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摊,摆明了吃光明影院的豆腐。
  时间走到1978年,那一年高考恢复后,大量知青开始返城,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在土地承包书上按下了红指印,甬城是沿海城市,早在清朝年间就是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开风气之先。
  王宇辰知道,有很多发财的机会正在等着自己,只不过,自己的年纪实在太小,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手指间溜走。
  不过,依然是有些事自己能做的。
  王宇辰背起书包,踹蹦跳跳向着大梁街小学而去,他熟门熟路地走进崔艳群老师的办公桌,认真行了个礼:“崔老师好。”
  崔老师平静地看着身前的这个小神童,这一个学期以来,她从初遇王宇辰时的震惊、激动、不解、埋怨彻底变成了平静,没错,王宇辰是她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每次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都是一百分,但是,那又如何?
  她崔艳群在王宇辰的成长学习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孩子完全是凭自学。崔艳群曾经数次家访,找朱明、王建设详谈,可是朱明和王建设都告诉她,他们夫妻并没有插手王宇辰的自学,除了朱明找了一些家辅材料,所有的学习进度一切都是王宇辰自行把握。
  这给了崔艳群极大的搓败感,她难以承认,这世间上真的存在不需要老师的指导也能自学成才之人,这完全颠覆了崔艳群对自己职业所谓“灵魂工程师”自豪的认知--感情还真有机器不需要工程师自己就能生产出来的。
  当崔艳群得知王宇辰正在自学英语时,她彻底放弃了干涉王宇辰学习的任何企图--整个大梁街小学,不,整个甬城市的小学,就没有一个英语老师。
  正因此故,如今崔艳群再次看到王宇辰,已经波澜不惊了。
  崔艳群照例取出一迭试卷,让王宇辰当场作题,王宇辰下笔如飞写完后,看着崔艳群打上一个又一个一百分,露齿一笑:“崔老师,听说今天下午咱们学校要到田头去玩?”
  崔艳群一皱眉:“什么叫去田头玩,那是去义务劳动,帮农民伯伯捡稻穗。稻田刚刚收割过,田头到处洒落着稻穗,这些都是宝贵的粮食,不能浪费了,得组织同学们把它们捡回来。颗粒归仓这道理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你不参加正常授课,自然不知道。”
  王宇辰连连点头:“对对对,爱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崔老师,我能不能也参加这次义务劳动?”
  崔老师一怔,这是王宇辰第一次主动提出参加学校里的统一活动,这可真是难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崔老师想了想:“当时教研室的吴主任说过,你如果愿意,可以参加学校里的各项集体活动,不过,崔老师话可说在前头,你自由散漫惯了,缺少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参加义务劳动一定要听老师的指挥,如果依然我行我素,崔老师可是要处罚你的。你毕竟还是咱们大梁街小学的学生,受校纪校规的约束。”
  其实崔老师打心里不想让王宇辰参加义务劳动,这种学生的大规模外出活动,对每个班主任而言都有巨大的压力,孩子们心野,放羊一样一放到田野里去,那就收不住了,谁知道会闯出什么祸来,万一磕着碰着怎么办?
  王宇辰更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如果让他带坏了自己班上别的学生,那就更糟糕了。
  我的小祖宗,你还是回家自己一人玩去吧。
  但既然王宇辰主动开了口,崔老师又不好意思真个赶他走,再怎么说,王宇辰也只是个6岁的孩子。
  崔老师不情不愿地带着王宇辰来到了教室,正在嬉闹的学生们看到王宇辰的身影时,都惊呆了,也不知道是谁嚷了声:“快看啊,神童来咱们班级了。”
  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和王宇辰经常在向阳院见面,还一起玩,所以见到他并没有觉得有多意外,朱艳呸了一声:“王宇辰本来就是我们班上的啊,只不过他平时从不来上课。”
  崔老师板着脸,用竹制的教鞭敲了敲桌子:“安静。王宇辰同学今天会和大家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要互帮互助,不许调皮捣蛋--”
  崔老师一开启说教模式,那就刹不住车,滔滔不绝了半晌才顿住了声,看着台下被说教得蔫蔫的一群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嘛,如果这群孩子带着一颗放飞的心跑到田野里,她就是有三头六臂都管不过来,还是得预先敲打敲打。
  可崔老师一转眼看到王宇辰安安静静站在自己身边,一脸淡然,满心的成就感顿时不翼而飞,她一皱眉:“王宇辰,你怎么不坐到座位上去?”
  王宇辰一摊手:“崔老师,我的座位在哪里?”
  崔老师脱口而出:“第二排靠窗的那个座位不是你的吗?”她顺手一指,却又愣住了,她所指的座位,如今坐的是林远。
  教室里哄堂大笑,林远站起身来:“崔老师,这个座位原本是王宇辰的,可你后来说王宇辰一直不来上课,空着座位不像话,就让我坐了。”
  崔老师看着欢腾的教室,心里大吐苦水,得,自己刚才半天的说教算是白搭了,这王宇辰啊,真是自己命中克星,自从遇到他,自己的教学生涯就再没顺过。
  崔老师不耐烦地一指教室后面的一排空座位:“王宇辰,你随便找个位子坐吧。”
  王宇辰噢了声,大大方方走到最后一排坐了下来,还冲着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等人挤了挤眼。
  下午,学生们企盼已久的义务劳动正式开始了,几辆大卡车鸣着笛开进了大梁街小学,排成队列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搀扶下,一个一个爬上了后面的大车厢,手扶着围栏,兴奋地放眼四处打量,颇有种雄纠纠气昂昂的感觉。
  大卡车缓缓驶动,开出了校门,向城效驶去,学生们在车上举起了一面面红旗,沿途唱着歌曲,成了甬城大街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路上的交警吹着哨子,将公交车、自行车等拦停,让孩子们的车先行通过,看到这一幕,车上,学生们的歌声更响亮了。
  王宇辰挤在人堆里,也放声唱着歌,嗯,这小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点意思的,说心里话,王宇辰重生后,他的心灵是孤单的,一个孩童的身体里,藏着几十岁的心灵,这世间,没有一个人知他懂他,唯一理解他的奶奶,神智又忽好忽坏。
  人是群聚动物,长时间的独处会扭曲人的心灵,王宇辰虽然为了拯救一条条生命而忙忙碌碌,可是等夜深入静时,却会突然发现,自己连一个聊得来的伙伴都没有。
  但此时此刻,站在疾驶的大卡车车厢里,冲着路边认识不认识的路人、赶牛的老人、挑担的汉子挥着手,任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这感觉,还真不错。
  也许,自己今后该多参加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小孩子嘛,有时也应该有点小孩子的样子,整天老气横秋的,只会让自己老得快。
  车队穿过街巷,驶过一座座小桥,在林阴道上行驶,车上的孩子们不再唱歌,因为车尾扬起的尘土呛得大家都捂上了嘴。
  车队最后在近郊的一片农田旁边戛然而止,农田旁早就等候着提前一步赶到的老师和大队干部,他们打开后车厢,将灰头土脸的学生们一个个接了下来。
  王宇辰这才发现,田头地间彩旗红旗飞扬,旗上写着各个学校的名字,更多的大卡车正把一车车学生拉过来--原来,参加今天义务劳动的,不仅大梁街小学一家,还有别的学校。
  有些蔫蔫的孩子们一落地,看到田里乱蹦的青蛙,啯啯叫的大蝈蝈,河里游的小鱼,顿时又来了精神,大呼小叫,有几个调皮的男生甚至挽起裤腿想下河里捞鱼,老师们少不得一个个拎回来,大声呵斥着。
  忙乱了好一会儿,学生们才重新整好队伍,老师这时把一个个小篮子还有镰刀发到孩子们手中,又给每个班组划分好了地块,由班主任带队,学生们下到收割不久的田里,把遗落的稻穗捡到篮子里,如果遇到还没割干净的稻子,则用镰刀割。
  崔艳群下死眼盯着学生们拿着镰刀笨拙地割着稻子的身影,这些孩子随时会把锋利的镰刀划到自己腿上、手上。
  她心里埋怨着,真不知道学校领导怎么想的,捡稻穗就捡稻穗好了,为什么还要把镰刀分给孩子们?这是嫌孩子们没有闯祸的机会吗?
  幸运的是,那年头的孩子个个都是劳动好帮手,在家里也要干各种家务活,到井里打水,帮还没下班的爸爸妈妈点煤炉,给打煤饼的爸爸打下手随便搓几个煤球,把糯米送到磨面坊打成粉浆再背回家,甚至有的孩子能利落的杀鸡剖鱼,远不是后世的孩子们能比的,虽然平时不太用镰刀,但也不至于把刀划自己腿上。
  尖利的口哨声在田间吹响,伴随着咣咣的锣声,午餐时间到了,学生们其实早已经厌烦捡稻穗割稻子了。
  刚开始还有些新鲜感,孩子们还会互相比较谁捡的、割的稻子多,可是头顶烈日,在田野里长时间的劳动,新鲜感很快不翼而飞,而腰腿的酸麻、烈日下田地散发出的泥土蒸薰味、汗湿了的小背心沾在身上那黏糊糊的不舒服感觉都涌了上来。
  此时听到哨声锣声,学生们顿时欢呼一声,撒着欢儿跑回集合点,把篮子里的稻穗倒进大箩筐里,上交篮子和镰刀,顾不上洗手,就拥挤到早就已经摆好的长条桌旁。
  长条桌上摆着装满水的搪瓷杯、白面馒头、柞菜,学生们大口喝水,大口嚼着馒头,劳动过后,这馒头比梅龙镇大酒店里的肉包子还好吃。
  包括崔艳群在内,老师们这时也放松下来,他们和村干部凑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啃着馒头,有些老师还用饭盒带了一些自家的小菜,这时分享给同事。
  有的孩子吃饭吃得快,又闲不住,悄悄呼朋唤友,跑到田里玩耍起来,田头河边耸立着一些农用机具,什么打谷机、水车、石磨,这都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王宇辰有一口没一口嚼着馒头,他其实在刚才的义务劳动时没干多少活,只是在那儿磨洋工,反而是午餐时,他一直打起精神瞪大眼睛,在人群中寻找着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等人的身影。
  突然,他的眉头一皱,把手里啃了半拉的馒头往桌子上一扔,匆匆挤出了人群,一阵快跑,在河边的一片小林子里,找到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你们跑这儿来干什么?。”
  王德承一扭头:“王宇辰,你也来了?快来快来,我找到一样好玩的东西。”
  王宇辰道:“什么好玩的?崔老师不让我们乱跑,我们快回去吧。”
  王德承大大咧咧地道:“崔老师他们都在吃饭呢。没事儿。我跟你说,我在河边找到一条船,咱们划船去。”
  王宇辰连连摇头:“划船有什么好玩的?我不去。你们也别去了。”
  王德承白了王宇辰一眼:“辰辰,你平时胆子蛮大的,以前还当英雄救过人,现在胆子怎么这样小了?你不去随你,我们自己去。朱艳、林远、李波,走。”
  林远对王宇辰道:“辰辰,走吧,我们一起去玩。”
  王宇辰看着王德承、朱艳、李波快步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该死,这几个小屁孩,怎么就不听自己的话。难道真的逃不过这一劫吗?四个孩子会因为在河边玩船,而统统淹死?。
  是的,王宇辰巴巴跑回大梁街小学,不顾崔老师的脸色死缠烂打要参加这次义务劳动,就是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四名小伙伴在河边玩船时遭遇了不幸。
  王宇辰并没有亲历那场惨剧,因为在原本的时空中,他因为小肠气发作,一到田头就蹲下了,由崔老师陪着,躺在树阴下哼哼,等到师生们惊呼着跑向河边时,他才知道出了大事。
  这场惨剧,击垮了向阳院四户家庭,其中朱艳和李波父母最后还闹了离婚,而崔艳群老师也因为管理学生不善,而受到严厉处分,成为她一生的痛。
  王宇辰一定要阻止这一切。
  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虽然自己天天锻炼,可是也架不住王德承他们人多啊,两拳难敌四手,王德承来硬的,自己根本拦不住,还会吃大亏,该死,怎么做好事就这样难呢。


第47章 坑爹的官二代
  没奈何,王宇辰只能跟着林远,追上王德承等人,准备见面行事,他就不信了,有自己这个重生人士在,还会让惨剧再次重演,到时候,能救一个是一个。
  唉,自己小看王德承的倔脾气了,早知如此,自己就该请动崔艳群老师这尊太岁的,不过,正在吃饭的崔艳群会不会因为自己告黑状而放下筷子找回王德承四人,自己同样没把握,这时间稍一耽搁,大祸就难以挽回了。
  王宇辰愁眉苦脸跟着王德承一行人来到河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