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需要有人会营销,会搞事了。
国内其实都还好,毕竟他热度暴涨,国外是很需要电影节那边有关系的。想想,他《卧虎藏龙》和《站台》戛纳商业文艺二连爆,绝对是能做起来的。
不管怎么样,先让大家认识自己,好好打响第一炮才行。
。。。
瞌睡了送枕头,他有什么理由拒绝?
于是林浩抬起头,然后一脸真诚道:
“能够有机会担任您的电影节评委真的是太好了,林浩资历不足见识有限,希望您到时候能多多担待。”
于是市衫尚三也笑了:
“林浩君客气,这是当然了。”
握手成交,合作愉快。
第102章 长长的列车
就像是有人吃苹果先吃小的后吃大的,越到最后的果实越好。贾章柯也是一样,他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戏排到最后拍,所以第一次拍摄时以张军离开的戏码结束,第二次拍摄自然是要以众人第一次看见火车的戏结束。
这可能是整部电影最激荡的一场戏。
对于现如今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没见过火车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你要说没坐过飞机有人都会说:啊?不是赶上打折的时候几百块钱的都有,不至于拿不出来吧?
哦,这是自然,但那也得赶得上那个时候,而且那又是好多年后的事情了——别说放在七八十年代,就是放在2000年的现在,也有很多地方没有通火车。
汾阳就没有。
于是大家要带着器材前往几十公里以外的一条运煤专线,顾铮已经打听好了,这个地方20分钟一趟路过的火车,绝对能顺利拍完。
那时候林浩才想起来,这里是山西,产煤大省,传出煤老板把拉菲当啤酒喝结账用现金的传闻的山西。但现在看起来很多地方,也是比想象中的匮乏。
剧组千方百计提前联系好了其中一趟车的司机,他们要拍一场演员自己提出来的戏,但也就一次机会。毕竟这个东西属于没拿到拍摄证的东西,所以到时候即使问起司机也装作不知情。他只是当时判断路况,然后选择放慢了速度罢了。
。。。
黄昏时分。
不,是日落到天彻底黑透之前。
这一段的天光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最多也就维持那么半小时一小时的样子。到了这个时候,天空就会呈现一种灰蒙蒙的冷色调,和后面几乎是光秃秃的三座山衬得整个地方荒凉又寂静,了无生趣。
桥就在这三座山面前,第一座遮着第二座,然后第三座横跨在最后,仿佛绵绵无尽一般。顾铮就在这等着,没有用架子,而是用肩膀扛着摄像机。
这是一个绝佳的视角。
桥底下曾经的河床已经干涸,露出白色的砂石,上面甚至还有一些车碾压过的痕迹。显然已经干涸很久了,风化很严重。就在这里,大家已经拍完了从解放车上下来的场景,一会大家就要从这里冲上去追火车。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远方传来火车鸣笛声,于是那边的一声令下,几个演员就开始大叫着往上冲。
“火车,有火车!”
“啊!!!”
从这里拍过去,三座大山前面的河床里,一群年轻人有男有女,尖叫声不断往上跑。他们从未见过火车,而火车也联通了他们整个人的故事。
青春的故事。
“呜。。。”
火车越来越近,然后一个乌黑的火车头就这么缓缓出现。它冒着白烟,拉着一节又一节的车厢,中间有两节用布包着,但多数就这么敞开。
“哎!”
就是这一趟!联系好的师傅,就是这一趟!
。。。
贾章柯在里铁轨不远的地方看着,余力为也是肩膀扛着摄像机,陶勇拍摄完成已经回组,他扛着另外一台。
火车速度果然不是很快,但也肯定算不上多慢。于是随着车尾即将到来,一群年轻人终于冲了上来。
“框切框切框切!”
列车开过,一群人在后面追着车尾,于是余力为和陶勇也扛着摄像机加入了其中。林浩在最前面,梁景东跟在旁边,杨荔娜和赵涛也一边大叫一边追赶,还有后面的同伴。大家拼命追赶,但都落后了林浩好一截。
余力为追着林浩疯狂地跑。
他的镜头里画面因为奔跑而剧烈晃动着,还伴随着他的喘息声。但镜头里摇晃的是林浩追车的样子,然后他伸手一攀,竟然手脚并用地扒上了最后一节车厢。
“啊!!!”
于是众人都停了下来,余力为也停了下来,他们看着扒上了车的林浩朝着大家挥了一下手,然后火车缓缓转弯,远去了。
。。。
“啊!!!”
于是他们又开始叫了起来,还挥舞着手,好像在给挂在火车上的那个人拼命地鼓劲。火车带着崔明亮竟然真的离开了这连绵无尽的大山,大家都不知道什么,都感觉好像冲破了这牢笼。
因为他们本以为他们永远不能走出这大山,只能选择绝望的等待,在一个并不存在的站台,等待一辆奔驰的列车载他们走出这个沉闷的世界。
但在这个站台,崔明亮上了车。
“啊!!!”
他们或许在后悔,在惶恐,在迷茫。
但冰冷的火车没理那些个剩下年轻人,十好几秒,陶勇拍着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他们呆立在那里。铁路又一次恢复了寂静,仿佛从来都没有过火车来过一样。
半响,他又转过镜头。
还是一片寂静,荒凉,然后忽然出现了个人影。远处林浩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他走得很慢,很难,足足好几十秒,每一秒都重重地踏在大家的心上。
离开的人又回来了,两拨人相会,相顾无言,好像在说:
你怎么回来了?
大家都没有说话,而后,林浩缓缓动了动嘴唇:“我。。。明天还有事呢。”然后他又一瘸一拐地走下了桥,大家也就慢慢转身下去了。
天渐渐黑了。
于是后来,大家再看到在大棚里唱《站台》唱得很好的崔明亮,又是一番说不出的心情了。
。。。
《站台》的拍摄至此终于全部杀青,所有的镜头都拍摄完。因为是边拍边剪,接下来贾章柯要在三天内把剩下的都剪辑完,然后让市衫尚三赶紧带过去。
而对于演员,大家终于是放松了,开始狂欢甚至哭了起来,但他们也不知道哭什么。可能是这部戏太艰难太周折太苦了吧,很多人还是没有表演经验的,所以其实压力也是不小的。
他们开始欢呼。
林浩也是心头一松,也有很多惆怅。他拍这一部电影说不上什么感觉,第一次拍他感觉是慢慢摸索,等到第二次的时候他才真的摸到了一些门道,提出了一些想法。
他刚才攀上火车的那一瞬间,他有一种原来这种事情真的能做到的感觉。虽然车速确实不快,但他感觉自己的心跟着飞了起来。
似乎终于要飞离这一切。
所以他回望这一切,自己这一部《站台》拍的好吗?不太知道,但是至少刚才他是很满意的,在这部戏里他好像就真的找到些什么似的。
但没时间感慨了。
20号,戛纳就要公布入围片单。《卧虎藏龙》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退出了主竞赛,它的版权已经卖给了法国人,所以大概是不想亏本吧就没有参选。但不管怎么样关注度依旧很高,林浩要赶在这之前为自己的戛纳之行做铺垫了。
第103章 入围
20号,戛纳电影节公布了提名名单,这次的名单一出国内就兴奋起来了。因为这二十三部电影里面,有四部是国内的。
分别是王家卫的《Untitled Film》(未命名电影),贾章柯的《站台》,杨德昌的《一一》和姜文的《鬼子来了》。
大家其实都知道王家卫的是《花样年华》,但是因为名单是英文的而王家卫那边不知道是没想好好听的英文名,还是怎么的,总之就这样了。总之了,这特别王家卫,取个名字这种事情都能拖着不干。
此外,此前呼声大热的《藏龙卧虎》则退出主竞赛,但依旧会在戛纳展映。算上这一部电影,国内一下子有五部电影出征戛纳。
不说别的,王家卫+姜文+李桉都足以吸引很多噱头。其中王家卫和李桉都还算好,姜文这边完全是劲爆十足。《鬼子来了》,就看这名字!一下子就话题感十足!
何况大家还根本不知道这电影讲的是什么,但多数观众提前就把这部电影的内容定义成:
扬我国威就对了。
。。。
当然了,这部片子居然跟《站台》一样,也没过审。嘿,这就有趣了,兴许是打的在国外拿奖了国内就会轻松处理一点的主意吧。
至于《站台》这边,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了消息,但等到名字明晃晃地印在上面的时候,还是每个人都有种乐傻了的感觉——这是贾章柯的第一部 入围三大的作品,现在名气不显的他,电影质量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
每个人都与有荣焉。
市衫尚三还带了消息回来,说选片人很喜欢他的一些表演,于是他又乐呵了半天。
乐呵半天之后是觉得有点可惜。
这一届神仙打架啊!
《花样年华》和《鬼子来了》光看导演都挺厉害的,何况他还知道人家是真的厉害。所以国内竞争都起飞,何况还要加上国外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退一步想,总比去威尼斯那个地方,知道注定不会拿奖要好。毕竟说起来他已经蝴蝶了《英雄》和《站台》,说不定这一次又会蝴蝶一下戛纳呢?
真的,就他最后这一个月的拍摄,渐入佳境。后面的状态至少是很好的,而贾章柯作为后来戛纳的常客,说不定就真的很符合戛纳的胃口了。
。。。
下午4点,三楼包厢。
姜武在那挤眉弄眼的,林浩也是无奈。
“好了,你这话说的,好像我真要搞事情一样。”这家伙在调侃林浩涨价的事情,毕竟去年的时候这货还是挑来挑去,大家嫌弃他拿架子这样不肯接那也不肯接。
转眼,所有人都一窝蜂来了,也有些后悔当初拿架子,毕竟现在怎么都要涨价一番了。
也不知道赵导后悔没有。。。
总之现在这个新生代领头的架势吹出去,国际逼格出去,瞬间片酬电视剧8万一集打底,电影倒还好,林浩多数都推了,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但你看这个电视剧片酬是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赵微现在那么红,《情深深雨蒙蒙》拿的是9万一集,林心如6万一集,《人间四月天》和《大明宫词》二连爆的周讯6万一集。
虽说男演员片酬会稍微高一些吧,但也不会真的说高太多,总之林浩这一波红利真是吃的足足的。而这样的前提下,姜武笑他赶快乘着没签约涨价。
“到了,就是这间吧?”
门外传来声音,两人赶快停止调侃,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架势。
。。。
进来的是《我的兄弟姐妹》的制片,文隽。单说名字可能不清楚他是谁,那说说他监制或者策划过的几部电影电视剧:《阳光灿烂的日子》、《风云》、《古惑仔》系列,都算是蛮有名吧?要是有95后,00后,那大概也听说过《人在囧途》吧?
所以,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想到姜文。的确,当初两人认识是拍《狭路英豪》,后来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又给投了100万美金才熟悉起来的。
93年啊,那时候的100万美金,对当时的内地电影这可是巨制了。尽管这样,姜文还是不够用,当时他和刘小庆。。。对,就是你们想的那个刘小庆,都是这部电影的监制。她负责剧组日常的资金运转,文隽则负责胶片、机器设备的实物投入。
这两位也算精打细算了,不过依旧是大手大脚的姜文钱不够用,为此刘小庆几乎把个人的私房钱全拿出来了。做女朋友做到这份上没得说了,对了,说起来这两个人啊,那也是。。。
诶诶诶。。。跑偏了。
总之也是一样,你是我的熟人,我是他的熟人,大家一团和气。并且作为资深制片人,自然也不会再小问题上犯嘀咕。打开合同一看,嚯,这价格50万演个戏不多的配角也是赚了。
乡港制片现在还是比较有钱的。
“好,我这边没问题。”
看了一遍合同没啥问题之后,林浩也不矫情地签了。这戏反正是之前接的,人家给钱是懂得起,他也不比矫情。
。。。
几人办完正事也不多留,姜武也是忙来忙去的,林浩下午也有事,大家于是约在后天聚会,九个字散了。
至于林浩的事情,是下午有个采访。
是的,这么久了林浩终于正儿八经地接了个南都娱乐的采访了,这个家伙在一连串名气飞涨后,先是被动地不能接受采访,后是主动地不接受采访,但这总之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