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浩记得这部电影的很多东西,虽然已经那么多年过去了,但还是蛮清晰的。
比如竹林飞刀,比如跳舞击鼓,再比如,花海,这个花海当时其实是让林浩觉得非常震惊的。而且,算是这部电影打开了林浩的电影世界大门。
所以这部戏对于林浩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重生以前的人生里,看的第一部 电影。他那时候也很小,第一次去到电影院,看了这部戏,记得最后的那一段:“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些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以至于让他有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
所以当时张导一提,没犹豫就接了。
不论这部电影在评价怎么样,或者是票房多少,在他眼里《十面埋伏》都是自带滤镜的。何况本身票房就还不错,九千多万美元吧?
不知道这次加上自己能不能破亿。。。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完善一下剧情,至于宋丹丹出现让不少人出戏这就没办法,电影延期真的头疼。。。
。。。
是的,《十面埋伏》最开始定在七月开拍。
不过大家懂的,因为疫情原因,又是在乌克兰拍摄,所以开机时间不得不延期。好在现在情况好转,九月份左右应该就可以开机了。
这个事情对他们真的影响不小的。
首先就是张导之前花了不少钱,买了花种,在乌克兰种下九公顷的花地,还要花钱请人照料。可疫情来了,负责人不干了,那片花海现在怎么样不好说。
然后还是因为疫情原因,电影随时会因为签证的文图而延期甚至停拍,毕竟工作签一个剧组那么多人,真的到时候这个去不了,那个去不了就完了。
一度剧组提出过去新西兰拍摄,但张导只是坚持再等等,疫情就快过去了。
为的是乌克兰的秋色。
更为了他亲自挑选花种的那些花儿。
第246章 来自张导的推荐
小岳岳事件过去后的日子,都还平静。
林浩回国之后现在也不怎么接受采访了,也可以拒绝一些活动了,加上特殊时期,相对来说还是空闲时间不少。
所以日子按部就班往前走,本以为这次的休息会随着《十面埋伏》的筹备而风平浪静,但他绝对没想到的是,打破自己平静生活的消息是来自国外。
6月27日,当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双解除之后,张导就迫不及待飞到了乌克兰。
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花儿。
结果悲剧了。
九公顷的土地上,因为疏于照顾,自然生长的土地上只开了一些稀稀落落的小花。张伟平说,张导当时站在花地前好一阵吧,什么都不说,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没有花怎么拍?
不可能找花儿乐队过来吧!
咳咳,反正这东西不可能做特效,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所以这意味这场戏必须重新选景了。
不过张导还是没有打算放弃,他让种花的人不要放弃对花的浇灌和呵护。同时,他自己开始到处去乌克兰寻找有没有合适的,毕竟现在再来种花也来不及了。
所以说那片花海是怎么来的。。。
林浩现在也懵逼。
他可能知道电影内容票房什么的,但很多背后的故事也是不清楚的。所以只能秉持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概念,继续等下去。
可始终是等待的日子有点蛋疼,除了再次恢复练剑——当然就没有以前那么苦,有底子,就是处理公司的事情,和同学朋友聚会什么的。
其中党昊天天都在打听,《逃出绝命镇》什么时候上映。听他的意思,上映了怎么都要想法设法去看一看。
林浩说,对,是该看一看了。
。。。
炎炎夏日,武装部前分外热闹。
敲锣打鼓,声音穿过几条街传出来,分外的热闹。有人路过这里也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欢送新兵入伍。
门前熙熙攘攘地站满了新兵。
约莫三四十个的样子,他们都穿着崭新的军装,但还没佩带领章帽徽。有男有女,那边,十几个女兵站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满脸是兴奋的潮红。
这个过路的人于是也跟着停下脚步围观,又新鲜,又羡慕:因为现在能去当兵,那是大好事一件。
现场还有很多人,亲属之类,站在周围朝着他们招手告别。欢笑眼泪,但多数都已经做好准备,也是喜悦的泪水。直到这时候镜头才随着出来,拍向她们。
但是戏是不能停的。
这个年代的衣服都比较单调,要么是黑要么是白,显得人群中军绿色特别显眼。然后胖女兵和男兵一起陆续登上大卡车,真正离别的时候来了,一群年轻人开始有点不舍。
“我会想你的,啊!”她姐姐说。
“嗯。。。俺走了!”
“走嘛!”
她姐姐欣慰地朝她回笑。
“俺走了啊!”
镜头给到近景,胖女兵胸前的大红花分外显眼,这是当兵得到当地欢送的标志。可一想到怎么得到这朵大红花的猜测,不由得就一阵别样的感情涌上心头。
“俺走了啊!”胖女兵有些难受。
“放心吧,走吧!”
两人挥手告别,胖女兵有些哽咽。
直到在这车上她无意中看见人群里的姐姐,便对她咧嘴一笑,毫无芥蒂地招招手。
镜头过来,曾黎也站在人群中。
素颜,脸色清冷得像是这事和自己完全无关一样,那么多无动于衷。直到胖女兵朝她招手,她才浅浅地回笑一下,然后又一脸平静。
被一群喜悦的人包围着,被来往的人挤压着,被着一切所刺激着,却波澜不惊。那是真的就。。。
波澜不惊吗?
她转头,看见了弟弟,弟弟也只能挠头装作无事发生,她便垂下眼,扭身挤出人群。
“咔!”
。。。
顾长卫喊了停,心里面那是满意到不行的。当时和曾黎合作《百花深处》的时候,就觉得这姑娘有潜力,就是外形上不太适合这戏,一开始就没联系。
但现在基本上一用,这好处就很直白的展示出来了:剧本读的很透所以不太用讲戏,表演水平那绝对是没的说,之前还担心,但现在看换个人来演都觉得寡淡。
曾黎她该有的时候非常有,尤其是给出来情绪的时候。
但是该她清淡也能清淡下来。
这就是别人不能做到的,很多年轻演员演戏更多靠外表,不会思考。所以曾黎顾长卫非常满意,开拍之后也着实证明了,虽然因为疫情也是停了好些天,但是现在就还算顺畅。
“好,今天就到这吧!”
“来来来,黎黎,快到这边来!”
蒋文丽立刻就招呼曾黎过去:“人家小姑娘家家的,差不多就行了,一拍一个下午你看这晒得。”
“没事,文丽姐,也没多久。”
曾黎于是笑,两人现在相处好着呢。
顾长卫于是只能郁闷地默默受着,看着两个女人嘻嘻哈哈地开始吃起了西瓜,自己却要在这边招呼来招呼去收拾东西。。。
苦啊!
而就这么折腾了好一会,有人跑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林浩来了。
。。。
两人的事还是个秘密,所以曾黎和蒋文丽借故先回了酒店后,曾黎又神神秘秘出门。在后门等了大概两分钟后,就看见辆熟悉的黑色的奔驰车远远驶过来。
开门,上车,后坐果不其然是林浩。
好几个月不见。。。
这是真的接近四个月了,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完全在计划之外。但现在就在计划之内了,车子一溜烟开去了林浩住的地方。
刚好又是晚上。。。
该有的生活还是要补上的,咳咳,只是起点不让写大家就自行想象吧。毕竟顾导也配合地宣布,曾黎有一个重要的采访,于是第二天中午十二点,两人才窸窸窣窣地收拾,出门吃饭。
“。。。”
“。。。”
“噗!”曾黎看着林浩神游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没事,张导的戏你还担心能吹了?跑不了的。”张艺谋《英雄》刚赚爆,一群人挥着钱找他呢。
“不是,我就是烦恼一件事情,我也是刚接到的。。。”
“什么事情?”
“李桉导演最近在看书。”
曾黎莫名其妙:“你在说什么?看书怎么了。。。”
“。。。他对张爱玲很生气的一本书,现在有人想拍。然后他找到张导,想让张导演男主,张导推荐了我。。。”
“好事啊!”
曾黎两眼发光,虽然《绿巨人》扑了,但是丝毫不影响她心里李桉的光环。
“。。。你看过那本书之后,就不会觉得是好事了。”
第247章 猜想
林浩拿了一本书,还没给曾黎看清楚,她就先乐了。因为他的手遮住了书名,所以封皮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的三个字——张爱玲。
“张爱玲嘛!哎哟,我知道你喜欢看书,但还真是不知道你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啊。男生看张爱玲的真不多诶。。。”
随手一接,曾大妞手腕一翻,名人名言随口就来:“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啊,不错啊,真不知道是哪一本,《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之类的?
不对,这本很薄,应该不是,那是。。。
《色戒》。
曾黎愣了愣,这个名字。。。不太同于以前的名字。不少女生们对张爱玲小说的认知,也就深刻道到“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事,失意的人是玩不起的”这种。
“看看呗,就是个短篇。”
林浩努了努嘴,示意她看。
然后,还是忍不住加上一句:“就是这本书内容还很复杂还有些敏感,而且李桉导演觉得如果要拍的话,会加一些很情欲的部分。很。。。直接且露骨,会具体拍摄这个过程。”
“。。。我先,看看再说。”
曾黎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看着男朋友有点恍惚的样子,就可以想到这个程度应该不低。。。
但还是决定要先看了再聊。
。。。
记得有一个采访的时候,李桉自己说过,他看《色·戒》这本书看了三年。
那时候林浩才知道,哦,原来《色戒》是本小说,不是直接来的剧本,还是张爱玲的小说?毕竟映象里,和很多人一样,张爱玲都是那种印象。
但是《色戒》其实原小说里对情欲的描写,也并没有那么多。基于电影的印象,一开始林浩几乎以为自己买了本盗版,又去托人买了一本乡港的版本,可事实就是这样,只是电影里面把它更直接地描写出来了。
远比书本刺激。
是,李桉最擅长的不就是人性么?
就比如说在那场强迫式的性爱里,女人心怀鬼胎地要杀人,心中满是恐惧,但又要迷醉自己。所以这与其说是充满情色的一场戏,不如说李桉是很想拍出其中的内涵。
这也是张爱玲着重的,在主角心理的变换上的描写。
各种挣扎。
行吧,可林浩万万没想到看书的时候李桉就有想法了。而且这个一开始的想法找的是张一谋来演男主角,这背后的故事。。。
不行,快停下快停下,有画面了!
但是。。。
还真有点意思啊,张导来演的话,确实可以又阴沉内敛又狠戾,毕竟张导这个脸就特别合适。梁朝伟演的确实也不错,就是太帅了,有时候帅是要掩盖一些东西的。
我的天啊,真的合适。。。
不是,怎么就想到推荐我了?
。。。
二楼的包厢里很安静,桌边,林浩用筷子杵着米饭,颇有些食不知味的样子。
这个尺度真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不是替身的话。。。好像之后有访谈,说没有用替身,啊,就这个就完全不是林浩觉得可以没事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背后是李桉的艺术诉求,但真的。。。
演员必须自己首先就很高级。
性感,但不能低俗。
这特么就很难,我对这个一点体验生活都没有。我指的是,影像上的演绎,咱又不是冠希哥,有摄影作品可以自己欣赏,然后下次可以提高什么的。
而且这事本身,对他自己其实很大挑战,相信对哪个演员都是这样子的。加上其实小说是虚构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能把那个原型和小说人物分开。
好比范彬彬出事以后,“范小爷”也被人骂了个从头到尾,原书也受到影响。
可是有的时候,他又在想。。。
自己是不是又想太多?
其实这么说吧,导演的操作,让他似乎是个这部电影设下了一个迷雾,但这就让一些观众的迷雾中越走越远。他们觉得眼前看到的就是李安想要表达的全部。
可至少林浩自己觉得,这当然不是。
就好像《英雄》张一谋绝对不是要表达的,李连杰大老远去送死,只是为了宣扬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