一种风格,一股风潮。
很快就有大长腿的金发辣妹加入了进来。
很快就有能把短袖上的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