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第三个讲,第三天晚上两兄妹都做了一个梦。。。
你知道小孩子为主角这种其实很难控制,于是大家思维更发散,莫名的有点变成中西方结合。既有那种西方人常见的“地下室有鬼”情节,又有一些由东方的底子衍生出的“你以为有规律实际上毫无规则”的东西。
就好像《逃生2》这种游戏很恐怖,实际上就是无法掌握规律无法反抗。
这种感觉最为恐怖。
很快,一圈的人都已经讲完,有好有坏。也许不是每个人水平都那么高,但大家都努力来贴合之前的逻辑设定,而不是天降神兵式地来了一句“忽然门口出现一个黑衣人,抓破了气球,说我来帮助你”这种。
那就可能是个美剧了,也是一部美剧很可能接下来就开始没那么吓人的一个节点。
最后一个讲的,是个还蛮杀马特造型的颓废派男生,在他的嘴里,不仅要南希已经GG了,斯蒂文也要扑街。毕竟这不是电影,没有什么小孩不能死,孕妇不能死,黑人必死定律。
于是他的结尾里,无人生还,但是依旧是美式套路的恐怖还在继续:“等克拉克下楼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弟弟站在原地不动,地上,地上,还有一个什么红色的东西。”
。。。
故事到此结束,过程中算是有反转有新意,但也有上一个人挖的坑太大下一个人填不了,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
也可以了,精华都是慢慢累积的。
这个故事于是被作为影像资料存进库里,而林浩也在这个“剧本”上写了自己的一个名字,或许某一天社团里有人用了这个东西还会给他支付一些版权费用之类。
但更多的大家就是练习,不会有多少人用到了,更多意义在于思维碰撞这样一件事情。
这样的活动持续两个小时,大家讲了四个故事,有好有坏吧。基本上个个都是脑洞高手,包括温子仁很喜欢设定悬念,沃纳尔则是更有创意。一直到十二点半,活动结束,大家才一一散去。
回去的路上面对沃纳尔的询问,林浩笑道:“挺好的,这让我觉得很新奇也很放松,就好像回到了我上学的时候。”
“所以你喜欢这个活动吗?”
沃纳尔立即道。
“有一些吧,不过我更喜欢自己构思好以后把自己的故事讲完,拍出来。”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所以我才会想拍《活埋》这部电影,你知道当我想到这个主意的时候,我觉得棒极了一定要把它拍出来。”
沃纳尔大为兴奋,正要继续说,后排的温子仁忽然开口,问道:“所以林先生,你以后会继续拍恐怖片吗?”
“不,可能不了。”
结果林浩的回答急转直下,车内的空气似乎都为之一滞。
两人都不由愣了,怎么不按套路走啊,温子仁心里一下子感觉什么东西落空了,只能强自镇定道:“为什么呢?据我看到的,你写的这个剧本真的非常好,如果继续筹拍完全有更多的可能性。”
“额,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国家对这种片子限制很大,所以我把这部电影剧情改到了国外。而且我虽然很喜欢,但我真的很忙,也没有什么编剧啊导演啊可以帮我做这些事情,你知道的。。。”
“也许。。。我们可以帮你。”
。。。
毛遂自荐来的有些突然,却又是情理之中,更是计划之内。经历了高潮到低谷,再迅速转向一个高潮,沃纳尔怎么可能停下来毛遂自荐的脚步。
但不急。
林浩转头看了一眼沃纳尔,然后笑道:“谢谢,但是你知道我对本子要求不低的,所以也许你们有什么作品?”
“我写了一个本子,也许你可以看看。”
于是林浩再次点头,却并不继续关心,只是道:“那很棒,不过现在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们还是先忙完《活埋》的事情。这样吧,拍完之后我们再看行么?”
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成人之美,美。。。
好吧,总之很棒就对了。
这种程度就刚好,林浩并没有提前催熟《电锯惊魂》的意思。其实这种东西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占了,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比如你现在拍《战狼2》绝对被各种找理由骂。
因为现在公知啊什么的开始随着网络时代兴起,网络环境可差了,民族自信心没那么强,所以时机不合适。
而且这个本子里各种设计,也是花时间慢慢想出来的,提前催熟可能就没了。林浩其实想做的就是绑定一下这俩家伙,上车,但没必要现在就开车。现在既然目的达到,那就再把目光回转到《活埋》。
当初这部电影能以以300万美元的成本,换回全球2000万票房的成绩,也同样很是优秀,何况这次林浩自己出演导演什么的也便宜成本更低。而且更难得的是一个主角的个人展示,个人秀。也算是准备蛮久的林浩,还是蛮有些期待呢。
第165章 棺材里演戏头一回
1月15日,墨尔本,《活埋》开拍。
选择的拍摄地点其实就在一个摄影棚内,因为绝大多数取景都在几个特制的棺材内,所以相比原作真的不用多少成本。而相比原作,《活埋》是有改编的,还不是小改动。
其实这也正常。
原来的电影里其实背景和故事是无处不在的郑智事件背景,还有逻辑上的硬伤比如氧气消耗的问题,再有就是情节上各种警司,妻子之之类的对男主态度问题。
都有值得改进的。
这里改成了更多是增加紧张感和压迫感的东西,增加了合理性,删除了郑智,主线就是简单明了的男主自救之路。
所以影片设定就不是为了什么美伊战争,恐怖(防河蟹)愤紫,家庭和睦世界和谐之类的了。林浩根本不想去拍这些,哪怕他的人设是一个华裔,哪怕这也只是电影。
艺人,去触碰郑智真是最蠢的事情。
尤其是那种屁书都没读过几本,就想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当什么意见领袖。扯淡,术业有专攻,人家随便来个人把你玩的团团转,何况不少明星还没什么文化。
因此林浩这边把故事改成了一个人去外边旅游,跑到一个景点拍照的时候,被车撞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都是伤痕,左臂骨折,左腿骨裂,和外伤都有,简言之就是不是身受重伤但也肯定不轻松。
而他自己却被困在一个密闭空间内。
故事从这里开始。
。。。
现场,大家都在做最后调整。
林浩这边按照设定,其实最麻烦的是妆发,起码得三四个小时。好在因为拍摄地点的特殊,所以可以不用管外界光线随时开拍。
而温子仁最后再反复确认机位。
拍摄《活埋》有时候麻烦之处在于棺材内空间特别狭小,不便于拍摄,所以他们做了几个有一面是打开的棺材以便拍摄整体状况,单独打开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那种。
但也有很多时候,就是在只有下方开口的棺材里拍摄,比如今天,那这时候机位就很重要了。毕竟不方便挪动机位,就算可以调整一下,也可能光线有问题。
是的,光线全靠一部手机了。
按照设定为了解决所谓氧气问题,第一个是把棺材长度加长,第二个就是舍弃了原来的打火机点亮照明的设定。
打火机是消耗氧气的没得说。
有网友曾根据成年人休息的时候一般每分钟会呼吸7或8升的空气,按照空气中氧气含量来计算,就不算打火机消耗的氧气,人最多坚持二十多分钟。
空气中二氧化碳到达百分之四,人的生命就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剧组最后选择尽量保证逻辑性的情况下,应该设定只用手机照明,随之就是少了一个光源。
要各种小心调整机位。
。。。
这边又过了几分钟,确认无误后林浩也就躺进了这个密闭空间,虽然真正这么做的时候觉得有些怪怪的,但总算开始拍摄。第一场内容很简单,但是难度不小。就是主人公Peter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困在棺材里的场景。
双机拍摄,都是小机器,一台放在林浩的脸旁边,拍他的侧面特写,另一台从下面,也就是腿看向头的这个方向拍,来反应他全身的状况,后面还要等换了棺材的时候,拍一段他从正上方的反应镜头。
这作为开场戏,是很重要的。
“林先生,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了,机器一直开着!”临时场务沃纳尔道。
林浩这边调整呼吸,为了加强紧迫感,这个棺材是几乎高度是贴着他的脸那种。迎面而来的压迫。空间如此之狭小,以至于连翻身这个动作都做不了,这一点就被侧方的机器拍的很清楚。
眼睛闭上,表演开始。
说实话大家都还是蛮期待的,因为第一次也算是和有名气的明星合作,还是人家自己写的剧本,不知道演绎怎么样。
“呃。。。”
整个画面都是黑暗的。
屏幕里传来一阵细碎的呻吟,带着几分痛苦之意。
然后突然,什么东西“嗡嗡”一震,手机从胸口亮起,然后滑落,一下子摔在旁边照亮了半边脸。原来,Peter的手机是用一根绳子拴着挂在胸口。
好的,这一段很顺利。
于是开始之后,才看见主人公的整个神情有些扭曲,变得越来越痛苦——如果说刚才还觉得呻吟声可能并不大碍,那现在他仅仅是侧拍的一张脸,眉峰的扭动,有些抽搐的脸,还有一系列微妙的小变化,倒是真的就很难受的样子了。
这是怼脸拍啊,大屏幕上更是一点点小细节都能展露无疑。他也没有走常规的路线,这一阵子细碎的呻吟,整个气氛就起来了。然后再是手机短信来了,屏幕亮起,着着侧脸,再猛然间他睁眼:
“呼!呼!呼!”
刚醒来没有大呼小叫,没有歇斯底里,但是抬眼看到李鼻子上方几厘米处就是一块木板,这种冲击感已经足够强。
。。。
“呃。。。sh*t!嗷。。。”
紧接着,意识开始归位,疼痛袭来,Peter开始试图动作一下检查自己的身体,没想到就这一动,整个人就抖了一下,也忍不住直接骂了出来,并且带有不断地吸气声。额头上甚至隐隐有汗珠出来,一股湿漉漉的感觉。
“我*!我**!”
然后就是骂一句又牵动了嘴角的结痂,又顺口骂出来一句,结果就是再疼,只能强忍着闭眼。
闭眼并不意味着一切停止。
他还是剧烈地喘气,一口气或轻或重呼出,显得特别不稳。闭上眼Peter就大概判断了自己的状况,自己被关在这个密闭的空间,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
“救命!有人吗救命!”他嗓子沙哑,才发现嘴里也很干,特别想喝水。
但是没有人回应。
求生的本能,让他不顾嘴角的疼痛,并且艰难伸出右上来砰砰拍击上方的木板:“救命!有人吗!救命!”
“有人吗!救命!”
“救命啊!”他开始越拍越激动,动作幅度开始变大,甚至开始大吼,然而流血过多的身体并不允许他这么做。于是一个喘气没喘好,直接让他再度晕厥过去。
后面会补一个从上到下的镜头,会拍摄到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凌晨4点40分。而这就是故事的开局,被车撞了之后,被人草草下葬的Peter,看着手机上的时间一边努力和外界沟通,一边留意着周围是否有人,能帮助解救他。
。。。
“好!OK!很棒!”
温子仁在那边大声赞扬,这段表演不可挑剔,但是其实他心里有话还是想说,于是下意识看向沃纳尔。
沃纳尔就站在他背后,看着温子仁欲言又止的动作,多年默契立刻心领神会,便小声道:“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你可以说,你是导演,你也要让他看见你的价值!”说着,还是不是瞟一眼那边,一副生怕被听到的样子。
“不过我还是有一个建议,林!”
沟通之后,温子仁也很快下定了决心:“我认为还可以加一点东西,就是你抬起手来的时候,手臂被旁边的木板上的小木刺扎进去,然后流血的镜头,你认为怎么样?”
作为导演,或者说外国导演,他觉得这一段戏很细腻但是就是少了点什么。
其实就是少了点视觉冲击力。
你脸上的疤已经结痂,身上的骨折也通过暗示呈现,但是其余的又更多是心理上的压抑。这一点如果只是作为普通情况看待已经很不错,但是如果商业上还是希望加一些更刺激,看了就让人觉得疼的的镜头。
他写的那个电锯的本子里,就有很多这种想法,直观地看了就觉得疼的那种。
那边,林浩这边板子很薄,就在一个屋子里,他还算能清晰听见也能传出:“OK,没问题,那我们下次补拍一个。”
他既然选择温子仁做导演,