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每一位会员,尤其是长老院成员的背景调查,研究会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每一位长老的人事档案,那肯定是厚厚一撂,对这位长老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学术生涯开始之后的事迹,事无巨细,都会被登记在案。
至于什么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奖项记录之类的,也都会形成附属文件,被包含在内。
之前狄鸿哲的人事档案,已经是何子鸿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厚的文件了,挑挑拣拣看下来,花了老何四天时间。
但比起苗光启的档案,那是小巫见大巫。
何子鸿的办公桌,是一张黄花梨案面,价格不菲,尺寸还大。两米多宽,跟张床差不多。
苗光启的人事档案放上去,这张七尺大案,愣是没空地儿了,全占满了,而且堆起来能有两尺高。
何子鸿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嘴里叼着雪茄,有一口没一口地抽着。
他看着桌上的档案,眼神有些发直。
这看到哪辈子去?
这个苗光启,人生未免也太精彩了吧?
何子鸿捋了捋思绪,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看了看这些档案的标签。
标检上都是年份。这种人事档案,都是以时间作为目录的。
几乎是下意识地,何子鸿将目光停留在了一九八零到一九九零这个时间段。
随后他发现自己有些走神了。
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之前苗光启向他打听狄鸿哲的时候,让何子鸿代为查阅的时间段。
而现在何子鸿眼前的,是苗光启本人的档案,跟这个时间段是没有什么逻辑关联的。
不过既然看到了,何子鸿也就把手伸过去了。
反正这一大桌子文件无从下手,从哪儿开始都一样。
而且何子鸿也记得,苗光启的年纪,比狄鸿哲差不多。
一九八零到一九九零这十年,苗光启应该是从三十来岁到四十来岁。
正常来讲,这个年纪,正是一个生物学者研究生涯的起步阶段,一般还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可苗光启不是一般人。
他那个时候,应该已经出成绩了。
何子鸿拿起一叠文件,开始翻阅起来。
对何子鸿来说,这种档案,看履历其实意义不大。他不是干刑侦的,履历看不出花儿来。
他的着眼点,主要是学术论文。
作为一个过来人,何子鸿知道论文是要花费大量精力的。
一篇短短的几万字论文,书写的时间加起来可能也就几天,但背后花下去的实验时间,那是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
人基本就被绑在上面了。
一个科研工作者,这段时间他干了什么,不用看别的,看论文就行。
而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生物学家,何子鸿看论文也不用去看内容,看标题就可以了。
只要一看到标题,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实验步骤、论证方式,这些何子鸿心里就有数了。
所以何子鸿用手快速地翻着文件,动作很麻利。
就这么翻了一会儿,何子鸿手忽然停住了,然后往前倒了几页。
再次看到这篇论文的标题,何子鸿有点怀疑自己看错了。
他赶紧又往后翻,一直翻到这篇论文的末尾,去确认论文的署名。
没错,是苗光启,中英文两版署名都是他,论文发布日期是一九八七年。
再去回想论文的标题,何子鸿心中愈发诧异。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序列破解》。
何子鸿觉得奇怪,倒不是说这个课题不高级。
相反,这个课题非常高级,高级到现在学术界对此依然争论不休,没有统一的答案。
何子鸿觉得这个不正常,是因为这个课题有两个致命的死结。
第一,这个课题进行最后实验论证的时候,需要人类参与活体实验,这是违反伦理的。
第二,这个课题有点像哥德巴赫猜想,厉害是厉害,但目前没有实际应用前景。
生物学和数学不一样,生物学是一门偏应用的学科,其中绝大多数的应用前景,在医学领域。
没有应用前景,就意味着没有资金支持。科学家也是人,要吃饭的。
而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人类的大脑,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细胞,一旦损伤就是永久性的,无法通过干细胞移植等手段去修复。
也就是说,目前人类掌握的医学手段,还匹配不上这套生物学理论。
所以,近几十年来,关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在基因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空中楼阁。今天你一个设想看起来挺靠谱,明天他一个假设好像也不算错。
但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答案无法被验证。
心里想着这些,何子鸿顺势就翻到了下一页。
下一篇论文的标题,再次让何子鸿有些意外。
这篇论文,居然是有关“人类脑细胞培育”的。
“中枢神经基因破解,脑细胞培育。”何子鸿心里默默念了几遍。
再联想到苗光启后来在人类基因方面的建树,隐约间,何子鸿感觉自己好像抓到了什么。
何子鸿马上又翻到下一篇论文,想要得出更清晰的判断。
然后何子鸿发现,这一篇并不是论文。
因为这篇文章,并没有论证的过程。
严格来说,这只是苗光启当年的一篇随笔,他在其中提出了两个设想。
“人类记忆复刻”和“人类大脑移植”。
详细地看完这篇随笔,何子鸿意识到,自己对苗光启的怀疑,是正确的。
研究方向这么敏感,性子又这么孤僻,行踪还飘忽不定。
这个人,绝对有问题。
……
阿尔泰山北部山区,雪山北麓悬崖下。
范平安和李一针两人身边的悬崖,似是天上一刀切下来,几乎垂直于地面,落差将近一公里。
这次纵马突击,这两人卡得就是驳兽开始冲锋的时间段,因为马蹄声能被完美地掩盖。
这原本不在计划中,但两人作为老江湖,这种机会是不会放过的。
原本算盘打得很好,林朔跟驳兽相遇交手之后,不管结局如何,林朔总不可能安然无恙。
两人再一联手,就能轻轻松松地把林朔收拾了。
这笔买卖,就算成了。
结果事情的发展,跟他们估计得不一样。
林朔和驳兽彼此对冲的速度,比他们预料得要快。
这就导致他们胯下的骏马还没到达山谷,林朔就跟驳兽撞上了。
为了不暴露自己,两人赶紧悬崖勒马。
两人心里并不着急,这片悬崖正好挡着双方的视角,既然赶不上趟,那就再观察一下。
林朔跟驳兽相撞的动静,他们是听得见的,打雷似的,震耳欲聋。
只听这声响,两人就知道林家后生这次够呛。
人再厉害,那也是人,怎么能跟那种畜生硬碰硬呢?
两人背靠悬崖,小心翼翼地探头看了看,却发现驳兽已经趴在地上了。
这个场景,让范平安和李一针两人心中惊骇莫名。
而更让他们不安的是,林朔人不见了。
随后,两人头上的山顶,遥遥传来几声枪响。
山上有人,他们之前就知道了,之前有过一记枪声。
不过山上这人他们并不担心,因为聂萱也在这座山头,应该顺手就能处理了。
现在的这几声枪响,很急,看样子这个枪手,已经被聂萱逼到绝路了。
两人抬头望了望,这个角度也看不到什么。
等了一小会儿,两人看到远处驳兽已经醒了,正摇摇晃晃地站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范平安只觉得眼皮直跳,心中警兆骤生!
再抬头往天上看,他终于看到了林朔。
只见林朔跳出悬崖,身子贴着崖壁坠跌下来。
这道悬崖落差将近一公里,人在天上,尺寸就跟一根火柴差不多,长相是看不清的。
范平安之所以能马上认出来这是林朔,是因为这人身后背着一把巨型反曲弓。
那把巨弓就跟一对翅膀似的,非常醒目。
“这笔买卖这么好干的吗?”李一针也抬头看着,嘴里说道,“这小子自己跳崖了?”
范平安一开始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但很快,他意识到了林朔想干什么。
老拳师毕竟在曹家效力多年,猎门魁首有什么能耐,他比李一针清楚。
他来不及解释,只能大喝一声:
“不好!快躲!”
第159章 绝户
猎门自古以来,都在山林中讨生活。
活得滋不滋润,名气大不大,就看在山林里能耐如何。
猎物跑了,那是常事。
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让猎物逃跑,猎人在后面慢慢追。
人类在身体方面,比起其他动物大多劣势,但有一点是出类拔萃的。
那就是强大的排汗功能,提供了极为高效的散热。
只要带上一壶水,慢慢撵,慢慢追,在陆地上没有其他动物能跑得过人。
所以,用一双腿去追赶猎物,这是人类最为原始的狩猎方式之一。
时至今日,非洲某些部落,依然在用这种方式狩猎。
猎门六大家的传承猎人,手段自然高明得多,各有绝活。
在山林里追踪猎物,比起非洲平原荒漠,要更难一些。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地形阻隔。
地形,一般的高低走势好办,无非是山,翻过去或者绕过去都行。
怕就怕两种地形。
一个是江河。
倒不是过不去,而是因为江河水域,会让猎人失去动物的踪迹。
脚印气味什么的,一到水边就断了,再去找很难。
另一个, 就是悬崖峭壁。
有些猎物在悬崖峭壁上,那就跟自己家一样,上蹿下跳都不叫事儿。
人做不到,无论是攀岩上去,还是用绳索速下来,都太耽误功夫。
浪费的这点时间,要是普通猎物,倒也关系不大。
可传承猎人追踪的猎物,都是奇异生灵。
让它们只要喘上这口气,再追可就难了。
而今天,林朔在阿尔泰山北部山区一跃而下的这片山崖,刀切一般陡峭不说,高度落差还接近一千米,称得上飞鸟难渡。
面对这种地形阻隔,别说一般的猎人,换做六大家其他五家的猎人到此,那也只能认头,没办法过去。
而如果是跟林朔这样,只背着一把巨型反曲弓,就这么直接跳下来,那干脆眼一闭,等死得了。
这高度,且得掉一会儿呢。
范平安在曹家待了几十年,曹家号称猎门谋主,其实就是猎门情报总部。
老范平时耳濡目染的,猎门轶事知道不少。
更何况,他跟林乐山交过手,亲身领教过林家人的厉害。
一看林朔由天而降这架势,范平安意识到,这绝不是林家后生想不开跳崖了。
范平安的一声大喝示警,算是对李一针尽了江湖道义。
老拳师人老奸马老滑的,脚底抹油,赶紧离开了悬崖边。
李一针原本正抬头看着,被范平安的大喝吓了一跳。
他终归是门里这一辈的顶尖人物,有这股眼力劲儿。
虽然心里觉得范平安有些大惊小怪,但林朔这么掉下来,自己要是被他砸着,那也确实吃不消。
他也赶紧走开几步,离开崖壁大概二十米左右。
这个距离,他认为安全了。
于此同时,他的右手快速地往自己腰间一探,手心里已经扣上了三枚飞针。
崤山李家这一支门里人,世代都是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治病救人,那是家传的手艺。
不过除此之外,李家杀人的手艺,也是大名鼎鼎。
李一针,被誉为崤山李家历代家主中实力最强,有两个原因。
一是此人改良了李家家传的“分筋错骨手”,变成一套连林乐山都大为忌惮的“错经络”绝技。
二是李一针把李家的压箱底绝技,飞针手法给练绝了。
李家的这套功夫,叫做“抬手没”。
意思就是,飞针扣在手里,手再这么一抬,对面这条命,就算没了。
当然江湖上给这么一名称,原本多少有捧的成分,李家人的飞针,也未必每次都能要人性命。
可到了李一针这里,这个称呼不算夸张,当年崤山猎门王家的十几条人命,都是佐证。
林朔就这么从悬崖上掉下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管他会不会就这么摔死,或者是什么绝招的起手式,李一针心里都很淡然。
因为他知道,门里的高手对决,身体腾空是个忌讳。
飞来飞去的看上去很炫,但只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因为人身子一旦腾空,就意味着行动轨迹无法改变,成了活靶子。
林家后生在自己面前这么玩,就相当于把自己玩死了。
李一针就站在距离悬崖二十米的林子边上,耐心地等待林朔落下来。
一旦进入他手里飞针的射程,猎门林家,那就算绝后了。
……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