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练武。。。
一小时后,林浩再次出现在附近的一个院子里,这里就是专门开辟出来给演员们练习所用的场地,其实主要也是林浩在用。
张一谋在《英雄》里的武打,其实更多是写意的感觉。但唯独又是林浩的剑法,保留了狂风骤雨般的犀利。
不是别的,是他太适合耍贱。。。
哦不,耍剑了。
要知道林浩在这一部戏里有一堆长袍舞剑的动作,原来的梁朝伟没有多少基础,但林浩是正儿八经练了三年。残剑在里面的武打不少,很出彩。
林浩练剑,一开始是花架子,到后来上了难度的花架子,然后甚至开始了一些比较专业的学习。所以你说这种长达三年的准备,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够的上的。
当他吊着威亚,上下翻飞的时候,身着一袭白衣,散开的长袍和手里明亮的剑,那眼神让现场不少人都心神不禁一震,莫名生出些许惊艳之感。
。。。
“真的不是白练的。”
门口有人笑着拍手,林浩回过头,是好久不见的江制片。
林浩笑着跟他打招呼,便也下了威亚,乘机也是休息一阵。威亚这种东西,谁吊谁知道,要为了展现出自己这种上下翻飞和剑法的美感相结合,他绝对是努了好一把力,这些都是基础。
毕竟《英雄》绝对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张一谋也努力把自己的艺术涵养放在里面,来传达出更广阔的意向。
这样做其实还是有些问题的,本身就是看着《卧虎藏龙》成功,和李连杰讨论之后便以美国人的思维来拍《英雄》,但又不停地想传递一些道理和价值之类的。。。
有点贪多嚼不烂的感觉。
林浩为了努力表现好,其实也是先从外形,再到内核。
而要讲角色起来,他绝对是最自信的一个。因为他是远超所有人之前定下来的角色,一路经历了张一谋各种剧本,各种交流,以及最长时间的准备。其他人提前几个月接到,他提前的时间是以年来计算。
自忖最有把握的本子,林浩自然是要做到优秀,至少他把自己的人物磨合到了最好。所以江治强过来“探班”,林浩那是丝毫不心虚的,反倒是乐呵:
“江叔,好久不见啊。”
江治强则是好好打量了一番林浩,才双手比划着感慨道:“你倒是每次都超出我的期待。”
他说着,又往门口看了看。林浩才注意到门口来了一个戴墨镜的女人,江治强也介绍道:“Maggie,这就是阿浩啦,怎么样还不错吧?”
。。。
得,林浩有些傻住,又是猝不及防的一次会面。对方摘下墨镜,林浩也赶快也主动问好道:
“Maggie姐好。”
“我们不是第一次见了,对吧?”
曼神倒也没有摆架子,她确实和林浩在金马上也算见过,当时一个《卧虎藏龙》拿了最佳男配,一个《花样年华》拿了最佳女主角,也算打过照面。
但这次双方算是正式认识了。
对方在打量着他,其实林浩也在打量着对方。其实他无意形容曼神的外在,因为张曼钰有过青春靓丽的时刻,也有过灵气逼人的瞬间,这些是别的女星都有的。
但是与这些会随着岁月稍纵即逝的的优点相比,林浩觉得曼神身上更突出的,其实是她的美不在皮相,而是藏在底下从容又清醒的气质当中去。
这种东西,不会随着年华老去而消散。
所以她才是张曼钰。
“Maggie这次提前来,是为了提前适应一下张导的节奏。”两人聊了一会,江治强笑道。
张曼钰也点头跟着问:“阿浩,听说张一谋导演的风格很不一样,你能具体说说么?”
额,曼神这么认真向自己请教的样子也是让林浩有点惊讶。但他还是思考了一下,认真回答道:“呃,最主要的我觉得是可能是张导拍戏其实准备很充分,他一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我们做演员的,主要是按照他的要求做到就好了。”
“OK,还有呢?”
“还有。。。”
林浩一时想不起,索性道:“其实Maggie姐你不用想那么多,张导其实很好说话。你只要正常水平拍就好了,导演有一句话叫响鼓不用重锤,你演得好不用拍十几遍几十遍的。”
于是所有人心里都浮现一句话:
。。。这么说总觉得你好像在影射谁。
但确实张一谋和王家卫很不同,后者可能要拍三四十个镜头才知自己想要什么,但张艺谋只要一两个镜头便行。
这就是林浩给的最好忠告。
。。。
很快,九月到来。
大明星李连杰进组,电影主角戏份开拍,没和张导合作过的,都明白了林浩话里的意思。至于当事人林浩,反倒是在这时候收到了一个别样的消息:
《蜀山传》8月9号在乡港上映以来,票房收入仅为1100多万港元,这相对于近9000万港元的制作成本来说,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不久《蜀山传》在内地一些大中城市上映后,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这次大扑过后,《书剑恩仇录》的投资方那边,想和林浩谈谈。
第151章 第二十种写法(修)
一番了解,知道果然《书剑恩仇录》是开机不成了。2001年的九月份,世界上多数人的目光都被震惊全球的911事件给吸引了。
就连某报有读者投诉在《时装》杂志2001年第9期上,赵微身披类似霓虹军旗的消息,都暂时没那么大水花。
对于国际上,震荡。
相信这件事情对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可是远超美股连续熔断的热度。
对于内地,可能表面上影响不大,不少人还幸灾乐祸。毕竟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还历历在目,米国出事,大家不说嘲讽但肯定也不至于同情。
但在这之外,随之而来的各种反应也都来了,包括乡港这个地方也是金融中心。这一波引发的后果包括各种经济方面,比如股市楼市,比如经济消费,比如。。。
电影投资。
大家都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只想握住手里的钱。何况《蜀山传》扑成这个样子,更是让美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更是坚定地直接要撤,所以林浩对方就是来谈赔钱的事情。
这家伙,根本就是赶着要乘撤退早挽回损失。
。。。
挂了电话,剧组里也因为这件事情有所变化。
是的,911事件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还直接和在甘肃拍摄的《英雄》剧组产生了联系。这个事件对剧组的冲击和震骇,变成了《英雄》的支点和这部纪录片的叙事起点。
张导把它定了个名字,叫《缘起》。
这种说白了类似于幕后花絮的东西,让林浩转身面对的就是摄像的镜头。
林浩额头黑线,起身前往拍摄地。
他今天一身红衣似血,脸上线条如刀,在镜头下冲击感非常强——如果白色青色还算好的话,红色真的是扑面而来的漫天枫叶,席卷而至。
张一谋的色彩美学,贯穿了整部电影,甚至成为主要基调。
今天拍的是,无名前来求字的这一幕。
剧组在屋子的左边架好机位,这一个镜头,便是在这里开始拍。这段戏便是残剑飞雪化名的高山流水在陉城隐居的出场戏,张导在外面拿着对讲机:
“来都准备好了,没问题吧?”
“没问题。”
几人都点头,其实《英雄》的分镜已经画的非常清楚。演员基本上更多的是表现人物,其他的东西按照本子来了。场记便开始打板:
“《英雄》第12场1镜1次,action!”
。。。
林浩低着头,专心地在沙土做的“纸”上写着字,赵小丁扛着摄影机蹲在对面,怼着他的脸拍大特写。在他旁边的,是章紫衣扮演的侍女如月。
皆是红衣,不同的是侍女身着轻纱,安静地呆在旁边。
“求何字?”他问。
“剑。”
听到这个字,林浩向又微微偏头,左上方的光打过来,给他的额头镀上层浅浅的金色,更为他的眼眶沉下一分暗影看不出情绪。章紫衣则是整个人眼光直直地看了过去,眼睛里带了些敌意。
末了,他开口悠悠道:
“客人是爱剑之人。”
“在下只是完成先父的遗愿。”李连杰声音有些沙哑,一脸虔诚。
于是林浩手里并不停下,又写了一个“剑”字。才写完,章紫衣便用一根木条横着扫去了字迹,这大概就跟吸铁画板一样,画完了再刷掉。
这时候还是没有纸的。
“几尺?”他没有再多问。
“八尺。”
“八尺剑字,需要朱砂。”
林浩的声音很稳,终于是缓缓道来。手里的竹杖在沙上柔和地游走,和用毛笔写不一样,这声音就好像是游蛇经过沙地,书写声音流畅作响。
于是对讲机里传出来声音:
“咔!好,过了。”
。。。
“不错啊!感觉很好。”
李连杰这时候起身,笑道:“你开始之前还说自己很紧张,但我看你拍的时候细节把握的非常好。”
“没有没有。”
林浩的第一反应是谦虚,觉得人家只是说的客气话。他这段时间又开始陷入“传说人物”怪圈,就无论是李连杰还是张曼钰这种传奇影人和他拍戏甚至夸奖他,他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可能是后来两人都不怎么拍电影了吧,所以会感觉距离遥远。但现在,人家也就是三十多的人。
张曼钰也在鼓掌,她其实很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如此能控的这场子:“你已经很好了,不用太谦虚。”
“是,真的很好。”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把林浩夸得有点乐上天,但其实他刚才这一段表现真的不简单。
就这一场戏,你就知道残剑这个主角就立起来了。其实张一谋最开始还是有些担心林浩压不住场子,毕竟面对的是李连杰。
但人家毕竟也是准备多年。
从头到脚,再到挺直的腰身,带出的长袖,还有那根轻巧的竹杖,整个人身姿挺拔。立在那,就跟一把剑一样,而脸上的神态,偏偏又展现出高山仰止的气质。
这种气场,对残剑来说是很重要的。
。。。
是残剑劝说无名不杀的。
而这个“不杀”其实是全篇最重要的一个点,也是被骂的最惨的一个点。很多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不杀,在他们的想象里,《英雄》如果是拍做像美国那样:
无名一路找到几个顶尖刺客,挨个击败他们说服一起刺杀秦王,最后在漫天飞矢中一路抵达,哪怕最后GG也就罢了。
或者无名至少最后要杀,失败也行。
就是这个思想境界不一样,或者说你道理不给人讲清楚,让人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拍。
还不能让别人觉得不爽。
林浩于是就从现在开始讲道理。
形象也算是一个道理,不然怎么会有“觉得你看起来沉稳可靠”,某些将军面嫩戴面具,某些行业留胡须显得可靠。
他要让大家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相信,这是一个高人。他说的话,做的事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都是对的,并且他也值得。
但接下来光靠形象的可能就不够了。
因为接下来秦军已经到达了城外,万箭齐发,这些箭矢射入屋中让里面的人随时可以有性命之忧。
残剑并没有停止写字。
他要完成自己的承诺,为无名写出剑字的第二十种写法。这件事情放在开场很装逼,很难说服别人,但这对于林浩来说却是,必须要。
所以如何演好张一谋描述里的一个逼王还不讨人厌,并且还要令人信服?
这是一个问题。
第152章 残剑(修)
屋内,红帐朱墙,无名端坐一旁,残剑手持竹杖在朱砂上写字。
一遍,又一遍。
然后异变突起。
“咻!”
一根黑色的长箭,从前方飞入,“啪”地一声扎在身后的门框上颤悠了两下。
这是秦军来袭的信号。
林浩抬眼,他的眼神黝黑而深邃,是坚定且平静。窗外开始响起飞过来箭声,但似乎都射不进这一片平静的空气里,因为整个人竟然与这周遭的一切如此和谐。
仿佛本来如此。
或者本该如此。
“咻咻!”于是更多的箭射进来,插在写字的人四周。而镜头对准林浩的手腕并不比以前用力,依旧是那么飘逸地扶着宽袖继续写。
监视器前有人看着他的脸,那股子劲儿次啦啦像一路冒着电火花一样,从他胳膊蔓延到自己的指尖上来了。
就像书馆先生说:
秦国可以亡了我们的国,但不能亡了我们的字。秦国的箭矢可以射穿墙壁,但它依旧不能打扰我为一个上门求字的人,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在有人看来有些可笑。
自以为是。
但你此刻看他脸上的表情,他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