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辜百姓18人(打死9人伤9人),五次逃脱警察的追捕。”
  “1983年5月5日,卓长仁劫持296号航班。”
  “6月6月16日,呼伦贝尔盟发生惊天惨案。数名少年血洗农场,一天屠杀27人,强奸8名女知青。”
  “7月31日,陕南安康在百年不遇的洪水中遭受了灭顶之灾,死亡870人,经济损失4。01亿元。”
  “8月7日,时任空军试飞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的孙天勤借试验飞行之机,驾驶试飞团045号歼…7I战斗机从辽宁大连机场起飞,叛逃韩国。”
  “11月14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8团2大队中队长王学成驾驶1架编号83065的歼…5(米格…17)战斗机从浙江岱山机场逃亡台弯。”
  “9月14日,一架三叉戟型号飞机在桂林奇峰岭军民两用机场滑行过程中,与一架空军轰六飞机相撞。”
  “1983年至1985年,龙治民制造了新中国最大的个人恶性杀人案,在自己家中连杀48人。”
  每一封信的内容都触目惊心,每一封信中都详细描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这已经不再是预测,而是如同一个上帝正在计划人生。
  林千军念得喉咙都嘶哑了,神情也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麻木。
  当他盯着计算机屏幕,干巴巴地念完最后一句话时,抬起头来,却看到坐在身边的李晨风、顾玮、关新三人的眼也同样发直了。
  他们被海量的信息给淹没了,给震撼了,给彻底的完全的吓趴下了!
  他娘的,这蝴蝶大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他这是在预测即将到来的1983年的全年大事啊,这信中的哪一件事单独拿出来,都将震惊全国。
  可他倒好,将涉及党政军的大事如同闲谈一样全都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半晌,关新长叹一口气:“你们说,蝴蝶大师是否已经知道了咱们疑心于他,所以干脆露了这一个大招,既是进一步取信于我们,同时也是在嘲讽我们太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顾玮苦笑着摇了摇头:“别问我,我现在心里乱得很。蝴蝶大师信中的这些事,真的都会发生吗?天啊,这世道人心,怎么乱成了这样子?不堪想像,不堪想像啊!”
  李晨风知道顾玮在感慨什么,他也在心痛,心痛那支光荣的部队,怎么会一下子冒出这样多的叛徒!而且还是有功之臣!
  这不应该啊!
  那些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国家的宝贝啊,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是用等重的黄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国家和人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而他们驾驶的最新战机,也同样是国家重大军事机密。
  虽然蝴蝶将他们的逃亡提前揭露,但这些背叛者给部队带来的有形无形的损失,却是无法弥补的。
  幸亏张铁城因为停职不在现场,要不然,这位代表部队的直肠汉不知将如何痛彻心肺。


第183章 被人操纵的傀儡
  李晨风轻叹一口气:“把所有的材料上报吧。”
  当王宇辰最新的电子邮件经过整理送进中南海时--他的信件因为是用英文写的,里面有不少语法和错别字,所以还得由专门的英文专家重新整理--一位老人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
  这场会议--不,确切的是,这只是一连串会议中的一场会议,是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召开的。
  老人和他的同志们在看过蝴蝶来信中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将凭借信息化革命,在社会、经济、军事上全面超越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后,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中国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仍在补课,难道我们还要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吗?
  可是,想做出改变,也不是这样容易的。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没钱。
  改开刚刚才启步,国有集体企业大批倒闭,民营企业乱象丛生,大量工人失业下岗,部队军费大减,这个时候,面对一个虚无缥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投入海量的资金,这,值得吗?
  关于蝴蝶大师的预测,是一种高明的战略欺骗的呼声再一次高涨起来。
  尤其是部队。
  不少老同志对蝴蝶信中描述的信息时代的战争哧之以鼻,认为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南疆的战事再一次表明,打仗还是要靠陆军,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实现部队的机械化,部队需要更多的大炮、坦克、导弹--卫星导航?电子压制?信息网络化?单兵作战系统?这是科幻小说吗?
  面对重重压力,老人召开了一连串的会议,与会的有中科院的专家、经济学家、部队方面的有实战经验的青年军官--
  对蝴蝶来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反复研讨和论证--当然,关于蝴蝶的相关信息完全抹去,只说这材料是留美的学者提的建议。
  会议开得非常热烈--好吧,直说了吧,那根本就是集体翻车现场。
  除了电脑和网络方面的专家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谨慎看好外,其他各界专家直斥其是一派胡言。
  因为,中国的基础实在是太落后了。相关的行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这种落后不是一代两代的差距,而是数十年上百年!
  光美国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体现的科技含量,都不是中国集全国之力能够追赶得上的。
  积贫积弱啊!
  在这样全面落后、毫无根基的情况下,掷重金于信息产业,希望能弯道超车,这简直就如同一个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脱离地球一样,根本是无稽之谈。
  面对纷纷扰扰,老人却并没有将蝴蝶的来信一弃了之。
  这位老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历史眼光的伟人,他一手创立的改开大业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他的目光穿透了重重的历史迷雾,给中国指出了一条光辉大道。
  在历史上,只有那位图书管理员,比这位矮个子老人看得更透看得更远。
  老人几经研究,最后拍板确定了一个方案:拨出一笔专用基金,用于信息产业相关行业。不求该行业赶超美国,但最起码,要做到追踪所在行业的发展,绝对不能一弃了之。
  至于那笔专用基金的来源,除了国家的财政外,老人还接受了蝴蝶的建议,通过金融手段,在美国那些高科技公司还处于幼苗期时早早布局,薅资本主义的羊毛,用来补助我们自己产业的发展。
  磕磕拌拌的一步终于走了出去,但这条路能走多远,最终能有怎样的收获,谁也不知道。
  老人正是结束了这场事关中国信息化产业发展未来的重要会议,回到了办公室,可刚刚坐定,秘书就匆匆而来,在他的案头放下了厚厚的一迭文件。
  “这是蝴蝶的最新来信。通过电子邮件从香江发来的。”
  老人看着案头厚厚的材料,忍不住摸过了案头的标志性熊猫烟,可刚抽出一支烟,还没点燃,秘书在旁边提醒道:“那个,蝴蝶可是警告过你,不要再抽烟的。”
  老人一笑,带着浓重的川音道:“怎么,你这样信任蝴蝶的每一句话?我们可是唯物主义战士啊。”
  秘书道:“蝴蝶别的话两说,可这抽烟,的确有害健康。蝴蝶又说,您长期抽烟,猛然一下子禁了,身体各器官协调不好,反而不利健康,应该徐徐图之。这道理也说得在理。您就少抽几口吧。”
  老人哈哈而笑,将香烟放回了烟盒里:“好好好,听你的,我还真想亲眼看看香江回归呢。”
  老人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收到的蝴蝶的来信。
  那应该是蝴蝶最早发出的几封信件之一,比王芳、林千军收到的还要早。
  很多信无影无踪,但有一封,却鬼使神差地落到了老人手里。
  刚刚看到信时,老人还以为只是某个孩子的恶作剧,居然还在里面预测了自己离世的时间。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蝴蝶来信被发现,被验证,老人也真正开始重视那封信对自己的“预测”。
  老人戴上老花镜,认真看起蝴蝶的来信,此次来信的内容较多,带给了李晨风等人极大的震撼,可是对老人而言,却反而没有信息化产业的建议更为重要。
  严格来说,蝴蝶来信中无论是恶性案件,还是部队的逃亡,都是改开的副产品。
  这窗子打开了,苍蝇蚊子也自然飞了进来。有些人就会抵抗不住诱惑,就会坏了心思,种种乱像,皆因此而生。
  可是,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再次回头,再次把国门闭上的。
  蝴蝶这次来信,也算是查漏补缺吧。
  老人想了想,在材料上写下了“治病救人,惩前毖后”几个字。
  1983年,央视第一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无数家庭聚在黑白电视机前,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收看李谷一演唱的《乡恋》。
  但是大过年的,李志永和地球物理所的所长却没有在家中陪伴家人,而是等候在机场的外宾出口,手里举着“欢迎美国地质专家来华访问”的横幅,焦急地等待着。
  所长不耐烦地道:“因为天气原因,这航班已经延误三个多小时了,真是的,这些美国人,怎么偏偏挑大过年的来访问。”
  李志永笑道:“人家美国人过圣诞节,不过春节。咱们放长假,人家可是正常上班。我的所长大人,你就别报怨了,美国人为了这次访问交流,可是给了咱们不少钱,单位的新职工楼就是靠这笔钱盖起来的呢。”
  听到新职工楼,所长顿时没话了,他这次可是分到一套大房子,正和家人美着呢。
  所长笑道:“这职工楼可有老李你一半的功劳,对了,等过了年,任命你当副所长的文件也该下来了。我就在此提前恭喜你了。”
  李志永含糊说了几句“愧不敢当,感谢组织的信任,一定努力工作,再创新功”等套话。
  他心里面委实有些虚,这副所长,是上面酬他成功预测地质灾害在国际上扬名之功的,可是李志永自己清楚,这都是林千军的功劳。
  真说起来,自己就是欺世盗名之辈。
  可是偏偏这真相不能对任何人说。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还暗中找自己谈话,希望自己继续将这场骗局演下去。
  唉,自己一个只知道研究地质灾害的老实人,怎么就卷入这样一起事件中。
  李志永正在胡思乱想,突然通道口响起一片嚷嚷声,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嘿,李,咱们又见面了。”
  在一堆金发碧眼的老外中,许婧穿着合身的羽绒服冲着李志永挥着手。
  李志永和所长忙带着物理所的同事们迎了上去,热情地与美方专家握着手,寒暄着。
  许婧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李志永一个大大的拥抱,李志永也习惯了她的热情奔放,笑道:“我一直担心你在墨西哥的遭遇呢。听说你还受了伤?”
  许婧指了指长发:“脑袋上挨了一块火山喷出的飞石,缝了好几针,不过有头发遮掩,反正看不到。不过这不算什么,哈哈,李,咱们俩人现在可出大名了。到处都有高校请我去任教呢。”
  李志永高兴地道:“这可是好事啊。你不是一直想要在美国高校找到一份稳定的教职工作吗?”
  许婧左右看了看,见其他人都没在注意俩人,将涂着鲜艳唇膏的嘴唇凑到了李志永耳边:“李,你我都知道我们俩的预测是怎么回事。没有你,我一事无成。所以,我决定来到你的身边,认真向你学习地质灾害预报。”
  李志永发出一阵干笑声,他心里说,你想向我学习地质灾害预报,我还想向林千军学呢。我们俩人,都只是被人操纵的傀儡而已。
  这时,许婧突然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份报纸,却是一张旧的人报,她摊开报纸,指着其中一段报道问道:“李,这个林千军和胡迪是谁?钦乔纳尔火山爆发明明是你和我预报的,为何在你们的官方报纸上,却公开表彰这两个人?”
  李志永心里咯噔一下,好家伙,许婧是冲着林千军和胡迪而来的!她早有准备,连旧报纸都带在了身上!
  幸好,国家有关部门早已经和自己谈过话,备下了预定方案。
  他呵呵笑了几声:“这林千军和胡迪啊,是我的两个同事。他们在地质灾害预警上,也有相当的贡献。你知道的嘛,我们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更看重集体的奉献而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钦乔纳尔火山喷发是我们俩预测的,但国内评功劳,却也要分林千军和胡迪一半。”
  李志永故意语带愤愤,似乎很不服气自己的功劳被林千军和胡迪给分走了,许婧却不疑有它,在美国大学,关于中国科学家要把学术成就分给清洁工已经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大笑话。
  许婧出身台弯,更知道华人学术圈特有的潜规则--有些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不学无术者,经常会利用手中的权利,从有真本事的学者手里抢功劳。
  想来,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