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浩的电影时代-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家点了几个菜,基本都是吃个几筷子就行了,主要就是各种聊。这一聊就是差不多两个小时吧,抱怨不断。其实林浩很能理解,但觉得也其中一些建议也有待商榷。
  比如说意识形态这个东西,你不必大张旗鼓但是更不能漠视:文化入侵这个东西不可怕么,现在网上不少崇洋媚外的;但过度了也不好,只会盲目狂热,民粹出现。
  所以说来说去,林浩觉得重要的是一个度。
  就是不能一刀切嘛!对于两方都是一样的。
  同样,这次会议也真的就是一个度的事情。虽然怀抱着“人家已经制定好了,只是叫你过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微调”的心态去,但还是想着要有一些建议提。
  林浩的建议是把握好轻重缓急,一些不大可能实现的愿望就不要过多强调。
  贾章柯于是就急了:
  “不是,这种能直接和上层沟通的机会,多难得啊?我们要提一些有利于中国电影发展的事情。”
  娄烨也接嘴:
  “是,我觉得有意见还是要反馈的。”
  林浩也是有些蛋疼于这两人,不知道最近是和别人谈太多了,有点太乐观:“你该真不会以为,这些上头不知道吧?”
  “。。。说不定呢。”贾章柯有点心虚。
  “是,肯定有不知道的。”
  林浩先是点头赞同,然后道:“但是你说的有些建议,就是很难实现。我可以跟你说,你说的电影分级,我前两天才跟领导说过。”
  “他怎么说?”
  林浩黑线:“你们别一副还挺期待的样子,要有戏,我早给你们说了不是?”
  。。。
  蛋疼,尴尬,迷茫。。。
  贾樟柯此刻的感觉,就像是下午一觉醒来看见漫天的火烧云配着夕阳,一时间竟然有些混沌。
  “好了好了!”
  林浩打击完两个人,才道:“不是说不让你反馈,而是你们应该还注意到一些比较容易实现,不那么冲突的事情。比如申请拍戏的一些东西,发行,还有许可证这些程序上的。。。”
  他一脸给出好多实操性,政策和流程上的意见,然后才道:“这样,一些切身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
  两人都是沉默,也知道这一些确实很有用,很具实操性。
  “可以,到时候可以加进去。”
  “那就行。”
  林浩说完,就点头不说话了。
  他也没权利给别人做主,主体仍然是人家这批第六代的事情。他打击一番,主要就是怕这几位爷心气太高,火气太大,到时候摔门走人了怎么办:本来两边就积怨已久,要说是一下子就能一帆风顺地谈判,然后皆大欢喜?
  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
  可能他比较商人一点,先争取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条件,这个要成功;然后再逐步往上蔓延,但也不抱一定成功的希望——而不是特别爽地吵一架,最后可能有改变,但也可能啥好处没有,还是得在人家的制度下存活。
  所以啊,都不要把对方想得太好就对了:上边不要指望第六代乖乖听话,第六代也不要指望上头能接受你多少建议。
  但也不必太过沮丧。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次的座谈会,意味着起码大家的意愿总归是往着好的地方发展的。
  至于最后结果到底如何。。。
  导演和上头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解决才是正解吧。


第277章 未来
  “‘第六代’解禁,未必是中国电影的春天。”
  11月16日,下午,工作室办公室。
  林浩看着报纸上的这句话,倒是有那么些赞同。这是一篇关于“第六代解封”的报道,文章是属于少数比较冷静的。
  之前的论调里,无论是哪里的报道,都说第六代是“是上世纪80年代文化的遗腹子,带着残存的理想主义和学院派气质,生不逢时地降临于创作环境紧张的90年代初。”
  似乎是只要赶上了好时代,一定会成功。但确实“除却艺术上的突破,贾樟柯更要面对远为严酷的市场考验。或许,‘地上’的风光未必美丽。”
  倒是个聪明人。
  说实话第六代这边商业确实是很大的问题。贾樟柯后期大家可以看见了,肉眼可见的想要市场,结果还是不太成功——现在第六代还可以靠海外卖片,以后价格越来越低,市场就真的就蛋疼了。
  就这么一想,林浩还真觉得第六代解封这个事情,确实还有很多后续可以聊。
  可无论如何,十几天后,也就是明年的12月1日总局的第18号令即《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第19号令即《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第20号令即《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开始施行。
  这些新的制度,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
  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这些条令公布出来,就不仅仅是导演个人,而是整个行业的变动了。
  呼,真是一个宏大的。。。诶,六点了?
  下班了下班了!这几天样子也摆够了,明天就可以不上班,去耍了!
  开门,走人!
  。。。
  “嗯嗯,我知道,谢谢您了那就,诶好,好嘞好嘞,嗯嗯,好好,再见,嗯嗯,再见!”前台,田媛满脸笑容地挂断电话,然后迅速浮现一脸的无语。
  “田姐,怎么了?”
  新来的Amy满脸讨好地过来给按摩。
  “别提了。”
  田媛各种无语:“一个煤老板打电话过来,说拿一百万让老板去唱个歌什么的。我婉拒了,他们就说是不是觉得钱不够?你觉得钱不够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两百万行不行?”
  Amy也是有些无语:
  “。。。这些人,吹牛不打草稿。我们老板天天在办公室里工作好辛苦,都没有休息,怎么可能把这么点休息时间拿去商演。”
  “是不是吹牛不知道,但钱他们肯定拿得起。”背后传来声音,两人齐齐回头,原来是林浩大踏步走过来。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他有点脸红。
  “老板好!”
  不过两人也没有在意细节,赶快问好。林浩于是把一叠文件丢过来:“这些都联系一下,我马上进组,有什么事情后续就找谭渊博好吧。”
  “好的老板。”
  林浩点头,出门,他下班顺便把东西带到前台——工作室现在扩张林浩又租下一层,普通的会客都在楼下也方便了许多。不过二层的前台除了招待不多的客人,就是负责一些工作室的对外联系。
  呀,终于是有煤老板找上门来了。
  煤老板,的确有钱啊。
  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煤炭需求迅速增加,原煤出口路子打开;02年1月,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市场化,这就早就了一个个腰缠万贯的煤老板。
  拉菲论箱喝,对瓶吹。
  结账拉开袋子,一沓沓现金。
  消费买买买,完全都不带犹豫的。
  等到08年金融危机,煤销量大减和09年开始的煤企大重组,转型期的煤老板部分成为了投资文化产业的制片人。
  当时一群人还嫌煤老板没品位。
  结果现在的制片方,被资本把控,没有话语权,捧着一堆小鲜肉,人家拿钱了还要砸自己的口碑,苦不堪言哟。这时候,就怀念起煤老板了,人家最多要求捧自家女朋。。
  也说不准,反正就指定一个演员,其余的不管。给钱爽快,不要求多少回报,人家就图一乐
  这种,才有创作的自由度嘛。
  。。。
  不谈这些,煤老板们的商演只是个插曲,也只是电影时代发展中即将掺活但还没进来的一股力量。而现在嘛,在座谈会之后,林浩也将要再次进组《十面埋伏》。
  所以他也是越来越珍惜,这空出来的短暂时间,基本上搞点私人行程。
  比如今天,他打算回学校去看看黄勃。
  是不是有点没想到?
  林浩心里想说,我也没想到。
  他本来是觉得挺放心的,真的,黄勃什么人,混了多少年了,不信搞不定班上那一群人,甚至老师也不成问题吧?
  问题是黄勃也是一周两次,汇报自己的学习,还陆陆续续地写了好些电子邮件,用现在流行的话叫“伊妹儿”。。。呕,真的这个词也太老土了,跟“轻舞飞扬”差不太多。
  但好在现在还没有《两只蝴蝶》的背景音乐,信也不长,他读起来也还算愉快。
  然后。。。
  突然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家长的感觉,你说这有点无语不无语——每次考试完,看黄勃汇报自己的成绩,总感觉怪怪的。
  我要有个儿子,也不至于这么老,更不至于这么。。。
  算了算了,忍了忍了。
  但玩笑归玩笑,总归还是想着,就当去见见员工,检查一下工作也行。公司现在还是开着工资让他上学,不能白拿对不对?于是他就这么开车,一路又是来到了熟悉的地方。顺便,我是说顺便啊!
  再回学校转一圈,缅怀一下。
  。。。
  中戏还是那个中戏,依旧是那么地。。。
  小。
  当然,这几年随着招生人数的越来越多,显得校园愈发的拥挤。这也是中戏老是被北影“嘲笑”的一点,以至于后面一怒之下,建了个超级大的校区。
  现在嘛。。。早着呢。
  林浩怡然自得地走在校园里,他本来还有些担心自己有点出格,想着不去学校,就去黄勃住的地方看看。结果到了门口一看,好嘛,一个个的不仅穿得严实,还都是大口罩大墨镜,配一个帽子遮得严实。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个个都是明星呢。
  林浩偷摸进去,谁都没发现。
  漫步在熟悉又有些新变化的校园里,林浩又有点回忆:啊,这个是把刘晔“锯大树”的地方;这里是陈宝国老师当时和我对戏的那个考室;这是我以前练竹笛经常去的。。。
  诶,我还会竹笛?
  不对,《我的父亲母亲》里面的那一段还是我吹的。妈呀,原来我以前还这么多才多艺,我是不是还会跳锅庄,解三次静不定结构,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好像混进去了个奇怪的东西。
  不过没来得及多想,这时候他已经到了这边的楼,是专门给他们上课的,就在这栋楼里。现在还没下课呢,进去看看!
  结果他还没上楼呢,一个声音从耳边传来:“这位同学,你想演戏吗?”


第278章 他是我的老板
  不是每个人蹲在北影门口迷茫,都可以像褚大爷一样被挖掘过去拍电影。
  啪叽一下子,直接给你拉上道。
  然后你就这么搭着第六代,晃晃悠悠地,或者把你埋进坑里,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让你走上文艺道路什么的。
  没有。
  所以同样的,你在中戏的教学楼下,尤其是这栋专门租给高职用的教学楼下,更不可能被挖去拍什么大片。事实上,林浩转身过去的时候,看见的只是一个不认识的男生。
  这个男生肯定也不是贾樟柯。
  但自信度不比人家差。
  林浩还没回答呢,就听见他说:“你是03届的吧?我是你的师哥,02级的胡亮。”
  “。。。你好你好。”
  虽然有些不爽于对方没有听到他的名字立刻抱大腿,胡亮还是决定大方放过他:
  “哎呀,这个师弟你是不是不太认识我?啊,自我介绍一下,我呢,刚出去拍了三部戏,这学期也就没来和你们低年级的见面,今天才回来。”
  “啊,了解。”
  抱大腿依旧没有出现,对方一脸茫然。
  “。。。那个师弟啊。”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但胡亮还是若无其事地继续了:“这个师哥们这学期要拍一个短片作业你知道吧?我们呢,凑了八千块钱做资金拍一部戏,短片。由我们这一届的几个师哥师姐,还有你们那一级那个,我和他电话聊过好几个小时了。怎么突然忘了,那个叫什么。。。黄。。。长得比较那个的。。。”
  “黄勃?”
  “诶!对!就说还是你们同班的记得清楚,他戏好对吧?”胡亮得意,当时只是觉得黄勃外形合适,后来听说戏也不错,几次电话也相谈甚欢:
  “我呢,也找他了,然后加上你——我们需要一个大高个,来衬我们的女演员。你啊,算是运气好,虽然这角色戏不多吧,但要等我们上了楼了可就不一定选你了。你要不要来试试看?”
  说着,他还瞟了几眼对面。
  然后终于是,哪怕是隔着口罩,胡亮都感受到了对方的笑意。
  就见他摸了摸下巴,只吐出一个字:
  “好。”
  诶,这才对嘛,好家伙,不愧是咱们高职班的。这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
  。。。
  两人一同上楼,胡亮根本没注意到这个人落后自己半个身子,其实是跟在他后面走不太认识路的架势。
  或者就算注意到了,他也只当做师弟对师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