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洛干笑了一声,早就免疫了这种低级恭维。
但要说面对骆墨的中国风新歌全无压力,那肯定也是假的。
他也很清楚,袁鹤文的做法是有用的。
大家在听歌前,对这个人有了一定程度的抵触,听歌时,心中多多少少是会扣分的。
而陈洛,自然是被大家心疼与同情咯!
靠自虐的手段增加粉丝黏度。
粉丝们都心疼坏了:“怎么遇上骆墨这种人的粉丝,真晦气!”
【墨生人】:“喵喵喵?”
……。。
……。。
发歌之日,终于到了。
中午十二点前,【乐神】就已经在等候第一手消息了。
企鹅音乐那边,在昨晚就已经在进行新歌预告了。
点进新歌预告,就能看到几句话。
“看到《黑》,你会想到什么?”
“黑夜,黑暗,黑色?”
“还是星星,月亮,萤火虫?”
“而我,则会想到——烟花。”
乐神在看到这几句话时,心中就微微一愣:“所以说,骆墨这次中国风新歌的主题是【烟花】?”
是,但也不全是。
女孩子嘛,喜欢烟花也是很正常的。
乐神一想到绚丽的烟火,本能的就会将此与浪漫、爱情、美好之类挂钩。
“如果是黑夜里的烟花的话,倒是的确也符合《黑》这个专辑名。”乐神心想。
至于网络上带起的节奏,乐神也是有看到的。
她本就是知名乐评人,也算是圈内人,这种手段见多了,都有点见怪不怪了。
“不回应也挺好的,音乐人就该拿音乐说话。”她在心中道。
而在今天早上九点钟,企鹅音乐那边已经正式公开了骆墨第一首新歌的歌名。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感觉有点文艺啊。”乐神心想。
她现在更好奇的是,骆墨工作室先前说了,发布第一首歌时,会采用一种以前没用过的模式,可以留意一下骆墨的个人微博。
“该不会……。他终于要拍MV了吧?”乐神的体液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
馋他的颜啊!
“叮!”乐神的手机在这个时候想了一下。
她打开一看,是有朋友提醒她:“骆墨发微博了!”
乐神立刻打开骆墨的微博,惊讶的发现,这次居然是一篇图片形式的长微博。
她先粗略的看了一眼,然后心头微惊:“这是……。。故事文案!?”
作为乐评人,她很清楚很多古风歌曲都会专门写一则故事文案,等于就是整首歌的创作背景。
就连《赤伶》这首歌,其实都是有故事的。骆墨当初在《创造偶像》的舞台上,唱歌时所表演的那一段皮影戏,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自己的个人舞台创作。
“中国风的歌,再搭配故事……。。很有意思啊!”乐神眼睛一亮,开始细细阅读起来。
故事名叫《伽蓝雨》。
骆墨一共发了六张文字,她先看了第一张文字图。
这是故事的序章。
“【洛阳城,秀坊。
七秀姑娘到了该婚配的年纪了,看着身边的姐妹们一一离开了秀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她好生羡慕。
“听说城外的珈蓝寺香火鼎盛,寺内的僧人们武艺高强,佛像前求签更是灵验,不如上山求个姻缘?”七秀心想。
第二天清晨,她起了一个大早,上山求签。
此时,僧人们正在晨练,与寺前演武。
青年主持站在台阶上,表情严肃,一丝不苟,在给演武的弟子们纠错。
七秀透过清晨的微光,仔细地看了一眼穿着袈裟的青年和尚。
似乎是感受到了七秀的目光,青年主持扭头对她道:“女施主,上香求签,皆请稍后。”
七秀就死盯着他,作为秀坊的舞女,她本就性子跳脱直率。盯了老半天,她才笑着用极为诚恳且真心的语气道:“大师,你长得真好看!”
自此以后,她时常上山找青年主持求签。
可她改变了主意,求的每一支签,皆不是姻缘。
………
佛像前的尘埃扫了又覆,诵经声歇了又来。
时间一晃而过,七秀来得总是那般频繁。
七秀来了:“大师!今年洛阳比舞,我们秀坊夺魁了呢!”
大师不答:“……。。”
两日后,七秀又来:“大师,等我买了大扇子,跳舞给你看!”
大师依然不答:“……。。”
又过三日,七秀:“大师,珈蓝寺的路,我现在比秀坊还熟呢!”
大师:“……。。”
佛理——【心如止水】。
“大师……。。”少女声音又至。
僧人抬头。
那天,七秀红衣似火,艳若桃花。
“我要嫁人了。”
不知何故,佛珠散了一地:
“阿弥陀佛。”】
……。
序章结束。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伽蓝雨
【不知何故,佛珠散了一地:
“阿弥陀佛。”】
序章到此为止,乐神直接把第一张文字图片给看完了,瞬间就想继续看下去。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七秀真的要嫁人了吗?
佛理:心如止水。
大和尚一直不说话,最后真的也只是说了一句阿弥陀佛吗?
乐神刚想继续往下阅读,结果一下子就收到了四条微信。
四个友人同一时间给她发来微信,告知她:“歌也发了,企鹅音乐已经可以听《烟花易冷》了!”
“舒服了!”乐神忍不住道。
这下子好了,可以一边听歌,一边看故事了。
她听说网文里有一种类别叫文娱文,文里写到歌曲时,很多读者就爱边听歌边看书。
乐神决定体验一把这种快乐。
她第一时间就戴上了耳机,下载了《烟花易冷》,并点击循环播放。
《烟花易冷》,一首收录在周董专辑《跨时代》里的中国风歌曲,林志炫也曾翻唱过,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与形式。
同样一首歌,两种不同唱法,前者有儿女情长,清冷萧索之感。
后者却有种家国天下的感觉。
这首歌还有一个别称,正是《伽蓝雨》。
这个名字,出自地球上北魏时期杨炫之所写的《洛阳珈蓝记》。
网上一直有传言,说《烟花易冷》的故事背景就是出自这本书。
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介绍洛阳的寺庙,里头没有什么爱恨情仇。
网上的版本皆为杜撰,作词人方文山看着也是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原来写个歌,还能有同人文!?
不过说真的,网传版本里,还的确有几个版本挺火的。
而骆墨所写的版本,其实是他自己本人的一次小尝试,是半原创。
里头融合了几个故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己的个人加工。
在这方面,他早就得心应手了。
毕竟自《创造偶像》开始,他几乎每一个舞台,都有自己的东西融入其中。
——骆墨,一个不是很纯粹的文抄公。
简直是文抄界的耻辱,文抄界的内卷大师。
乐神听着《烟花易冷》的前奏,开始继续阅读起了这个名为《伽蓝雨》的故事。
……。。
……。。
1:【山中无岁月,一转眼便是几个春秋。
珈蓝寺的僧人们依旧每日清晨习武,然后吃饭诵经,敲敲木鱼。
只是青年主持的手上,自那一日后,便少了一串佛珠。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山下出现动乱,战火纷飞,外敌入侵,国将不国。
那一日,洛阳的子弟兵们就要前往战场了,可以说是举城相送。
城门旁,围满了人。
秀坊的姑娘们也自发前来,唱曲跳舞,算是为洛阳子弟兵们送行。
“噗嗤!”在上台前,秀坊年纪最小的一个女孩也不知是看到了什么,竟没忍住笑出声来。
她指了指人群,对旁边的人道:“姐妹们,你们看到了没有,子弟兵里有好多大光头呢!”
“我看看,我看看!”不少姑娘立刻来了兴趣,纷纷侧目,在人群中寻找起来。
果然,很快她们就看到了一个个大和尚混迹在子弟兵中。
他们还穿着僧袍,手中拿着长棍,连件像样的甲胄都没有。
最主要的是,今天阳光正好,照射的这些大光头无比锃亮,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突兀。
好几位秀坊的姑娘觉得新奇,笑得花枝乱颤。
“不准笑!”一个严厉的声音在此刻响起。
秀坊的新任坊主走了过来。
她拿着一把大扇子,阳光之下,红衣似火。】
………
………
2:【秀坊的舞,自是极好的。
一舞结束,观众叫好呐喊,为子弟兵们鼓舞士气。
舞罢,城门打开,壮士出征!
众和尚暂时对军伍之事不甚了解,一个个拿着长棍,站在队伍的最后头。
“喂!大师!”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为首的和尚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缓缓回头。
青年主持看向她,只见她一身红衣,手持一把大扇子,刚刚在台上带头跳了一支极美的舞。
“大师,等我买了大扇子,跳舞给你看。”
几年前的这句话,涌上心头。
原来,它犹存于心,业障心魔!
“大师是要上阵杀敌?”秀坊的新任坊主,红衣七秀将自己的大扇子收于身后,抬头看向僧人。
僧人还未来得及作答,她就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杀过人的大和尚,还是和尚吗?”
洛阳城皆知,在多年前,外敌入侵时,珈蓝寺就曾有过51位僧人下山,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最终无一生还。
若非如此,青年主持小小年纪,也不会担此大任。
只是,青年主持年纪虽轻,但佛法精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对于七秀姑娘的问题,它,也是最好的回答。
可看着红衣似火,青年僧人没来由的摇了摇头,道:“自然不是。”
红衣微愣,只说道:“好!”
大师,要一言为定啊!】
………。
………。
3:【连年征战,战火纷飞。
连续的战乱或许只会在后人的史书上留下寥寥数语,可对于整座天下而言,又是那般沉重。
外敌被驱逐,天下安定后,得胜将军策马而归。
他两鬓微白,可依然能够看出,年轻时定是一个顶好看的人儿。
如今的洛阳,早已不复往日繁华,城内经常可见断壁残垣,可谓是满目疮痍。
出征之日,满城相送。回来之时,又是满城相迎。
很多城内的人在看清将军的外貌后,纷纷一愣。
这哪是将军啊,这是已经还俗的大和尚!
百姓热情,将军却未作停歇,在城内寻找着什么。
没人知道,这位面熟的将军在找什么。
——他找不到那把大扇子了。】
………
………
4:【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将军听闻,这些年来,总有一个年纪已经不小的尼姑,会来城门的老树根旁久坐,然后望着城门外发愣。
尼姑就住在曾经的珈蓝寺。
听闻,这尼姑年轻之时也是无比貌美,或为保全自己,或因种种原因,最后出家为尼。
“只是最近啊,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了。”有人道。
将军策马,往山上而去。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山路,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大师,珈蓝寺的路,我现在比秀坊还熟呢!”
寺内,那座浮屠塔犹在,只不过相较于往昔,要破败了许多。
后院里,却有孤坟枯骨。
他在寺里的草木深处,找到了那把大扇子。
扇子上,写满了小字。
“大师,没想到遁入空门竟是如此无趣,敲不完的木鱼,诵不完的经。”
“大师,听闻你们那边又打了场胜仗,忍不住高兴地在寺内练了练舞,也不知道你会不会生气。”
“大师,你的珈蓝寺老是下雨,老是下雨……。。”
“大师,又过年了,我好想再看一遍洛阳城内的烟花啊。”
“大师,快来接我还俗吧,嘻嘻。”】
……。。
……。。
5:【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又一年的除夕到了。
珈蓝寺内,老和尚还是老样子,时不时的会出神,时不时的会想打盹儿。
今天,他又眼睛半眯,仿佛随时都会沉沉睡去。
小和尚坐在老和尚身旁,仰望夜空,问道:“师父,世人皆说皈依佛门,这个皈依是什么意思啊?”
老和尚笑着摸了摸小和尚的光头,道:“所谓的皈依,其实是我们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僧,这三者的归顺依附。”
“故也叫【三皈依】。”
“意指全心全意的信奉与归顺。”
“啊,这样啊。”小和尚道。
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