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8年7月1日,郑州开往永定门的415次普通旅客列车,列车运行至安阳至宝莲寺间,因旅客携带银粉燃烧引起列车火灾,造成旅客死亡6人,重伤6人,轻伤13人,客车报废1辆。
  王宇辰一阵阵头大,他想起,此前和李晨风的谈话,在涉及铁道部的改革时,困难重重,举步为艰,甚至不是撤换一两个部长级高级干部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虽然说,有了自己的信息,林千军到处奔波,能把这些事件消弥于无形,可是谁知道铁老大又会折腾出什么妖蛾子来?
  王宇辰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他重生的解密密级。
  王宇辰是重生者,他脑海里有未来数十年的庞大的信息--这个秘密,如今是共和国最顶级的机密。
  全盘了解真相的,除了几位大长老,就只有李晨风、林千军、张铁城、顾玮和关新。
  此外,有一批专家专门负责解读、分析、整理王宇辰脑海中的信息资料。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资料的来源。
  还有极少部分的知情者,那就是负责研究王宇辰身具重生秘密的医学专家。但他们并不知道王宇辰具体的来历--姓名、家庭关系、住址,一无所知。
  其他的人员,哪怕是部级官员,能接触到的,也只有二手甚至三手的信息,经过重重加工、过滤、改编,早已经不知来历不知出处。
  可这样一来,就极大的削弱了王宇辰信息的权威性。
  前不久大兴安岭火灾,已经出现类似的苗头了。
  中央三令五申,大会小会,可是层层传达到基层,依然出现了一些应付了事的情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官员难当啊。头上个个都是婆婆,说出来的话句句都很重要,可是下面干事的就他一个,有时候不得不搞些形式主义。
  大兴安岭火灾发生时,有个别干部认识不足,只把它当寻常的林火,要不是物资准备充足,其他地区紧急支援,这火还不知道烧到啥时候呢。
  现在,铁路部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王宇辰的脑海中,有许多重大的铁路事故,有些事故甚至产生了恶劣的国际影响,“高铁啊等等人民的脚步”更是一种耻辱。
  铁路部门需要从头到脚,从根子里骨子里进行全面的改革。
  王宇辰还指望着焕然一新的铁路部门将高铁提前建设起来,抢占国际市场呢。
  可这一切,非大动刀子不可。
  铁路部门当然也有王宇辰提供的来自未来的信息,但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什么“关于引进世界先进高速铁路自力更生推进自主化的报告”,什么“铁路沿线封闭式管理试行小结”--这些以理论研究面貌出现的学术性文章,怎么可能惊醒臃肿的铁老大?
  这可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大毅力不可的!
  甚至,主持改革者,要做好扛着棺材闯雷区的思想准备。
  王宇辰突然跳了起来,拎起电话:“李晨风李组长,我想和铁道部丁部长见个面--”
  李晨风在电话另一头大吃一惊:“什么?你想把自己身为重生者的秘密告诉丁部长?不行!绝对不行!丁部长的保密等级不足以让他知道你的真相。”
  王宇辰打断了李晨风的话:“现在不够,以后呢?”
  李晨风顿时哑然,丁部长虽然从铁道部因为重大事故引咎辞职,但在历史上,依然成长为共和国的首长之一,他的能力,他的忠诚,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
  李晨风紧急眉头道:“王宇辰,首长们曾经有个共识,那就是尽量不披露每个同志今后的人生--”
  王宇辰当然知道这条并不成文的规矩--知道自己何时死去其实是件很残忍的事,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性。
  自重生以来,王宇辰只透露了那位老人家的临终日期,只不过,随着老人家的戒烟和保养身体,他有可能亲自出席香江回归仪式。
  王宇辰打断了李晨风的话:“我知道,人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太过放任,过多的干预并不是一件好事件。但是,我之所以想和丁部长见面,透露我重生者的身份,告诉他未来的人生,是希望他能真正挑起重组铁道部的重任!铁道部,再不能这样故步自封下去了!”
  李晨风道:“解决铁道部的问题的确重要,但是保护你重生者的身份更为重要。你这样干,太冒险了!”
  王宇辰道:“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希望李组长向首长转告。另外,我也请李组长想一想,关于我的身份的保密等级问题。有些同志如今还在地方职务上,他们是否应该提前知道我重生的真相?”
  李晨风顿时哑然,对有些特殊的人而言,越提前知道王宇辰的秘密,越有利于共和国今后的发展。


第248章 高铁加速
  据李晨风所知,首长们也在考虑是否进一步扩大关于王宇辰重生者的解密范围,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的发展,是需要数十年之功的,有些情况,越是早点让相关同志知道,越是可以未雨绸缪。
  李晨风沉吟片刻:“我明白了,我会将你的想法向首长转告的。”
  一个星期后,铁道部丁部长正在自己的办公室翻开一份厚厚的文件,他的眉头紧锁,不时长长叹口气。
  这份文件,是中南海某办公室转过来的,里面分析了铁路部门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开出了相应的良方,从上到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这份文件写得相当深刻,也有极强的可行性--这不是废话嘛,因为这原本就是另一个时空铁路部门进行的改革方案。
  可丁部长却知道,要真正推行这份文件有多难。全国各部门各省市都在大力推行改革,铁路部门也不例外,可是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就举步维艰。
  丁部长并不在乎个人的毁誉以及官位,他在乎的是太过剧烈的改革,会不会影响到铁路部门自身的运转。
  铁路部门是国之命脉,平时出个事故停个把小时的车,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如果因为改革过于刚猛,造成大面积的反对,甚至影响到铁路运行,那他真成了共和国的罪人了。
  就在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丁部长接起电话,却是中南海打来的,让他立刻前往首长办公室。
  丁部长有些疑惑,首长如今已经退居二线,并不干涉具体政务,怎么会给他打电话?虽然如此,他依然整理了一下文件,匆匆赶往中南海。
  丁部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南海某花厅里,但他并没有看到首长,只见到了花厅里坐着一个少年。
  那少年见到丁部长,露齿一笑,举起了手边的一份文件,大声念起来:“1 9 2 9 年9 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 9 5 6 年7 月入党,1 9 5 1 年8 月参加工作,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
  丁部长一皱眉,这少年读的是他的档案--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首长的办公地点有这样一个陌生的孩子?难道他是首长的亲戚?没听说过啊?更何况,就算是首长的亲戚,也断然没有拿一个部长的档案取笑的道理!
  这也太不象话了!
  丁部长这时反而沉下气来,他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因,这里可不是什么儿童游乐园,是首长的办公室,普通孩子绝对不可能进入这里大模大样读文件。
  这时,那少年拖长声音读道:“1988年1月24日,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间,由于列车颠覆,造成旅客及铁路职工死亡88人,重伤62人,轻伤140人。铁道部长丁某某引咎辞职。”
  丁部长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要拍案而起,怒斥那荒诞胡闹的少年,却听那少年继续念道:“1 9 8 9—1 9 9 0 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 9 9 0 —1 9 9 2 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1 9 9 2 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 9 9 2 年至 2 0 0 2 年 1 0 月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丁部长整个身子僵在那个,半晌,他才回过神来,直视着结束朗读档案的少年:“你是谁?刚才这份档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少年微微一笑:“我叫王宇辰,我是一名重生者,来自2020年--”
  花厅里,午后的阳光明媚,只有一少年一中年面对面而谈,两人不知聊了多久,丁部长长长出了口气:“这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神奇的事!”
  王宇辰说得口干,猛灌了一口茶:“丁部长,你别问我原由,问了我也不知道,国家派了好多专家对我进行研究,就差把我如同小白鼠一样切片了,都没查出个究竟来。”
  丁部长感慨地连连摇头,他突然一怔:“王宇辰同志,你为何要把这样机密的事告诉我--等等,难道说,是为了铁道部的改革?!”
  王宇辰苦笑道:“是的,丁部长,明年,铁路部门将发生一连串的事故,不仅危及中外无辜百姓的生命,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连你个人也受到牵连。铁道部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施行改革者一定要有大毅力大决心。我--不对,首长希望你能挑起这担重任。”
  丁部长瞟了眼王宇辰放在茶几上的文件,若有所思地道:“可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我并没有在铁道部实施这样的改革,这样说来,我将要开创一段全新的历史?”
  王宇辰重重点头:“没错!共和国的铁路部门一定要创出比另一个时空更辉煌的成就!我的重生,就是为此而来!”
  丁部长细细回忆着王宇辰刚才的话--高铁、一带一路、洲际运输大通道--,他身为主管铁路部门的部长,自然知道,铁路并不仅仅运输工具,更是经济的命脉,是一个国家影响力的延伸。
  在国内,铁路通到哪里,管治就实施到哪里,在海外,铁路通到哪个国家,中国的影响力就抵达哪个国家。
  在王宇辰描述的高铁建设大计,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是如此令人向往,但是,同样困难重重。自己能否提前将高铁建设起来?资金、技术、人才在如今相对还贫弱的中国一个个都是拦路虎。
  可是,如果真的提前数年甚至十余年上马高铁建设,而且不受外来影响减速降速地来回折腾,那我们的高铁事业将更上一层楼。
  甚至还能提前布局海外!
  丁部长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飞驶的高铁列车的画面,那高铁在海滨、在黄土高坡、在白山黑水、在高原大地上飞奔,他不禁连呼吸也急促起来,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事情,绝对不可能如此容易。
  铁路的好处和重要战略价值那是不用多说了,可是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无数铁道兵和铁路员工前仆后继,牺牲小我,却也只不过建成了现在的铁路网,连青藏铁路都没有开通,如何一口气吃成胖子,折腾什么高铁呢?
  在另一个时空,中国真正的高铁一直要等到2005年才开始建设。而那时,自己早就已经退休了。
  在自己的任上,能不能提前推进中国的高铁事业?难!非同一般的难!
  以市场换技术说起来简单,其实外国企业也不是傻子,哪里是这样容易把自己宝贵的技术轻易交给你的?
  不要到时候画虎不成反类犬,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拖累了高铁的发展。
  说到底,在如今的80年代,中国依然积贫积弱,我们的铁路事业甚至连阿三哥都不如,铁路上甚至还跑着闷罐车。
  一切,都要从基础做起,得培养自己的人才,送学生到海外留学培训,学习最新的高铁技术,得和几个国有大厂密切合作,从基础材料着手,解决有无的问题,得全面改革现有的铁路体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甚至一直到退休前,也不一定能做完,不过,既使中国的高铁事业不能在自己的手里开花结果又如何,自己甘愿当一块铺路石,给后来人铺垫最扎实的路基,让未来的中国高铁建得更长,跑得更快,驶得更远。
  丁部长突然一笑,伸手,取过王宇辰面前自己的档案--那份记录着自己“未来”的档案,他弹了弹文件,笑道:“王宇辰同志,这份档案,作废喽。别的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是确定的,我绝对不会引咎辞职!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在铁道部实施全面的改革!改革一日没有完成,我一日不离开铁道部!”
  这是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境界了!
  在这一刻,历史在中南海的花厅里被改变。
  类似的改变在神州大地上到处发生,有的惊天动地,引起喧然大波,社会争议,有的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但蓦然回头,却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有的艰难前行,半道而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