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读书,那可没门。”
  崔艳群在旁边一皱眉,刚想说什么,吴主任突然一抬手,拦住了她的话头,微微点头,示意她静观其变。
  王宇辰挠了挠头:“是吗?你不想跟着我读书啊?”
  陈利群高高昂起头:“那是当然。我知道你有些小聪明,小学的课程全都自学了,可我是初中生,初中的课程可不是小学生能比的。”
  王宇辰耸了耸肩膀,突然说出一串英文,陈利群顿时傻了眼:“你说什么?这是什么外语?”
  当时英文教育还没有普及,王宇辰的三脚猫英语不要说唬唬才初一的陈利群,就连旁边的崔艳群和吴主任也镇住了,吴主任更确信,王宇辰是得到了海外关系的帮助,所以学业才这样出色。
  正因此故,她更不愿意拦着王宇辰和陈副区长儿子小小的矛盾,也许,她还能借此发现王宇辰身上更多的秘密--这孩子简直就是个宝藏。
  王宇辰笑了笑:“我说,咱们两人比一比吧。”
  他拖过两份油印的试卷:“来,你做一套,我也做一套。”
  陈利群瞪着矮自己好几个头的王宇辰:“如果我的成绩比你好,是不是就不用再读这劳什子的补习课了?”
  王宇辰手一挥:“那是当然,如果你成绩比我好,我却非逼着你呆在这儿,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陈利群顿时眉花眼笑:“比就比。”
  他一把抢过试卷,抓起铅笔就做起来。
  陈利群是从北方转学过来的,江浙一带自古重学,哪怕经历了那十年,民间对读书依然非常重视,陈利群刚到甬城时,学业有些跟不上,但在学校老师努力开小灶之后,总算赶了上来,考试成绩偶尔能排到十名以内,所以他颇有信心,战胜王宇辰这个人人夸奖的小神童。
  只不过,陈利群完全打错算盘了,王宇辰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当陈利群还捏着笔头吭哧吭哧做到三分之一的题目时,旁边的王宇辰重重把笔往桌子上一拍:“做完了。”
  陈利群吃了一惊,斜眼打量了一下王宇辰的试卷,果然每道题都做完了,他强压着震惊道:“做完了又不是做对了,嚷嚷什么?”
  这时,吴主任笑眯眯上前,取过王宇辰的卷子,当场批改起来,不一会儿,她大声宣布:“一百分。”
  陈利群的手抖了一下,把一道题的答案涂成了花,忙用橡皮擦,一不小心,把试卷给擦破了。
  这时,王宇辰对吴主任道:“吴老师,麻烦你把初二--不,干脆把初三的试卷拿来给我做做看。”
  陈利群直了眼,干脆也不做剩下的几道题目了,瞪大眼睛看着王宇辰做起初三的试卷来,不一会儿,王宇辰利落地把写得满满的试卷一推,吴主任批改完毕,又是一百分。
  “这不可能。这试卷肯定不会是初三的。”陈利群不顾礼貌,从吴主任手里抢过了试卷,可是他看了几道题目,顿时泄了气,那是一张数学题,上面的题目他根本看都看不懂,的确是初三的课程。
  见鬼,自己真遇上了传说中的天才!一个才六岁大的小不点,居然已经自学到初三课程了--就算是初三的学生,也不可能轻易考个一百分啊。
  陈利群倒是个爽利人,二话不说,腾一下站起身,冲着王宇辰鞠了个躬:“王宇辰,不,王老师,老话说得好,达者为先,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老师。”
  王宇辰满意地点点头,在后世的记忆中,陈利群这小子虽然坑爹,但是除了贪财,并没有什么别的劣迹,私生活也比较干净,如果自己真能改变这小子的人生轨迹,倒也是桩善事。
  王宇辰心中略有些得意,这就是所谓的虎躯一震,小弟纳头就拜吧,陈利群算是自己在重生后收的第一个小弟呢,一区之长(虽然是个副的)的儿子拜自己为师,也算是值得一提的成就吧。
  王宇辰对吴主任和崔艳群道:“不好意思,耽误了一点时间,那就请两位老师上课吧。”
  --上课这种苦差事,王宇辰自然不会背在自己身上,有他编写--不,抄写的教辅材料,以吴主任和崔艳群这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上课,陈利群、王德承等人的成绩上不去那才见鬼了。
  王宇辰坐在一边,大声朗读着一本英语课本,这课本是他托返京老干部石国锋弄来的--石国锋回京后,终于顺利官复原职,他安顿下来后,就千方百计寻找王宇辰一家,经邮政局李所长打听,得知王宇辰一家迁到甬城后,又辗转来了信。
  石国锋在信中感谢王宇辰对他的帮助,却绝口不提赎回龙票一事,王宇辰稍一琢磨就明白过来,此前自己请石国锋投信给相关部门,肯定把这老头子给吓着了,他选择了这种方式和自己两清--邮票归自己,钱呢,石国锋也不想还了。双方今后再不往来,各过各的日子。
  这样也好。如此一来,大清龙票就名正言顺归自己所有了。
  王宇辰给石国锋回了封信,没提大清龙票的事,只请他帮自己在京城找一些有关英语学习的书籍。
  相关的书籍很快寄到了甬城向阳院,有二手的旧书,也有新书,甚至还有几本英文的杂志、报纸,显然石国锋为搜集这些书籍费了不少功夫。


第50章 杨庄!杨庄!
  王宇辰对这些英文材料如获致宝,在70年代,想要自学英文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后世,王宇辰的英文并不好--好吧,坦白说,英文是他各门功课中最差的一门,曾经考出史无前例的27分,进入大学后,也勉强在及格线晃荡。
  幸好王宇辰读大学时还没有四六级考试,要不然,他绝对无法顺利毕业。
  进入报社后,王宇辰也和英语绝缘,只会几句简单的对话。
  但是,重生以后,根据王宇辰自己制定的发财大计,他的很多项目将在海外进行,英语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要不然,他到了海外真成了睁眼瞎,到时不要说挣钱,没被人家把钱骗光已经算是好的了。
  王宇辰大声朗读着英文,哪怕有的读音并不准确也坚持不懈,他采用的是“疯狂英语”的学习方式,王宇辰可不想学哑巴英语,他今后可是要和外籍人士直接面对面打交道的,卷面分数再好看,对他也毫无意义。
  陈利群、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带点敬畏的神色打量着王宇辰,就连吴主任和崔艳群也有些诧异,这就是自学成才的神童吗?果然连自学的方式也和常人不同啊。
  崔艳群用教鞭敲了敲黑板,对王德承等四人小学生道:“好啦,收回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用不着羡慕王宇辰,他的这种学习方式你们想学也学不来。”
  吴主任也对陈利群道:“你现在也认识到自己和王宇辰的差距了,好好读书吧,王宇辰编写的教辅材料非常出色,你会获益匪浅的。”
  不一会儿,向阳院偏院里就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两个月后,陈利群冲进了父亲的书房,满脸通红地嚷道:“爸爸,爸爸,你快看我这次单元考试的成绩。”
  陈名宪正在书房里抽着烟,他分管海曙区的科教文卫,连常委都没见,权力是一众副区长中最小的。
  但陈名宪却颇有进取之心,他经常阅读上级的报纸,越来越相信,今后提拔干部,将以经济建设能力为重要的参考标准,他身为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区长,并不擅长发展经济,怎样才能让自己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呢?
  这时,听到儿子门也不敲就冲进书房,陈名宪一皱眉头:“这样大的人了,还毛毛躁躁,不像话。”
  陈利群却毫不在意,把几张试卷塞到父亲鼻子底下:“爸爸,你看。第一!我是全年级第一!”
  陈名宪翻了翻试卷,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嘛,好几门一百分,最差的也有97分。”
  陈利群不满地道:“其实被扣分的题目我的答案是对的,可批卷的老师说,我解题的思路有问题。他懂个屁。这解题思路是王宇辰教我的,明明是批卷老师自己不学无术,还硬扣我的分数。这样的老师,趁早叫他滚蛋,免得误人子弟。”
  陈名宪眼睛一亮,上上下下打量着儿子,没想到,儿子在王宇辰那儿补了两个月的小灶,居然如此推崇王宇辰。
  陈名宪摸了摸下巴:“怎么,我此前叫你去王宇辰那儿读书时,你还怨声载道,现在居然这样信服他了?”
  陈利群嘿嘿笑了几声:“我又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小屁孩,谁有本事,我就服谁。王宇辰年纪是比我小,可他是有真本事的。爸,要我说,实习基地每星期才上两天课太浪费了,以后我天天都在基地学习吧。”
  陈名宪笑出声来:“你想学人家王宇辰还不乐意呢,他可是和你爸爸我开好条件的--一星期最多上两天课,啜啜,他如今拿的可是特殊人才的补助,这待遇,都快赶上我这副区长了。”
  陈利群不以为然地道:“有能耐的人就该多赚钱。这都啥年月了,还讲无偿奉献?”
  陈名宪不理儿子满口胡说,他在心里沉吟着,自己儿子的能力,他心里最清楚不过,只不过跟着王宇辰学了两个月,就进步神速,如果将这套学习方法和教辅资料推广到全市呢?
  当然,这其中风险也很大。
  更换全市教学大纲可是件大事,冒然行动,万一有什么失误,那自己可承担不起无数家长兴师问罪的责任,不过,如果办成了,那自己的功劳本上可就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利群并不知道父亲心里的盘算,他拿着试卷又跑到母亲那儿,好好吹了一番牛,他的母亲也喜不自禁,亲手包了几样零食,让陈利群带给王宇辰--王宇辰虽然是陈利群的半个老师,但毕竟年纪小,送别的东西不合适,送糖果饼干总是没问题的。
  次日正是星期六,陈利群拎着包裹兴冲冲走进了向阳院偏院,一进门就看到王宇辰小小的身子躺在院中的藤椅上,躲在花荫下摇着扇子,陈利群打了声招呼:“辰辰,给你带好吃的来了。”--他倒是坚持叫王宇辰老师,只是王宇辰不愿意,不喜欢把自己叫老了。
  王宇辰正神游物外,听到陈利群的嚷嚷声,顺意地用扇子点了点院中的石桌:“放着吧,等会儿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来了,你们分着吃。”
  陈利群道:“这可是上海带来的点心,我妈让我带给你吃的。”
  王宇辰有些不耐烦:“既然送给我了,我爱给谁吃给谁吃。你要是有意见,就带回去。”
  陈利群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这时,蒋阿婆从院门的月洞门处走了进来:“辰辰,我没买到火车票,火车站的人说,买这样的长途火车票,要单位介绍信。”
  王宇辰一怔,重重一拍额头:“糟糕,我把这事给忘了。如今这年头,买火车票光有钱也不行啊。”
  陈利群正在旁边吃饼干,闻言忙把手里的饼干往石桌子上一扔:“辰辰你想买火车票?跟我说啊,你想买到哪里的火车票?要不要给你买卧铺的?”
  王宇辰摸着下巴:“嗯,我想和奶奶去一趟兰考杨庄。”
  陈利群一呆:“兰考?杨庄?这是哪儿?等等,你说的是河南的那个兰考县吗?你和蒋阿婆去那儿干什么?”
  王宇辰一本正经地道:“兰考县是焦裕同志奋斗过的地方,我想好好学习一下焦裕同志的精神,所以想赶在元旦前,到兰考县参观一下。”
  这话如果是别的孩子说的,陈利群非啐他一脸不可,可是他对王宇辰却是再信服不过,既然王宇辰和奶奶想去兰考县,买火车票这种事,就包在他身上了。
  其实在甬城,是买不到直接去兰考杨庄的火车票的,不过凭着“副区长儿子”这块招牌,陈利群自信能帮王宇辰把沿途的一切都打点好,也就是找点关系,给点好处。
  陈利群说干就干,顾不上向吴主任请假,撒腿就往外跑,王宇辰追着他的屁股嚷嚷道:“12月16日,记住了,我要在16日以前赶到兰考。绝对不能晚喽。”
  看着陈利群远去的背影,王宇辰略松了口气,车票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更严峻的问题、更困难的现实却摆在他面前--他,如何以一个六岁孩子的身份,拯救一场震惊中外的铁路大事故?。
  1978年12月16日南京开往西宁的87次在陇海线杨庄车站与西安开往徐州的368次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被称为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
  王宇辰在翻阅脑海中的报纸时,从一则史海钩沉的栏目里,看到了有关杨庄事故的介绍,这一次,他决定,亲自拯救那场可怕的事故。
  王宇辰如今已经与京城部委的林千军建立起了隐秘的联系,但是,王宇辰不可能每件事都通过林千军来解决,长此以往,必然会因此暴露自己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