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宇彬自然也很快想通。
“这个项目我会亲自盯着,现在起,你也是负责人之一了。”等林浩走后,金宇彬拍了拍朴再升的肩膀。
“呃。。。啊?”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朴再升如同天降大饼。
“新人,好好干吧,这对你来说非常难得了。”
“是!”
。。。
在戛纳,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合同都在达成,各种电影合作生意都在谈。甭提那些好莱坞或者欧洲文艺大佬,就连贾章柯也是在和朱丽叶·比诺什这种法国大咖在谈,林浩这件事情完全不值一提。
全球化时代,演员导演也是各国资源相互流通,来个跨国合作代表不了什么。
可惜不是每次都有这种事情的。
在这之后,他就没碰见啥好片了。林浩也不介意,这才正常嘛!小国小导演小电影公司才盯着他这种新人想赌运气;稍微像样点的,也不会特别重视他;大级别的,倒是也有,更少了。
至于其他方面。。。
比诺什给他引荐了吕克·贝松和让·雷诺,但其实《站台》的事情,林浩还是有些对当时的主席吕克贝松意难平的。
香港之夜邀请他过去,结果张曼钰和她的法国老公离婚,和梁朝伟一同出席无疑是更吸引记者注意。于是被邀请过去挡抢的林浩也没能帮忙分走目光,尴尬,好在后来晚会上和巩利聊了一阵还算愉快。
也有好事情。
《纽约黑帮》上映,林浩在人群中也跟着看了莱昂纳多,追星成功很兴奋。看着小李子现在还没发胖,但也不是巅峰时期的颜值了。林浩莫名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还有点窃喜于这个,不过转念一想人家早就不靠脸了。
。。。
5月24日,接近戛纳尾声。
这个时间前后上映的,基本上都是主办方比较看好有机会冲击大奖的电影。昨天上映的《任逍遥》也是如此,只不过林浩和杨紫琼去捧场后,觉得真的有点太糙了——贾章柯找的原生态演员又是这么年轻,真的太难出彩了。
记者们也比较失望的,但还好。
今天才是大家期待满满的一天:
因为24号是《钢琴家》和《百花深处》两部大热主竞赛单元电影首映。
陈恺歌这种级别的导演,自然首映关注度比贾章柯高很多。大厅的外面早早就堵满了排队的人,哪怕是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依旧是打消不了记者的热情。
但坏天气总是让人心情有些焦躁,加上名额有限,越临近开场记者们就越开始骚动,场面一度失控。
这种情况直到开场前二十分钟,《百花深处》剧组到达现场才好一些。
林浩撑着伞,下车到大厅还要走一段距离,于是他和曾黎走过去拍照的路上也是美成雨中的一道风景。黑色的西装,红色的长裙,擦得很亮的皮鞋和拥有纤细轮廓的高跟鞋踩在湿漉漉的地面上。
突然有一种风尚大片的错位感。
。。。
红毯现场,因为比较短,似乎并不输开幕式,甚至更加拥挤,因为毕竟还是有很多热情的影迷。
“人好多。。。”曾黎小声道。
“还行,莱昂纳多那场才叫多,记者们都跟疯了一样。”已经是三大常客的林浩明显放松很多,一边微笑面对镜头,一边转过去跟女朋友搭话。
“希望有一天,也有那么多人来看我们。”
“这是嫌弃我们人少啊。”
陈恺歌于是乐呵呵过来也凑趣。
陈导这些天是真的忙,说实话这么多天大家凑到一起也就见了四五面吧。
“可不敢。”
林浩笑,于是媒体也抓紧时间拍着这和谐的一幕。这一位新晋的女主角在戛纳之前刷足了人气,在海报上的噱头也是让记者们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
等到了合照简单采访完毕,剧组进场,记者进场,毫无意外的爆满。曾黎有些新奇和紧张,林浩也是满怀期待,只有陈导老神在在信心满满。于是光线暗淡,大幕亮起。
《百花深处》开演。
第175章 100 FLOWERS HIDDEN DEEP
画面还未全亮,声音却已经响起。
咯噔,咯噔。
偏青色的石板路上两个人沿着巷子缓缓而行,红墙,其余的只有风声还有斑驳的树影。然后,配着舒缓的节奏和脚步声,从修长的腿往上慢慢拉,到女人窈窕身姿和男人宽阔背影。
太多想想空间。
但屏幕里的男人女人却只是走着,在另一个时空往前一直走着。直到越走越快,转角,一切喧嚣都出现,回到人间。
片名这时候从上面隐隐出现:
“百花深处”
然后又很快消失。
这一招极为高明,已经看见现在有不少人在小本子上记下了些什么,或许也是全篇的记忆点之一。
而更为让外国佬满意的是,这两位的颜值在镜头转过来扫的这一眼,绝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么。。。结果很快陈,恺歌就把这群人从旖旎的幻想中打醒。
林浩半眯着眼睛,拿着本子对账的时候,一下子好像让人惋惜美景的破碎。颇有一种惆怅之感,然后就是各种生活琐碎,直到曾黎再次出现。
风好像又停了,周围又慢了下来。
幻想,又来了。
。。。
“哇!”有人轻呼。
她换上了一身传统意义上外国对中国美女认知的旗袍,袅袅婷婷如烟似雾,从那个街角拐出来的时候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梦幻。
有点不一样了。
应该是陈导重新剪辑了。
曾黎也就也很兴奋,她其实每次出场都要拍很多次,就是为了一出场就把这些人晃瞎。戏份其实不多,但是现在看来都很出彩,每次出现都像是旖旎的梦一般。
是的,白梦,白日梦。
剧情发展到这里,有人猜测这个女朋友是不是林浩自己的一个幻想,因为她几乎没有和搬家工人交流过。
“对现代的一个美丽的梦么?那最后是不是会破碎。。。”里昂就是这么一位,他不停地在纸上描写,而电影上平凡和浪漫场景交替,虚幻与真实来回,镜中的倒影,境外的嘈杂,你可以说这绝对是导演随心所欲炫技之作。
但是并不讨厌。
因为里昂非常高兴地发现,两年前那个在火车上给他难以忘怀回眸的演员,撑住了所有表演,并且隐隐的游刃有余。
。。。
“这个演员是。。。”有人轻声问。
“《站台》的男主演,拿评委会大奖的那个。当时我记得他的表演呼声也很高,如果你没看过可以去看看,尤其是追火车那一段。”旁边的人丢来大段安利。
“哦,是吗?”
“是,他还有一部《苏州河》,不过你肯定还看过他的《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他是。。。哇哦,一点都看不出来?”
林浩大概听得到一些英文,心里有一种淡淡地满足。其实就如这个记者说的,导演要想肆无忌惮地挥洒他的设计,那就要演员必须能完成他的设计,而不是让导演去改。
不然就跑那一场,那个长镜头拍那么多次,才让导演满意。但其实这一段非常出彩,快——慢——快的节奏,让林浩的发挥淋漓尽致。
陈恺歌在边上坐着很是欣慰,杨紫琼就纯粹是惊讶了。这种东西真的太难了,朴实但又有点古怪的飘忽,真的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抓住这点感觉得。
正是因为他的这点古怪,让曾黎的“白梦”这个名字,以及她本人,给记者更多幻想。
他是一切事物的背景,或者映射。
而后随着剧情继续展开,就好像是他带领大家游览了一遍这四九城,让整个现场都慢慢沉醉在一种莫名神奇的气氛中。绝对不是映象里那种老旧落后的中国,但也不是欧美的繁华,而是一种莫名的东西。
一群西方人不明觉厉,除了幻想浪漫现实交错,该有别的东西,是什么呢?
陈导说我来告诉你吧。
这东西叫做文化,叫做底蕴,叫历史。
以此为土壤,生长出不一样的故事。
。。。
接着,大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了冯远正,他小心翼翼地进来,要听相声。
“这台上的,怎么不是徐先生啊?今儿个该是他讲了,我为了来听这一场,你看。”
他撩起裤腿:“我这还摔了一跤了呢。”
然后过了一阵,满脸惶恐:“怎么回事。。。这,这,这怎么能拿来开玩笑!”
“唉,怎么能这样呢?”
“不能这样啊。。。”
又是一个绝对眼前一亮的人物登场,而随着他的登场,曾黎的画面开始大量减少,更加印证了记者们对她是一个梦幻的猜想:
一个搬家公司的老板,拥有这么华丽服装,又是物质的女子?这种外在美丽和内在不和的矛盾,或许正是这个搬家公司老板精神不正常的幻想?
嗯,电影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
或许这个美丽的女子是一场梦,又或许就真的只是嫌弃他公司员工罢了,这种虚幻与现实交错的京城,让整个电影变得更加迷醉起来。
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
《百花深处》真的非常棒,陈导也不愧是巅峰时期的陈导。
老实讲陈导之前说,他做了一点“小修改”,林浩不以为意地忙着《活埋》。但现在看,特么这叫小修改?林浩这个人物到现在终于是点点滴滴立了起来,然后到分手的那一刻瞬间炸裂开来。
更多的不是他的表演。
而是电影这么多分钟的堆叠。
夕阳下,他在漫天的红霞里远望着分手的女友,眼神抓的他自己都心里很紧。
白梦走了。
整个画面不知道第多少次回到了现实,但这一次却更加真实且蜂拥而至:想单干的手下,忙碌的搬家,现代的社会。
直到那个有些神经的冯先生来找他。
“搬家公司吧?”
“嗯。”
“我们家能帮着搬搬吗?”
“行啊,给钱的活都干!”林浩叼着一根烟,手上动作不停。影片第一次提到钱,这种赤裸裸的索求,忽然感觉一下子从浪漫色彩中消散了许多。
“给钱,给钱!”
“家住哪啊,您?”
“我们家住胡同。。。”冯远正脸上带着些小孩般的期盼:“百花深处胡同!”
。。。
影片到最后才出现了百花深处胡同。
从有些滑稽的搬家,到最后在冯先生身上又出来了现实和古典交错,再到他奔向一片黑暗和画面的再起。
其实大家隐隐觉得,可能这两人都疯了。可能冯先生,也有着林浩和白梦一样的故事吧。
只不过有人藏在深处。
有人一直花开。
影片到此,全部结束。
灯光再次亮起,可以看到所有人眼里的回味和迷醉,还有思考。光亮让现场似乎气氛一寂,可很快众人就立刻纷纷起立鼓掌欢呼,特别特别大声。
“太棒了!最好的电影!”
“完美!”
“啪啪啪!”
掌声如雷,伴随着“bravo!”之类的和听不懂的法语,但里面的情感是热烈的。
观众一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会是沉闷的,但绝对没想到陈导玩了一把绝无仅有的浪漫文化情怀。这是比较好的导演都非常难做到的,只有他对老北京的感触和情怀如此深厚,才能拍出来这一切。
主创们起身回头鞠躬感谢。
曾黎起身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不过她自己也说不出来是在哭什么。
林浩则是很欣慰,说实话他没有觉得自己有特别的突破,但是就是他当时水平的演技,配上大导演,还有自己和导演都熟悉的剧本——第一次,1+1+1=5吧起码。
他转头看陈导,陈恺歌则依旧是满脸的自信。于是林浩也明白了开场时候的自信所在,因为陈导知道到时候所有人都沉浸在《百花深处》的故事里。
说实话,林浩现在也很自信就算是最后遗憾没有拿到什么,但《百花深处》的质量,绝对不容小觑。他也不再需要用豆瓣九分,来告诉自己这部电影很好。
因为它本来就很棒!
100 flowers hidden deep。
all the people hidden deep。
第176章 两骑绝尘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名戛纳的记者,而你又没那么幸运能在一天看到《钢琴家》和《百花深处》,那就你绝对是大吹特吹看过的这一部这一部锁定了今年的金棕榈。
但如果你看过了两部,那一定会是身处两难境地,因为它们都太优秀了。
很不巧,我就是其中一位,所以现在我依旧无法告诉你哪一部电影更好,我只能表达一些我自己的观点。”
林浩看着手里的《好莱坞报道者》,倒是惊讶地挑了挑眉。
昨天《钢琴家》和《百花深处》在戛纳闭幕前两天压轴上映,不出所料地引爆全场。三大场刊火力全开,并且难得一致地都几乎在头版上刊登了两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