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局面会逐渐好转,可是,那些大项目个个都是吞金兽,仅一个光刻机就是一个无底洞。
  要知道,哪怕到了21世纪,聚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中国都啃不下芯片产业这块硬骨头,更不要说积贫积弱的20世纪80年代了。
  当然,高层也从来没有想过一口气吃成胖子,只希望科技界、产业界能紧紧盯住国际前沿,不要被甩得太远,在关健时刻,能启用“备胎”。
  技术性能可以落后一点,但一定要解决有无的问题。
  总之一句话,依然还是穷闹的。
  王宇辰只能干巴巴地劝张铁城:“慢慢来,情况会越来越好的,咱们在海外的布局正在展开,多少能弄些资金回来。”
  这时,林千军在旁边道:“是啊,老张,部队虽然在大裁军,但是裁的是已经落后时代的装备,首长们非常重视信息化战争,正在进行相关的调研,你很快就能看到部队里的新变化新气息了。”
  张铁城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别的不说,这样多的战士们复员回家,光安置就业就是个大问题,一个处理不慎,就会造成重大问题。算了算了,这些事也不是我们这些大头兵能管的。”
  李晨风轻咳一声:“我们还是说说1986年要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吧。”
  这时,顾玮已经用彩色图钉在世界地图上做出了标志,每个图钉都代表一起重大事件。
  林千军先把国内的几个图钉取了下来:“这几起恶性刑事案件,都已经由公安部门提前做出了处理,相关人员也在密切监视之中,该关的关,该抓的抓,该到特殊疗养院治疗的治疗,已经将隐患完全消除了。”
  他特别指了指武昌开往广州的铁路线:“在另一个时空,数天后,247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白石渡至坪石间时,一名凶犯在7号车厢实施爆炸,将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伤11人,轻伤27人。但这名凶犯已经被当地公安机关抓捕,从他的家中搜出了大量爆炸物,他也对意图实施爆炸供认不讳。这小子,就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顾玮也取下了几枚图钉:“这是几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我们已经秘密派人进入相关企业和厂家,将所有隐患都消灭在萌芽之中。这些事故,有的是人为的,那我们就直接把相关人员转岗,换上更有责任心的员。也有的是机械故障,我们及时更换了零部件。还有专门的小组实时监督,一有突发情况,可以立刻处置。”
  王宇辰抱着胳膊道:“生产事故啊,这可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希望突发处置小组的同志们一定要高度注意自身的安全。”
  他点了点某处沿海钢厂的图钉:“这处钢厂两个月后会发生炼钢炉的钢水包倾倒事故,大量的钢水泄露,当班的工人在数千度的高温中直接蒸发了。如果突发处置小组的同志们在厂间,根本无路可逃。千万千万要谨慎啊。”
  关新又介绍了几起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案,这些事故基本是因为司机疲劳驾驶引发的,处理手段有的是相关人员假扮乘客,及时提醒或代替司机,还有的是更换司机。
  相对这些突发事故,更难处理的则是遍布全国各地的洪灾、旱灾、山火、泥石流等。
  王宇辰看着遍布全国各大山川河流的彩色图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图钉最为密集,挨挨挤挤,都快排不下了。
  他苦笑道:“水患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开始,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在与洪灾作斗争,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完全、彻底的解决水患是不可能的,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
  李晨风道:“中央已经拔付了一笔资金,用来加固各处江河湖泊的大堤,只是--”
  王宇辰插话道:“只是因为资金有限,只能加固重点地段对不对?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有些洪灾也不是人力所能抵抗的,不仅仅涉及大堤,还涉及雨量、排洪泄洪设施、上下游水电站等,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幸运的是,有我们的预警,人员伤亡再也不会发生,只是多少会有些财产损失而已。”
  王宇辰顿了顿:“相比这些灾害,我更担心98年的大洪水。虽然如今离1998年还有10多年,可有些事临时抱佛脚可就来不及了,治水,可是百年大计啊,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一定要未雨绸缪。”
  李晨风点点头,用笔在地图的长江流域划了一个圈:“这一片是1998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这儿原本是泄洪区,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泄洪区被大面积改造成了良田和村庄。”
  “根据王宇辰你提供的资料,98年抗洪时,洪峰太大,大堤实在是防守不住,只能泄洪,最大的损失就是在泄洪区造成的。相关部门已经提前着手,重新设置泄洪区,再不能重蹈覆辙了。”


第228章 拯救达瓦里希
  一枚枚图钉钉上地图,又被一一拔了下来,每拔下一枚图钉就代表着一起灾难被消解,王宇辰粗粗算了算,仅1986年一年,他就拯救了764人。
  虽然如今他只需要袖手论道,再不需要亲历亲为,缺少了一点刺激,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整个国家无数人员成了王宇辰的后盾,他认识不认识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奔忙,为了他的一句句预警而努力着。
  生命得以拯救,财产避免了损失,国力得以增强,自己却能享受逍遥快乐的日子,夫复何求。
  不过,在1986年,全球最大的危机不在于国内,而在于外!
  那场事故震惊了全世界,影响深远,甚至一个庞大帝国的崩溃,源头都与这场事故有关。
  王宇辰亲手选了一枚黑色的图钉,重重钉在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
  李晨风、林千军、顾玮、张铁城、关新盯着那枚代表惨重灾难的黑色图钉,齐齐叹息了一声:“切尔诺贝利。”
  王宇辰的凝重的视线从地图上不祥的黑色图钉上收回,一一扫过李晨风等人的脸庞:“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发电机组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导致事故后有31人当场死亡,200多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辐射,之后15年内有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李晨风沉声道:“是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所有情况我们已经全部掌握,包括你口述的重生年代播出的那部电视剧的剧情。虽然这部西方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立场先行、故意歪曲等问题,但基本还原了历史的原貌。”
  “负责整理未来信息的专家组以论文的形式摸拟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整个过程,提交给了正在施工中的秦山核电站(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984年开工),核电站的专家们经过再三研究,立下了军令状,确保秦山核电站绝对不可能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这样的事故。”
  王宇辰点点头:“对于秦山核电站的安全性,我是绝对放心的,在另一个时空,这座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筑的第一座核电站,自2002年2月6日建成发电以来,始终保持了安全运行。”
  王宇辰顿了顿:“我担心的是这个国家。”他指了指地图上,代表中国的公鸡上方,那个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
  王宇辰的声音很轻,有些飘忽,似乎难以启齿,稍大一点声音就能把自己也吓着。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太过深远了。甚至有专家认为,那个庞大的红色超级大国的垮台就是源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因为事故需要的庞大的救灾资金、数以十万计受辐射长期影响的人们的治疗费用,成了超级大国不堪承受的负担。”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得承认,切尔诺贝利事件对红色超级大国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要不要拯救切尔诺贝利?这样的拯救是否会影响到那个红色超级大国的国运走势?甚至更直接一点,拯救了切尔诺贝利,会不会给原本将于1991年解体的红色超级大国续上一条命?”
  “这问题实在是太重大了,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在我重生的那个岁月里,人们有句话--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是没有良心,谁想要苏联回来,谁就是没脑子。”
  “中国人对红色超级大国有着复杂的情感。它曾经是我们的引路人,帮助我们进行过人类发展史史无前例的工业化援建,但也曾经在我们边境陈兵百万,用核武器威胁我们,甚至在历史上,侵占了我们大量的领土。”
  “而到了21世纪,随着美国佬的视线转向东方,红色超级大国曾经承受的压力全转到了中国身上,中国和毛子背靠背建立了高度信任的关系,在叙利亚等问题上默契合作,让美国人栽了个大跟斗。”
  “这种矛盾的情绪是如此复杂,所以,人们一边在网络上公开表示,死掉的毛子才是好毛子,一边又自发拍摄了网络动画剧《达瓦里希》,表达对那个时代那个牢不可破的联盟的追忆。”
  “而我,现在最纠结的是,我们要不要拯救切尔话诺贝里?如果拯救了切尔诺贝里,会不会影响到红色超级大国的如期崩溃?如果历史在这里真的改变了,那又会对我国的发展造成怎样不可估量的影响?”
  面对忧心忡忡的王宇辰,李晨风等人互相以目示意,林千军轻咳了一声:“是啊,苏联崩溃的历史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如果这一历史进程被改变,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国运。”
  李晨风摸了摸下巴:“关于要不要拯救切尔诺贝利,会不会因此而影响到苏联的崩溃,首长们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具体情况我就不说了,但有一件事却是首长们公认的--苏联崩溃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经济,不在于军事,不在于美国佬的和平演变,也不在于什么切尔诺贝利,而在于失去了民心!”
  王宇辰眼睛一亮:“这样说,首长们已经决定拯救切尔诺贝利事故了?太好了!”
  李晨风笑道:“那是当然,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未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非常好,我们拯救切尔诺贝利,不是为了哪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1986年春节过后,一支中国核电站科考团来到了普里皮亚季市。他们此行,是向苏联学习、交流先进的核电站技术。
  中国和老毛子之间虽然有些矛盾,而且老毛子对中美之间的走近颇为不满,但科技方面的交流依然在进行,毕竟中国的科技和工业大多师承老毛子。中国的很多核专家早年间就是由老毛子培训的,大学里用的相关教材还是俄文的呢。
  普里皮亚季市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运送中国考察团的车辆在雪地里留下了深深的轨迹,稳稳停在核电站控制大楼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主任维克多。布鲁哈诺夫站在大厅里,带着几名工作人员亲自迎接中国的考察团。
  50岁的布鲁哈诺夫为人温和,说话细声细气,深受工人爱戴,以至于人们和他在一起时说话非常随意。
  此时,从麻省理工毕业不久,年仅25岁,前程远大的工程师列昂尼德。托普托诺夫轻蔑地道:“中国人有什么核电技术值得和我们交流?他们至今还没有一座民用核电站。”
  布鲁哈诺夫摇摇头:“列昂尼德。托普托诺夫同志,你不要小看中国的同行。他们的秦山核电站已经动工,我看过相关的资料,那是一座相当出色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设备都由中国同志自己制造。”
  列昂尼德。托普托诺夫耸耸肩膀:“但他们的反应堆厂房环形吊车、压力壳、主泵等都是进口的。”
  这时,中国考察团匆匆而入,布鲁哈诺夫忙迎了上去,笑脸相迎。
  接下来,中国考察团在切尔诺贝利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只要不是涉及核心机密,布鲁哈诺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天,中国考察团来到了主控室,考察团团长特意向布鲁哈诺夫询问在突发事故中,如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布鲁哈诺夫笑道:“安全。是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原子能是人类征服和使用的最强大的能源,它造福人类,但同样存在极大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设置了种种措施降服这股强大的能量--”
  布鲁哈诺夫耐心解释着切尔诺贝利的安全措施,满意地看到中国客人们如同小学生一样认真记着笔记。
  “嘿,小心!别碰那个按扭!”正在操控台上忙碌的列昂尼德。托普托诺夫突然大叫起来,不顾礼貌地粗鲁地推开了某个中方考察团团员。
  布鲁哈诺夫一皱眉:“出什么事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