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千军正色道:“不错。南边的那个国家虽然小,军事上还是有一手的,在我看来,对方也有相当的优势--”
林千军以筷代笔,沾了酒,在桌子上写写画画,从对方的地理、装备、民心一一论起,同时,也直言不讳我方的缺点。
罗浩子起初有些不以为然,他在军中的职务不高,但架不住有一个身居高位的老爷子,他早就知道我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给南边一个教训。
林千军离开部队已经有些日子,就算他听到了一些风声儿,又能说出什么道道来--那可不真成了纸上谈兵了?
可是听着听着,罗浩子的神情越来越严肃,突然,他重重将手里的酒杯放桌子上一顿:“林千军,我问你,你这些情报,是从哪儿得知的?!”
林千军似乎早就料到罗浩子有此一问,他耸了耸肩膀:“这些都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我如今在部委里忙破案都来不及,也就是道听途说一些情况。我就问你,我分析得有没有道理?”
罗涟浩沉着脸,再三打量林千军,看他目光坦然,突然一笑:
“要不是我对林子你知根知底,我肯定把你扣下来。得,你分析得还真有些道理,有些情况,有关方面看来是轻敌了。”
“看不出啊,林子,你骨子里还是当兵的料,居然凭着这些有限的信息,分析出这样独到的战局来。”
罗涟浩摸出笔记本:“你说详细一点。”
林千军心里一松,罗浩子这家伙背景非凡,肯定能把笔记本上的内容递到相关大人物案头,这样一来,就能避免我军重大的损失了。
林千军阿宝背书一样,将蝴蝶大师信中所言细细转述,罗涟浩把笔记本一合,顾不上杯中残酒,就要匆匆离开。
林千军突然叫住了他:“罗浩子,你如果上了前线,千万注意50军某部所属连队(广西边队某部三连)的高某某、黄某某。”
罗涟浩一怔:“为什么?”
林千军慢慢咽下杯中已冷的酒:“没什么。我喝醉了,说胡话呢。”
第61章 南疆救援
数月后。
南方某热带雨林中。
一所指挥部里,罗涟浩正穿着一条裤衩进行着图上作业--异国他乡湿热无比,穿着裤子热得卵子都要烂了,所以大家干脆脱了衣服裤子。
罗涟浩好歹留了条内裤,在最前线,战士们干脆光屁股,反正四周一个个都是光头和尚,连只母猪都看不到。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罗涟浩忙接了起来:“首长,是的,撤退计划正在制定中,很快就能完成了。好的,我明白,抓紧时间!”
罗涟浩放下电话,再次趴在了案头上,地图上,密密麻麻标记着敌我双方的形势,可谓犬牙交错。
不过整体而言,对方处于劣势之中,只能勉强靠地方部队和民兵耗着,我方的攻势可谓摧枯拉朽。
但是,我方并非没有伤亡,事实上,我们的损失比原本上层乐观的估计要大得多。十年动乱,给我们的部队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啊。
但是好在,在战前不足一个月,有些方面临时得到了调整。
要不然,损失还会更加大!
罗涟浩突然起手,叭一下打死了脖子上的一只大蚊子。
嘀咕道:“林子啊林子,真不知道你那脑子是怎么想的,还真被你说中了。可惜,你的功劳全被哥们我给占了。”
“我把你告诉我的情况又结合部队里的实际部署,搞了份万言书,请我家老爷子转交给了上面。”
“不是兄弟我抢你的功劳。你说你一个捉贼拿凶的捕头,要这些军功也没用啊是不是?”
“不过等我从战场上回了京,一定把我家老爷子珍藏了多年的茅台偷出来,好好请你喝顿大酒。谢谢你,兄弟,因为你,咱们少死了不知多少战友!”
罗涟浩一边嘀咕一边制定撤退计划。
这次撤退是公告了全世界的,以证明我方完全是为了自卫,从正治而言,可谓堂堂正正。
可是从军事角度而言,这次撤退却充满了极大的风险!
因为敌方已经从公开渠道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他们肯定会调集重兵围困、追击,殿后的几支部队将面对巨大的危险。
整体撤退计划早就已经由上层制定,但罗涟浩所在的部队还得相应制定自己的撤退方案--上面上根针,下面千条线。
打仗可不是作战长官发布一条命令就够了,还得有无数的参谋人员拟定具体的方案,甚至具体到吃喝拉撒怎么安排。
更残酷一点,甚至得考虑怎么就地火化烈士的尸体,把骨灰带回来。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
罗涟浩再次俯首案头,突然,他一怔,因为他在撤退方案里看到了一支部队--广西边队某部三连,连长高某某,指导员黄某某。
罗涟浩身为参谋,对前线的各支部队情况自然了如指掌,广西边队某部三连是一支能打的队伍,冲在最前面。
现在部队准备撤退,他们负责殿后。这担子,很艰巨啊。
罗涟浩和高某、黄某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可不知为何,他对这两个名字有种极熟悉的感觉--
突然,罗涟浩重重一拍大腿,见鬼,这不是林千军在京城面授机宜时,特别和自己提到的人名吗?
自己当时不解他话中之意,林子却拿酒盖脸,说自己喝醉了说胡话。他醉个屁,就那几口猫尿,根本喝不醉他。
可林千军和自己提高、黄两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罗涟浩百思不得其解,恨不能现在就把林千军拎过来,如果这家伙不解释个明白,就把他扔到前线去听听越军的枪炮声。
罗涟浩眉头深锁,他知道,林千军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能预先分析出敌我情势,那就不会空口白话。
三连、高某某、黄某某,究竟会发生什么?
嗯,仗打到现在,三连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支敢打敢冲的部队,等部队一撤回来,大伙儿就等着挂上军功章吧--
等等,三连一直打的是顺风仗,他们从来没有在敌前撤退过,这军史上,有很多部队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撤退就会一溃千里!
难道说,林千军是在提醒自己三连很可能会在撤退途中出事?
开什么玩笑!
林千军的敌我分析虽然精妙,但是有不少情况都是公开的,还有些推论是大而化之的东西。
可是三连的撤退--谁他娘的能预先分析一支百来人的连队在战场上的处境?
这可是两国交战,500公里战线上有双方百万部队、民兵打生打死。
那可不成了神棍了?!
罗涟浩深思良久,无论如何,他无法忽视林千军的叮嘱,最后,他稍稍改动了撤退方案上的几支部队行军路线,让一连更靠近三连的位置。
无论会发生什么事,有支接应部队总是好的。
3月15日。
罗涟浩所在的指挥部里乱成一团,首长气得拍着桌子:“三连是怎么搞的?!怎么一头撞到猴子们的伏击圈里去了!”
“什么?连长和指导员都跑了?!老子要毙了他们!”
“让战士们就地防守--不,突围,立刻突围!时间拖得越久,会有更多的敌军围上来。”
“什么??战士们弹尽粮绝,心都乱了。军无斗志?!”
就在这时,罗涟浩冷静地道:“首长,一连现在的位置离三连急行军不足一小时,可以命令一连立刻赶去支援。另外,立刻任命三连的二排长为代理连长,带领战士们就地防守。”
首长一皱眉:“一连怎么会在这个位置?嗯,我想起来了,撤退方案后来调整过。很好,就这样下命令吧。”
热带雨林中,枪炮如雨,无数猴子正向一支包围中的我方军队发起攻击,而同时,在外围一支我方的支援部队也在滚滚而来,双方都在抢时间。
而在包围圈中,刚刚通过电台临危受命的代理连长正头上包着纱布,带领战士们坚决抵抗。
三连曾经一度动摇的军心在得知一连正在赶来时,重新稳定下来,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异国他乡当俘虏,他们利用手头有限的弹药勉强组建起了防线。
一个小时后,一连突破了敌军的重重拦阻,冲进了包围圈,已经陷入绝境的三连战士们爆发出了阵阵欢呼--
罗涟浩在指挥部得知这一消息后,欣慰地笑了,他知道,三连得救了。
当然,高某某和黄某某会因为临阵脱逃得到严厉的惩罚,以他们的罪行,判个无期都不为过。
罗涟浩突然一阵腹痛,糟糕,吃坏肚子。他忙出了指挥部,向小河下游走去--战场上也没有什么正经的厕所,河流就是如厕之地。
罗涟浩边走边想,回到京城后,一定要问问林千军,他究竟是如何猜到三连会遇险的?
片刻之后,河边突然响起一声沉闷的爆响,接着,哨兵带着哭腔的声音响起:“不好啦,罗参谋踩着地雷了!”
----
甬城。市民们过着平和的岁月。
“辰辰,来帮妈妈捣猪油和芝麻,今晚包汤团吃。”朱明在院子里收拾着晒在竹席上的汤果粉,对正喂妹妹王璐璐吃米糊的王宇辰道。
王璐璐已经开始长牙了,在吃朱明的母乳之余,也会吃些米糊、用羊奶粉泡软的奶糕。
王宇辰把妹妹递给奶奶蒋阿婆,忙小跑去拿青麻石小石臼和小石锤。
春节早就过去了,但是汤团是永远吃不腻的,家里还剩下一些汤果粉,干脆一顿包圆了,吃干抹净。
朱明忙着把晒干的汤果粉捏碎,和水,揉成糯米团,王宇辰则开始捣猪油和芝麻。
四四方方的一方猪油摆在王宇辰面前的桌子上,洁白如玉,这猪油都是缸鸭狗店里事先处理过的,一点杂质都没有,连丝血丝都看不到,在阳光下一眼望去,如同一块白玉石一般。
王宇辰掂起指尖,撕了一层猪油--没错,缸鸭狗用传统手艺生产的猪油是一层一层的,最后撂在一起,压成一个方块,也就是俗称的猪板油。
王宇辰一直弄不明白,那些老师傅是如何让本该油腻腻、粘乎乎的猪油,分得如此层次分明。
王宇辰把猪油和芝麻一起扔进小石臼,用小石锤捣起来,不时在里面洒一把细糖粉。
朱明在旁边叮嘱道:“多放点猪油,要不没味道。”
王宇辰一阵无语--老妈,猪油吃太多会胖的--不过,后世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大大减少了汤团里的猪油含量,以至于老甬城人都抱怨猪油汤团没了老底子的味道。
的确,猪油放得少,那还叫汤团吗?不管了,大不了吃胖了再减肥。
王宇辰又往石臼里扔了一板猪油,大力捣起来。
终于,一大碗油亮亮黑乎乎的猪油芝麻馅捣成了,那芝麻香味诱惑人恨不能挖一勺子生馅塞嘴里。
朱明将揉好的糯米粉搓成一个个团子,捏着大拇指和食指环扣的圈里,旋转着揉捏成凹形,这时,王宇辰也将猪油芝麻揉成了一个个黑亮亮的小圆球。
朱明将猪油芝麻球塞进凹形的糯米团,随手一揉一搓,一个洁白的汤团就落到了桌子上的湿毛巾上,又白又圆的汤团根本看不出里面包裹着一团黑芝麻馅。
第62章 命犯小人
王宇辰突然嘿嘿笑起来,朱明一边继续搓汤团,一边问道:“辰辰,你傻笑啥?”
王宇辰笑道:“陈利群前几天告诉我,他爸爸招待外宾吃汤团,外宾吃了一个劲夸好吃,可就是弄不明白这猪油芝麻馅是怎么弄进汤团里的。最后一口咬定,一定是用针筒打进糯米团里的。”
朱明笑得打跌:“你就胡扯吧,外宾哪有这样笨?对了,陈利群回实习基地上课了吗?”
王宇辰一边搓汤团一边道:“回来了。陈利群在实习基地进步很快,前段时间他到处演讲,耽误了不少功课,正该在基地里好好补补课呢。”
朱明手微微一顿,迟疑道:“妈妈知道你聪明,可有些话还是要说,陈利群现在可不是寻常孩子了,你不能象对王德承、朱艳那样呼来喝去。”
王宇辰知道母亲言下之意,如今陈利群已经是全国瞩目的少年英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社会地位甚至不在他父亲陈名宪副区长之下。
母亲朱明希望自己不要和陈利群意外起冲突--少年成名者大多心高气傲,如果王宇辰和陈利群闹起了矛盾,有关方面为了维护自己树立起来的典型形象,一定会拉偏架,王宇辰只能吃闷亏。
不过,朱明这一次却是猜错了。
陈利群回来后,并没有在王宇辰面前端什么全国先进人物的架子,就连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等人起哄让他讲讲在火车上救人的故事,他也只是笑笑。
说声:“这是我该做的,如果你们在车上,也一样会拉下车闸。”
王宇辰见此在暗中点点头,这陈利群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