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年海南房地产大热时,自己还真动过心,考虑过要不要在海南买套海滨房,等退休后就到那儿安居,等老了不再受气管炎之苦。
  嗯,现在自己有的是钱在海南买房,说起来,海南的房地产也是几起几落,如果自己踩准几个关键历史节点,在海南大大捞一票,到时不要说区区一套海滨房,就是弄一大片土地,搞一个度假区配游艇码头都没问题。
  王宇辰正在作着天上掉馅饼在美梦,突然听到门口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有人,是谁?难道是小偷?
  王宇辰微微睁开半条眼缝,只见病房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轻手轻脚进了房门,是方宁兰。
  方宁兰走到王宇辰身边,俯身查看了一下盐水瓶里的药液,又用听筒听了听他的胸膛,轻声嘀咕道:“嗯,情况还算好,幸好病情没有恶化。辰辰这孩子也真是,太有主见,懂得也多,连吃个激素类药物都有那样多讲究。”
  “我刚才打了几个电话给广州的同学,他们也同意未成年的孩子谨慎使用激素。好好睡吧,辰辰,明天你的身体就能更好点了。”
  王宇辰闭着眼睛,装出沉睡的样子,一直听到方宁兰的脚步声远离病房,这才松了口气,方阿姨,真是个认真负责又心善的医生呢。
  如今这年头,医院医生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而非为人民币服务的,虽然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如国外的同行,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物也不够先进,但他们从来不会想着千方百计从病人身上赚钱。
  一些老医生甚至只要开出几粒药,就能冶好一个病人--王宇辰和家人到医院看病开药,都是药房的医生从一个大瓶子里倒出几粒药到一个小纸袋里,上面写上服用的要点,折上口子让你带回家。
  哪象后世,医生开的药方还要病人跑到医院外面的特定药房买高价药,这都是医疗产业化市场化给闹的。
  改开后,中国得以跨越式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王宇辰在另一个时空比较无感,因为他有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公费医疗。
  可是重生后,再次亲身感受80年代的医疗服务,感受却非同一般。
  可惜啊,虽然自己明知道一些弊端,却无人可述,只能眼睁睁看着相关机构相关人员把历史的错误道路重新走一遍,重生者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太微弱了。
  哪怕明明知道今后的医患矛盾会害死那些好医生,也依然无能为力。
  王宇辰在二院的住院部休养了四天,才将气管炎治愈,这几天内,当值的方宁兰一直精心照顾着他,王宇辰投桃报李,通过香江的柳涛搜罗了几本医学方面英文原版书籍和学术期刊送给她。
  王宇辰对医学一窍不通,但他有后世的经历,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有时和方宁兰闲聊,就把什么微创手术、远程诊疗、靶向治疗搬出来胡吹,方宁兰将信将疑,还以为是王宇辰从国外的资料上看来的。
  王宇辰出院那天,送给方宁兰一张雅格尔专卖店的VIP卡,方宁兰喜出意外,她知道这卡如今在甬城可是极为抢手,普通人根本弄不到,就连二院的院长老婆托了不少关系弄了张卡,都要吹嘘半天。
  方宁兰曾经逛过开明路街口的雅格尔专卖店,她一眼就喜欢上了那里的服装,她曾经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看得出,雅格尔的风格是国外最流行的时尚。
  只是一看价格标签--妈呀,一件衣服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贵!
  她都没好意思请营业员帮自己拿几件衣服试试大小,红着脸悄悄溜出了专卖店。
  此时捏着小小却精致的VIP卡,方宁兰都有些糊涂了--王宇辰这孩子究竟是什么来头?他哪里来的雅格尔的卡?难道是偷拿家里大人的?
  不可能啊,他家的大人一个是普通中层干部一个是学校老师,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主儿啊。
  方宁兰推让道:“辰辰,这卡我可不能收。不怕你笑话,就我那工资,根本买不起雅格尔的衣服。”
  王宇辰笑道:“方阿姨,我知道医院的工资不高,正想问你,你想不想赚点外快?”
  方宁兰一怔:“赚外快?等等,我听说你以前曾经和阿婆一起卖茶叶蛋出租小人书,你该不会是让我也赚这样的外快吧?”
  王宇辰笑道:“这怎么可能?方阿姨你可是高知人才,让你卖茶叶蛋,可不是埋汰人嘛。”
  方宁兰酸溜溜地道:“高知人才又怎么样?如今是造原子蛋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的工资啊,还真没卖茶叶蛋的多。”
  王宇辰正色道:“方阿姨,我是真的想请你帮助。你知道,我家里有老有少,奶奶、外公、外婆年纪都大了,少不得有个头痛脑热的。”
  “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经常熬夜,不顾异自己的身体。我还有个妹妹,正是年幼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至于我自己--你也看见了,这次气管炎发作,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呢,我想请你帮忙,平时有空就到我家里走动走动,帮老老少少的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病,没病调养。当然,我不会让你白忙乎,就参照医院发给你的工资,给你一份报酬,你看这样可行?”
  方宁兰瞠目结舌,半晌,她脱口而出道:“你、你这是想找个保健医生?!天哪,你知道不知道,这可是省厅级高级干部才有的待遇!”
  王宇辰忙道:“不是保健医生,是家庭医生。方阿姨你了解国外的医疗体制,应该知道家庭医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请方阿姨平时有空,多多关注一下我和我的家人身体健康,提点养身的建议,当然,真有大病,我们肯定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方宁兰连连摇头:“这这也太荒唐了,别说在甬城,就是在整个浙省,我都没有听说过类似的先例。”
  王宇辰耸耸肩膀:“改开以后,没有先例的事情多着呢,分田到户、引入外资、个体经营。话再说回来,这事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利无害的,咱们这也不算挖集体墙角啊是不是?难道说,你们二院严禁这样类似的行为?”
  方宁兰皱眉想了半天:“医院倒是没有这样的规定,最多只规定不能在外非法行医,不过如果只是平常量个血压,听听肺音,给些健康养生方面的建议,倒没什么--我平时还给爷爷奶奶看点小病呢。”
  王宇辰笑道:“这不就成了?方阿姨,你每周来一天,我给你这个数--”
  方宁兰听到王宇辰报出的数字,忍不住心动起来--一周一天,一个月只不过忙碌四天,就顶得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这钱,也实在是太好赚了!
  方宁兰并不是那种钻进钱眼里的人,但是,她也向往美好的优越的生活,如果多一份收入,那可真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方宁兰突然想到一事:“你一个小孩子,哪里来的这样多钱?你爸爸妈妈要是听说了你这样乱花钱,肯定不答应--”
  一直在旁边含笑不语的蒋阿婆突然道:“方大夫,你不用担心钱的事,这事儿,只要你同意,就由我作主定下来。要不这样,咱们先试行一段时间,三个月。三个月后,你要是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不干。”


第127章 一指纸条千斤重担
  蒋阿婆都这样说了,方宁兰不好意思当面生硬的拒绝,只能含糊道:“那就先试试看吧。”
  王宇辰和蒋阿婆告别方宁兰,叫了辆三轮车回向阳院偏院--怡园的工程还在继续,要等明年才能入住。
  王宇辰心里挺高兴的,他自从重生后,就一直致力于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如今包括外公外婆在内,家里人的吃喝住宿等生活条件,比普通人要高出一大截,要不是怕太招人眼,王宇辰甚至想从香江进口一批最新潮的电器。
  不过,他信奉财不露白这句老话,人心难测,家里一堆进口电器不知道会招来多少人的眼,万一闯进个贼来,那可就闹大了,甚至因此而伤及家人,非把王宇辰的肠子悔青不可。
  但是请一个家庭医生却不一样,不显山不露水,却能让家人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一个台阶--没有家庭的小年轻,是根本不理解一个好医生有多重要的。
  在另一个时空,王宇辰有了孩子后,最苦最累的活儿就是为孩子找医生。
  孩子肠胃娇嫩,很容易生病拉稀,看西医常常是一边打吊针,一边孩子拉在裤裆里。
  甬城市里只有最有名的中医董幼旗才看得好这样的病。
  当时还没有网上挂号,王宇辰要凌晨一点跑到中医院门口,大冬天的端着小板凳裹着厚棉袄,全身打颤熬夜。
  等五六点医院大门打开,不知从哪儿会冒出一堆黄牛争抢位置,王宇辰要一顿拳打脚踢骂骂咧咧才能在挂号窗前抢到一个位置。
  可就这,医院内部早就已经预留了一堆内部号了,等王宇辰好不容易挂上号,都已经几十号开外去了,又得匆匆赶回家,把正在病中的孩子接来看诊。
  光为了给孩子看病这事儿,王宇辰就不知和妻子吵过多少次架,以至于妻子吐槽巴不得王宇辰多找几个当医生的小三,以此解决孩子看病难的问题。
  王宇辰苦笑,自己要有找美女医生做小三的本事,又怎么会陷入看病难的困境?
  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王宇辰只要付出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金钱,就能拥有一个相当有水平的家庭医生,别的不说,通过方宁兰在甬城医院界的人脉,今后在各大医院看医生就方便多了。
  很多病人看医生其实两眼一抹黑,对医生根本不了解,医患双方处于信息完全不平等的状态。
  这不是开玩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大医院门口都有很多黄牛黑中介,专门瞄准农村来的病人,利用他们信息不通的弱点,忽悠他们到高价的私营医院所谓的专家医生那儿挨宰。
  而方宁兰却能明确告诉王宇辰,得了哪个病看哪个医生最靠谱。
  嘿嘿,就是甬城市市长,也没这样的生活待遇吧?
  星期天,方宁兰如约来到了向阳院,王宇辰将她介绍给外公外婆时,说是自己住院里认识的朋友--对于王宇辰做出的各种匪夷所思的事,外公外婆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小子能给自己整一幢大院子,那结识几个年长的朋友,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方宁兰也没穿医院里的白大褂,一身连衣裙,聊着家常,就帮蒋阿婆和外公外婆把身体大概检查了一遍,这一查,还真查出了三个老人不少问题。
  蒋阿婆和外公外婆都是解放前生活过的,当年苦难的岁月在他们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幼时营养不良、生过寄生虫病、高血压、高血糖。
  尤其是外公,身上还留着战场上残留的弹片,一到阴雨天,伤口处就是难忍的酸痛。
  方宁兰知道这些疾病一时三刻无法药到病除,只能慢慢来,她耐心地向三位老人介绍了一些食疗和养生的法子,还介绍了几个有名的专科专家,特别是推荐了一位叫钟一棠的老中医。
  这老中医有些祖传的养生方子,只不过久已不坐堂,只在家里接待熟人介绍来的病患。
  外婆眼睛一亮:“我听过钟老的名字,只是以前找不到关系进不了门,小宁啊,这次可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想办法让钟老好好给我看一看。”
  方宁兰一口答应,下星期,她亲自陪三位老人去看钟一棠。
  从向阳院离开后,王宇辰又陪着方宁兰来到了爸爸妈妈家。
  王建设在单位加班,朱明正在哄着哭个不停的璐璐,见到王宇辰陪着一个陌生姑娘进门,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听儿子解释方宁兰是他新找的家庭医生后,朱明都不知道该如何和方宁兰打招呼好。
  方宁兰也有些尴尬,身为公职人员,跑来赚外快实在是有些丢脸--虽然打着家庭医生的名头,可是本质上就是利用自己的本事赚钱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有本事的人都赚外快,这当老师的,不也一样给孩子们补课当家教嘛。
  方宁兰冲着朱明怀里的璐璐伸出手:“这孩子哪里不舒服了?让我瞧瞧。”
  朱明把璐璐递给方宁兰,苦笑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刚睡醒,给她换了块尿布,就一直哭个不停。”
  方宁兰哄着璐璐:“奶喂过了吗?”
  “喂过了,吃得都打嗝了。”
  方宁兰用自己的额头贴了贴璐璐的额头:“也没发烧啊。”
  她的视线在房间里扫了一圈,一眼看到正挂在阳台窗外的尿布,尿布在冬日的阳光下随风摇摆着。
  方宁兰心中一动,问朱明道:“朱大姐,璐璐刚才包上的尿布,是直接从衣架上拿下来的吧?”
  朱明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是啊,我看晾着的尿布已经干了,所以就用上了。”
  方宁兰忙解开璐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